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尺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自“05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各校在改革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考核目标不够明确、考核方式相对简单、成绩评定不尽合理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影响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经过近四年多的改革和实践,安康学院思政课教师结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教学效果较好。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
  目前各高校思政课的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学生考勤、作业等为评价依据)+期末笔试成绩(开卷或闭卷考试。闭卷往往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题型组成;开卷一般由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组成)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大多高校采取4:6的比例,甚至有的高校采取3:7的比例。因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多老师对平时成绩不记录,期末时一次给出,结果是大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不相上下,又由于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较低,造成学生不关心平时成绩。期末笔试不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都是“千人一卷”或“千人一面”。[1]因为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高,所以期末笔试考核显得很重要,大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应付,考试作弊等问题比较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9年9月,安康学院思政课部分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改革探索;在此基础之上,2010年9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针对四门(原理、概论、基础、纲要)思政课程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方式试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9月,最终确定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思政课考核方式。
  二教学方式改革试点及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教学方式改革试点
  一是组合式教学试点班。多个教师讲同一门课的不同专题,轮流给不同的班级授课。因思政课内容覆盖面广,而授课教师受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很难在每一个关键性问题的教学上都能做到深入浅出。这样把具有不同研究和教学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二是学生能力培养试点班。学生5~6人一组,自己备课、自己做课件,小组代表讲课,小组全体成员接受其他学生的质疑、提问并进行答辩,再由学生代表当场给该小组成员打分统计成绩,最后由教师点评。三是课堂互动试点班。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起一个有特色的“组名”,提问回答、讨论演讲都以组为单位计分,组内成员共享该小组的成绩(实行“连坐”)。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精神,扩大课堂互动参与面。
  2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对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既以理论教学为前提和基础,又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现在各校都极为重视实践教学,大部分学校认为实践教学必须走出校园,然而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资源相对有限,经费拮据,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课堂实践教学、课后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为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起到应有的作用。[2]
  实践中,我们一是结合理论讲授当堂组织学生看纪录片、政论片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生在规定的周次内,写出观后感,由教师评定成绩;二是课后教师辅导学生选读经典原著,写出读书心得,由教师评定成绩,优秀读书心得在全班、全系、甚至全校交流;三是就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周末、节假日)开展社会调查。根据教学内容,全班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单独开展社会调查。写好的调查报告交任课教师,由教师评定成绩。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内容
  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的开展,必然引起考核方式的改革。安康学院从2011年9月开始,将改革试点的几种教学方式融合到四门思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思政课考核方式。具体内容是指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篇经典原著、策划一次模拟教学、组织一次演讲辩论、参加一次实践教学、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接受一次理论测试;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要分别提交一份读书心得、一份授课教案、一份演讲文稿、一份感悟总结、一份调查报告、一份考试试卷。如下图所示:


  思政课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和一次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读书心得、授课教案、演讲文稿、感悟总结,占总成绩(百分制)的60%;社会实践成绩(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20%;一次笔试成绩(随堂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20%。当然平时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出勤及平时表现(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等)综合评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与以上六个方面相似的考核内容,比如:用观看影视作品写观后感代替读原著写心得体会,用播报点评新闻交新闻稿代替演讲交演讲稿,等等。每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凡是小组共同完成并提交的学习成果,其成绩由组内成员共享。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效果
  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思政课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考核内容范围比较广泛
  考核内容主要是解决“考什么”的问题,是课程考核的主体部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考核内容范围比较广泛,考核答案需要纵观全文、进行综合归纳后才能得出。因此学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平时必须注意加强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可能宽广,仅靠临阵磨枪是无法取得好的成绩的。同时,以“六个一”为载体的考核方式,取消了期末和其他课程一起参加全校统一考试,减轻了学生的期末学习压力,学生在第一次上课就明白自己在思政课上要做什么、能得到什么,动手参与的机会多了,提升能力的机会也多了。
  2成绩评定比较合理
  课程总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这样评定成绩有两个特点:一是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力、水平提高的情况。如在阅读“经典原著”,提交读后感的考核中,不太注重书面成绩,而以学生参与座谈会、小组谈论等发言情况以及与授课教师定期和不定期的晤谈为主,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二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大,将过去枯燥的学习、紧张的期末考试变成了一种轻松的形式,学生不再觉得思政课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一次期末考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实践教学受到欢迎
  安康学院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每学期开学初,教师按照事先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读经典原著、文献及传记,观看政论片、纪录片,针对某个问题的小组专题讨论,这些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既能够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又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教材以外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知识储备。就近组织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农业生态科技园等,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是亲身、现场体验,对社会的了解、国情的认识深化了,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同时加强和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论是校内实践教学还是校外实践教学,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后实践教学活动都是利用课余、周末或节假日开展,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深受学生欢迎,提高了学生理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觉得思政课对自己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实施,带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009年思政课教师指导的学生作品《安康学院大学生对思政课开设认识调查》获得安康学院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2011年思政课教师指导的《关于安康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汉滨区建民镇和张滩镇中小学生为例》和《陕南红色资源现状调查分析》分别获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练崇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12):35.
  [2]纪安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学理论,2012(8):219-220.
其他文献
明知所写的新闻“肢体”残缺,“器官”不全,仍要为了“赶时效”而写、而发,此类稿件不是假冒新闻就是“掺水新闻”。采访时,既无事前先拟就的采访提纲,亦无事后的查漏补缺,
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材建设要思考的问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作为教育活动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教材应当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索质的提高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创新教育与教材建设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兴旺的源泉,创新教育成为当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作为国家开展科学研究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的三维目标,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精华,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新解读: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业———过程与方法,惑———知识与技能,拓宽了“传、授、解”的内涵,它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必备的学科知识能力;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处理社会关系及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物理学师范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  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一定的网络设施和相关的媒体资源,通过多种途径,自主获取信息,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1]在
艺术之美可谓无时无刻不在,任何形态,任何人物,任何语言,任何动作都可以包含艺术的成份。所以任何事物,不管是战乱、文学、爱情、劳动、工业生产等等都可以发展到艺术的层面。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基本都是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自人类出现就开始从事着两项最基本的活动,即
隐性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杰克逊(Jackson, P.) 1968年在其《课堂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提出的。在杰克逊看来,学校教育映射出一定的社会价值观,例如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安静等待”、“容忍谦让”、“与人合作”、“遵守规则”等价值观,而这些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并不是通过正规课程的学习而获得的。杰克逊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论
庞维国教授主张自主学习要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来定义,从学习的维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诸方面来综合地规定自主学习的本质[1],具体说来,如果学生有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自己主动来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等等,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学习的过程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来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2]。那么,也就是说,在学习活动前,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做好充足和具
期刊
一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所谓语码转换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或两种不同语言交替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码转换英语教学模式应以提升学生词汇量掌控和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师课堂授课,适时、适量的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词汇、短语、语篇等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英语技能的提升。  在我国某些地区,部分高校率先把语码转换双语教学模式应用于非英语学科教学,通过实践表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