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也是“对真实的热情追求”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第5期《星星·诗歌原创》“新现实”栏目中,刊登了凌晓晨的《炊烟中吹送的消息》(组诗)、琳子的《所有的灰尘都是有来历的》(组诗)、廖淮光的《学着狗的模样,轻声地汪几次》(组诗)、西水的《合作巷笔记》(组诗)、宁明的《筑路人》(外二首)等作品,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在于聚焦现实,表达现实,对现实进行发言,表现出对真实的“热情追求”。
  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诗歌的见证》中曾经这样定义诗歌:“首先,我把诗歌定义为对真实的热情追求,而毫无疑问它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科学和哲学可以改变一个事实,也即诗人站在现实面前,这现实每日新鲜,奇迹般地复杂,源源不绝,而他试图尽可能用文字围住它。”(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文中其他引用仅标页码)米沃什所言的“真实”可以理解为现实社会,诗歌是对现实社会的“热情追求”,同时,米沃什也认识到诗人本身存在的局限,诗人不能准确地将社会现实描述出来,但即便如此,诗人也会“用文字围住现实”。当然,这是理解诗歌的方式之一。由此看来,作为一个诗人,要积极地对现实社会进行“热情追求”,不能仅仅在词语上“打转”,而更应该指涉现实。
  那么,诗歌对社会现实如何实现有效的“热情追求”呢?对此,米沃什也有一个很精辟的看法,“诗人应忠于现实,以一种等级制的意识来评价现实”(第141页),这里“等级制的意识”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来表现现实,强调对现实的表达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而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西水的《哲学》一诗,通过勤俭的父亲选择“好橘子吃”还是“坏橘子吃”的视角,最终总结出父亲的一生是“选着好橘子,吃着坏橘子”,前边的描述都是为后边这句哲理之言所做的铺垫,沿着一定逻辑推进的方式表现现实,使得诗歌对现实的表达更真实、更准确。
  诗歌对于现实的表达,关键在于细节的描写。正如米沃什所指出的:“那是一种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想达致摹拟,想忠实于细节,它有益于诗歌的健康”(第78页),对于诗人而言,虽然文字不容易将现实原型刻画出来,但是对现实原型意义的追求却是要不懈努力,而为了营造恰当的真实感,最佳的方式就是要“忠实于细节”。因此,对细节的强调是诗歌准确表现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琳子的《银行门前,一个女精神病人》写道:“她在不停地说话//她在不停地解释,疲惫,发怒,忧伤,决绝乃至要/以头抢地。她不停地用手臂画圈/推开又拉回来/可她身边明明没有一个人”,将精神病人的形态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可谓“达致摹拟”,充溢着满满的真实感。宁明在《我的老师》中这样描绘老师,“他羞涩地用脚丫搓着另一只脚上的泥/四十五年了还没有搓净”、“总等不及下课钟响/他的肚子就最先发出咕咕的叫声……”细节的运用使一个节俭、勤恳、认真负责的老师形象赫然显立。
  诗歌对现实的关注,关键是诗人骨子里必须建立起责任意识。米沃什指出,“诗歌必须意识到自己‘可怕的责任’,因为诗歌不是纯粹的个人游戏,它还赋予‘人民那伟大灵魂’的种种愿望以形状。”(第33页)这种责任意识强调的是诗歌不能只瞩目于词语的新意和游戏,而必须要表达现实和对现实发言。宁明的《筑路人》《建筑工人》直接与现实相连,而凌晓晨的《贫困村》《一遍又一遍,梳理村庄》则集中对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予以观照,“赋予‘人民那伟大灵魂’的种种愿望以形状”。西水的《我在等我的天使》表达出留守老人的心声,期待着儿孙们归来探望,戳进了时代的心窝。这些诗句中体现出的是诗歌的责任意识,使诗歌呈现出的不仅仅是文字的魅力,更是彰显出文字背后的力量。
  但是,应该看到,一些诗人对于现实的描述和关注的确存在“只是把文字与文字联系起来”,而没有“把文字与它们在事物中的原型联系起来”,显然,“只是把文字与文字聯系起来”的诗歌是缺乏力量的,但必须注意的是,当前一些诗歌对于现实的描述,不再像现实主义诗歌那样必须充满力量,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宽泛意义上的现实,这种对现实的表达既包括对现实意义的升华,如凌晓晨的《第一书记》,也包括对现实的描摹,如西水的《快过年了》。《快过年了》这首诗素朴自然,对现实没有进行深刻的意义挖掘,而更多表现出的是对外出务工的女孩回到家乡后的情景描述,就像诗歌中所表述的那样,“村庄的这件旧衣服上/仿佛多了许多新鲜,刺眼的纽扣”,强调的是一种形态,而不是意义本身,这是当前诗歌在关涉现实时呈现出来的新姿态,诗歌背后的意义已经不像现实主义诗歌那样富有神圣的使命感,而更多是对“自然”现实的描摹。
其他文献
向东虽然被冠以“乡土诗人”,但他的诗早已从农耕文明的乡村语境,拓展到世界视野的人文语义场。他张扬生命主体,观照、审视生存境遇,不断扩展自己的感知边界。他写树、写草、写花、写石、写鸟、写人等等,无一不触及到生命。他完全是站在原乡的背景上叙写生命。农耕只是这类生命存在的方式,也许更原始化。他们每时每刻离不开土地,他们的衣食来源完全依赖于土地,他们的命运更是与土地凝结为一体。为了说明这类生命与土地的密切
期刊
作为活跃在当代散文诗坛的女性诗人,“爱斐儿的散文诗散发着婉约的典雅,意境悠远,蕴含着文化的厚重”[1],以特有的女性视角来凝视生活,情感丰富而细腻,正如其代表作《非处方用药》以中草药入题,“她笔下的中草药演绎出诗性和人性的光辉,传达出抵达人心深处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具有深沉的文化意境与精神内涵。”[2]在其近作《青花瓷》当中,传统的中国古典元素——青花瓷,得到了全新的现代性诠释,青花瓷背后隐含的博大
期刊
一、隐题诗的创作动机  当我们谈到诗魔洛夫——这位当代深具实验精神与创造性的诗人时,往往不能忽视《石室之死亡》(1965年)、《漂木》(2001年)等名篇巨制:“在现当代汉诗发展史上,《石室之死亡》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1];“《漂木》遂成就了其一次总结性的形而上建构及对生命全方位的诗性探求”[2]。诚然,洛夫其孤绝、雄浑的诗风,险峻的句法、爆破式的意象、富于歧义的诗行、虚实相生的惊奇感[3],都
期刊
新诗或曰现代诗遭遇读者信任危机,这一现象不是现在才有。问题的吊诡在于,近年来人们对新诗的质疑异常汹涌,它发生于新诗创作空前繁荣之际,而且质疑之声直指:“诗歌的标准何在?”言下之意,现在的新诗创作已完全失范,全乱套了!此时在物质商品生产的彼岸,却行行业业都在颁布标准,而且每一次的产品出问题(譬如三鹿奶粉事件),都会引发对既有标准的修正。野松邀我为他的新诗集《裸袒的灵魂》作序,这颇令我沉吟再三;我之所
期刊
品读阎安,总能让人想起海明威那座文学“冰山”来:“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浮于水面之上”。阎安正是这种简约的“八分之一”诗艺呈现者,是真正将诗歌看作生命艺术之人。我们可以赋予其诸多“诗歌殊荣”,譬如“北方的书写者”“城市的捕光者”“整理石头的人”“游走于古典与现代间的人”“最隐秘的精神贵族”等等,这些词语都在某种程度上描绘出了阎安诗歌疆域不同凡響的旖旎美景。然“美”如山中“红萼”,
期刊
诗歌的审美可能性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深邃玄奥的复杂意象修辞,也可以是舒放开阔的叙事化表达,张合的《乌蒙壮歌》明显属于后者。在大多数人选择开凿幽深的意象世界来营构诗意空间时,张合却选择了以简练的事项叙述来散发心中的浓郁情绪,读来令人十分振奋。《乌蒙壮歌》巧妙铺展的波澜壮阔图景中,饱含的是诗人掩藏不住的深情,就我有限的阅读视野,张合的这首长诗是我近些年读到的质量不俗的长篇叙事诗,读完此诗,我不由自主地产
期刊
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近年来诗歌创作成就辉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三十多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黃埔军校”的“青春诗会”,生活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梁积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多年以来,梁积林对西部大地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等饱含地域色彩的母体书写,成为甘肃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自九十年代开始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飞天》
期刊
一  放眼如今圈子扎堆,旗帜林立的诗坛,喧嚣和热闹过后,我的脑海中总会浮出一个人的名字——冉仲景。不仅是因为同乡,更是因为,作为一头老黄牛,30多年来,他不为名利,不关注是非,埋头创作,笔耕不辍,用《从吹奏到朗诵》、《众神的情妇》、《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米》等一系列厚重的诗集,呈现自己的诗歌追求。  我初识冉仲景是1997年,在县办报纸《酉阳报》副刊桃花源上读到的他的诗歌。犹记得那时,《
期刊
在混沌与嘈杂大面积地浸入诗歌世界,而诗歌写作泥沙俱下的当下,《星星·诗歌原创》这期“新现实”栏目作品无疑给我们展示出了另一种生存面向。这里没有幽闭的诗人的自我精神高蹈,而是以素朴的语言打开世界和生活的多层褶皱,在与冰冷现实的短兵相接中,构筑出一种节制的硬抒情、冷抒情的诗学风景。所谓冰冷现实,即是这些诗作聚焦于乡村人和物的变迁,还有那些挣扎于社会边缘的底层民众的生存样态等,从而形塑出一种沧桑、悲凉甚
期刊
当我们准备谈论洛夫时,时间这个幽灵开始在诗歌的地平线上徘徊。于是时间在这一刻幻化为更为清晰的数字——1928,2018,1946,1949,1996……这是洛夫的时间,他还是不可避免地以这种方式与时间融在一起。暗夜里,“时间”爬出来,“洛夫”显现,超现实的时间感撞击着原本的理性思维,这一刻,时间显示出它的神奇力量,我们仿佛邂逅了某一夜与时间对话的洛夫。九十载时光,七十年创作,时间累积着洛夫,洛夫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