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办好一所学校?这并不是每一个校长都能清晰地认识到的。今年暑期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习期间,我静下心来,回归教育的原点,感悟和体会到了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教育应当具有真善美的追求。
  
  一、“本真”蕴涵于日常学校生活之中
  
  只有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让学生们带着满身的阳光与信心,带着对世界的真善美的追求,走向人生,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回归本真。本色是真,本色是一种情怀,放眼千帆过尽,收心万水皆平。真正美丽的事物,一定包含天然本色的元素,对事物本色的探索过程,正是人类从自然本真中获得丰富体验的过程。
  这种“真”应该蕴涵在我们的学校中。因此,今天我们把责任、生命同求知放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平台上,我想这个平台应该是沉淀敏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的教育教学平台,是凝炼人生的品质和内涵的平台,它的实质是:诚实、率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充满智慧和理性,品性的长进和知识的摄取并行不悖。
  可以拿原石来打比方。原石的特性往往如人的品性,多元而本色。所谓教育之“雕琢”绝非拷贝与统一,而是“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还原其特点及个性本身的美感。我们追求“质朴大气”,就是敢于说出并实践自然的回归本真的教育。教育应该是至真、至诚的,带有“自然天成”品格的教育者,自当看透一切功名利禄,远离一切世事纷繁,甘食粗粝,不染粉华,修美于内。
  
  二、教育必须与美交融
  
  教育之美在于传承与损益,在时间的沉淀下,还原美的本真。而美的本真又是什么?正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所彰显的一种主体自觉精神——仁爱。孔子深切地认识到“道之不行”的社会责任在于人们自身,是人们的心灵浸淫于混沌中而不知其味。因此,教育与美在“仁爱”的价值体系中,实现了其基本价值。教育与美在校园这一层面上展现开来,就是爱的教育。
  譬如我们学校,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一所真正的“苏州园林”。她精巧、灵动、含真藏古,融合了园林的四大要素:假山、池水、树木花草、古典建筑,将无限的山水容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从无限到有限,移步换景,每个场景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淡定自若一旦融入校园文化,那就是质朴大气了。陈玉琨教授对教育与美的统一,提出了三个维度:一是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二是以教师之行,养学生之性;三是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它的核心就是以仁爱之心,启学生之德,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学校是大爱之美的场所
  
  2008年11月,我们受“教育部中学校长中心”委派,去四川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地震灾区参加了“优质学校援助计划”活动。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去了灾区的三所学校,我们深入课堂,与当地的老师共同上课研讨。在崇州我听到一个故事:地震那天,崇州的一个山里小学,瞬间与外界失去了任何联系,学校垮了。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在山里转了三天三夜,几乎是爬着出了大山。所有的吃的东西,在路上都给了孩子们。没有一个老师喝一口水、吃一点东西。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这就是学校,这就是教育。大爱无痕,施比受更可贵。其实,在“爱”的教育中,物质的附加值似乎微不足道,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受到来自“精神”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成长,同样更多的是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
  办学要充满理想,但面对现实我们有时又会很无奈,我们要直面生源的压力、升学率的压力,一次不经意的“失败”,就会招致社会舆论的“滑铁卢”,当然,每一次努力后的成功也会赢得“箪食壶浆”的大好局面。而作为一个校长,只能冷暖自知,我们一路走来,很努力,也很艰辛。但面对汶川灾区的教育、面对汶川灾区的孩子,真的很惭愧,我们在这里谈功利显得很幼稚。
  爱就是感恩,因为,感恩承担着将爱延续的责任。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就是临毕业的学生一定会为母校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一块石头,抑或一篇碑文,等等。这个传统要追溯到振华女校的第二任校长王季玉时代,那些就要离开校园的同学,用勤工俭学得来的一点钱,给学校留下一些纪念物,比如“己巳亭”,比如“来今雨斋”,这样要是想起同学们的时候,感觉大家还在校园里,心里面便有个寄托。这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从学生的角度,这何尝不是一种感恩呢?感恩教育是生命中的大智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教育是向善而春风雨露的事业
  
  很多时候,我们把学校建设看成是单纯的物质建设过程,而忽略了这更一个是精神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让校园本身成为一部鲜活的教育读本,处处呈现出一种生命的状态。我们的校园碑刻上有“树木十年,滋兰九畹”这样的诗句,正是这种生命状态的体现。在英才辈出的校园中,我们吸纳、传承、损益;在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中,我们注重的是:让教育成为终身的教育,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说的“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就是同样道理。
  教师的言行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者,更是“行道”者;学生不仅仅是“学道”者,更是“受道”者。冯友兰曾在一篇忆文中写道:每每走过蔡元培先生身旁,他即使不说一句话,也有如沐春风之感。这位北大学子的感言,让那年参观蔡元培故居的我也感同身受,处在蔡元培故居,就如同蔡先生亲切地站在我们身边。一名教师的身体力行,早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陈玉琨教授说:要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明学科之理,不在于教师不厌其烦地传唱,老子《道德经》开卷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的就是伦理哲学中的无言之美。无言之美是一种力量,它如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无声中见其博大;无言之美是一种境界,它又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顺其自然中无为而教、无为而学;无言之美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孔子有一天在讲课的时候,忽然对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是啊,上天无言,却泽被万物。身教胜于言教,教育的主导者无须滔滔不绝,就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言而教化万方。
  
  五、教育要回归优秀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承与文化损益精神,是中华文化自觉精神的核心。我们学校的前身苏州振华女校,在一个世纪前,就提出了“进德修业,面向社会,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办学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时间的记忆中,许多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于是,脚步留下,文化留下,传统留下,历史也就有了浓浓淡淡的颜色。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百年老校,往往集中了我国传统办学的精华。在这样的学校里,往往让人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回归当中,获得一种历久弥新的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灵魂、化作血脉。那些“物化”的载体,通过“人化”的过程,延伸到今天的生活中,在互相感应交流时,嬗变成中国精神所特有的气度和魂魄,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我们的校友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要求,即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说得何其好!我们不仅要执著于“任重道远”的历史文化使命,而且要对“圣王之道”加以时代的改造,使之薪火相传,不绝如缕,在认知与实践中出真知,这就是教育的至高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表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
  超然的教育是“自觉的教育”,是自然之真的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我们要求师生“做真人,办实事,不张扬,不做作、不假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勇于追求”。我们应登高瞩远,立足于学校的天地,以大境界,大胸怀,为民族、为国家办学,为学生的未来办学。古人常常用风来比喻教育,认为教育像风那样没有踪影,但又那样不可抗拒。世间有大美,教育有大美,办教育的人更应心静如水,用心去细细谛听和体味其中的真意。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刘福才)
其他文献
2001年,黄济恩师80寿辰的时候,我写了下面几个字:“参天地寻真理以诚造就道德文章,撷英华惠后生由宽培育人格学问。”我的国学实在粗浅,只能用这句不对仗的话来表达对于先生的人生之气象的理解,我觉得,“诚”是先生人生之精髓。  记得1986年读研究生期间,到北京访学,拜谒先生,那时的我懵头懵脑,完全是一个乡下后生,憨直傻勇,向先生去请教论文中的问题。先生耐心解答之后,又把我领到楼上的王策三先生那里。
跟太太结婚的时候,我们对家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最终,我们家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自己赚的钱自己管理;成立家庭基金,每个月双方都往里放1000块钱作为家庭日常支出,若遇较大支出,比如买房之类,每人出一半;双方都有随时查对方账户的权利。  我自认为每天在财经圈儿里混,赚钱能力肯定比太太强多了。但结婚十几年来,每次我查她的账户,钱都比我的多,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就引起了我的警惕。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北京作家、学者萧斌臣、邢文祥和四川作家袁亮深入灾区采访,并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师群像》(已于2008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家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特别了解到,在地震中殉职的教师大多是各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经济支柱,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是各自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们牺牲后,留下或嗷嗷待哺的幼小子女,或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白发老人,英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社会。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由信息和科技构建的环境之中,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极其丰富的媒介产品所包围,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种背景下,实行媒介教育,指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认识、理解和使用媒介是非常有必要的。[1]  阿根廷政府把实行媒介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并把其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装帧非常精美的书,读起来有点沉重,合上书的时候有很多感动。    捷克,特莱津小镇,1941年10月10日,这里成为德国纳粹的犹太人集中营。一万五千个孩子先后来到这里,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或在这里失去生命或最终被送往死亡集中营,只有一百多名个孩子存活。  集中营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除了臭虫、蚊子、肮脏、拥挤、饥饿、疾病、酷刑、痛苦之外,他们还拥有什么?林达编著的《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其诸多的功能。如:实现语言的感知和积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掌握语言的规律,生成新的学习需求和目标,激发和熏陶学生的情感等等。然而,纵观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读的目的不明确,读的目标单一,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和评价,有的甚至只是为了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反复地读、机械地读等高耗低效现象。那么,怎样做才是有效的朗读训练呢?  一、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真情
一个研究清史的朋友曾给我提供了两份名单,说是要考验考验我。  第一份名单上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上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左宗棠,龚自珍,盛宣怀。  对照这两份名单,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后者,这些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每个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辉煌业绩,人生有为,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而对前一
近来,读了张楚廷先生的文章《我怎样理解校长》,[1]不由得被楚廷先生的言辞所感动,这也促使笔者有机会深入思考一个很久之前便萦绕在脑际的问题:教师究竟期待怎样的大学校长?   一、教师期待有思想的校长  即使教师不奢求一位思想家来做校长,至少要期盼一位有思想的校长。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学会思考、解放思想。有人认为,入学受教育就是学知识,传承文化。这种看法固然没错,但这只是教育的基础内容,最
明天,学校要组织孩子们去快活林山庄春游了,今天,决定和孩子们晨诵台湾诗人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开启诗、复习诗过后,我问孩子们:“明天就要去春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孩子们纷纷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激动”“兴奋”“开心”“会高兴得睡不着觉”“连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去旅游呢”“我盼望着天早点亮”……孩子们的笑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晨诵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也难怪,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真切体验,所以
历史特级教师理应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爱广泛涉猎的博学者。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包含政治史模块、经济史模块、文化史模块。这种专题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内容深、跨度大、综合性强,改变了传统的通史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应对新的变化与挑战。其次是覆盖面广。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研究思想不断更新,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研究内容日益丰富,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呈现,这些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大多也被吸纳进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