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泣而“笑” 当笑而“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羽东渡乌江,亭长舣船以待,然而项羽不肯过江东,直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此时此情,项羽当泣,且“数行下”,司马迁此时却以一“笑”字来写项羽,表面看来,令人费解。但人物形象却千载如生,心理刻画生动。
  项羽已死,鲁国亦降,此时汉高祖刘邦心患已除,天下已定,应是得意之时。然而面对项羽的死却“泣”之而去”。一“泣”字,刘邦心理毕现,细而咀嚼,意味无穷。
  当泣而“笑”,当笑而“泣”,一“笑”一“泣”,写尽了《项羽本纪》中人物的心理。
  
  一
  
  文本: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一)认命心理。
  项羽在垓下之围之后,又进行了一次反抗。当然这种反抗对于大势已去的项羽霸业已无影响。他不过做了一个英雄最后该做的挣扎。以杀汉之二将、数十百人来挽回点可怜的尊严,在左右大呼“如大王言”中完成了最后一次个人英雄的表演。表演之后,换得可怜的尊严之后,一切无补于事。于是发出了“天之灭我”的感慨。既然灭项羽是天意,项羽自然也就认命了,认命了就坦然了,坦然了心理也就放松了,“笑”也就很自然了。所以“笑”的背后是一种认命心理。
  (二)英雄心理
  由于项羽秉承楚文化的精神,代表的是楚文化的思想传统,即英雄时代的传统,尚力不尚德,因此,在国家动荡之际,他认为可以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楚文化的基础滋长了他的英雄主义。而且在项羽身上体现的英雄主义,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想以一己“私智”成就霸业,这“私智”其实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项羽至死也不忘个人英雄主义。杀汉二将后,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一个“伏”淋漓尽致的写出了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在蔓延。个人英雄主义害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非战之罪也”的证明,也埋下了“天之灭我”的思想的种子。完成了对英雄的证明,项羽内心对自己不再是谴责,相反地多了点心安理得了,于是“笑”了,这种“笑”是英雄末路的笑,是在生命的最后证明了自己的某种价值后的笑。
  (三)羞愧心理
  乌江亭长对项羽不过江产生了疑惑,项羽作了以下的解释:“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由此可见“面目”在项羽心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在这里,他的荣誉,他的尊严,他的人格,他的血性,他绝不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他的有耻、知愧、责任都有了。一个有了羞耻心的人,此时的“笑”是对内心困窘的掩饰,是种苦笑,是种无可奈何的笑。司马迁不同于流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对项羽的评价,自然有自己的标准。对末路英雄的心理历程作了最忠实的记录。也正是这最忠实的记录,点出项羽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个人色彩浓厚的人,在他心目中,脸面极其重要,羞耻是必须的。
  (四)仁义心理
  项羽的“仁”要和他的“义”联系起来分析。项羽生长在楚国项氏大族,他的早年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宗族社会,培养了他“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的品质。霍尔巴赫有这样一句话“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自己同类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恋只是基于对自己的爱。”司马迁把未做帝王的项羽列入本纪的范围,原因很多,但不可否定的是司马迁想在项羽的身上寄托着某种感情,这种感情是以仁义为基础的。项羽在自己的江山、自己的生命都将结束时,却依然不忘江东父兄的感情,却依然要把自己的头给故人汉骑司马吕马童。如此种种不能不说项羽是仁义的。就连项羽的对手韩信,都曾经评价项羽说:“项王事人,仁而爱人。”韩信的评价应该说是中肯的,韩信曾经和项羽共过事,清楚地了解项羽的为人。因此此时生命走向终点的项羽的“笑”是自然的,是必须的。一“笑”而本性出,仁义之心不言而喻。
  
  二
  
  文本: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一)虚伪心理
  刘邦是个目的性,意志力极为坚强的人。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不惜任何代价。他否定他身上的一切可能阻碍他的因素,他谦虚的接受别人的意见,他会掩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而用一种有效的当时社会能接受的手段,去向自己的终极目标奋进。这个终极目标就是得民心,成霸业。因此在刘邦前进的途中,虚伪成了一种手段,也成了一种政治需要。项羽死了,的确解除了他的心患。如果此时他得意忘形,无论是对于得民心,还是对于成霸业,都是不利的。政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民心的需要,让他掩藏起真实的情感,而以“泣”面对项羽的死。值得指出的是,刘邦的虚伪,对于自己的内心并没有承受多大的痛苦,因为在他身上实现私利的手段是与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和谐的,因此“泣”也成了刘邦的本能的反应,当然这种本能是刘邦从一个布衣到帝王过程中磨练而成的。
  (二)宽厚心理
  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在一统天下之后,“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当太公家令劝说太公后,“太公拥,迎门却行”。此时,“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并尊太公为太上皇。这一场面是很有人情味的。还有他击败英布后的还乡,免沛税,伤怀悲歌,足见对故乡的感情深厚。这种感情还体现在项羽死后,刘邦并没有诛杀项羽的宗族,相反封侯赐姓。如此众多的事情,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邦。尽管有时是残酷的,无赖的,但隐藏在帝王之心背后的宽厚之心,也能逐渐浮出在人们的视野。刘邦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邦后,他的“泣”也就很正常了。他与项羽之间不仅仅只有厮杀和欺诈,也有英雄相惜的感情,也有一般人的情感。司马迁认为刘邦身上具有的“仁而爱人”的品质并没有在成就霸业之后完全消失,“泣”项羽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隐忍心理
  刘邦是一个机智权变,能够隐忍的人物。项羽不能理解刘邦的为人,刘邦却能掌握项羽的性格。刘邦在衣锦还乡后曾经歌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即使在取得天下后,他并没有安逸,仍然有忧患意识。他志在天下,虑在深远。长期的磨练中,他形成了隐忍的心理。项羽的死去,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标,当他的目标实现了。他对项羽一“泣”而去,就是隐忍心理的结果。隐忍有小大之分,刘邦的隐忍是大隐忍,隐忍于心,形成于性,和虚伪一样,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隐忍也成了刘邦性格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笑而“泣”本身就是一种隐忍精神。
  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的来龙去脉,分散在数篇之中,参差互见,相互补充。将《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两篇文章联系来看,的确能参差互现,相互补充。将刘邦和项羽两个核心人物联系起来看,更能从整体上了解《史记》中人物的心理及性格,人物形象也显得更加丰满!项羽生命终结时的“笑”与刘邦理想实现时“泣”真是参差互现!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是让人文精神走向课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与人文精神结合,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66-1      语文教育是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听爸爸说,那是在他十岁的时候种下的,仔细一算,这棵银杏树已经有二十六岁啦!爸爸小时候就常常在这棵银杏树下玩耍。如今这棵高大的銀杏树又成了我的乐园。   春天微风轻拂,银杏树发芽了,嫩绿的小叶悄悄从枝头探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枝头。过了几天,从树枝上抽出了绿油油的叶子。我仔细一看,果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扇子。春风吹过树梢,银杏叶子发出“沙
摘 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其独特优势。笔者从品德课教学入手,探求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与需求,并结合相关理论,运用个性化、合作化、开放化的有效性策略开展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活动资源;
摘 要:要较好地表述个人的观点,必须注意文章的主题,增添合理的内容,给人以见一叶而知秋的感觉。  关键词:书面表达;阐述;个人观点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2 -01     一、陈述清楚,有理有节  许多学生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喜欢根据原先的内容加以重复,而不是自己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吐露,因而给人以凌乱的感觉。  I learn Eng
一只天鹅正以最快的速度向南方飞行,在空中它与一只风筝偶然相遇了。起初的时候,天鹅还以为风筝是什么庞然大物,后来才知道它是一只可怜的风筝。于是它们两个在空中聊了起来。“老兄,你这是要飞向哪里啊?”“我要飞向遥远的湖泊”“你怎么一直停在半空中啊,为什么不能向前啊?”经过简单的交流,它们彼此都了解了对方。   了解了风筝的遭遇后,天鹅显得很同情,于是它就把風筝的线咬断了,就这样风筝获得了自由。天鹅嘴里
摘 要:对高中生物实验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先进行分类,然后找出每一类型的相似点和主要区别,按照类别采取对应的复习策略,既可以节约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拓宽实验思路,拓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分类;对策;生物实验;复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61-2  本人针对高考对实验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把实验知
摘 要:学校的生命力源于教师团队,学校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教师团队素质的竞争。我校以激励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为动力,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实施“自主互助”教学为目标,牢固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积极推动校本研修的实施,努力共创师生共同研讨、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学习型校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师生;团队素质;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体现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为了统计而统计,而要从知识的内在价值出发,让学生真正产生对统计策略探求的心理需求,进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用符号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这一课例也引发了我对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学习需要;改进;数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摘 要:在辅导学生中,我了解学生参加竞赛项目的内容,熟悉护卫的程序,通过学习和研究制定了选手训练的指导计划。  关键词:礼仪辅导;规范;主动问候;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65-1      一年一度的江苏省技能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今年有幸被市教研室领导委派到南京卫校参加江苏省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礼仪指导。通过此次大赛,
摘 要:陶渊明这根思想的苇草,在东晋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里,坚韧地生长,放射出独特的精神之光。这里仅就其价值观一谈己见。  关键词:陶渊明;价值观;浅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67-2     法国十七世纪短命哲人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