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巴洛克教堂:“畸形珍珠”砌起的东方梵蒂冈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洛克,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畸形的珍珠”。
  16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萌芽,告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与桎梏,迎来了新古典主义的创新与浮夸。在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下,西班牙人远赴重洋,在菲律宾马尼拉建起了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随着殖民运动的扩张,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畸形珍珠”不断堆砌,成就了又一个的“东方梵蒂冈”。
  “石祖”教堂,圣奥古斯丁
  巴洛克教堂本质上是17世纪罗马哥特式教堂建筑和资产阶级运动的化学反应,同时也代表了神学古典与人文自由间的矛盾。因此,当巴洛克建筑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时,其根基不稳的建筑形式也会受到当地自然因素的深刻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石造教堂。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居住的城中城的心脏位置,屹立着一座历经地震、台风和战火而始终不倒的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
  拥有400年历史的圣奥古斯丁教堂,也是菲律宾现存最古老的石头建筑教堂。由产自本土的材料和资源建成的圣奥古斯丁教堂,结合了欧洲巴洛克和菲律宾式的图案和美学。同时,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完美地适应了当地的热带气候。
  走进圣奥古斯丁教堂,会发现教堂内部的天花板和墙壁上都有绘画,特别是教堂穹顶,《圣经》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颇具立体感,据说是由技艺高超的意大利艺术家绘制。教堂的显著特征是石块上的浮雕、枝型灯和彩色玻璃,十分细致逼真又美丽。
  四周高大的柱子,从顶部到底座都雕刻着玫瑰形饰物,唱诗班阁楼的顶部装饰着天使图案,巨大枝形吊灯从穹顶上垂下来,显得庄重又肃穆。教堂曾经收藏了大量的法衣、黄金圣杯、 白銀十字架、象牙雕像、金线绣花的丝绸披风和油画。可惜的是,这些珍贵藏品大都在历次战争中丢失了。
  据说二战期间,城中城内唯一没有在炮火中倒下的高大建筑就是圣奥古斯丁教堂。这座典型的欧洲巴洛克教堂却摆着四只中国特有的狮子把门,因此有人称是中国的小狮子保佑了大教堂免遭灭顶之灾。
  但实际上,奥古斯丁教堂也经历过几次修缮。由于初建时用的材料是易燃材料竹子、泥巴及椰树叶子,所以1574年和1583年曾发生过两次火灾。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其中用珊瑚和砖修筑的墙壁就厚达1.7米。一并建成的还有第一修道院,此后又修建了第二修道院。经不断扩建,圣奥古斯丁教堂逐渐成为马尼拉乃至整个菲律宾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马尼拉大教堂
  马尼拉大教堂是菲律宾最大和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最初的教堂建于1581年,在以后的岁月中教堂因台风、地震和战争的火焰不断被损毁,不断重建。现在的教堂已是第六次修建的成果。
  教堂外观十分庄严有气派,彩色玻璃窗因有天窗而放出异彩。正面墙壁上雕刻着6个白色的天主教人物和各种精致的装饰,顶部雕刻着两个可爱的小天使和庄严的十字架,散发着浓厚的天主教气息。
  进入教堂,金黄色的色调让人觉得温暖,教堂屋顶没有金碧辉煌的壁画,却也散发出一股肃穆的气氛,单调又不失典雅庄重。教堂门口时不时经过马车,更是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古朴的味道,整座教堂为意大利风格,规模宏伟,气势不凡。马尼拉大教堂中有一些诸如弥撒,告解,洗礼等宗教活动,也提供婚礼服务。
  抱威教堂,地震巴洛克
  形状有如金字塔的三角建筑,静静矗立在抱威街头的,是以砖头、沙和蔗糖混合作为建筑主体的抱威教堂。数百年的风霜,使抱威教堂的外墙斑驳凋落,不少地方都裸出了砖头,但它依然屹立着。
  抱威教堂历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曾在1706年和1927年先后两次遭遇地震侵害,虽然失去了屋顶,但大致上保存完好,现在教堂用铁皮遮盖着,被大家称为“地震巴洛克”。
  抱威教堂几米远处有一个由珊瑚岩建成的三层钟塔,也是教堂的一部分,这个钟塔曾在1896年菲律宾与西班牙战争和二战中被当作观察哨使用,钟楼的雕刻大胆求新、精雕细刻,在钟塔顶能把抱威市的景色一览无余。历史学家认为它是区分当地人社会地位的工具,例如当地富贵家族举行婚礼时钟声响亮。数百年的时光里,它陪着抱威教堂屹立在风雨中,像一位默默守护的骑士。
  抱威市的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抱威教堂是当地居民的精神支柱。站在它面前,感受着历史的流动,感受着它坚毅的灵魂,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教堂的保护
  2018年,马尼拉推进首都友谊大桥建设工程,但外界担心这座拟建大桥可能穿过城中的几个遗址,破坏西班牙王城内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圣奥古斯丁教堂,万一古迹受损,将有可能被世界遗产名单除名,导致旅游业的投资者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和不良贷款增加。
  而菲律宾采取保护为先的做法。政府及时叫停了当地的桥梁建设项目,邀请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考古和遗产影响评估,同时在做出任何重大设计变更之前决定暂停修建王城大桥, 保护了巴洛克式教堂群及生态。
其他文献
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的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在人們印象中,它曾经饱受战乱,贫穷而落后,但就在这个依然贫穷的国度中生活着的人们却有着让人无比艳羡的幸福生活。老挝占巴塞省地处泰国、越南及柬埔寨三个国家交汇之处,其作为古真腊王国的故都也曾辉煌一时。历经时代变迁,如今的占巴塞早已褪下了王权的华服,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成了一座远离人群喧嚣,清静悠然的小城。这里缓慢、闲适、温柔,一如这乡间夏日孩童
期刊
作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举办地,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的天然优势,这使得广西日渐成为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窗口。  近年来,广西承接中国—东盟重大建交展演活动、文化遗产相关交流活动,合作项目赴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 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 展演交流活动  2013年7月
期刊
2000多年前,由广西合浦始发南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华民族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序幕。如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历经14年风云变化,见证了广西文化产业品牌的快速成长,也见证了文化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回首14年,这条“艺术丝绸之路”依旧绵长。  第1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时间
期刊
1975年,《印度之歌》导演见面会。扬坐在第一排,就坐在杜拉斯对面。他掏出《毁灭,她说》,请求签名:“我想给您写信。”杜拉斯写下地址:巴黎圣伯努瓦路5号。在康城火车站的出发小酒吧,他们一起喝了酒。第二天,扬就开始写信,没有回信,没有停,几百封,直到1980年夏。  1980年7月的一天,杜拉斯说:“来吧,我们一起喝一杯。”两个月以后,《80年夏》出版,献给“扬·安德烈亚”,这是杜拉斯为扬取的名字。
期刊
当2008年越南下龙湾第一场山水实景演出圆满落幕时,谁也不会想到,树起这张旅游名片的,是来自桂林“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而促成这段美谈的“第一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正是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下简称文化论坛)的前身。从诞生至今,十四载承前启后,十五年历久弥新。  2020年,文化论坛重返桂林,在秀甲天下的喀斯特山水下,将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继续前行。  文化土壤,开出经
期刊
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崇山峻岭环抱的溪蛮之地。山岭中别有洞天的盆谷地带,被称为侗或峒。而侗族,即生活在山峒之间的民族。“阳光炼,溪水磨,大山托;无声变有声,有声变歌声。”千百年来,与世无争的侗族人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用歌唱的方式书写历史、粉墨生活。  “凡有鼓楼处,皆能唱侗歌”是侗乡图景的细水流长;“饭养身,歌养心”则是侗族精神的高山仰止。路遥马急的今天,歌师已然迟暮,但桑梓枌榆下,琵琶和马腿琴琴
期刊
民以食为天。  位于桂西南峰林谷地间的天等县,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壮族先民们攀援呼啸、垦荒种稻,在等待秋天的漫长岁月里,壮族人不甘寂寞,他们将丰收踩成鼓点,把榔杵打入土地,在歌舞中赠予了秋天最浪漫的礼物——霜降节。  丰收后的等待  时值霜降,南方的暑气虽还未褪去,但透过车窗,前往天等县的田间地头上却已是一片澄黄。盘山而行,远处时有炊烟,烧焦的稻田像谢幕烟火,完成了秋天里最后的使命。  “
期刊
Sanmenhai is a cave in Poxin Village, Paoli Town, Fengshan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t features a typical karst landform. There are three natural skylights in the cave, an
期刊
黔东南的崇山峻岭间,古老而神秘的侗族村寨隐居于此。山间有溪流穿寨而过,三五妇女临溪浣衣,棒槌敲打着青蓝色的侗布发出梆梆的声响,高低错落的梯田绿意盎然,牧牛人行走其间。木墙黑瓦的鼓楼、炊烟袅袅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禾仓、碾房、井亭、古桥在深山白云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细描摹的工笔画。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鼓楼、风雨桥
期刊
从宁明县城附近的码头搭乘游船顺流而下,当江水绕着喀斯特地貌的山崖绕了九道弯之后,江岸两边灰黄色的峭壁上开始密密麻麻地出现许多赭红色的崖画。站在游船上隔江望去,这历经千年的花山岩画依然鲜亮如初。  两千多年前,神秘的骆越古国诞生在左江流过的这片土地上,人们逐河流两岸原始群居,用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从大自然中谋生,自然的变幻莫测、生命的繁衍复杂、死亡的难以掌控、生存资源的匮乏催生了同样神秘的骆越祭祀仪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