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侗寨,云下山间的隐世秘境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的崇山峻岭间,古老而神秘的侗族村寨隐居于此。山间有溪流穿寨而过,三五妇女临溪浣衣,棒槌敲打着青蓝色的侗布发出梆梆的声响,高低错落的梯田绿意盎然,牧牛人行走其间。木墙黑瓦的鼓楼、炊烟袅袅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禾仓、碾房、井亭、古桥在深山白云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细描摹的工笔画。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是侗族三宝,肇兴侗寨则以鼓楼群最为出名,曾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每临节庆,侗族人呼朋唤友,盛装出席,欢聚鼓楼,踩歌堂,抬官人,齐唱大歌,芦笙悠扬。
  白云深处有鼓楼
  走进肇兴,步入侗寨,眼前是一片木质吊脚楼,在村寨浓云薄雾间,冒出五个鼓楼的楼尖,一眼望去,分外醒目。《黎平府志·风俗》曾记载,侗族多建造木质结构的“干栏”楼房,且多依山傍水而建。鼓楼正是侗寨的灵魂所在。据传,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便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
  侗族民间有个说法:“未建寨,先建楼。”由此可见,鼓楼之于侗族,有着举足轻重、无法比拟的地位,每一个侗寨村落的繁衍生息,始终绕不开鼓楼。旧时,寨火山害、土匪骚扰,凡有重大事宜商议,均登顶击鼓,一楼鼓鸣,村寨相传,百姓应声而至,聚于鼓楼。如今,踩堂祭祖、迎宾送客、集众议事、嫁娶丧葬等重大事宜,侗族人也相聚鼓楼。
  在侗寨,通常一寨一姓一鼓楼。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出名,寨中矗立着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一座鼓楼便是一个寨子的标志,五座鼓楼便代表着五个寨子和族群。在肇兴,人们通常把寨子叫做团。五座鼓楼中,最早建立的鼓楼是礼寨鼓楼,始建于17世纪,重建于1982年,是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楼顶置五节葫芦形塔刹,而智寨鼓楼则最为美观,飞阁重檐,气势雄伟。
  侗族人是天生的艺术大师,侗族鼓楼最神奇之处在于,侗族的能工巧匠无需图纸,凭一根丈杆、一支笔便可化腐朽为神奇,建造出形態各异、精美绝伦的鼓楼群。以杉木凿榫衔接,不经一钉一铆,排枋纵横交错,上下贴合,层层叠叠而上,历经风霜却百年不朽。
  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状,屋檐梁宇间精雕细琢的飞鸟、花卉、龙凤等精巧别致,栩栩如生。鼓楼的顶层,悬挂着一个长形细腰的牛皮大鼓,这也正是“鼓楼”名字的由来。底部多呈正方形,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夏日炎炎,在此纳凉,腊月隆冬,则围坐生火取暖。
  “8月还热着咧,吃过饭就赶着过来乘凉了,有时也会跑到花桥上吹吹风。腊月隆冬,我们就会在鼓楼的火塘边围坐烤火唱大歌。”叼着旱烟的侗族老人靠着干栏而坐,悠悠说道。傍晚时分,8月的阳光依旧热辣,暑气难消,肇兴的侗寨鼓楼早已坐满了人,三三两两的,摇着薄扇,抽着旱烟,唠着家常。
  凡有鼓楼处,皆有侗歌声
  夜幕刚落,深山里的侗寨人家,传来了悠悠歌声,似鸟叫蝉鸣,似高山流水,歌声由远及近,时隐时现,时缓时急,宛如天籁,在空谷山间回响。古老的肇兴侗寨,篝火燃起,千百人齐聚鼓楼,共吹芦笙,齐唱侗族大歌。
  明朝时期,诗人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中曾记载侗族人歌宴盛况:“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侗族大歌,侗语称为“嘎老”。对于古老的侗族而言,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侗族歌谣甚至无法归属于任何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流派,但侗族人却以歌声传承千百年来灿若星河的侗族文明以及他们的信仰。侗族大歌以“独高众低”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且全程无指挥、无伴奏,无固定曲谱。没有曲谱的侗族大歌,由世代歌师口口相传,倾心教授,一领众和,全凭经验起音,无人指挥,心心相印的侗族人却能众声合唱,和谐动听。
  古老的侗族深居山林,依山傍水,寨前溪水长流,叮咚作响,山谷绿树成荫,鸟叫蝉鸣,侗族大歌正是起源于侗乡人对大自然的模仿,以人声呈天籁。侗族大歌低声部宛如潺潺溪流,婉转动听,高声部则如滔滔江水,深沉高亢,气势磅礴。侗族歌谣《蝉虫之歌》,被侗族歌师称为百歌之祖,整首曲调以蝉鸣声作衬音,将模仿蝉鸣发挥到极致。侗族大歌除了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也会歌唱劳动和爱情。
  侗族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对于以歌传情的侗乡人来说,唱歌与一日三餐同等重要,一日无歌不欢,因此侗乡也被誉为歌的海洋。侗年节、吃新节、谷雨节等侗族重大节庆,千人齐唱侗族大歌的震撼场面年年在肇兴侗寨上演,从日升唱到日暮,从河畔唱到鼓楼,宾朋云集,歌声如海。
  凡有鼓楼处,皆有侗歌声。在肇兴侗寨人眼里,侗族大歌从不在星光璀璨的舞台上,而在白云深处的侗寨里、鼓楼边。
  吃乌米,丢卣卣,深山侗寨的谷雨狂欢
  谷雨,在侗语中称为“渐苟嫩堕拉”,是吃乌米、播稻种之意,古人便有“雨生百谷”之说。对于靠山吃饭的肇兴侗族人而言,谷雨不仅仅是春日里开荒耕种、播撒稻种的节气,还赋予了侗族人祈求来年丰收的殷切期盼,如今的谷雨节,更是赋予了爱情婚恋的美好寓意,是肇兴侗族儿女的“情人节”。
  谷雨时节这一天,肇兴侗族的阿妈一大早便要进山采乌米叶,这是制作乌米饭必不可少的材料,将乌米叶洗净之后,以石碓舂烂研磨成汁,过滤残渣,将黑色的汁水与糯米一起浸泡蒸煮,以乌米叶汁煮出的糯米饭乌黑透亮有色泽,自带一股大自然的清香。侗不离酸,喜不离糯。在肇兴侗寨,乌米饭是等同于汉族的喜糖,代表着订婚的喜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讨乌米、丢卣卣、抹花脸才是肇兴侗寨谷雨狂欢节的正确打开方式。三五成群的侗族小伙呼朋唤友,浩浩荡荡拿着装满糖果的卣卣前往女子家里讨要乌米饭。卣卣是以楠竹编织而成的竹编制品,多为手工制作而成,侗族人用以装乌米饭居多。
  在女子家门口,将卣卣丢进屋内,侗家女子则取了糖果,将乌米饭装进卣卣,以表礼尚往来之意。此时,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刺激起来,进屋取乌米饭的人将会受到一轮“抹黑”,女子及其同伴事先准备好黑色锅烟灰,趁其不备,将锅烟灰尽情抹在小伙的脸上,谁的脸最黑,则代表谁最受欢迎。深居山林的肇兴侗寨,此时沉浸在谷雨时节的狂欢与喜庆之中。
  隐于山林,深居鼓楼,肇兴侗家人丢卣卣,吃乌饭,唱着大歌,吹着芦笙,在深山秘境里延续侗族千百年的文明和信仰。
其他文献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的旅游业进入近乎停滞状态,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21年7月份,美国《时代》周刊从其国际通讯员和撰稿人中征集提名,评选出了100个值得探索的非凡目的地。在这份榜单中,东南亚国家共9个目的地入选。  近年来,东南亚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海岛风光、较低的消费水平等优势,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虽然疫情还在继续,但并不影响我们怀揣诗和远方的梦想。一起来看看《时
期刊
Lying at the north foo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 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in the wes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bounded on the northeast by Russia and Mongolia, on the west by Ka
期刊
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的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在人們印象中,它曾经饱受战乱,贫穷而落后,但就在这个依然贫穷的国度中生活着的人们却有着让人无比艳羡的幸福生活。老挝占巴塞省地处泰国、越南及柬埔寨三个国家交汇之处,其作为古真腊王国的故都也曾辉煌一时。历经时代变迁,如今的占巴塞早已褪下了王权的华服,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成了一座远离人群喧嚣,清静悠然的小城。这里缓慢、闲适、温柔,一如这乡间夏日孩童
期刊
作为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举办地,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的天然优势,这使得广西日渐成为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窗口。  近年来,广西承接中国—东盟重大建交展演活动、文化遗产相关交流活动,合作项目赴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 越南等东盟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 展演交流活动  2013年7月
期刊
2000多年前,由广西合浦始发南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华民族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序幕。如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历经14年风云变化,见证了广西文化产业品牌的快速成长,也见证了文化成为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回首14年,这条“艺术丝绸之路”依旧绵长。  第1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时间
期刊
1975年,《印度之歌》导演见面会。扬坐在第一排,就坐在杜拉斯对面。他掏出《毁灭,她说》,请求签名:“我想给您写信。”杜拉斯写下地址:巴黎圣伯努瓦路5号。在康城火车站的出发小酒吧,他们一起喝了酒。第二天,扬就开始写信,没有回信,没有停,几百封,直到1980年夏。  1980年7月的一天,杜拉斯说:“来吧,我们一起喝一杯。”两个月以后,《80年夏》出版,献给“扬·安德烈亚”,这是杜拉斯为扬取的名字。
期刊
当2008年越南下龙湾第一场山水实景演出圆满落幕时,谁也不会想到,树起这张旅游名片的,是来自桂林“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而促成这段美谈的“第一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正是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下简称文化论坛)的前身。从诞生至今,十四载承前启后,十五年历久弥新。  2020年,文化论坛重返桂林,在秀甲天下的喀斯特山水下,将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继续前行。  文化土壤,开出经
期刊
在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崇山峻岭环抱的溪蛮之地。山岭中别有洞天的盆谷地带,被称为侗或峒。而侗族,即生活在山峒之间的民族。“阳光炼,溪水磨,大山托;无声变有声,有声变歌声。”千百年来,与世无争的侗族人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用歌唱的方式书写历史、粉墨生活。  “凡有鼓楼处,皆能唱侗歌”是侗乡图景的细水流长;“饭养身,歌养心”则是侗族精神的高山仰止。路遥马急的今天,歌师已然迟暮,但桑梓枌榆下,琵琶和马腿琴琴
期刊
民以食为天。  位于桂西南峰林谷地间的天等县,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壮族先民们攀援呼啸、垦荒种稻,在等待秋天的漫长岁月里,壮族人不甘寂寞,他们将丰收踩成鼓点,把榔杵打入土地,在歌舞中赠予了秋天最浪漫的礼物——霜降节。  丰收后的等待  时值霜降,南方的暑气虽还未褪去,但透过车窗,前往天等县的田间地头上却已是一片澄黄。盘山而行,远处时有炊烟,烧焦的稻田像谢幕烟火,完成了秋天里最后的使命。  “
期刊
Sanmenhai is a cave in Poxin Village, Paoli Town, Fengshan County, Hech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t features a typical karst landform. There are three natural skylights in the cave, 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