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学历史课程长期被处于忽视的地位,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对这门课的育人作用重视程度都不够,因此,如何转变学生、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错误认识,对历史课重新定位,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创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优势,分析研究更适合学生成绩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因此,关于历史教学,在此分享一点自己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历史 教学方法 新课改 习惯养成 学生主体
  一、重新定位历史学科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可见,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跟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家长将政史地科目称为“小三门”,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数外科目,而且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历史学科,经常由一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教授,这更加引起了学生的不重视,加之,历史事件繁杂陈旧,上下几千年,时间跨度大,学校、老师的不重视,更使学生对这门学科充满厌烦,作为老师,首先,无论外界有何种声音,但历史作为一个国家的兴衰的记录,我们是传承者,学习它,更能让我们民族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重视它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方面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我们自己重视,学生才会热爱。
  二、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琐碎庞杂,时间朝代与人物事件容易混淆;而学生学习历史方法单一,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其实不然,历史的特殊背景,造就了这门学科除了文化传承性,也具有很多的趣味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转变思维,巧用历史故事,讲一些学生熟知的历史故事或者有趣的话题,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上课自然会事半功倍,如讲隋朝的历史时可结合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故事去讲解学生自然会将课本内容对照电视剧情节去学习,找出史实跟影视情节之间的差距,听的饶有兴趣。还可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素材,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然后在课堂上相互分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互助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平时上课给学生多讲解当下时事,时事其实就是将来的历史,比如学习世界史《冷战中的对峙》一课时,我把当时的时事政治中的热门话题,韩国萨德事件与这课相联系,当堂课我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果然,这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就掌握的很快。
  三、对历史事件串联讲解
  哲学上讲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实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对历史事件进行串联讲解,常常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如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提到秦的暴政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失败,就有了刘邦项羽继续领导农民军起义并最终推翻暴秦,秦朝灭亡,为争权夺利,便有了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结果项羽败,刘邦胜,自古成王败寇,因此,刘邦建立西汉,他便是汉高祖……这样将历史事件整个一条主线去讲解,讲清前因后果,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四、灵活转变教法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初中学生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不强,记忆能力较差,尤其七年级学生又是刚刚接触这门课程,针对这一现状,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把历史人物、时间年代、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或者加大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精简,将一句话精简为一个词,甚至一个字,便于学生记忆。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讲解,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谁,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培养其这样的记忆方式,久而久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纵向联系
  当今的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会波及中国,中国的社会变革也与世界格局改变息息相关。比如讲解一战后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然会讲到巴黎和会,而巴黎和会又与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五四爱国运动有因果关系。把这些知识纵向联系,既可帮助学生很好的掌握世界史,又可复习中国史,这样鱼和熊掌兼得,其教学效果往往也会出其不意。
  六、将历史与社会生活横向联系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造的进步史,历史课是一门记载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与社会发展进程的课程,实践出真知,把历史放到社会生活中去讲,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启发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历史因为它的严谨性,很多的专业术语学生不一定会完全明白,可将这些历史事件放在生活当中,举例说明,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用专业化语言去记忆,作答。让“死”的历史变成“鲜活”的事件,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
  七、对学生大胆“放手”
  课堂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近几年,很多老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但仍然有部分老师,教法陈旧,传统的“一言堂”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学中屡见不鲜,他们担心将课堂还给学生是在浪费时间,不仅课堂内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上课效果欠佳;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完全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学,甚至学生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这两种类型的老师实则是对新课改理念认识产生误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备课环节,应该备好学生,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其次,课堂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思路去学习,比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建立评价机制,让学生自主找出问题的答案,其他同学可以踊跃的去评价,指出錯误,并改正错误,又或者,让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然后自己总结本节课有几个学习重点,最后在跟老师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一揭示答案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很多,我们要学会大胆“放手”,扮演好一个指导者,聆听着,纠错者。   当然,以上这些还远远不够,督促学生记忆才是关键的一环,下面我就学生管理这一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自律性差,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习惯的养成在一开始就非常关键。每接手一届学生,在他们初次接触我这门课的时候,我就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作业的收交,我会亲自检查,对于不能及时交作业的同学,要不怕麻烦,逐人问清情况进行督促。背诵的检查,在课堂上注重提問,课后分组盯背,对于个别背诵不认真的同学,由我亲自监督,亲自提问。针对不同学生,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要求背诵的知识点我一定会精化到最简,以减轻学生的背诵负担,这个工作必须由我们老师自己完成。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自认为,自己认真,学生才会重视。
  2.对于重点内容督促记忆
  大家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说重要的内容多复习三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记忆有个减化的过程,对于一些重点,考点,必须重复复习,反复记忆,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以强化记忆。既然是考点,我就要求学生的过关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个别学困生,要因人而异,布置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基础为主,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同学。
  3.配套练习讲解讲究方法
  课本的编写由专家审定,内容精炼而丰富,应该是最好的资料,讲解练习册的时候,凡是涉及到课本上有,而学生比较模糊的知识点,我会要求大家及时翻书,即使有的同学知道,也必须再看一眼,加深记忆。要求他们不要怕麻烦,点滴积累。这个过程,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确保他们每个人都有翻书,都要找到复习的知识点,能多看一眼,总比不看的强。
  4.要求学生把握课本的整个脉络
  历史课每个章节本来就是一个前后相连的关系,每节课前十分钟,我都会留给学生看课本,这个环节,一是了解课本的大致脉络,不至于混淆;二是让他们清楚要学习的内容,防止我在讲解的过程中遗漏掉的一些小问题,考试万一出现,他们至少知道一点概况,不至于脑子空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5.灵活运用试题
  学校每学期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总要通过几次测试,试卷一般由科任老师出题。很多老师都抗拒出题,因为平时工作繁忙,这无疑加重了工作量,在我看来,每一次考试,其实都是一次大幅度提升学生成绩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每次出题的机会,每次试题,不一定要各种题型都出,种类丰富,但一定要根据考试大纲,将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重点内容反映在试题中,我每次出题,一般只有两类题型,选择题跟材料解析题。选择题重在基础知识的考察,而材料解析题,一定是一册课本中最重点的背诵内容,以材料的方式呈现,学生根据材料作答,越是跟考试相关的知识,学生越是重视,越是容易记忆。因此,在出题时,不必担心学生的成绩好坏,只当是一次综合性复习。
  八、对学困生的关注不遗余力
  都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从教这些年,无论是担任班主任还是历史学科老师,班里的后进生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后进生往往基础差,底子薄,成绩落后,心理自卑,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为此,我经常同他们交流谈心,鼓励其上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笨学生,成绩不好,学习不够努力而已;后进生学习习惯差,学习持续性不强,因此,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我对学困生的学习任务检查总是亲力亲为,对学困生取得点滴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久而久之,学困生的成绩上来了,自信心提高了,人也变得开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才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结语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记忆,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学习,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历史学习负担,改变社会各界对这门学科固有的认识,凸显出历史这门学科的独有魅力与育人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改革重要的目标导向,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而预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新时期教学背景下受到高度的关注。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在核心素养思想基准下,物理教师如何培养高中生预习能力,展开合理分析,从而为推动物理教学深化改革,提公重要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预习能力 培养  前言  素质改革就高中物理,这一重要的学科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教师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改变传统单一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当然也不能提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辅助教学。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仅此作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近几年广东中考地理非常注重初中和高中的衔接,试题注重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规律的总结,地理原因的分析,地理策略的制定。要求学生学会高级思维,学会对地理事物、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一、构建特征简图的知识网络应对地理中考改革  2019年广东地理中考出现了巨大变革,中考地理试卷结构由单一的单项选择题恢复到“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综合题两道共40分,“填空 简答”模式。从考试大纲上的综合题样题来看,简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更加关注对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旨在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数学老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可以通过引进研究性学习模式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从而使其在理论性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实践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实践探究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
【内容摘要】目前地理知识的应用广泛性也让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地理知识全面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优势,也能够体现出我国地理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实施原则,作为本次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的实施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也被予以了更多的诉求。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下,初中体育教学的设计也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与效率。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受制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的时候,往往很难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快乐,愉快体育教学理念的形成与应用本身就是为当前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从实际出发思考了当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初中语文中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多媒体 问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了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科的特点来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在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让学引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教学方法,其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大程度的调动起来,更加高效的完成课堂知识教学。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展开了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探究。  【关键词】让学引思 初中历史 教学设计 情境创设  所谓让学引思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创新自身的教学思维,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途径,在课堂上灵活地应用各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加有效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活跃课堂氛围,能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情境创设 高中化学 教学  前言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
刚参加工作,走上讲台初为人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怎样才能留住这一美好的印象呢?上好课是关键。  一、钻研课标,深挖教材,建立知识体系  青年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对所任学科的知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往往把握不住教学的重难点,导致教学内容深度过大,学生不容易接受。因此,对于刚从事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一定要通读教材,认真钻研。如:初中生物学科,首先要知道初中阶段有四本教材,七、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