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来说,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很多课堂中小组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学生被动参与,课堂只剩下“热闹”,没有实质效果。笔者拟在本文指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策略进行探究。
问题一、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竞争意识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成了小组合作的“主角”,而其他小组成员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配角”。别人思考,他们也跟着被动思考,但就是不发言,或者不参与,严重一点的,甚至还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从整体上看,合作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
学生固然有原因,但最根本的在于教师只关注了小组整体,却忽略了小組成员中的个体。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让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导致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以及表达水平得不到提升。
对策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竞争意识。对此,最好的方法是创设情境,激发小组内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便真正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制订小组合作细则、发言流程、竞争规则,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熟知这些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合作热情才有可能得到激发,合作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比如,《詹天佑》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詹天佑的两个典型事例,即中部凿井法与“人”字形线路。在教学中,笔者就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学习这两部分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制订了相关合作规则。比如,对组际则采取竞争规则,给小组的回答打分排名,并且评比最佳小组,累计得到一定分值后可以换取相应奖项,以便提高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在组内则规定合作流程,比如轮流发言、轮流展示汇报,还有评比最佳搭档或最佳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各小组为了排名,竞争意识非常强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在“人”字形线路展示过程中,有小组采取画图展示,有小组采取自制火车模型进行汇报,也有小组采取解说的形式进行汇报。形式比较多,在小组展示过程中,笔者还强调不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当小组第一轮汇报积分出来后,该小组其他成员还可以补充,然后重新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合作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问题二、教师缺乏指导,合作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学生处于应付状态,表面上看是很热闹,但这热闹除了读书声之外,有小声交流的,有装模作样的,也有东张西望的,更有做作业的……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因而现象在学生身上,但是根源在教师那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没有指导,往往“无为而治”,缺乏规章制度,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二是教师过度干预,从内容到学生参与,什么都要问,导致学生成了“木偶”,自然其小组合作也成了走秀;三是教师不会指导,或者指导时机不当,该指导时却不指导,抓不住合作重点,导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对策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这里的主导,可以理解为引导。因而教师重点要“引”,自然其指导更要适度。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教师主导的前提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参与者、合作者。对此,最好的方式不是教师高高在上,或者不屑一顾,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且根据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还能让学生享受合作,体验学习。
比如,教学《钱学森》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学森这个人物有所了解,笔者曾组织学生围绕“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钱学森回国是对还是错”进行合作学习。很显然,学生不会意见一致,会产生两种观点。对此,笔者顺势引导,让他们各自查找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少了心理负担后,其参与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个个都争相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一时好不热闹。而笔者仅仅在学生无法反驳时适当点拨一下,或者在辩论冷场时适当引导一下,以便推促合作持续深入。
在小组合作中,有学生认为钱学森回国是正确的,他是中国人,就应该回国为国家作贡献。也有学生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讲,钱学森不应该回国,毕竟国外条件更好,他可以在科技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他们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笔者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这样引导:“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选择?”这样在笔者巧妙引导下,很多学生经过思考后作出了与钱学森一样的决定。这样的引导,对于小组合作来说,既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一举两得。
问题三、过分强化合作,效果相对弱化
对于小组合作,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需要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合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虽然形式很好,但是效果却不怎样。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认为合作是无所不能的,只要课堂上有了合作,其效果肯定好。对于为什么合作,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往往没有考虑。这种合作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缺乏一定的目的性,自然其教学效果也不好。
对策三:小组合作应重视效果
教师应该明白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教。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知道取舍。毕竟无论什么教学形式,什么教学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教学而服务。因而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前提是要把握度,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真正为教学服务。
比如,《莫泊桑拜师》一文篇幅相对较长,如果教师将所有内容都讲解一遍,那必然让课堂回到传统模式,也会导致教师累,学生苦。因而最好的教学方式,则是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第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莫泊桑三次拜师的过程。在笔者分工之下,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任务,这样就能很好地节省教学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选择了莫泊桑跟福楼拜学观察的故事,有的小组选择了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要仔细的故事,也有小组选择了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要有创新的故事。在展示过程中,笔者让各小组分组进行汇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要素,同时也通过其他小组的展示了解了其他故事内容。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享受了学习,毕竟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合作流于形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但并不是唯一方式,是否采用小组合作,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并重视小组合作中的问题,尽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便让小组合作真正为阅读教学服务,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悦来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问题一、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竞争意识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成了小组合作的“主角”,而其他小组成员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配角”。别人思考,他们也跟着被动思考,但就是不发言,或者不参与,严重一点的,甚至还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从整体上看,合作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
学生固然有原因,但最根本的在于教师只关注了小组整体,却忽略了小組成员中的个体。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无法让小组成员全体参与,导致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以及表达水平得不到提升。
对策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竞争意识。对此,最好的方法是创设情境,激发小组内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便真正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制订小组合作细则、发言流程、竞争规则,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熟知这些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合作热情才有可能得到激发,合作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比如,《詹天佑》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詹天佑的两个典型事例,即中部凿井法与“人”字形线路。在教学中,笔者就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学习这两部分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制订了相关合作规则。比如,对组际则采取竞争规则,给小组的回答打分排名,并且评比最佳小组,累计得到一定分值后可以换取相应奖项,以便提高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在组内则规定合作流程,比如轮流发言、轮流展示汇报,还有评比最佳搭档或最佳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各小组为了排名,竞争意识非常强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在“人”字形线路展示过程中,有小组采取画图展示,有小组采取自制火车模型进行汇报,也有小组采取解说的形式进行汇报。形式比较多,在小组展示过程中,笔者还强调不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当小组第一轮汇报积分出来后,该小组其他成员还可以补充,然后重新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合作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问题二、教师缺乏指导,合作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学生处于应付状态,表面上看是很热闹,但这热闹除了读书声之外,有小声交流的,有装模作样的,也有东张西望的,更有做作业的……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因而现象在学生身上,但是根源在教师那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没有指导,往往“无为而治”,缺乏规章制度,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二是教师过度干预,从内容到学生参与,什么都要问,导致学生成了“木偶”,自然其小组合作也成了走秀;三是教师不会指导,或者指导时机不当,该指导时却不指导,抓不住合作重点,导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对策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这里的主导,可以理解为引导。因而教师重点要“引”,自然其指导更要适度。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教师主导的前提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小组合作的参与者、合作者。对此,最好的方式不是教师高高在上,或者不屑一顾,而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探讨的问题,并且根据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还能让学生享受合作,体验学习。
比如,教学《钱学森》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钱学森这个人物有所了解,笔者曾组织学生围绕“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钱学森回国是对还是错”进行合作学习。很显然,学生不会意见一致,会产生两种观点。对此,笔者顺势引导,让他们各自查找资料,陈述自己的观点。由于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少了心理负担后,其参与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个个都争相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一时好不热闹。而笔者仅仅在学生无法反驳时适当点拨一下,或者在辩论冷场时适当引导一下,以便推促合作持续深入。
在小组合作中,有学生认为钱学森回国是正确的,他是中国人,就应该回国为国家作贡献。也有学生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讲,钱学森不应该回国,毕竟国外条件更好,他可以在科技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他们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笔者没有急于评价,而是这样引导:“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选择?”这样在笔者巧妙引导下,很多学生经过思考后作出了与钱学森一样的决定。这样的引导,对于小组合作来说,既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一举两得。
问题三、过分强化合作,效果相对弱化
对于小组合作,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终都需要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合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虽然形式很好,但是效果却不怎样。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认为合作是无所不能的,只要课堂上有了合作,其效果肯定好。对于为什么合作,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往往没有考虑。这种合作仅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缺乏一定的目的性,自然其教学效果也不好。
对策三:小组合作应重视效果
教师应该明白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教。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知道取舍。毕竟无论什么教学形式,什么教学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教学而服务。因而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前提是要把握度,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真正为教学服务。
比如,《莫泊桑拜师》一文篇幅相对较长,如果教师将所有内容都讲解一遍,那必然让课堂回到传统模式,也会导致教师累,学生苦。因而最好的教学方式,则是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第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莫泊桑三次拜师的过程。在笔者分工之下,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任务,这样就能很好地节省教学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选择了莫泊桑跟福楼拜学观察的故事,有的小组选择了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要仔细的故事,也有小组选择了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要有创新的故事。在展示过程中,笔者让各小组分组进行汇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要素,同时也通过其他小组的展示了解了其他故事内容。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享受了学习,毕竟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合作流于形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但并不是唯一方式,是否采用小组合作,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并重视小组合作中的问题,尽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以便让小组合作真正为阅读教学服务,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悦来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