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传景:家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传景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专家,在业界和家长圈都享有很高的威望。日前,就家长的情绪管理和亲子沟通等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訪。
  负面情绪从哪儿来
  记者(以下简称记):前不久,一则“家长陪娃写作业气出心脏病”的新闻引发了家长的热议。事实上,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孩子的学习压力不知不觉变成了家长的焦虑,而家长的焦虑也会不知不觉地转嫁给孩子,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危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廖教授,请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释一下“情绪”吧。
  廖传景(以下简称廖):简单地说,情绪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体验。情绪可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包括自信、自豪、自足、喜悦、幸福、放松等,负面情绪包括无奈、纠结、焦虑、愤怒、失望、抑郁、悲伤、紧张、压抑等。
  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见的负面情绪有哪些?
  廖:家庭教育中,家长常见的负面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
  1.焦虑。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导致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因而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加上攀比心理,使得家长经常感觉手足无措,长期被焦虑情绪困扰。事实上,家长越焦虑,孩子越难提高成绩,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愤怒。家长圈流行一句话:“如果不需要辅导孩子功课,我想我是一个温柔的妈妈。”这句话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引起了妈妈们的共鸣。
  3.烦躁。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孩子本身。孩子主动交流,往往会引起家长的烦躁情绪。
  4.冷漠。家长对孩子情感上的冷漠可能不是很多,但是言语上的冷漠十分常见:“你看你那个熊样!”“你就不能给我争口气?”可想而知,这样的冷言冷语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记:家长的这些负面情绪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廖:引发家长情绪困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繁忙、经济压力大、孩子升学竞争激烈、夫妻关系不睦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也是负面情绪的受害者。家长之所以被负面情绪所控制,是因为踏入了以下5个误区:
  1.不肯放下家长的架子。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权威不容孩子挑战。所以,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摆出权威的架势,逼孩子无条件服从。孩子处于弱势地位,即便暂时屈从,往往也是口服心不服。家长的教育目的很难真正达到。
  2.孩子必须当场认错。许多家长认为,为了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孩子犯错了就必须当场认错。但是,孩子也是有情绪的个体,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跟家长处于对立状态,家长还是要孩子当场认错,不理会孩子的愤怒和不满,孩子就很容易失控,不可能产生内疚感,而没有内疚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3.孩子需要高压震慑。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有些家长试图用大吼大叫让孩子感到震慑,但是这种高分贝的噪音恰恰会导致孩子心情更加烦躁。
  4.孩子有错,父母没错。面对孩子,家长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没有错,训斥孩子也常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孩子。
  5.缺乏控制情绪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家长和孩子相处时,情绪不好就怒吼,情绪好就拼命补偿,对待孩子的态度完全是凭自己的情绪好坏,让孩子摸不着头脑。还有些家长自己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改改咱的坏脾气
  记:家长有过多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廖:心理学研究证实,家长的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无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坏榜样。比如,如果家长被焦虑、愤怒、烦躁等情绪困扰,孩子对待学业、人际关系也会持冷漠、否定态度,表现出较多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家长很有必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记:请问廖教授,家长管理自己的情绪,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们先从怎样对付焦虑开始。
  廖:如果孩子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家长的期待,家长不要老是皱紧眉头。因为孩子一看到家长皱眉头,心里就开始打鼓:今天我是不是又犯错了?爸妈会不会不喜欢我?他们会不会抛弃我?孩子这样想,就会失去安全感。一个人缺少安全感,成年之后就会对世界不信任,对他人不信任,进而本能地采取不合作、退缩等策略,不利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
  记: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廖:正确的做法分三个步骤:第一,描述事实;第二,表达情绪;第三,谈谈希望。以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为例,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成绩退步了。我有点担心你。我希望你接下来能够迎头赶上,可以吗?”如果家长每次都能按照这三个步骤与孩子交流,不仅家长不会再焦虑,孩子也不会受到伤害。
  记:家长应该如何对付愤怒?
  廖:孩子闯祸的时候,家长通常会产生愤怒情绪,甚至会忍不住打孩子。在心理学上,打孩子这种惩罚方式是一种负强化,对逼迫孩子改掉一些诸如偷窥、撒谎等不良习惯有帮助,但是无法帮助孩子塑造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家长尽量不要打孩子。家长制怒的心法是问自己三个问题:生气有用吗?生气会不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除了愤怒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选择?家长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愤怒情绪就会得到一定的控制。如果仍感觉怒不可遏,家长最好暂时离开一会儿,因为在引起愤怒情绪的环境中,家长有可能失控。
  记:家长尽量做到不在孩子面前暴露负面情绪,比如夫妻不要吵架,要吵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更不能背地里对孩子说配偶的坏话。
  廖:没错。如果家长能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良性互动,就称得上是一个优秀家长了。对孩子来说,这是莫大的福气。
  好好和孩子说话
  记:有家长反映,与孩子交流时,经常说着说着就吵起来,让双方都不愉快。您认为原因何在?
  廖: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说来是家长不善于与孩子交流造成的。不善于交流的表现,最明显的是正面信息表达得少,负面信息表达得多,让孩子感觉家长总是否定他,总是找他的麻烦;说白了,就是家长没有和孩子好好说话。   记:怎样跟孩子好好说话?
  廖:比如,家长要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要经常说这6句话:“你將成为了不起的人!”“别怕,你肯定能行!”“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有个女儿(儿子)真好!”“你一定是人生的强者!”“你是个优秀的孩子,成绩一定能赶上去的!”
  记:如果家长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呢?
  廖:那就常说这7句话:“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你再思考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记:如果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家长应该怎样说?
  廖:家长要常说这5句话:“孩子,做人要坦荡,待人要坦诚。”“你要学会融入集体。”“用你的诚心赢得他人的欢迎。”“不要随便怀疑别人。”“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助。”
  记:在您的心理咨询经验中,有没有亲子成功交流的真实例子?讲一个给家长们示范示范。
  廖:几年前我接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4岁女孩(我们权且称她为小娟)离家出走三天未归。她没有给老师留下只言片语,也没跟父母透露半点出走信息。三天里,父母到处寻找,并尝试通过通讯定位,也曾求助警方。第四天,班主任通过与小娟要好的同学谈话,得知小娟正在网吧上网,这几天一直住在同学家里。当天下午,父母在网吧找到了小娟。父母反复劝说,还是没有把小娟带回家,但小娟答应第二天晚上一定回家。第五天,小娟回家了。小娟的父母此时已经接受了我的辅导,知道用什么策略与女儿交流。于是,一场精彩的母女对话开始了。
  妈妈:“你最近一直表现很好,为什么要逃学呢?能告诉妈妈吗?”
  小娟:“压力太大了,想出去放松放松。”
  妈妈:“想出去玩玩也应该告诉妈妈呀,你知道爸妈多担心你吗?”
  小娟:“没想那么多。如果告诉你们,你们能让我出去玩吗?”
  妈妈:“可以呀!但你得和妈妈说,不说妈妈怎么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呢?最近妈妈一直陪你,接送你,没听你说起有什么想法呀。”
  小娟:“我没说,不表示我没想法。你每天送我上学,接我回家,陪我吃饭,陪我睡觉,你知道吗?我觉得自己就像被看管的犯人,一点自由都没有,你这样做是对我不信任。我想陪我的是同学、朋友。还有,爸爸老是要我读书,对考试分数看得太重了,让我思想压力很大。”
  妈妈:“这些想法你早就应该告诉妈妈,妈妈会调整自己的。”
  小娟:“也不全是你们的错。我觉得我们的老师上课方式不好,对学生有偏见,总是让成绩好的同学坐前面,成绩差的同学坐后面;有时候抓得很紧,让我们透不过气来,有时候对我们又太松,尤其是对成绩不好的学生。”
  妈妈:“你要体谅老师。一个班有五六十个学生要管,老师哪能照顾周全,要靠你们自觉。”
  小娟:“我们体谅老师,老师也应该尊重我们。有些老师生气的时候骂我们骂得很难听,有些老师还会搜我们的抽屉,这是对我们的侮辱,对我们自信心的打击太大了。”
  妈妈:“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你们不向老师反映,老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呀。”
  小娟:“我们没有胆量跟老师说,怕挨老师批评。但网络就不一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讲的话,都可以在网上大胆地说,包括对家长、对老师、对某件事的不满都可以讲出来,谁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在家没网可上,我只好到网吧去上,但又怕你们知道,所以不告诉你们我在哪里。周末你们不让我和同学一起玩,我只好选择偷偷出逃的办法。”
  妈妈:“你的想法妈妈理解,但以后不可以逃学去上网。妈妈答应你把家里的电脑接上网线,也允许你们同学之间多联络。”
  ……
  一场危机就这样平静地化解了。没有打骂、指责和失望,却有同情、理解和信任,同时还让孩子倾诉了内心的苦闷。如果家长都这样跟孩子好好说话,孩子怎么会离家出走?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第一个最佳学习时间:清晨起床后  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处于新的活动状态,比较清醒。此时,无论认字还是记忆,印象都会很清晰。孩子趁这个时候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知识较为合适,如英語单词、数学公式、语文词句等。  第二个最佳学习时间:上午8点至10点  此时人的精力充沛,大脑容易兴奋,思考能力状态最佳。这个时间段是用脑的最佳时段,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由于孩子刚刚到
问:我休完产假回到公司上班,公司允许我每个工作日提前一小时下班用于哺乳,但因为工作忙,我基本没有使用。请问,没有使用的哺乳时间,企业应该支付加班费吗?  顾女士(江苏镇江)  律师意见:女职工的产期、孕期和哺乳期,作为特殊生理需要,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特别保护。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哺乳未滿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
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一月时间,惊魂甫定的国人在经历一场场心灵震撼之后,开始思考,重建汶川需要如何行动。  让我们从突变之初的高层、灾难中的民众以及地震后迅速集结的几十万志愿者这三大利益攸关者的行动力来寻找汶川重建的希望和方向。  由此,本刊三位特约撰稿人将从各自专业化的视角,给出他们的判断。他们是——  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陈海春教授;北京大学心理系谢晓非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早熟是教育成功的标志,甚至一些电视、网络媒体图谋经济利益,争相推出各类“童星”。至于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往往不为人知。本期,我们邀请儿童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教授鲍伟国先生,與家长朋友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不值得羡慕的童星,不值得夸耀的小大人儿  顾文岩(9岁女孩的妈妈):每次在电视上看到童星表演,我都羡慕得不行。唱京剧的、演小品的、耍枪棒的、跳交谊舞的、练书法的……五花八门,孩子们
驾车上路,如果第一个路口碰到红灯,那么接下来的几个路口往往碰到的也是红灯。假如在遇到第一个红灯后改变行车路线或行车速度,就有可能避开接下来的一连串红灯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埋怨:“蔡老师真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一问才知道,语文课上蔡老师要求同学们背古诗词,每天背三首,而且要求四人一组组成学习小组,儿子是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员背,然后再由班长监督组长背。  儿子最怕背古诗词,用他的话说:“读到嗓子冒
被老师批评,他情绪失控,以头撞墙  小涛,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他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后,情绪失控,以头撞墙。老师吓了一跳,赶紧联系小涛的父母,说孩子的心理似乎出了问题,请他们来学校,把孩子接回去。  小涛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忙得很。接到老师的电话,两人顿时慌了手脚,赶紧将手头事务推掉,赶到学校。见到小涛,他们询问小涛怎么了,可小涛就是不说话。无奈,他们只好带小涛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他们来之前,小涛的
家里没有一本作文书,从来不报课外班,想看啥书看啥书,想玩儿啥玩儿啥……这样的孩子却考入清华大学,获得了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直读博士的资格。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来看看这位妈妈的育儿经验——  故事一 四岁半脱盲  我儿子叫小A,生于1995年。我是个做事前习惯自己先做准备的人,孩子出生前,我就开始在市面上找育儿书,结果找到冯德全教授的《零岁方案》,如获至宝。  冯德全,中国著名早教专家。他主导的“
我有一位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朋友,他曾教给我一个拆墙的方法。他说:“垒过很多墙之后,我发现其实每堵墙都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它们都会有一块松动的砖。”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很多家长无从下手,感觉太难了。因为那些孩子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拒绝家长走近。家长如果想走近他,了解他,就必须找到他的薄弱点,也就是那块“松动的砖”。那块“砖”可能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理想,也可能是激发他潜能的某种东西,比如摩
当中考慢慢逼近  15岁的小杰是上海市嘉定区的一名初三男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典型的学霸,不仅门门功课成绩优异,而且担任班长,奥数、绘画、钢琴、跆拳道样样在行。可是谁也没想到,在中考前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他意外失手,数学莫名其妙地丢了30分,总成绩只排到全班第12名,年级第243名。小杰的妈妈滕女士慌了神,连忙带小杰来检测心理问题。  滕女士告诉我,小杰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智商很高,无论学什么
她被丈夫家暴,永远失去了左眼。丈夫入狱后,其婚外女儿却机缘巧合来到她的身边,渴望有个地方收留。面对仇人的女儿,她最终以德报怨,关心体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忘掉了仇恨,救赎了自己。请看这个人间大爱故事——  离婚事件上升为刑事案件。李芳心如死灰,拒绝赔偿,坚决离婚  2007年大年初三的晚上,李芳忽然听见敲门声。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女孩。女人自我介绍,她叫王云飞,来找何建利,旁边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