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几点做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推动力。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的特点,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刚进校门的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都感到新鲜、好奇。培养他们感受生活能力是教师的职责。初来学校时,一切都很陌生、很新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学校这块阵地中学会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每天早读拿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眼睛观察到的生活,经过自己脑的思考,再通过自己的口说给大家听。经常这样地练习,不仅可使学生正确认识、感受生活,而且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并为以后观察生活、写出充实的文章做好铺垫。
  1 兴趣引路,朗读课文,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推动力。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一年级上册,小朋友已学完全部汉语拼音教学,有了良好的识字基础,在这一前提下,我会每天选几则通俗明白、生动有趣的日记让他们上台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趁机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同龄小朋友写的日记,大家如果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坚持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或想对老师、爸妈的心理话写出来,也有可能会成为一位小作家的。让学生知道写作的语言从哪来?是从生活中来,是从课文学习中来。课文是学习规范语言的依据。只有多朗读课文,课文的语言就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渗透课文才能运用自。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养成的黄金时机。
  例如:用“会”练习说话,我会跳舞。让学生先明白“会”的意思。在这个例句中,“会”是擅长的意思,有这方面才能。我会跳舞,表明我有这方面的才能。除此之外,还可以会做什么?有哪方面才能?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中,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说出完整、明白的一句话。如果教师此时要拓寬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变换其它方式说话,也可以从其它方面理解“会”的意思,进行练习。如: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做才算会?你还有什么不会?谁去开什么会……。通过一个词语,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指导说话与培养学生观察力、良好的观察习惯结合起来,把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一年级以说为主,二年级将以说辅写。平时让学生多练多改,说、评结合及时纠正学生语病,鼓励学生主动说、大胆说、文明说,为今后写好作文做好铺垫,打下坚实基础。学习课文时重点指导段的朗读。之后再叫一些学困生朗读,能读出感情就达到了朗读的目的。有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好说好动的特点,创设了各种说话的氛围,带动写话的训练。如每周的阅读课,我会让小朋友上台谈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及时给予语言上的指导。经常性进行表演说话训练。坚持说,说中导,指导后写。既铺设台阶,降低难度,又吸引他们以一种常新的心态来积极参与,体验乐趣,锻炼能力。
  2 训练得当,有序说话,掌握写话的方法
  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注意交给学生一些写话的方法,抓好知识迁移,运用读写对应的规律,有序、有目的地进行读写训练,如,教《秋天的图画》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谷翻起金色的波浪。”在分析课文时,我先出示原句,再去掉颜色词。作比较,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句子哪个写的好,好在哪里?要求学生画出形状、颜色的词语,最后仿照这种方法,让学生练习扩句:桔子树上挂起(),像一个一个( )。湖水像( )。通过这些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写话的基本方法。
  3乐于写作,写评相结,感受成功的快乐
  研究成果表明:孩子习作的畏缩心理并不是天生的,大多都是因屡写屡败而造成的。为了努力克服学生这种不良心理,我运用了发表的方法,即把小朋友写的日记发表在班里的博客,并鼓励学生经常去打开博客,大量阅读别人的文章,学会写上自己的评论。每次批阅日记后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面对全体同学朗读优秀习作或自己的习作,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小作者的荣誉感大大地增强,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学会把老师批改过的日记自己发表在班级博客,让更多的人去阅读自己的日记。这时老师会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更强了,兴趣也更浓了。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乐于写,主动写,写作能力也就不断提高。鼓励学生朗读优秀作品也极其重要。读与写的关系极其密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归宿”,读写必须结合,读的数量提高了,学生的写才会产生飞跃。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还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必须达145万字。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环境熏陶、好书推荐、奖励激趣、榜样示范等营造阅读的氛围。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书籍;兴趣;方法;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期刊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素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越读越想读,阅读越会读。这样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阅读能力不
期刊
【摘 要】在诗歌教学时,欣赏诗歌不止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诗人在诗歌里所体现的精神,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才是关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入诗中的境界,再现诗的意境。  【关键词】诗歌;意境;欣赏能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最早的诗歌《弹歌》把生产劳动过程能够用诗的语言形象的反映出来,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要从《诗经》算起,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主体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
期刊
【摘 要】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有全局观,要高屋建瓴。要在立足课标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主题在教材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把握教材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呼应。唯有如此,才能俯视教材、抓住主干、拓展整合、着眼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编写目录的分析与解读、每个单元的整体性备课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能力立意;关注源头;整合教材  “能力立意”背景下的问题考查越来越成为中考的方向。相应的,与时俱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学生身上倾注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流的诚心、倾听沟通的耐心和给自己工作的信心,就为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能量,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方法和艺术.  1 管与放  作为一个班主
期刊
【摘 要】牧区小学的班级管理与一般学校有很大不同,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还要在学校生活,所以,管理牧区寄宿制小学的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和管理学生安全工作的双重任务。由于当前寄宿制小学的管理制度还不成熟,长期下去必然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到寄宿制班级的正常教学和管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制定出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字】牧區;寄宿;小学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
期刊
初中毕业班是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学生不但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而且还要面对繁重的学习,此时班主任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有时是学生的老师,有时是学生的父母,有时还是学生的玩伴,而更多是学生的朋友,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更用心,更细致,更耐心引导他们,尽最大努力让他们逐渐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作为一名初中畢业班的班主任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 用活动凝聚班级人心  
期刊
导入是课堂开始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成功的导入,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式。本文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出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德育教育  前言:班主任是指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对于班级教育工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