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提到:“确立‘教什么’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但在很多时候,我们一线老师并不能正确把握,多数是根据“教参”人云亦云,忽略了文本本身的文体样式。要知道,文体是个性地说话,文体是语言的最高法则。而人教版小学低段已经有了几篇关于人物传记的课文,根据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本文将以《难忘的泼水节》为例,将如何从具体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精神进行探索。
一、浓烈渲染气氛,感受人物的特殊地位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的”。在《难忘的泼水节》1~3自然段,课文就渲染了极其浓烈的节日气氛。
根据陈先云先生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素养就是“理解能力”,我要让孩子们知道作者怎么描写节日气氛的,我设计了一个普通的问题:“周总理要来了,人们高兴吗?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能看出人们的兴奋?”孩子们只沉吟了一会儿就找到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特别高兴”“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找到了,但能从哪些具体的事物里感受到喜庆和欢乐呢?”孩子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七嘴八舌地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龙船”“花炮”……接着我播放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周总理来之前人们做的准备和他们的兴奋,有了直观的感受后,他们再练习朗读,加深了印象。
如果仅仅止步于这里,文本的文体样式就没有体现出来,我抛出了一个有着思维含金量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周总理来前的事情,这对表现周总理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很有意思:“这是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敬爱”“体现了周总理的伟大”“突出周总理的受欢迎”,答案异曲同工,都是为了体现人物的特殊地位,为人物的到来做铺垫。
二、细致刻画穿着,体会人物的精神内涵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周总理给人怎样的惊艳?要把握传记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理解词句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所以在孩子们理解了人物传记中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关系后,接着我们要进行到第二个层面,人物的穿着体现了什么呢?
第四自然段这样描写的:“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抓住他的穿着特点,就知道他穿的不是中山装,不是西服,是傣族人民的民族服装,他为什么要这样穿?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了,这对进一步理解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完全注重了本篇课文的文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详细描写活动,把握人物的美好形象
活動的描写,孩子们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直接的把握了。课文这几句话直接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通过表演,看视频,了解周总理载歌载舞、与民同乐,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特殊的情怀。
一、浓烈渲染气氛,感受人物的特殊地位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的”。在《难忘的泼水节》1~3自然段,课文就渲染了极其浓烈的节日气氛。
根据陈先云先生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素养就是“理解能力”,我要让孩子们知道作者怎么描写节日气氛的,我设计了一个普通的问题:“周总理要来了,人们高兴吗?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能看出人们的兴奋?”孩子们只沉吟了一会儿就找到了——“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特别高兴”“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我继续引导:“你们都找到了,但能从哪些具体的事物里感受到喜庆和欢乐呢?”孩子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七嘴八舌地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龙船”“花炮”……接着我播放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周总理来之前人们做的准备和他们的兴奋,有了直观的感受后,他们再练习朗读,加深了印象。
如果仅仅止步于这里,文本的文体样式就没有体现出来,我抛出了一个有着思维含金量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周总理来前的事情,这对表现周总理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很有意思:“这是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敬爱”“体现了周总理的伟大”“突出周总理的受欢迎”,答案异曲同工,都是为了体现人物的特殊地位,为人物的到来做铺垫。
二、细致刻画穿着,体会人物的精神内涵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周总理给人怎样的惊艳?要把握传记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理解词句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所以在孩子们理解了人物传记中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关系后,接着我们要进行到第二个层面,人物的穿着体现了什么呢?
第四自然段这样描写的:“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抓住他的穿着特点,就知道他穿的不是中山装,不是西服,是傣族人民的民族服装,他为什么要这样穿?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就知道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每一个细节都注意到了,这对进一步理解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完全注重了本篇课文的文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详细描写活动,把握人物的美好形象
活動的描写,孩子们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直接的把握了。课文这几句话直接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通过表演,看视频,了解周总理载歌载舞、与民同乐,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特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