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sco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汇率变动会影响到进出口产品(包括中间投入品)的价格,改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生产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两种效应。使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计量方法,并将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的冲击分解为破坏效应和创造效应,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出口企业,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效应同时存在,且影响系数大致相当,其总体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劳动力需求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冲击,加重就业压力。因此,当前人民币不宜大幅过快升值。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升值;总就业流;就业创造;就业破坏;就业变动率;出口企业
  中图分类号:F822.1;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1-0021-08
  
  The Influence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Change of Renminbi on Employment
  —Analysis Based on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Level Data
  
  TANG Maohu
  (School of Economic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impact prices of export and import good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goods), chang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production scale of exporting companies, further affect the demand for labors of exporting enterprises and have two effects such as employment creation and employment meltdow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micro enterprises from 1998 to 2007 and the fixed effect calculation model, this paper disintegrates the challenge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for employment into employment meltdown effect and employment creation effect and analyzes its spillover effect on China’s employment by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regard to exporting enterprise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ise (Renminbi Appreciation) has the effect of both employment creation and employment meltdown and its influential coefficients are almost approximate, that total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not affected, however, Renminbi appreciation h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total labor demand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tensifies employment pressure. Therefore, it is not appropriate for CNY to be appreciated dramatically in the current period. 
  Key word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Renminbi appreciation; gross employment flows; job creation; job destruction; employment change rate; export enterprise; 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把经济复苏寄希望于人民币的升值。从我国国内情况来看,面对内需不足和外需疲软的双重困境,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每年伴随经济结构调整而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新增就业人口的需求。在讨论人民币升值与否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盯住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更要将汇率对国内就业的影响考虑进来。因此,深入研究汇率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汤毛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针对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是否存在外部性,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Galindo(2007)和Nucci等(2010)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于就业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有助于就业率的提升。Klein等(2003)和Frenkel 等(2005)对实际有效汇率通过何种渠道影响就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国内学者对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间关系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万解秋等(2004)、Ping HUA (2007)以及许先普(2009)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会抑制就业的增长,降低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连飞(2008)运用1983—2006年度经济数据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减少服务业就业人数,而在长期则会对服务业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姚大庆(2008)认为汇率变动对于就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条件,汇率升值将不利于就业增长。沙文兵(2010)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波动仅有微弱的负面作用,并且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李晓峰等(2010)对汇率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
  但是,国内的这些研究,要么偏重于理论上的探讨而缺乏实证支撑,要么由于实证模型设定过于简单而难以捕捉真实信息。更为主要的是,已有文献所使用的数据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使得分析缺乏可信度。到目前为止,就作者所收集到的文献,尚未发现使用微观企业数据库对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究竟对企业的就业会产生什么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考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和溢出效应,以期能解释实际有效汇率与就业之间关系的“中国特征”。
  汇率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效应:(1)就业破坏效应(job destruction)。本币升值会导致企业在国内生产的成本相比于在国外生产而言更加高昂,企业为了抵消这一不利影响,会削减在国内的产能,减少在国内提供的就业岗位。另外,本国货币升值以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外企业在本国市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本币升值削减了国外竞争者的生产成本。所以,即便是完全不出口的企业,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国外竞争者时,也会被动地削减产能与减少就业岗位。(2)就业创造效应(job creation)。对于那些严重依赖进口投入品的产业而言,本币升值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福祉。因为其进口原料成本确实是下降了,在技术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带来这些企业就业流的增加。
其他文献
摘 要: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驱动和“民众诉求”推动两种。温州“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其典型特点是政府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题,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温州征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
期刊
摘 要: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
期刊
摘 要:以往学者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通常将用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得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简单加总取均值,忽略了各个地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比重。基于收入函数相关理论,在分析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时,应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及其来源进行加权处理;从决策单元、子集和总集的层面对索洛增长核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到进行加权处理(权重即地区总产出占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产出的比重
期刊
摘要:农村公路的修建及建成初期,对农村发展具有吸附效应和投弹效应。农村公路的建成,使沿线地带具有了一定比较优势,促使本地和外地资源、要素向公路沿线和交汇点聚集,改变生产、生活布局,进而整合、诱发、创造需求,拉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成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结构升级。  关键词:农村公路;吸附效应;投弹效应;潜在需求;交通运输业;
期刊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践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缩小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此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二是要增加农业增加值,发展现代农业,这方面,舒尔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通过向农民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
期刊
摘 要:根据调查分析,重庆十一大社会阶层总体收入差距较大,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也比较明显;阶层间收入分化界线已经出现,收入水平呈五级“金字塔”结构。各阶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社会上层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和性别,文化程度对社会中下层收入影响显著。应促进社会公平,改善阶层内部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并通过“调高、扩中、提低”来调整收入结构。    关键词: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收入结构;层级结构
期刊
摘 要: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
期刊
摘 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大调整,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的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河南省直管县体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第1批5个试点县市的财政自给能力和人均财政收入占全省县级人均财政收入之比仍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与河南省市县财政体制转换过程中实行的“保存量、调增量”这一维护市县既得利益的改革策略有关。扩大县级财政自主权,应比照省市财政关系重新界定省级财政与
期刊
摘要:区域经济整合是我国当代经济社会深度调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长期以来,基于地区利益关系形成的“行政区思维模式”交织着来自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各种利益冲突,构成了“行政区”向现代“经济区”转变的时代梗阻,滞缓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以协同为导向的政策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化解利益链阻的关键。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及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