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 匠心建设城市新地标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mula_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曾料到,在相城,能享受到罗马艺术殿堂的体验。坐在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二宫”)的中厅台阶上,内心不禁窃喜,仿佛这里即将上演一场艺术盛宴,庄重而有仪式感。
  还没开业,就不断有人前来咨询,“你们游泳馆什么时候开呀?”“五月一号能准时开业吗?”“以后家门口就有好去处啦!”不得不说,二宫的到来,具有标志性意义。4月28日,元和街道玉成路219号,二宫正式亮相,当日客流爆棚,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均表示对这个家门口的文体活动新乐园期待已久。
  二宫运营部负责人黄艳艳表示,二宫以一站式综合体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彰显苏州特色,未来将成为具有时代特征、苏州特色、工会特点的职工文化新地标。
  大国工匠,传承再生
  根植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延续和记忆,提取传统苏州城区连绵起伏的坡屋顶和粉墙黛瓦元素,在建筑表皮上选取传统的砖、石、瓦、木纹理,配以现代的玻璃幕墙,通过黑、白、灰、米黄色的对比形成苏州意向,融入现代设计再创作。这座体量宏伟的现代建筑,以神似姑苏传统建筑的内敛绵延呈现,打造了真正属于苏州人的新家园。
  据了解,这座苏式现代建筑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首席总建筑师冯正功领衔主创,带领设计团队历时四年匠心打造。绵延的黛色屋面,生机盎然的绿色庭院,曲径缦回的空中连廊……
  二宫,已不只是现代建筑,更是向传统“苏园”、“苏作”的致敬。
  作为园林城市,“苏园”是苏州文化的特有瑰宝。在黄艳艳眼中,二宫拮取“苏园”精华,将共享空間与庭院充分融合,“园中有屋,屋中有院”。漫步脱胎于“苏园”中的游廊与飞桥,却完全现代形式的大跨空中“云廊”,既可方便到达任何功能区,又能充分体验苏州园林中抑扬顿挫,移步换景的空间感受。延续而不是泥古,创新而不迷失,这才是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苏州文化内涵。
  一期建筑由前后1000多名工人,耗时840多天建成,凸显了苏州建筑职工的精巧匠心。据介绍,目前正规划设计的“苏州工匠广场”为工人文化宫二期项目,设计规划用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以“大国工匠,传承再生”为设计理念,通过“传承”和“创新”两个片区,展现苏州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并通过步行景观桥梁连接文化宫,交相辉映。
  陶冶性情的好场所,提升技能的加油站
  二宫既是匠心建筑新地标,也是一个以服务职工为本,立足文化服务职工、公益普惠职工的新阵地。黄艳艳说:“通过相应的服务品牌建设,汇聚职工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文化艺术等多重服务功能,引导和培育苏州职工群众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理念。”
  二宫(一期)主要承载职工服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和配套服务等五大功能,设置了影院、剧院、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健身馆等各类场馆、以及多功能厅、会议室、培训教室等。颇具特色的是,建筑充分考虑了活动展览、亲子互动、健身步道等多方面因素,别具匠心地采用“全向型”布局以一百多米的连廊坡道将各个功能区连接起来,形成“漫步式”的体验空间。
  黄艳艳告诉记者,二宫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公益服务为主业,成为职工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场所和学习充电、提升技能的加油站。让广大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充沛的经历,投身苏州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作出新贡献。
  家门口的精神文化场所
  “下午1点半的戏曲表演,很多附近的居民上午就来排队了,不得不说,二宫的到来,我们看到了群众的热情,很多人吃好晚饭会来文化宫走走看看,无疑,这里已成为大家家门口茶余饭后的新去处。二宫设置了丰富的教育培训业态,希望来到文化宫的每一位市民群众都能从中得到快乐,学到知识。
  “早上六七点就有人来各类球馆运动,游泳馆尚未启用就有人来咨询。场馆内不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涵盖:公益讲座、知识竞赛、体育赛事、戏曲表演、儿童话剧、音乐剧、文化艺术展、儿童主题展等。”事实上,二宫已然成为市民的精神文化场所。
其他文献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并拥有文化标配。作为城市文化标配中最為城市居民所熟悉的代表,文化场馆这种类型的城市文化标配不仅接地气,还具有诸多指标意义,比如在建筑、功能、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等方面。  苏州的城市文化标配有哪些?城市文化标配如何满足高品质的文化生活需求?苏州的城市文化标配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这些城市文化标配对于苏州城市历史文化、江南文脉、精神、气质有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  曾经,苏州的文化标配少,
期刊
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相城揭牌  近日,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揭牌仪式在相城区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致辞,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视频致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蓝绍敏,副省长惠建林共同为示范区揭牌。  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批成为全国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范围覆盖相城全域,38.5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已启动建设,构建“一核两翼”
期刊
几年前,与友支硎山访古,访到两方民国摩崖时期石刻。一方为:“南来彻大师,讳读彻,字苍雪,云南呈贡人,复兴中峰寺者也。著《南来堂集》,钱谦益为撰塔铭。”落款:“民国十五年四月,乡后学李根源书志。”另一方为:“苍公遗蜕”,上款“民国丙寅秋”,下款“吴荫培题刊”。在两方摩崖的下方不远处,有一个盗挖过的古墓,视线所到之处,狼藉又荒芜:六角形地宫打开着,里面空空如也,五级塔刹及部分石构件散落一地,环形罗城算
期刊
2007年10月,蘇州城东,金鸡湖畔,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前身)正式对外营业,开启苏州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一举成为苏州当时的文化新地标。  转眼已过13个春秋,这里对苏州人而言,早已不只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更是滋养人们心灵与精神的载体。十余年,涵盖了大剧院、演艺厅、苏艺影城、培训基地等多种业态的苏艺承接了苏州文化传统中“精致”的一面,致力于将国内外顶尖的文化艺术产品带到苏州,让苏
期刊
以往,对苏州西部,人们的印象大多是:有山有水,休闲度假胜地。2016年,作为苏州市“十大文化工程”重点项目的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正式对外启用,由此开启了“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  高新区文体中心作为高新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也是苏州西部唯一一个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综合体,对于服务城西居民,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的树立,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高新区文体中心的发展离不开高
期刊
此次专题采访,见到的第一位90后是刘铁桥。如果按照以往,惯常用词大概是“少年老成”。但他工作10年,创立的培养模式已为苏州轨道交通先后培训了1900多人次,牵头搭建的技能培训平台成为轨交司机的培育基地,忽然之间你会真正意识到,90后真的是在“挑大梁”了,一线冲锋全靠他们了。  三十而立,果不其然。从2020年开始,第一批90后就已陆续跨过30岁的门槛。曾经的“后浪”们到了社会中坚的年纪,成长为社会
期刊
夏日,万物在热烈的阳光都显得分外浓烈,走在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岸边,一排排樟树带着明艳的绿色,“之”字形栈道向远处延伸,江水的清波与航船相映衬,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夏季画卷。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一流的港口、“千亿”的体量而知名,同时在发展中也始终不渝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同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港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之际,发展中的“含绿量”清晰可见。  国
期刊
两千五百年的姑苏记忆,闻丝竹过耳,望黛瓦砖墙,苏州城南的吴江更以文化著称,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吴文化经久不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一代一代吴江人依旧辛勤探索不断创新,今天,吴江正以一个新的文化标地的姿态冉冉升起,绚丽多彩。  长三角融合发展文艺地标  在年底即将启用的苏州湾文化中心,在今年“中国剧院建筑面积排行榜”中,排行第三,这个在临水而建的文化新坐标远看就
期刊
体育是民生、是文化,更是力量。一座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很多时候,可以看看这座城市的体育中心。  1999年,位于三香路的苏州市体育中心开建,历经三年,2001年正式亮相,一度惊艳了整个苏州城。转眼近20年过去了,承办了无数赛事、演唱会、展览的苏州市体育中心,一直是苏州人的骄傲。尽管座椅砖墙在风雨中略有褪色,但青春回忆依旧,承载的苏州人关于体育、关于运动的梦想依旧。  每一个苏州人,都会有的邂逅  
期刊
岁月如书,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像一枚书签守候着一座城市的年轮,纯朴而厚重,为后世众人了解苏州这座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了解苏州独特而宝贵的历史文脉,读懂苏州2500年的历史,不妨从这里开始。  作为城市博物馆,苏博新馆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毕竟是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封刀之作”,“中而新、苏而新”,苏博从一个传统的博物馆一下子跨上了现代化博物馆的快车道,并在国家一级博物馆当中名列前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