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点好的很必要!

来源 :摩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2008zxff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咖啡和茶与酒一样原是植物,在加工后变为一种让人着迷的饮料。如今,当咖啡豆越来越容易地经过庄园的直接贸易、咖啡豆贸易商、网络拍卖等途径来到你眼前,我们也越发对它有要求,别了把速溶当生活和追捧星X克的日子,一些人已经开始推广和追求那些堆在金字塔尖上的精品咖啡。而身边朋友,只要是个人就有过开咖啡馆的念头,这些天真的地球人以为咖啡馆是个既能维持生计,又能胡作非为的好地方。但假如你只想开个咖啡馆,而不是想认真做咖啡的话,不妨先听听咖啡大师和店主们的“肺腑之言”。
  听说,你也想开咖啡馆儿?
  MO:在上海,精品咖啡的路好不好走?台湾对精品咖啡的接受度又是怎样的?
  黄俊豪(质馆咖啡):不好走,但“好像有搞头”。因为我们提供的东西跟传统上有点不一样,也有比较难的挑战,对我们来说成长速度很慢,但后面有一些显著的成长。要花很多的时间跟客人聊天,交流说为什么我们要给你这样的东西。
  三年来精品咖啡在台湾算是发展很快。大陆在不同的城市开始在暗处看到有打火机亮光,但至少已经出来了,除了在上海,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其实都有,我所知道的是在贵阳,南京、北京、西安、杭州、江苏、大理、青岛等等。
  MO:做咖啡店必备的基础硬件设备,还有软件准备?
  吴文琪(庞克咖啡学院):硬件当然包括一台适合的咖啡机与配套的工作台,设备部分还是要个人选对武器才是硬道理。当然最宝贵的软件就是能制作出稳定好咖啡的barista,作为一个咖啡馆的投资人也应该具备一定对咖啡的了解程度,在国内咖啡师的收入还不是很高,希望精品咖啡的涌入能带动国内咖啡市场的氛围。
  MO:很多人的初衷都是想开一间咖啡馆,而不是全心全力做咖啡,你怎么看?
  Jerry(纯粹私房咖啡工作室):不建议,开店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那么浪漫。表面看不到经营问题,如果你非常喜欢咖啡,你的目的不是赚钱,那可以开。我本身想做咖啡不是想了一两年,而是十几二十年。有这个念头,就去关注咖啡相关的事物,同时在观察咖啡市场。这两年咖啡在中国全国性地发展,尤其是所谓的做精品咖啡的自家烘焙,但我觉得时间还没到,目前有很大一个问题是房租。
  咖啡从果实到饮料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有值得琢磨和研究的东西,这就是咖啡狂热者的乐趣所在,也是这些咖啡人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推广精品咖啡的理由。一杯好的咖啡80%依靠豆子的烘焙,其中的技术难度也正是咖啡大师们津津乐道的地方;也许在越南选择滴滤式冲泡是一种品位的证明,但传说中,一种来自日本的松屋式冲泡法却可以让咖啡3月不变质;当然,如你的人生理想就是开一间咖啡馆,你也可以果断去咖啡学院提升技能。
其他文献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时不时流露出一点欠扁的“图书馆”情结。这大约是学生时代无限度的冷气供应和无节制的空闲日子给惯出来的。除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条金科玉律,想要找寻一个身心合一的避难之所,躲避烈日、暴雨和时光的摧残好像成了当务之急。  所以原本我们是想找寻一些这样的场所,就像《海边的卡夫卡》里的少年主角,在日本四国的某条僻静街道找到了庭院里的私人图书馆,设计感极强的桌椅和古色古香的日式庭院融为
期刊
柚子:曾任网络公司产品策划,业余时间热衷带队玩密室,今年3月份拥有了自己的密室。  摩铺Moppo:建议多少人一起去玩?  柚子:密室根据房间的谜题设置不同,和空间大小不同,有不同的建议人数,商家一般都会给出具体建议,但绝大多数密室控制在4-6人为最合适。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最好,密室好玩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任何一个人都是关键的,所以找一群互相熟悉的朋友一起去玩,往往成功概率更高。
期刊
上述的那家,拥有奢侈的空间让人安心阅读,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图书馆”情结了吧?可惜说到底,它也是一家书店,我们想要找一间可以自由借阅的惬意空间,当然又不能是大型公共图书馆那样缺乏个性的地方。很巧,不少人和我们一样,通过网络发现了一家非常容易吸引我们神经的“真人图书馆”。  一般来讲,叫做“真人XXX”的东西都有一种化虚拟为现实的迷人之处,比方说这期我们讲的“真人密室逃脱”,不过话说回来,“图书馆”
期刊
听说最近开了一家女性主题书店,冲过去一看,原来形式大于内容,不过是女性作家的书成为了主要推荐对象,实在不是心目中原本期待的什么推陈出新的想法。于是悻悻然而归,想着本以为找一个有个性的阅读空间应该不是难事,毕竟什么画廊咖啡吧、设计加出版的新点子都有了,一个安静看书的地方应该转角就遇到真爱的啊。  好在朋友推荐了这家女树空间,并且言之凿凿:“女性主义主题。”名称难免让我联想起舒婷的那首“致橡树”,不过
期刊
看过博古斯学院的法国厨师手写的一张菜品介绍,我轻易地捕捉到了法餐中的关键字——季节性,也就是中国人口中的时令。传说中什么都懂点的度娘和各种百科,也在定义法国菜的时候,把食材的季节性放在了首位:“法国美食的特色在于使用新鲜的季节性材料,加上厨师个人独特的调理,完成独一无二的艺术佳肴极品。”看来真正的贵族并不追求食材反常规的难得(或是已经渡过了这个浮躁的阶段),甚至也不追求大鱼大肉,尽量保持饮食健康、
期刊
在和Sabatini主厨Valentino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天他接待了一位独自一人来用餐的中国客人,他点了一份那不勒斯名菜「炖牛脸肉Guancia di Manzo brasata Braised Beef Cheek」和一杯配餐的红酒,独自坐在窗边的位子上,Valentino走过去想询问他吃得是否还满意的时候,发现客人沮丧着脸。  “这和我昨天在那不勒斯吃到的味道不一样”
期刊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对待异域菜系犹如热恋,可奈何,嘴巴却挑得很,不找点新鲜的,总难说服味蕾爽快地去 “恋爱”。用我老妈的话来说就是 “作得要死”。  虽然去过的餐厅已不计其数,内容丰富的菜单也早就见怪不怪,可在见到Napa的菜单后,不免还是有些傻眼,薄薄几页的菜单上竟融合了世界各地的菜肴,让人多少会有些选择性障碍。可好在,我有个朋友早已是Napa餐厅的“忠粉”,在我第一次进Napa用餐时,这个吃货
期刊
有多少人一大把年纪了还沉迷韩剧?举个手我看看?用不着害羞,要害羞一起害羞。最近睡前一小时我也会守着安徽卫视追韩剧,我看什么它不一定放什么,但它放什么我就不争气地追着看什么。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想明白韩剧不是王子灰姑娘,就是公主穷少年的故事。但别小瞧了韩剧,你只看到了简单的戏剧套路和批量的演员生产线,但却没看到令她经久不衰的两样东西:不计较物质的理想爱情和变身似的个人提升。  其实大多数人对韩国菜的
期刊
周云蓬说,“人生五味杂陈,大多都唱进歌里了,酸甜苦辣咸,明油亮芡端上桌,请您耳朵慢用。我们三味民谣小菜,荤素搭配个有个味便宜份儿足,登陆上海滩。演出顺序先吃老周,再晓利,再小河,最后三人一起回锅乱炖。”此番话可谓揭示了此次演出的精髓。6月29日的浅水湾文化中心,民谣爱好者可谓吃了一记大补药。足足四个多小时的演出当真是“份儿足”,每个人的单独时间也都拥有充足惬意的时光来进行一番荤素搭配的小菜,台下储
期刊
我和友人点了几道菜,那大汉直言道,“怎么不试试我们的海鲜饭?”我婉转地表示前些天刚在另外一家西班牙餐馆吃过海鲜饭,今天想试试别的。他很为我们遗憾地摇摇头说:“全上海不会有比我们做的更好吃的海鲜饭了……那我去换衣服,你们稍等。”然后只见他脱下西装,换上一身白大褂走进厨房,在我傻眼的同时又觉得还是这样看起来更顺眼一些……  压扁一坨大蒜、橄榄油绕着锅子淋上一圈、番茄焯了轻松去皮、丰盛海鲜通通入锅、扔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