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完美的演绎了形而上学
“大丹士认为不精通形而上学,一个人不可能出类拔萃。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这样说过。按照这种说法,莫迪亚诺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他将自己“形而上学”的哲学借助于侦探小说表达出来,这就促成了他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并且伴随着同一主题:用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包装追寻自我的内核。在《夜的草》这部作品中,“我”一直穿行于过去与现实之间,仿佛在揭露事物最原本的存在方式以及状态。“就在最近,我还从‘66号’前面经过,想看看咖啡馆的那个区域还在不在。”“我需要时间坐标,地铁站名,楼房的号码,狗的系谱,仿佛我担心那些人和事情眨眼之间就会躲开或者小时,起码应该保留一个他们存在过的证据”。“我们也去一家如今已不存在的戏院看过她的戏”面对物否人非的现状,“我”不得不承认,人从本源上来说是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来存在,彼此的邂逅只是为了不久的别离而唱响哀怨之曲。因此,莫迪亚诺从哲学存在的角度完美的演绎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不断追溯自身的存在,不断地逃离现存的生活环境,不断地斩断与他人的情缘,这或许就是女主人公“丹妮”不断改变自己名字,搬离不同寓所的深层原因。
二.莫迪亚诺对文学的追溯
“许多年后,有人在酒店的房间里落下一瓶香水,使我得以找到那种香水的牌子:卑奴苏佛士打”“这种感觉跟你久久地注视着一扇透明着灯光的窗户时所产生的感觉是一样的:一种房间里即有人有无人的感觉”“要是我有可能重读那一页页稿件,我写作他们的那些日日夜夜的确切色彩和气味就有可能透过它们重新复活。”莫迪亚诺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调动了读者的五官感受,通过一种刺激性的表达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笔锋一转,将读者从现实抽离出来追随“我”徜徉在过去当中,因此,从写作方法上来说,使得情节更加紧凑。这种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普鲁斯特的玛德莱纳小蛋糕的味道,普鲁斯特通过入口的茶水和玛德莱纳蛋糕交融所带来的味觉感受,为读者开起来一扇记忆之门。笔者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三.“新寓言派”与“新小说”
1.“我”与作者
继新小说之后,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寓言派迅速崛起。“新寓言派”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小故事大寓意”,作者将深层含义潜藏在小故事之中。“新小说”侧重于对物品的描写,很少掺杂个人的主观情感,它的艺术效果就是“有100个读者,就有100部作品”。两个流派都有“新”字,那么,两者之间是不是用某种共同点呢?
《夜的草》这部小说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呢?“纵然到了今天,我仍然在怀疑自己的出生证明是不是真的……那一对我永远都认不出的父母亲”。这种对父母身份的追寻,成为了小说人物,也就是“我”对身份的追寻,成为了行为的支撑点,但无不遭到惨败。莫迪亚诺在小说中多次描写到“我”黑夜独自走在巴黎的街道上,途径塞纳河只是为了“赎罪”,等等,这一切低沉·令人压抑的空洞从侧面也表达出了莫迪亚诺最童年美好时光的追溯,或许哥哥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使他感到了迷茫与困惑。
在罗伯格里耶的作品《重现的镜子》,一改他以往风格,截取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并将其交织在一起,谈他的童年,谈作为小说家的他自己。“我从客厅那沉甸甸的红窗帘的缝隙中窥探父亲和这位显赫的来访者在一起”。
由此可见,莫迪亚诺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也纳入了某种程度的个人经历与感悟。他与罗氏小说《重现的镜子》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自我陈述,而莫迪亚诺则是寓于故事当中。
2.人称的运用
新小说大部分作家的写作过程不掺杂个人主观情感,而是客观的表述一件事实,将思维的空间留给读者。
莫迪亚诺在《夜的草》结尾处写到:“关于你,在这份案卷中没提到什么。你不是在卡萨布兰卡出生的……你只是,在战争期间,出生在巴黎,比我早两年。你出身父亲不详……也许只有你,才能告诉我真相。……你在大学城的那个房间没有任何记录……”一个第二人称,将读者从旁观者的身份拉入到小说的情景中,突然变身为丹妮,不禁会对自己的身份以及存在状态思考,从而达到了作者所要产生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新小说”也好,“新寓言”也好,两者都用不同于古典文學的写作方式,通过特殊的情节构造,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促使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从而达到读者对作品的期许,获得一种文学带来的满足感。
莫迪亚诺就像是于黑暗中穿行的骑士,不断地将我们指引向光明。每一次阅读之后,都会促使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这种文学上带来的满足与愉悦感,不断地向未知人生探索,并且永不会停止。
“大丹士认为不精通形而上学,一个人不可能出类拔萃。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巴尔扎克在《幻灭》中这样说过。按照这种说法,莫迪亚诺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他将自己“形而上学”的哲学借助于侦探小说表达出来,这就促成了他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并且伴随着同一主题:用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包装追寻自我的内核。在《夜的草》这部作品中,“我”一直穿行于过去与现实之间,仿佛在揭露事物最原本的存在方式以及状态。“就在最近,我还从‘66号’前面经过,想看看咖啡馆的那个区域还在不在。”“我需要时间坐标,地铁站名,楼房的号码,狗的系谱,仿佛我担心那些人和事情眨眼之间就会躲开或者小时,起码应该保留一个他们存在过的证据”。“我们也去一家如今已不存在的戏院看过她的戏”面对物否人非的现状,“我”不得不承认,人从本源上来说是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来存在,彼此的邂逅只是为了不久的别离而唱响哀怨之曲。因此,莫迪亚诺从哲学存在的角度完美的演绎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不断追溯自身的存在,不断地逃离现存的生活环境,不断地斩断与他人的情缘,这或许就是女主人公“丹妮”不断改变自己名字,搬离不同寓所的深层原因。
二.莫迪亚诺对文学的追溯
“许多年后,有人在酒店的房间里落下一瓶香水,使我得以找到那种香水的牌子:卑奴苏佛士打”“这种感觉跟你久久地注视着一扇透明着灯光的窗户时所产生的感觉是一样的:一种房间里即有人有无人的感觉”“要是我有可能重读那一页页稿件,我写作他们的那些日日夜夜的确切色彩和气味就有可能透过它们重新复活。”莫迪亚诺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调动了读者的五官感受,通过一种刺激性的表达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笔锋一转,将读者从现实抽离出来追随“我”徜徉在过去当中,因此,从写作方法上来说,使得情节更加紧凑。这种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普鲁斯特的玛德莱纳小蛋糕的味道,普鲁斯特通过入口的茶水和玛德莱纳蛋糕交融所带来的味觉感受,为读者开起来一扇记忆之门。笔者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三.“新寓言派”与“新小说”
1.“我”与作者
继新小说之后,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寓言派迅速崛起。“新寓言派”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小故事大寓意”,作者将深层含义潜藏在小故事之中。“新小说”侧重于对物品的描写,很少掺杂个人的主观情感,它的艺术效果就是“有100个读者,就有100部作品”。两个流派都有“新”字,那么,两者之间是不是用某种共同点呢?
《夜的草》这部小说作者本人的个人经历呢?“纵然到了今天,我仍然在怀疑自己的出生证明是不是真的……那一对我永远都认不出的父母亲”。这种对父母身份的追寻,成为了小说人物,也就是“我”对身份的追寻,成为了行为的支撑点,但无不遭到惨败。莫迪亚诺在小说中多次描写到“我”黑夜独自走在巴黎的街道上,途径塞纳河只是为了“赎罪”,等等,这一切低沉·令人压抑的空洞从侧面也表达出了莫迪亚诺最童年美好时光的追溯,或许哥哥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使他感到了迷茫与困惑。
在罗伯格里耶的作品《重现的镜子》,一改他以往风格,截取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片段,并将其交织在一起,谈他的童年,谈作为小说家的他自己。“我从客厅那沉甸甸的红窗帘的缝隙中窥探父亲和这位显赫的来访者在一起”。
由此可见,莫迪亚诺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也纳入了某种程度的个人经历与感悟。他与罗氏小说《重现的镜子》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自我陈述,而莫迪亚诺则是寓于故事当中。
2.人称的运用
新小说大部分作家的写作过程不掺杂个人主观情感,而是客观的表述一件事实,将思维的空间留给读者。
莫迪亚诺在《夜的草》结尾处写到:“关于你,在这份案卷中没提到什么。你不是在卡萨布兰卡出生的……你只是,在战争期间,出生在巴黎,比我早两年。你出身父亲不详……也许只有你,才能告诉我真相。……你在大学城的那个房间没有任何记录……”一个第二人称,将读者从旁观者的身份拉入到小说的情景中,突然变身为丹妮,不禁会对自己的身份以及存在状态思考,从而达到了作者所要产生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新小说”也好,“新寓言”也好,两者都用不同于古典文學的写作方式,通过特殊的情节构造,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促使读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从而达到读者对作品的期许,获得一种文学带来的满足感。
莫迪亚诺就像是于黑暗中穿行的骑士,不断地将我们指引向光明。每一次阅读之后,都会促使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这种文学上带来的满足与愉悦感,不断地向未知人生探索,并且永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