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爱美,美无处不在,就看能不能发现、会不会欣赏。少年时代是美术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美术欣赏教学。欣赏教学与绘画、工艺美术教学组成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弄懂怎样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美术欣赏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二、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参考文献:
[1]《吾喜杂志》
[2]《亿库教育网》
[3]《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 郭淑惠
一、美术欣赏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二、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参考文献:
[1]《吾喜杂志》
[2]《亿库教育网》
[3]《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 郭淑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