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练习的色香味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这份营养套餐,首先是学习语文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科学搭配
   训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有目的,明确训练什么;二是有顺序的,知道怎么训练。我们梳理了初中语文训练的知识点、能力点,明确了初中三年语文训练的项目、重点、标准和步骤,并试图通过校本教材把这些内容固定下来。在语文知识点上,我们不仅重视了语言关键知识:字的构件(偏旁和基本独体字)、词的构件(词素,特别是实词素)、句的构件(主要是词组)、篇的构件(句群)。通过运用语言构件的练习,可以简化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有利于提高语文训练的效率。我们还高度重视言语活动程序性知识和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以及社会人生知识。有关语文技能技巧的知识暗藏在整套书中,教师使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是和生命情怀同在的东西。本书尽量激活学生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参与最直接最真实的生命活动——通过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本源,这重点在课外选文及语文实践活动中体现。
   现行教材是按文章本体的方式编排的,所以很容易忽视练习在课本中的独特作用,忽视了语言的操作水平,减少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化的运用机会。为此,我们希望把书本做成一个语言训练体系的配套教材,而不是原教材的附属产品,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训练来实现学生喜欢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二、这份营养套餐,还是色香味俱全的语文美食
   1. 色:让语文训练充满生活的色彩。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群中,应该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训练中,我们就十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初一学生刚进校,一定充满了希望和理想,在第一课中我们抓住了这一心理,设计了写《我心中的大海》的小作文;还扣住学生到新班级、新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剧解释名字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理想追求,以及班级干部竞选演讲等练习。本书中还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我们还通过一些练习题的引导,努力把语文学习臼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使学生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外名著,名胜古迹,待人接物中学习语文,使学生留意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
   2. 香:让语文训练飘荡书香。
   作为植根民族文化精神的语文,是应该追寻书香境界的。我们尽力在一篇篇课文的训练中,在恰当引入的补充资料中,在相关的拓展阅读选文中,在巧妙设计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中,在每一个题目亲切的话语中,都洋溢着人文特征,闪熠着人性的光辉,激荡着浪漫的诗意,充盈着浓郁的似香,从而滋养着孩子的人格与生命!每一课的拓展阅读,严格按照适配性和人文性选文,所有阅读材料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和教育性。选文内容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试题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意义和段落意思的完整理解,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我们希望通过《飘向天堂的琴声》《水性江南》这些优美的文章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从文本的言语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最终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题目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满人文关怀。营造亲和的氛围,使之“未成曲调先有情”,创设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在其中”。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使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也即题型的设计要有展示学生个性的空间。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多元化的阅读感受,激荡学生的生命情感。
   3. 味:让语文训练具有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剂。语文练习的题型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即“寓练于乐”中。在基础训练中采用变式呈现。比如考察《聊斋志异》就以郭沫若先生给蒲松龄故居写过一副著名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因为郭沫若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最重要的内容,并指明了《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艺术手法和文学地位。写的鬼妖远远高于其他作家,因为聊斋鬼狐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意蕴。所谓“刺贪刺虐”,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讽刺鞭挞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等一切虐害人民的罪行,“入骨三分”是说反映现实的深度,而“写鬼写妖”是他的手段。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学生喜欢,而且让学生终身受益。
   在课文感悟中强调理解融会。比如《春》的课文品味中设计一个给课文的春草图、春花刚、春风图、春雨例四幅图景各配上一句反应其特征的诗句的题目,这样练习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诗歌散文连通。
   在所有材料的选取中都求“新”,比如央视2007年春节晚会及“同一首歌”特别节目最精彩的不是歌星的演唱,而是打工子弟学校十几个孩子的诗朗诵,让所有在场的观众为之动容。我们选用了这首诗来训练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能力。
   我们还适当增设一些语文趣味活动、趣味练习。比如像 “师”与“帅”写“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有哲理的话这样的联想练习。
其他文献
一、阅读的概念   何为阅读?查阅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阅,有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之义;《新华字典》中的解释:阅,有看、察看之义;读,有依照文字念之义(我们说依照文字念亦非读不可)。据此看,“阅”和“读”是看和念,并领会其内容的意思,其区别在于:阅不出声,而读可出声,亦可不出声(包括朗读、默读等)。而我们所说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的内涵远比其字面意义丰富得多。阅读须用眼看、脑想、口读、手
期刊
把时间还给学生,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尤其是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落实三个充分,即:“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说话(发表已见、互相辩论)时间。”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   一、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却恰巧忽略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极少发现甚至看不到学生自己充满灵气的批语,苏教版的
期刊
一、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渴望   在学生还没拿到书之前,老师引读其中的一段文字或一个故事,设置一两个悬念,或者运用多媒体,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一些信息,激发孩子阅读的渴望,完成导读课的目标。比如孩子们在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时的导读课,我用白板打出了这本书的封面:一个小人骑在一个戴有脖套的家鹅身上,面含微笑地飞往天空,地面上有很多伸出手来惊叹的人。看着这么一幅画面,孩子的问题便一股脑地出来了:他
期刊
一、平等交流,鼓励为主   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心里秘密,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如我班的李红菊
期刊
一、亲近文字,培养语言的敏感   倡导读书,激起读书的热情。在班级里讲文学名著,作家读书的故事,找文学爱好者讲他们喜欢的作品和读书心得。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走进作者,和作者对话。   用实际行动来营造读书的气氛。要求学生人手最少一本书,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时间来阅读,还可鼓励学生课间看书,教室布置图书角,每周六时交换书阅读,并交流读书心得。   留下痕迹。读书时把喜欢的语段摘录下来,阅读
期刊
师:前面我们学了冰心的《纸船》,感受到了远离母亲的冰心对母亲的“爱和悲哀”。如果你远离了妈妈,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我是一个住校生,每当星期天和妈妈分别时,心里总是觉得很难受。   生:原来我老觉得妈妈很唠叨,嫌烦,现在每个星期有5天半时间见不到妈妈,心里很想她,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   师:上面两个学生都是住校生,那么走读生呢?   生:我是一名走读生,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妈妈,
期刊
一、诵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前半期成长起来的大批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学
期刊
一、追根溯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的转变,语文课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方式应运而生。其中“语文链接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以教材为原点,挖掘文本中蕴涵的文化因子的辐射作用,以师生为资料链接的双主体,共同探寻相关阅读材料,并在这些参照文本的交互印证下,或体验、或证实(或证伪)、或演绎课文中已有的观念,使阅读的触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头、作者的生命经验、
期刊
一、以趣引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   有的学生虽说不爱学习,但对唱歌、看电视特别感兴趣,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兴趣,通过兴趣的迁移,培养新的学习兴趣。以趣引趣,形成正面转化,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我任教的班级有个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但我发现她平时挺爱唱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都会唱。我首先肯定她唱的不错。又询问她这些歌词的意思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故事等,一问她茫然了
期刊
一、重信任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前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代替不了的。”因为语文教学活动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发展认知策略、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也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师生间的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