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对2010年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从内容、交互、结构、学习支持、评价、导航、色彩应用、课程特色等8个维度对47门课程的建设、应用现状做出分析,梳理出我国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所处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14-03
  2003年,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启示,我国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组织实施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推进国内各高校间的课程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作为开放教育的示范课程,我国远程教育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经过多年的立项建设,在结构规划、内容设计、技术实现上是否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建设存在什么问题?处于什么发展水平上?笔者通过抽样调查法以及指标体系分析法,对2010年评选的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
  1 2010年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1)学校分布情况。2010年评审了60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全部由45所985院校或211院校建设,没有一门课程由普通大学建设,见表1。
  2)学科分布情况。60门精品课程内容涉及理、工、农、医、教育、经济、管理等九大学科。“工学类”课程所占比例最大,见图1。
  3)课程可浏览情况。或是服务器出错,或是没有开放访问权限,60门课程只有47门可公开浏览。所以,对精品课程建设应用情况的调查以这47门课程为研究对象。
  4)网站运行形式。47门课程,绝大部分采用动态网站形式运行,只有少数的网站采用静态的运行形式。有2门精品课程使用了双语版本:中文版和英文版。有一门课程的在线答疑系统支持4种语言:简体中文、英文、日文和繁体中文。
  2 2010年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应用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这些课程的建设应用情况,结合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从以下8个指标对其实现情况进行分析。
  2.1 课程内容
  1)内容的模块化组织:78%的网络课程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进行内容组织,其他课程以主题为单元,将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按照内容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
  2)内容的呈现方式:47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其中25门课程包含了电子教案、课件以及授课录像三部分内容,15门课程包含两种教学内容,7门课程只包含了其中的一种。
  3)关键知识点的呈现:65%的网络课程都列出课程内容的重、难点知识,能够帮助学习者找准目标,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内容的拓展:样本中的网络课程大都提供了外部资源链接,通过关键词可检索到多种媒体表现的有关内容,但有5门课程的拓展资源存在断链情况。
  2.2 课程交互
  网络课程交互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3个方面。统计发现,精品课程均具备不同程度的交互功能,使用的交互工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统计显示,论坛是被采用最广泛的交互方式。从交互发生情况来看,调研的课程中,有3门课程的论坛没有更新痕迹,大多课程论坛发帖、跟帖量都偏少。
  在学生与知识的交互设计上,部分课程不再停留在知识演示的层面上,结合学科特点开发深度交互平台。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油库设计与管理》开发了三维的实景沙盘教学。
  2.3 课程结构
  网络课程的结构,“即网络课程教学支撑平台,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进行的网络课程的总体建构”。网络课程主要通过功能模块的设计来体现其架构设计理念。综合统计47门课程,总体结构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
  2.4 学习支持服务
  统计显示,只有26门课程提供了学习支持工具(包括BLOG、笔记本、计算器、术语字典等);而对于搜索引擎这一便于学生快速检索信息的方式普遍被使用;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个学校的部分课程开发了移动学习终端。
  2.5 评价环节
  精品课程基本都提供了练习题,14门课程设置了动态的在线测试模块,测试大都采用客观评价方式,未设置开放性问题,缺乏基于案例和问题解决型的练习,对评价结果没有给出适当的分析及评语;4门课程设置了作业提交系统,进行作业上传,教师网上批阅。
  2.6 课程导航
  综观47门精品课程,采用的导航策略有目录导航、地图导航、路径导航、导航条导航等。在这些导航策略中,目录导航使用的频率最高。此外,其中10%的网络课程使用了地图导航,1门课程使用了思维导图。少数课程导航条的位置不固定问题,容易造成学习者迷航。
  2.7 网页色彩
  93%的网络课程整体页面协调美观,色彩的选择符合视觉心理规律。26门课程背景色以蓝色基调为主,另外一些课程选择了符合学科特点的色彩。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网络课程《作物栽培学》使用青绿色;北京语言大学的网络课程《初级日语》使用的是樱花粉色系列。
  2.8 课程特色
  网络课程的设计要能够把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以及艺术设计结合。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页面风格设计上,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网络课程《公司理财》的页面很精美,使人宛如进入公司办公室,创造良好的情境性效果。二是在栏目设计、技术实现、内容安排上发挥学科所长,突出学科优势。比如,语言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读训练和情景对话;工科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等演示原理与过程;以及法学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的角色扮演。
  3 精品网络课程存在问题
  3.1 规划应用不足
  1)缺乏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认识,存在定位不清、缺乏总体规划,盲目建设问题。部分精品网络课程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资源建设,把教学大纲、讲义、课件都放在网上,没有任何交互活动设计,也没有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成了“内容搬家”。   2)建设与应用脱节,课程为“评”而建,仓促应战,建完后没有发挥应有效用,成为信息“孤岛”。调研中有3门课程论坛完全没有使用的痕迹,1门课程的公告还停留在2009年。
  3)自主学习资源匮乏。网络课程的建设只注重教材内容的显现,很少开发与之配套的学习资源。
  4)缺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大部分课程都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设计了包括知识演示、案例教学、模拟操作、观摩实验等知识传递方式,没有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
  5)开放程度不够。2010年度评选的6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只有47门课程可以正常访问。在能够浏览的47门精品课程中,很少有课程提供完整的课程资源下载,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3.2 页面设计问题
  1)导航不够明晰。导航系统不清,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迷航,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2)模块划分不一致。一致性包括内外两方面,外部的一致性是指课程网站与一般网站惯例一致,便于学习者快速形成正确的概念模型;内部的一致性指网站的层次、比例、排版、内容等的一致,以避免学习者产生迷惑。如某课程栏目中的“课程学习”“经典选读”和“文学史专题参考”的划分界限不是同一标准,使得学习者的概念模型不一致。
  3)结构不简洁。Web可用性专家Jakob Nielsen将“少即是多”作为网站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有些网络课程出现重复的模块,某课程中就出现“你问我答”和“在线答疑”两个模块,很难区分两者的区别。另外,一些课程网站为显示技术含量,将许多尚未完善的功能如计算器、书签等罗列其中。
  4 总结
  金伯格(Ginsburg,1998)等人认为,网络课程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有关资料和网站链接;第二代是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等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代是在第一、二代的基础上,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系统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当前我国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侧重资源的数字化呈现和异步双向交互设计,而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设计、支持服务提供以及促进学习深度参与等方面建设不足。总体来看,处于网络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张伟,姜淑杰.面向远程教育的精品课程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60-63.
  [2]宋佳琪,郑燕林.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5):93-95.
  [3]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1(1):55-59.
  [4]路秋丽,孙华,田雨,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4):49-54,79-80.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学校语文学科组积极组织建立现代教研制度的探索,通过研究教研活动形态,建立完善新型的校本研究制度,尝试教研形态的改变,提升教学水平。  1 倡导合作精神  教育领域,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备课组”,也有其文化内涵,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促进教师的发展,或使教师的脚步停滞不前。因此,对现代教研形态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各备课组内部创设的平等对话、相互沟
“教学做合一”是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教育”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强调教学活动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合一。“先生拿做来教为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为实学,在劳力上劳心获真知”。教师的任务并不是单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教学生懂得知识的来源,掌握知识的运用。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掌握社会实践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技能、经验,通过实践获真知。只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并成为辅助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将学生从传统的“静态”课堂当中解放出来,借由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将抽象的数学课堂转变成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数
摘 要 主要以二次函数为例,介绍苏教版的教材特点、因此而发生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主要从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谈起,说明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并指出在以后的“二次函数”教学中还应该做到哪些,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102-02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从2004年开始
摘 要 阐述高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反思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给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多媒体;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41-0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课程,非常重视数学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
摘 要 随着国家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投入加大,江西省教育厅分两期对全省5662个教学点进行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师培训工作。高安市教育局对此项工作抓得富有成效,积累了经验,可资借鉴。  关键词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009-03  江西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
多年来,鲈乡实验小学通过贯彻“以生为本、多元化教学,重点突破、多层面推进”的理念,努力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科技特色学校创建之路,取得初步成效。  1 电子慧谷简介  结合学校地处松陵镇区,附近台资电子企业众多,且台湾籍学生集中的实际,学校于2011年8月建设新荷电子智慧谷,使其成为学生科学探索和发现的沃土。智慧谷分电子产品发展展版介绍区、电子百拼区、科学魔法师及高级制作体验区、创新实践展示区、CCD
摘 要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颁发了一系列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平阳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扩大实践基地覆盖面,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能满足素质教育需求的实践基地建设的新路子,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实践基地;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摘 要 学科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因材施教,发现与培养拔尖人才的目的。论述学科竞赛与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湖南商学院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例,介绍学科竞赛在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学科竞赛;计算机公共课;实践教学;分层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6-0109-02  1 计算机公
此次年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年会。专题研究标准化的建设工作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首先,我代表基础教育二司,也受刘利民副部长的委托,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和代表,向所有奋战在教育装备标准化领域的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对教学仪器研究所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表示感谢,感激大家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做了大量工作。  下面,我就基础教育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