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121例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浆中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2.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NT-proBNP水平。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NT-proBNP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alvianolate in treating patients of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one patients of ICM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routine therapy and salvianolate(200mg in 5% glucose injection of 250ml)intravenous drip. The course of salvianolate was 14 day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3 month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efficacy,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echocardiographic indices and plasma N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8.9%vs72.4%). After treatment, the 6-min walking distance and cardiac function were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plasma NT-proBNP was decreased in two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improving the 6-min walking distance and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ucing the level of plasma NT-proBNP. Conclusions: Salvianolate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NT-proBNP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duced by ICM.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相应心肌细胞长期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心脏重塑,最终进展为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1, 2]。对于ICM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目前的治疗主要为改善血供、抑制心脏重构和抗心律失常,但是预后仍不理想。中医药在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等方面较西药有独特疗效,为I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3]。 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传统单味中药丹参中提取的一种多酚酸盐类化合物,是丹参水溶性物质中活性最强的成分,具有抗血小板、抗氧化应激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4-6]。本研究在I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观察其辅助西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入选2013.1-2014.3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1例,其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有左心室扩大及左室射血分数<40%[7, 8]。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II-IV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1.4±5.6)岁,心衰病程(42.7±14.3)月,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27例,Ⅳ级1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62.7±4.9)岁,心衰病程(43.2±15.1)月,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29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长以及心功能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失代偿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原发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以及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②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及严重感染;③肝、肾功能严重损害;④对丹参多酚酸盐过敏以及不宜使用者
  1.3 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采用指南推荐的规范化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他汀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地高辛、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200mg/d/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溶解后静脉滴注,疗程14d。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
  1.4.2 6min步行试验:根据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颁布的《6min步行试验指南》,在治疗前及结束后3个月分别测定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
  1.4.3 超声心动图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4 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特异性抗体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
  1.4.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绝对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 72.4%,两组患者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显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的增加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DD下降及LVEF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病程进展,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合理的药物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基石。本研究通过疗效评估、6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以及血浆NT-proBNP的测定,观察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对I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显著改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缩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射血分数以及降低血浆NT-proBNP的表达。研究结果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在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心室重构的进展。
  丹参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但是,我国目前生产的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种类繁多,有效成分不明,疗效不够稳定,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发现,丹参中起活血化瘀功效的主要成分是丹酚酸B。而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丹参经提取精制而得到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是丹参水溶性物质中活性最强的成分,其丹酚酸B镁盐含量超过80%。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络的作用,临床耐受良好,安全、高效、质量稳定[9, 10]。
  本研究中,丹参多酚酸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考虑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1.降低心率及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改善病变心肌供氧和耗氧平衡,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11]。2.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预防及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12]。缺血性心肌病本质上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因此,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延缓其进展,则能缓解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状态,延缓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3.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心肌重构[5]。TGF-β/Smad2/3是心肌细胞肥大及重构中起重要作用的一条信号通路,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后激活的TGF-β/Smad2/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心脏重构。4.促进单核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以及血管生成[13]。5.抑制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LDH、CK-MB水平,抑制心肌细胞的损伤[6, 1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于ICM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降低血浆中NT-proBNP的表达,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证明了丹参多酚酸盐安全、有效,显示了其在治疗ICM合并心力衰竭方面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 Chaudhry, F.A, A.E. Iskandrian. Assessing myocardial viability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Echocardiography.2005,22(1): 57.   [2]. 管思明, 张银环, 彭文等.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4): 157-158
  [3]. 周袁申, 邹旭, 潘光明.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 中华中医药杂.2010,25(11): 1842-1845.
  [4]. 韩纪举, 吴亚平, 赵晓明. 体外灌注实验测定丹酚酸B对小鼠血小板粘附功能的影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12): 903-905.
  [5]. 费爱华, 陈淼, 潘曙明. 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细胞TGF一13信号通路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053-2055.
  [6]. 邱雅慧, 薛凌, 高夏青. 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07): 321-323.
  [7]. 贾海莲, 张克清. 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 228-230.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 1076-1095.
  [9]. 范雪亮. 丹参多酚酸盐药理及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2012,7(10): 1343-1344.
  [10]. 王侠, 李晓庆, 吴焕林.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绞痛的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01): 111-113.
  [11]. 武骏, 徐立, 许立. 丹酚酸B对兔离体心脏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7,21(03): 212-216.
  [12]. 吴兴利, 高玉玲, 李金珉等. 丹参多酚酸盐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作用的影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02): 169-172.
  [13]. 徐杰, 范维琥. 丹参多酚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3): 211-214.
  [14]. 刘志宁, 赵庆霞, 尤莉.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 30(3): 645-64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采取他汀类药物联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血脂水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58例COPD患者(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妇科肿瘤剖宫产术中切除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妊娠合并妇科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进行剖官产的无妇科肿瘤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经过三周的治疗后,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对策,进行预防。[方法]对108例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在进舱前、治疗中、出舱后采用的风险管理,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服务治疗工作积累经验。[结果]经过每个环节风险干预后,无一例意外情况发生,避免了医患纠纷,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气管切开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46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对其的临床变现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引起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很多,经过一定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眼压处在正常范围中。结论:对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按照不同的成病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性的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 目的 探索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矫治方法,以提高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对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11例患者,采用开拓间隙、易位侧切牙人工反让道、易位尖牙远移并控根、舌侧弓丝近中移动侧切牙、交互控根、舌侧固定保持器保持的系列矫治法进行矫治。结果 11例患者经系列矫治后均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牙弓排列整齐,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栓形成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第二位常见死因,临床工作中肿瘤患者出现的凝血系统异常特别是相关凝血指标的改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D-二聚体;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D-二聚体具有广泛应用和研究前景,并与多种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5年2月就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6例。两组性别、症状无显著差异。两组均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6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芍药散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共41例,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