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树买“药”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 8月 31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上映。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做秋菊的农村妇女,因为村长打了自己的丈夫,怀有身孕的她四处奔波,希望为丈夫讨一个说法的故事。
  2012年 8月 23日,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大的股权纠纷案”——福建民营企业家陈发树诉云南红塔集团的云南白药股权纠纷案在云南省高等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20年过去了,两场“讨说法”的故事几乎在同一个时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只不过“民”换成了民营企业和国字号企业,而秋菊也换成了陈发树。如果说《秋菊打官司》反映了地方自治的缺失,那么如今的《陈发树打官司》却反映出了民企之困的无奈与风险。
  【起】转型之笔
  2009年 9月 10日,云南红塔与陈发树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全部云南白药国有股约 6581万股(占总股本的 12.32%)转让给陈发树,每股转让价格约为 33.54元,总价款为 22.08亿元左右。
  而就在此前四个月时,青岛啤酒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 ,百威英博的全资附属公司在 5月 7日与陈发树签订了股份买卖协议 ,百威英博将以每股2.5685美元的价格出售 9164万股 H股 ,占总股本7.01%,总价 2.35亿美元,这意味着陈发树成为仅次于青岛啤酒和朝日啤酒的第三大股东。
  接连的大手笔让刚刚坐拥青岛啤酒第三大股东的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备受关注,加之成为云南白药第二股东的消息公布之后,这位以零售起家的福建首富再惹眼球。
  如果你足够了解陈发树,则不难发现这位小学肄业的商业才子,每一步商业进程都绝对堪称大手笔。
  1987年的厦门,一家只有 8平米的杂货铺,陈发树的商业轨迹就此开始。他和弟弟盘下这间小店,仅仅用了 8年的时间,便在福州闹市东街口开设了新华都百货,而这也是陈发树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
  陈发树是个怎样的人?他平时不抽烟 ,即使商务会餐也不喝酒 ,只是选择喝茶,在他看来,茶道即良心之道。陈发树不怎么说话 ,内心的想法和活动也不轻易表露。据相熟的人说,他习惯在一旁观察别人 ,特别是第一次接触的人 ,不同于这种沉稳和低调,其在商业上的举措却往往让人叹为观止。
  真正让陈发树走入公众视线的,是 2003年底福建紫金矿业 H股的高调上市。作为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的陈发树,其身价一夜之间陡增 14亿港币。同年,陈发树介入房地产开发,并参股了筹备上市的武夷山旅游。
  尽管,从青岛啤酒到云南白药看似是两个不相干的行业,但两者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同样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同样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同样兼具防御性和进攻性。较之矿业的暴利,稳健是陈发树和他的新华都当下的新战略。
  此外,从青岛啤酒到云南白药的“国字号”也正是陈发树投资两者的重要动机。彼时,A股市场的半壁江山都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资委、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大学、地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如上种种占 A股总数的53.53%。尽管,这两家“国字号”并非朝阳产业,但通过其年报可知,业绩的稳固,既无大涨又无大落的大盘走势,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最终,市场给了陈发树以及舆论一个很好的交代。收购后的云南白药股价便开始扶摇直上,在短短一年后的 2010年 10月,其股价更是创下历史高点——74.69元。理论上,陈发树的 22亿元仅一年时间便换来了 52亿元的浮盈。
  【承】“失恋”打工皇帝
  在陈发树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被称为“打工皇帝”的唐骏一直担当着其“军师”的角色。无论是入股青啤,还是云南白药,唐骏一直是幕后的绝对推手。唐骏甚至曾对媒体表示,希望把陈发树打造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在他看来,巴菲特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对所有的产业都颇为熟悉,而陈发树全新的个人定位也是唐骏进入新华都后才着手运作的。实际上,从 2008年 4月 15日转会新华都那一天开始,唐骏便开始着手自己的计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骏和陈发树“掰面儿”的传闻也甚嚣尘上,特别是在唐骏学历风波和紫金矿业污染事故接连引爆之后,加之“捐出 83亿元市值股票成立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之后被曝的“骗捐门”,这一系列的负面事件都在加剧着二人分道扬镳的可能性。
  或许可以认为唐骏对此次收购云南白药的前后态度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前,在谈到收购云南白药股权一事时,唐骏向媒体如此陈述道:“整个收购过程,我们只跟红塔方面见了一面,我花了十分钟时间读了一下股权转让协议,觉得没有问题,就让陈总签字了”。就在诉讼发生后不久的 2012年1月 5日,唐骏的私人助理李欣对媒体表示:“这个是董事长(陈发树)私人的事儿,我们不参与。 ”言语间,唐骏与陈发树之间似乎已失去往日的亲密,而这也让此次的股权纠纷更具看点。
  【转】22亿的无息存款
  常言道: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是钱。在转让协议签订之后,云南白药在经过 2009年每 10股转增 3股派1.8元 (税后 ),以及 2010年每 10股派 0.9元(税后 )两送转之后,截至 2011年 9月 30日,云南红塔已持有云南白药 8555.81万股,占比仍为12.32%,而此价值远超此前陈发树 22亿元的收购价格。
  毫无疑问,入股云南白药成为陈发树对外投资的一抹亮色,但仅仅只是理论上,因为这笔“划算”的生意被卡在了审批环节。
  2012年 1月,作为红塔集团的上级主管部门的中国烟草,以“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否决了此项交易。一时间,数十亿的营收也随着这一纸通知打了水漂。
  其实,早在签署转让协议的时候,这种风险便已经开始显现。根据来自陈发树方面的材料显示,转让协议对于“潜在风险”有具体的提示——如得不到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云南红塔应及时通知陈发树,并将陈发树支付的全部款项不计利息退还,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协议则自陈发树收到云南红塔退还的全部款项之日起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转让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的期限。尽管,《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省级或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收到国有股东拟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的书面报告后,应在 10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但当国企与拟受让方签订协议后,国资监督机构批复的时限是多少,《暂行办法》却未再作规定。
  事发后,陈发树的代理律师曾对上市公司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数据显示,自 2007年 7月 1日开始执行《暂行办法》以来,从签订协议到国资监管机构作出批复的平均周期,在财政部系统是 73天,国资委系统是 99天。陈发树经历的 800余天的超长批复期,使此次股权转让触及到了法律的灰色地带。
  无论是红塔集团钻了法律的空子,还是陈发树吃了法律的亏,但不可否认的是,那 22亿元确实在红塔的账户里存了 2年之久。
  与此相应的是,自 2009年 9月签订合同至今,云南白药的股价不断上升,陈发树购买的云南白药股权,从市值不足 26亿元,变成了最高时市值超过 60亿元,即使根据近日的股价测算,陈发树当初应过户的股票经送股后市值应超过 41亿元。
  其实,早在 2011年,默默等待的陈发树便已经忍无可忍。他多次口头催促,还在当年 4月发函云南红塔方面催促其办理过户。当年 12月,陈发树最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向云南高院起诉云南红塔,请求法院判令转让协议有效并继续履行。
  【合】一场没有悬念的官司
  2012年 8月 23日,这场千呼万唤的官司终于开庭。一时间,陈发树的愤怒,媒体的质疑,外界的关注汇集一起,所有人都希望从庭审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人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拒绝履约的原因。对此,被告一方红塔集团的观点是:“不是我不想履行合同,而是上级不让我履行合同,我没有办法不执行上级的指示,所以我不构成违约。”
  这也是陈发树一直以来所等待的说法。而直至法院开庭前,股权转让中一直缺少的国资部门批复意见才被火速送达。意见书显示,烟草总公司在2012年 1月 17日便已出具了“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转让”的批复,而红塔集团也以此为由要求解除合同。
  然而,国家并没有法规用以衡量“国有资产流失”的标准,取而代之的则是由审批人在实际操作中的主观判断而定。换言之,之所以中国烟草后悔了,是因为云南白药股价的上涨让他们在 800多天后看到了“国有资产流失”,简而言之就是卖亏了。
  于是乎,中国烟草换了一个说法。根据规定,被国家列入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限内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将被保密,不得公开,而云南白药恰恰拥有中药保密配方。
  此前陈发树曾表示要长期持有云南白药股权,还要入驻董事会,这完全不是普通财务投资者应有的角色。因此,保密问题确实可能成为相关部门考虑的重要因素。
  然而,与颇有说服力的拒绝履约缘由相比,意见书的某些细节却令人费解。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回函之上,所盖公章并非法制工作机构的专用章或行政复议专用章,取而代之的是“人民来信来访专用章”,而这也使其成为一个啼笑皆非、漏洞百出的关键证据。
  激烈的博弈之后,法庭并没有当场宣判,而陈发树能做的只能是等待云南省高院对股权纠纷所做出的最后判决。在这种等待背后,不容忽视的则是国企和民企的对话机制的不平等,制度性的歧视让民企始终处于弱势。
  2005年和 2010年,“36条”和“新 36条”相继出台,以鼓励支持和正确引导民间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发展。然而,事实却带给欣喜的民营企业家们当头一棒。从山西煤炭民企被煤炭国企整合挤出市场,到河北钢铁民企被重组挤出钢铁领域,再到民间金融创新活动遭受歧视性待遇和严重蔑视等……如今,陈发树案俨然成为检验民企市场的温度计。
  尽管,人们认定“陈发树案”是一场打不赢的官司,但一如秋菊一样,起码陈发树较了这个真,讨了这个说法,也让外界再一次关注民企的健康度。
其他文献
中国市场对歌诗达这家老牌邮轮公司有多重要,看看这家公司高层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就能知道:今年7月,歌诗达邮轮集团公司任命汤沐为新任CEO,之后,集团主席也是前任CEO福斯基就带着汤沐来到中国,拜会政府高层,大有交棒之意。而汤沐本人也是从歌诗达邮轮集团旗下的另一邮轮公司——阿依达邮轮提拔上来的,这个严谨、年轻的德国人会给这家老牌邮轮公司带来哪些新气象,也许在今年年底的中国就有分晓。  在两位高层短暂的工
期刊
启航  成为宇航员之前,尼尔·阿姆斯特朗只是一名试飞员。当一名试飞员是尼尔大学毕业后的梦想。25岁那年,尼尔正式开始了试飞工作。离开飞行研究中心时,他已飞过超过五十个机型,飞行时间达到了2450小时。  辉煌  1969年7月20日,39岁的尼尔把一面美国国旗插上了月球。  退场  刚度过82岁生日,尼尔因心血管并发症去世。在阿姆斯特朗曾就读的普渡大学,师生们自发到他的雕像前献花,悼念尼尔。  启
期刊
日前,位于香港金钟廊的全新购物概念 LAB CONCEPT已完成其第二阶段工程,并引进多个新潮流生活概念品牌,包括 Nobletime及 0-0 Shop等相继开幕,为顾客提供更多具创意的时尚精品,以及更圆满的购物体验。  LAB CONCEPT是一个汇聚当代时尚服饰、美容、生活精品及美食的全新时尚园地,拥有三大主要商户,包括云集多个时尚服饰品牌系列的lab concept、专营鞋履配饰品牌的 s
期刊
张广天头微微低着,眼镜片有点下滑,然后抬起眼来看着我。有些外鼓的眼睛,好像在试图摆脱镜框的束缚,把问题看个真切。  他在竭力探索这个世界,以他独特的视角。  过去,他创作戏剧和戏剧音乐,扛着左派的大旗,创作以切·格瓦拉为主角的话剧,热情地拥护毛泽东,他的话语总是指向一个极端,好像不那样就不过瘾似的。  现在,他号称推出了一张“你们不需要的专辑”,用自己并不算美的唱腔,探寻工业化时代的民歌传统。他还
期刊
蔡依林  热门人物:蔡依林  热门作品:《MUSE》  Jolin即将在 9月 14日发行全新专辑《MUSE》,首波主打歌《大艺术家》MV已经全球首播,她动用 3位造型师设计 5套定制服,并打造独一无二的沙龙宫廷舞,短短 4分钟的 MV就耗资 800万元。这次新专辑《MUSE》快慢歌各占一半,但每首歌都有 Jolin和词曲创作人想赋予的意义和故事,就像第二波快歌主打《Dr.Jolin》的想法来自于
期刊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木村伊兵卫为团长、共12人组成的日本摄影家代表团应邀访华,北井一夫便是其中一位。两周时间里,他们访问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把那个特殊时期中国百姓的生活拍成了照片。  北井说道:“在到访的中国所有地方中,我最喜欢的是北京。作为一个如此巨大国家的首都,北京却出人意料地寂静,街上的人都具有绅士风度。团里的其他人喜欢上海的居多,但我却喜欢北京。北京与我想象的中国完
期刊
刚刚荣获 2012年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施华洛世奇男装大奖 ”的品牌创意总监 Phillip Lim将2013年春季男装系列首度带到上海,为芝华士“尚 ·生活 ”灵感空间的潮流人士抢先呈现最前沿的风尚趋势。活动当晚,新兴另类艺术 ——“Tricking”的短片于派对现场首映。“Phillip Lim希望通过这种名为 “Tricking”的全新艺术形态来创造出一个让嘉宾仿若身临其境的有型
期刊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前期,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助阵奥运会队服的设计,不仅仅是奢侈品牌,还包括著名设计师的参与。伦敦奥运会结束后,表现出色的运动员成为时尚大牌的宠儿,并且成为品牌代言人。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运动与时尚之间的万种关联。奥运会虽然结束了,运动和时尚的结合却没有结束。近期,纷纷传出奥运冠军代言奢侈品牌的消息。伦敦奥运会结束后, 27岁的美国运动员迈克 ·
期刊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无意问起,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电脑没什么病毒了么?记得前些年,似乎电脑病毒都是公众话题,比如“熊猫烧香”都成了流行词汇,各大媒体包括央视对于电脑病毒流行的报道也是常备选题。  以前业内人士就说,病毒大多都是杀毒软件公司制造出来的,当然这都没什么直接证据。现在的说法是,杀毒软件都免费了,还会有哪个杀毒软件公司给自己制造麻烦呢。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杀毒软件免费和电脑病毒快绝迹,善良的
期刊
在职场里有一大群“潜水员”:他们已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因此不会主动查找招聘信息,也没有主动投递简历,寻找工作,但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来到面前让他们眼前一亮,他们也会考虑抓住机会——他们就是被动求职者(Passive Job Seekers)。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显示,被动求职者通常占据人才库的70%,这些人群往往职业水平比较高,是企业希望招揽的重要目标人才。  “被动求职者”与一般求职者的求职行为完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