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自媒体时代的U盘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振宇,曾为央视《对话》栏目制片人,如今,他是拥有220万微信用户的超级互联网社群“罗辑思维”的当家人。
  面对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整体发展趋势,谈到未来的协作方式,罗振宇提出的观念让人耳目一新:人不要成为装进主机的硬盘,而是要当U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当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进步使得自媒体成为一种可能,2012年,罗振宇敏锐地嗅到这种气息,他大步奔向新媒体。而对于传统媒体的未来,他不忘调侃:“在泰坦尼克号上坐头等舱又有什么意义,抱块木头也得走啊”……
  逼自己生活在未来
  罗振宇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2013年,他狠心把房子卖了;搬家时,他还处理了一大批藏书,准备以后就看电子版了;车也不必买,因为常出差到外地,他更习惯于使用叫车和租车服务,统算下来,比养车划算多了·…一罗振宇认为这是一种生存策略。是他对这个时代趋势、变化拿捏之后做出的迅疾反应。
  他清晰记得人生中第一个奢侈品,是读研时买的一个呼机。刚开始因为没人呼他,便特意跑到传达室自己呼自己一个。当时漫天飞雪,他出门摔了一跤。因为胖,简直摔晕过去。醒来时,第一件事不是查看腿折没折,而是检查呼机坏没坏。可一转眼,呼机便被淘汰了。“我们这一代人,一生中可能遭遇几次产业革命,刚追赶上,一切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必须生活在未来!”
  罗振宇活在未来的一个很明显的标记,就是近乎“脑残”式地对年轻人的追捧和膜拜: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就从互联网接受信息,所以他们的很多感觉都是对的,不需要过渡就可以进入和互联网契合的状态;而对于自己和同龄人,则需要清空,需要把很多赘肉去除,才能契合进去。
  罗振宇在多个场合讲过他的排队故事:机场只开了一个安检口,队排得很长。突然又加开了一个,这时候你会发现,不是所有人,而是排在队尾的人会毫不犹豫冲过去,最悲催的是中间的那一拨人,在犹豫和权衡中在两头都排在了队尾。
  因此,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生存原則:鄙视一切陈旧规则、警惕在社会队伍中成为中间、逼自己生活在未来。
  暴露自己清晰的人格
  2012年,佳能推出一款名为5DMARK3的相机,它可以用较低成本,拍摄出品质高端的视频。优酷和土豆也在这一年完成合并,使得中国出现市场份额第一的免费视频网站。凤凰卫视的一些读书节目和百家讲坛的成功让罗振宇相信,一个单一背景的脱口秀是可以引发喜爱的。
  罗振宇当时认为,在信息封闭的时代,权威媒体是自上而下的。而在信息民主、泛滥的时代,没有权威,只有信任。所以内容和渠道显得并不重要,一个让人产生信任感的魅力人格会成为连接一切的枢纽。“罗辑思维”视频上线后,迅速成为最火的自媒体节目。
  传统社会衡量产品的价值,比如消费者喜欢你生产的电视机,就会希望你打折降价,最好白送,你挣多少钱跟他们无关,他们爱的是电视机,不是你。而罗振宇认为,未来的商业的本质,是基于人格层面的信任。因此,2014年6月17日,罗振宇和“罗辑思维”的铁杆会员方希在微信里做了一场互联网的出版实验。那天早上六点半,他在微信公众号叫卖,现有一个图书礼包,内置六本书,但具体内容没有交代。价格是499元,一点不便宜,而且就从微信公众号单渠道卖,预定八千套。结果,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卖完。这个结果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判断。
  在罗振宇看来,自己在罗辑思维社群里建立魅力人格的一个方式,就是全面暴露自己的想法和真实人格。作为话《经济与法》等栏目的制片人,罗振宇的名字在央视滚动过多年,但他的人格除了身边几个人无人知晓。因此,在做“罗辑思维”时,他首先会有意识建立一个清晰的人格。除每周固定的重头视频节目外,每天早晨六点二十左右,他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段60秒的语音,为了一秒不差,有时候他需要录几十遍,看似没有必要,但其实在建立一个做事认真的人格形象,这在无形中为他赢得了尊重。
  自媒体,需要鄙视掉一部分人
  “罗辑思维”做过两次看似有些“无理”的会员招募,他故意设置了很多“障碍”:譬如会员被分成200元与1200元两个档,譬如只接受微信支付,完成交易需要一系列繁琐程序,如果没有一定耐心,很容易放弃。
  之所以设置门槛,在于筛选真正愿意为“罗辑思维”花钱和有爱的人。这是区别传统媒体的一个特点。传统媒体是工业逻辑,试图讨好所有人。而对自媒体“罗辑思维”来说,逻辑是相反的,它恰恰需要鄙视掉一部分人,来吸引另一部分人。
  罗振宇极力否认社群经济是“粉丝经济”。在他看来,“粉丝经济”遵循的是工业时代逻辑,是中心化的结构,一个人高高在上,是中心挣边缘的钱。而在社群中,是一群人去挣外面人的钱。截至当下,分发的各种土豪赞助的礼物已经让会员费超值。他们发过各种罗辑思维福利,譬如中秋发月饼、读书卡、各种团购……
  2014年七月底开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公开课”在全国巡讲,60天奔赴9个城市,旨在帮助一些传统企业完成互联网时代的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个体最好的生长方式就是只判断当下的每个点,判断阳光、水、空气是否充足,至于长成什么物种,放任内在禀赋、兴趣来决定,我们应当充分地拥抱不确定性。”
  索洁据《齐鲁周刊》整理
其他文献
神通广大的朋友圈把刘震云吐槽神功的面纱层层揭开。在严歌苓之前,刘震云就“砸”过包括莫言等人在内的场子。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年头,哪怕再牛的作家,搞新书发布会,也得邀个嘉宾捧场。5月13日,女作家严歌苓携新作《床畔》到北大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作家刘震云到场,对谈主题是“我为什么写作”。一开场,严歌苓回忆起新书创作过程,但出人意料的是,对话完全被“段子手”刘震云掌控了。  一个接一个的段子,让观
期刊
王志飞,似乎是一位特别适合演“婚外情”题材影视剧的男演员。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说人家长得一副天生的“陈世美相”,而是因为,由他出演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信,有戏。  从形象上讲,王志飞成熟俊朗,一表人才,具有中年男子特有的魅力。这些,都是吸引婚外情对象、令其欲罢不能的资质。气质上,他的都市气息,他的儒雅加高冷,让人产生神秘感、距離感。然而,这样的距离感,并不会让他与艳遇“绝缘”。正如《婚姻时差》的
期刊
前不久,英国电视四台花费20万英镑为她量身打造的新歌视频一经推出,短短几天,点播量就超过了800万次。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这首歌曲外,更多的是屏幕上她那条熠熠生辉的左小腿  1988年2月25日,她出生于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陶格夫匹尔斯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时,由于医生的疏忽,导致她的左小腿脱臼。为了治疗,出生后的第6周她的左小腿就被打上了石膏。她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邻床住着一位钢琴老师
期刊
张立鹏,一米八的个子,肩宽、胳膊粗壮,如果不是脸上还略有几分稚气,他的体格和肌肉,看起来会让人感到有一种“终结者”般的威胁。但要说起张立鹏的职业,可能他给人如此的印象就不足为奇了。张立鹏,今年25岁,是一名格斗士,打MMA的,中文叫作“无限制综合格斗”,即把两个人放进八角铁笼子里,除了眼睛、下身、后脑、脊柱,其他地方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没太多限制。原则上,只要被攻击的器官没有丧失功能,比赛就可以
期刊
目前,记者专程对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母亲神秘手稿背后的未了遗愿。  被泪水打湿的神秘手稿  吴青女士的家位于中央民族大学一幢普通的家属楼中间,这里也是吴青的母亲、著名文学大师冰心老人生前最后的住所。冰心先生的照片摆满了屋子,她那清澈的眼神和纯真的微笑仿佛让人感觉到屋里遗留着她的气息。话题自然从2005年9月11日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王炳根在向新闻界公布新近发现的冰心佚文
期刊
自2014年起每周二2点半档,很多热心观众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由倪萍主持的央视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由于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强烈关注,再加上“倪阿姨”沉稳且充满情感的掌控,《等着我》始终保持着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而从今年5月开始,这档节目更挺进央视—套的黄金档,倪萍也在隔11年之后,凭借《等着我》重新回到央视一套黄金档荧屏。从业余主持人到主持《综艺大观》  1982年,23
期刊
我爸有两个舅舅,我喊舅爷,受出身之累,他们都没有结婚。老兄弟俩相依为命,—个特别能干,一个有点窝囊,很像《熊出没》里的熊大和熊二。  能干的是大舅爷,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还有一手好厨艺,村里人办红白喜事都会来请他去帮忙,他生得也很庄重,眉目间不怒自威。  相形之下,小舅爷就太逊色了,稍微复杂一点的事儿,在他那儿都成了高难度。有—个笑话庄他们村传了很多年,说有—次大舅爷让小舅爷赶集时买点红芋叶子,
期刊
我离开中国已经30多年了,我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中国给了我生命,美国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中国是我的根,美国是我的家。特别是我有幸和“飞虎队”结缘,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先生、美国“飞虎队”飞行员彼特·莱特,在2007年去世前曾一再叮嘱我说:“你是个中国人,懂两国文化,以后要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多做点儿事。”多年来,我经常聆听美国“飞虎队”队员讲述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经历,一直被他们感动着,因为他们在
期刊
1941年年初,赫斯本德·爱德华·金梅尔由美国海军少将直接晋升海军上将,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和美国舰队总司令。珍珠港事件十天后遭到解职。随后,由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茨主持的罗伯茨委员会开始对珍珠港事件进行调查,之后该委员会认定金梅尔与夏威夷陆军司令肖特,玩忽职守导致了日军夫人攻击行为。金梅尔在数场听证会中为自己辩护。  69岁的托马斯·金梅尔是金梅尔将军的长孙。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曾经在越战期间在
期刊
下午,我在县城汽车站门口碰到了我20多年前的学生小燕子。她温文尔雅,带我穿过小镇最繁华的一条街,街边家家户户都是做生意的。再往街边走,便到了并不宽敞却很宁静的小河边。城镇发展太快,而小河边的几棵梧桐树还保留着。记得每年梧桐开花时,天空都会被染成淡淡的粉色,而那些穿着长裙的女学生们在河边婀娜的倒影也都是粉粉的。  笑谈中,听了小燕子的故事让我笑弯了腰。原来,小燕子不是桃花坪(县城的一条街)当地人,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