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更加迅猛,同时人们也对其教学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劳动教育成为中小学关注的焦点。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规范包括:规范劳动时间,确保必要的劳动体验;规范劳动课程,提高必备的劳动能力;规范师资队伍,保障常态化课程实施;规范劳动流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规范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这些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試行)》,这给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落实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中寻找其外在变化,从成功案例中寻找其内在变化,从而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以此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劳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行为、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实施这项教育内容的前提,这需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在家里面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家长合作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自助劳动,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准确上学用品,减少对家长的依赖,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公益劳动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去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还有在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服务劳动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问题时,学会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为社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生产劳动就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去当地企业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这项教育任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
2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2.1新时代劳动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
供理论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极大地凸显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深刻地阐释了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的内容弥补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过程中的不足,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方案。
2.2把握时代特征,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充分彰显新兴技术支撑、产教融合及创造性劳动教育等特色。想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准确把握这些特征,就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懂得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推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种植类劳动教育为例,在课程实施上,首先要引导学生遵循自然之道,不仅要在种植实践中考虑技术的应用,也要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围绕水资源循环利用、土壤检测改良、生态有机肥料的制备、生态防虫等内容开发课程。在实践基地的生态系统建构过程中,有关生态系统平衡问题的思考、对策等,都是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的宝贵资源。其次则是新技术的运用,学校在开展种植实践活动时,可以引入新型栽种等新技术,完善土壤、湿地、地表水、地下水等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技术含量,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2.3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后盾
教师还需要发挥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学校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起到的效果有限,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家庭以及社会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从我国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在参与,家庭以及社会的参与度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发挥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4集体劳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
将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既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今天我当家”“找个岗位去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结合“植物栽培我能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每位学生种植1~2种常见农作物或花卉,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掌握栽培的基本方法;使用简单的种植小工具,体验种植植物的快乐,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也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在校园内展示,形成班级植物展示台。
2.5增进学生与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交流
为了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提高学生与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劳动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为此小学需要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活动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劳动教育过程中。同时小学还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在活动的开展以及实施方面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劳动教育的完整内涵必须回答清楚其目标、内容、手段等基本要素,同时要充分尊重学校教育规律、学生发展规律和劳动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发展性。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将学校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劳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身心素质为宗旨,以基本劳动知识、劳动基本技能、专业基本素养为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学校劳务、家庭内务、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五位一体的劳动课程而开展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20-7-09.
[2]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試行)》,这给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落实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中寻找其外在变化,从成功案例中寻找其内在变化,从而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以此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劳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行为、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情感。根据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实施这项教育内容的前提,这需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学校,在家里面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学校与家长合作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自助劳动,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准确上学用品,减少对家长的依赖,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公益劳动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由教师组织学生去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的活动,还有在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服务劳动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问题时,学会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为社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生产劳动就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去当地企业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这项教育任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
2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2.1新时代劳动教育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
供理论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极大地凸显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深刻地阐释了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的内容弥补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过程中的不足,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方案。
2.2把握时代特征,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充分彰显新兴技术支撑、产教融合及创造性劳动教育等特色。想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准确把握这些特征,就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懂得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推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种植类劳动教育为例,在课程实施上,首先要引导学生遵循自然之道,不仅要在种植实践中考虑技术的应用,也要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围绕水资源循环利用、土壤检测改良、生态有机肥料的制备、生态防虫等内容开发课程。在实践基地的生态系统建构过程中,有关生态系统平衡问题的思考、对策等,都是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的宝贵资源。其次则是新技术的运用,学校在开展种植实践活动时,可以引入新型栽种等新技术,完善土壤、湿地、地表水、地下水等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技术含量,增强劳动教育效果。
2.3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后盾
教师还需要发挥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从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三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学校的方式开展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起到的效果有限,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家庭以及社会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从我国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都是小学教师在参与,家庭以及社会的参与度较低,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发挥家庭以及社会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4集体劳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
将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既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今天我当家”“找个岗位去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结合“植物栽培我能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每位学生种植1~2种常见农作物或花卉,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掌握栽培的基本方法;使用简单的种植小工具,体验种植植物的快乐,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也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在校园内展示,形成班级植物展示台。
2.5增进学生与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交流
为了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提高学生与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劳动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为此小学需要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活动的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劳动教育过程中。同时小学还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在活动的开展以及实施方面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劳动教育的完整内涵必须回答清楚其目标、内容、手段等基本要素,同时要充分尊重学校教育规律、学生发展规律和劳动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教育性、发展性。基于这些考虑,本文将学校视域下劳动教育的内涵概括为:劳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身心素质为宗旨,以基本劳动知识、劳动基本技能、专业基本素养为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学校劳务、家庭内务、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五位一体的劳动课程而开展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20-7-09.
[2]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