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贵州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加以重视。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贵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村民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主政治;基层组织;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018-02
  
  一、贵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村民自治制度得以贯彻执行,广大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基层组织仍不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研,整理出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目标之一是要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确实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民主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受区位环境及组织规模等条件的限制,贵州农村基层党组织比较分散,组织生活和活动的开展受经费、场地影响比较严重,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调研发现,“人难找、事难办、活动难开展”等问题非常突出,一般的党员干部往往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力所能及地关注、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且参与形式多为个人性、自发性地,无法很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应有的领导和纽带作用。
  2.党员队伍管理问题
  针对党员队伍的管理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党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村民文化水平较低和多数青壮年的外出务工,他们普遍缺乏对党的认识和了解,选拔有知识、有文化、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基层党组织在考核入党积极分子时往往为“完成指标而工作”,人为过度施加干扰,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党员队伍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制度建设亟待调整。因农村生活的相对封闭性及对政治地参与程度较低,导致基层党员对制度功能及机制践行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政治觉悟无法得以体现,诸如拖欠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基层环境的特殊性,制度系统的普适性被严重削弱,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3.村委会产生及工作问题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虽然农民的民主选举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选举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较多问题:候选人随意指派,候选人在村民中拉票,家族势力干预等。而在村委会日常工作中,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都不够彻底和及时,“一事一议”制度也名存实亡,村民无法有效参与到村级事务的治理中。通过调研也基本证实了以上问题的存在,如下表1-1村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由表可知,村民提名选举产生村民代表的仅占37.8%;表1-2所示,有46.2%的村民未参与过村务,而主要原因是无法参与或对村委不信任;表1-3中近一半(49.5%)的村民表示不关注村委会的日常工作。
  表1—1 村民代表的产生过程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数据计算而得
  表1—2 村民参与村务的形式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数据计算而得
  表1—3村民对村委日常工作的关注程度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数据计算而得
  4.村干部“职业化”问题
  村干部职业化的出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在推行村民自治、费税改革以来,村干部普遍面临激励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村干部工资报酬低与工作事务繁重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村干部晋升为乡镇干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而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贫困地区出现了村干部不作为或无人竞选的状况。为有效杜绝这种现象,村干部报酬必须由政府财政负担,使得村干部出现职业化的倾向。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村干部的工资基本由政府补助,每月从300多元到700多元不等,具体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定,而他们对此也比较认可,这对于稳定村干部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村干部过分依附于基层政府、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贵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1.财政困境的阻碍
  一般来说,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民主政治建设。所需的资源支持涉及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财力支持是建设的根本。而在贵州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却存在着财政困境。首先,由于税费改革,使得贵州农村中村级干部的报酬和办公经费逐渐由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负担,同时村财乡管模式的确立使得村财权降低,而乡却将工作任务丢给村两委,结果却是相应的减弱了村两委在村干部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职能。其次,由于贵州乡镇政府收入渠道狭小,税收来源狭窄,与此同时必须承担公职人员的工资、招商引资的费用及办企业、兴教育等遗留下的债务,因此忽略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财政投入,导致了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遭遇到经济阻力,出现组织生活没法进行、组织活动无从开展的问题,而党员积极性也受到消极影响,缺乏团队合作的核心领导作用。
  2.党建人才的流失
  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源包括了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大的方面。其中人才资源则可作为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第一推动力,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了党政人才、科技人才及经济管理人才这“三支队伍”。党员队伍管理之所以出现党员发展难度大和基层党员对制度的践行偏移的问题,均可归结为人才流失的根源。在贵州农村的党员队伍中,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比如村干部中大多数的文化水平仅停留在初中或高中,这对于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来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贵州农村的人才资源缺乏,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良莠不齐的党员无法将党政思想贯彻、理解及执行,是由于人才流失造成。调研发现,贵州农村的大多数青年在读完初中之后就急于进城务工,而不愿继续学习获得更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另外,纵使有获得高学历的本地人才,也因当地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而不愿回乡参与建设。因此,本土人才在学习中途的折点使得本土人才大量流失,较高层次的本土人才资源也不继在流失,使得贵州农村党建人才缺乏、党员管理困难。
  3.乡村政治保护主义的干扰
  在我国乡村社会中,依然存着传统社会中调节与整合乡村社会运转的非正式制度。学界将这种非正式制度称为乡村保护主义。据学者谢岳的分析,乡村保护主义是干部与农民之间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是干部手握权力进行资源分配在村民之间形成竞争关系的一种政治现状。贵州基层组织中的村干部正扮演了保护者的角色,而具备保护者认同“身份”的村民才能获得“被保护”的地位,其中同宗同族的人是被保护的优先考虑对象,因为在贵州农村较为容易形成家族势力,与其他村民争夺“被保护”的地位,以求获得干部手中的资源。保护主义是一种逐利型的个人政治,其目标是私利而非公共利益。在贵州的农村,这种乡村保护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替代国家制度,一方面削弱了国家制度在乡村社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国家为乡村社会设计的制度安排(比如村民自治制度、一事一议制度)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村级组织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功能被这些地方干部虚化了。这是致使村民消极政治参与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贵州基层政府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归因于“乡村保护主义政治”对国家和基层政府权威资源的削弱,致使诸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政治建设无法得到真正的开展。
  4.民主监督的不力
  村民作为民主监督的主体,本应对村委会和乡政府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和村级治理的有效实施。但由于农村事务繁重、农村组织松散、认识差异较大、宗族关系复杂等因素的干扰,村民民主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调研中关于村民意见是否被采纳、村中有无家族网络等数据可以反映这一点。表1-2显示,集合村民意见和直接对村干部发表意见、公开投票等民主的政治参与形式分别只有6.7%、8.4%、9.2%。表2-1中,有64.7%的村民选择不作答,间接地反映了其意见不被尊重从而不愿提出意见的现实。表2-2说明了家庭网络在贵州各村寨中是存在的,其行动必将影响到村务治理。
  实质上,民主监督的不足,促使村干部进一步“职业化”,而失去了原有的民主政治参与的引导作用。
  表2—1村民意见是否被采纳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数据计算而得
  表2—2村中有无家庭网络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数据计算而得
  
  三、关于加强和促进贵州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建议
  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的规格数量。在加强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基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为目的,以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高党员积极性为出发点,设置相应数量的党支部;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制度。通过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内监督、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机关党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并可通过狠抓思想建设、优化组织绩效等,使基层党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向高层次发展,杜绝基层机关党支部软弱涣散、制度不全的状况。
  2.积极发展经济,改变财政困境
  通过发展经济,来创造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经验证明,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通常较高,农村自治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根据贵州农村的自然环境及资源禀赋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形成产业链,带动农民致富,进而增长当地财政收入,能够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组织活动经费,调动起党员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3.启动本土人才培养及使用计划
  将本土人才培养及使用的计划纳入基层政府的工作方案,通过思想教育机制和属地人才培养机制来开展本土人才培养及使用计划,以保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够顺畅进行。在思想上,对村民的价值观念进行诱导,通过教育、宣传社会主流意识统一村民的价值取向,调动村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与培养对象签订回乡建设协议,提供其继续学习的学费、生活补助;或是提供诸如回乡创业基金、创业扶持及经济补助、继续深造等政策性激励,控制和吸引本土人才的回流。其中,重点是对基层党政人才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以本土居民为主,选择具有潜力和能力的培养对象,将人才培养按照属地原则进行,有利于人才的回流,同时有利于本地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开展。
  4.加强农村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其一,是村务公开。通过对村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程序进行规范,以此来约束村干部的行政行为,避免“保护”主义的渗透。其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规范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对村干部实行绩效考核制,以民意反馈意见作为其中考核的重要标准,以定期民主评议的形式来决定村干部是否留任,从而有效避免村干部以权谋私、以权偏私,瓦解乡村政治保护主义的基础组成部分,实现农村民主监督。
  
  参考文献:
  [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吕春蕾.河南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7,(1).
  [3]胡建华.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谢岳.中国乡村保护主义政治及其后果[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高校医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场关注。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为例,分析了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 开发医学旅游资源对高校自身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高校医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高校医学旅游;旅游资源;旅游客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15-02   
期刊
摘 要:礼乐文化是儒家伦理教育的艺术化,《乐记》中阐述的乐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谈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问题,而是倾向于伦理修养与政治教化问题,人们可以借着乐调节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以美的旋律渲染氛围,传达情志,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通过美感教育,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深入挖掘乐论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增强幸福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理
期刊
摘 要:赵树理及其创作从40年代至今就一直是评论界言说的对象。4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就被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而获得了的赞誉;新中国成立后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时有起伏。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展示赵树理的文学观,进而分析他在建国后所遭遇的困惑和所经历的浮沉。  关键词:赵树理;时代规约;文学新规范;差异;个体浮沉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2007年,黑龙江省开始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7-0182-02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
期刊
摘 要: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陕西理工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找准我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制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学历女青年日渐增多,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于她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她们的价值观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在择偶的标准方面也就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通过收集上海某高校BBS鹊桥版(2010年6至2011年6月)女征男板块的交友启示,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试图能够系统客观地反应高学历女青年的择偶现状,以便更好
期刊
摘 要:创业实践是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创业体验、提升创业认识、增强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以常州建设高职校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提出了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实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
期刊
摘要: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传统的信息共享开始逐渐跨过“思想共享的门槛”。博客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新文体,开始昂首阔步走进大众的视野。本文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资本等相关理论,探讨当下博客文化现象背后有关资本争夺、社会分层等文化隐喻。  关键词:博客;场域;资本   中图分类号:I0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3—0061—02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博
期刊
摘要: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出发,为交际的语用阐释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拓展了语用研究范围,使语用学成为一门开放性的解释交际的科学,但国内外语言学界一直存在着认为关联理论缺乏社会维度因而无法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批评。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关联理论研究视角以及理论框架的分析,并以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礼貌现象为例,来证明这种批评是由于对关联理论的误解而引起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社会维度;礼貌;误解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似乎也对传统生活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虽然传统纸质阅读仍然是当前高校中阅读的主要方式,但不争的事实,网络阅读正在慢慢地被作为知识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本文对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盛行原因和利弊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阅读道路提出相关建议和做出预测,希望能对大学生群体以后的学习有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