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的手艺人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手记:农耕社会的远去也带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许多应那时而生的行当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消失。现在偶尔见到这些出品,人们会很好奇很惊讶它们的工艺,殊不知这些当时工匠们赖以生存的技艺,需要经过家传几代人经年磨炼才能掌握。这些技艺和造型,承载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信息和密码,是值得人们回忆的文化。 本期连续登载上期(2016年8月上半月)的后续内容,至本期为止这方面的内容已连载完结,感谢读者们的关注。
  缯箩匠
  缯箩匠也叫箩匠,是渭北民间手艺人之一,是制缯箩农户加工米面用的箩面箩子,始于何时尚无定论,据推测约在汉代起,渭北就有关于箩面的传说,但缺乏史料,只能是传说。
  渭北缯箩匠工序一是制作木质箩圈,二是缯箩。所用箩底及箩网是专门作坊批购。箩网的质地有绢丝、铜、铁、马尾丝。可分为一至三号不同规格的箩网。箩麦面、豆面用头号网;玉米、谷子等杂粮则用二至三号箩网。制箩圈先用锯子把柳树躯干拉成厚0.2—0.3公分,宽20公分的长条木板,刨光板面,用明火加温,压制定型成圆圈状备用。缯箩前先根据所缯箩的直径大小,裁下箩圈,定制成箩框,再裁制宽1—1.5公分的圆形木圈。将正方形箩网绷在木圈上,套进箩筐内,再套进一木条圈,固定箩网,用缯箩刀柄敲打上紧,将箩网绷直,后用小钉固定箩网,割去多余的箩网边角即可。
  渭北缯箩匠的营生是靠流动找活干,把工具(锯子、刨子、缯刀)、备料整理成两件,用扁担一挑,一年四季云游四方。箩子是农户生活的必需品,缯箩匠不管到何处都有营生可做,不受时节与场地限制。他们的手艺一般不外传,由直系亲子接替。
  现在渭北农村基本上都有加工米面的机房,传统的碾、磨工具几乎消失,缯箩匠也无生意可做,被逐渐淘汰,但曾经存在和贡献过的行当,人们就不会忘记他们。
  糖 匠
  渭北民间有句生意经:“买卖七十二行,要数打狗和卖糖。”说的就是卖糖能赚钱,利润之大,居七十二行生意之首。这里所说的糖,是指渭北人自己熬制的糖。
  渭北民间熬糖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了。民间传说熬糖术是有古代西域传入渭北。据说吐鲁番人曾在渭北一带居住过,居住期间他们种植一些渭北所没有的蔬菜,其中有一种味道很甜的萝卜,人们叫它甜萝卜,学名叫甜菜,秋天收获后,吐鲁番人用来熬糖汁,很受当地人的喜欢;甜萝卜的种植发展很快,农户们逐步学会了熬糖。这大概就是民间传说的依据了。熬糖形成专门的手艺及从事熬糖营生的匠人,据老年人讲,那是明、清时期的事情。由此,熬糖业与糖匠的手艺在渭北大约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渭北糖匠经营方式为坐地产生。设一处固定的场所,渭北称为糖坊。每年冬季是熬糖的最佳时节,原料有甜菜、玉米、小米。熬糖的工序因原料不同而定。
  甜菜熬糖,先将甜菜洗净剁碎,倒进大锅火猛熬,30分钟后,捞净甜菜渣稍后改用中火熬,直至熬成糊状,盛在瓷盆或缸内,自然冷却沉淀,8小时后凝固成红砂糖。
  熬制玉米糖,先将玉米粒脱皮,用清水浸泡12小时,上磨磨成玉米浆,装进吊包悬空过滤,把滤水入锅熬制成稠糊状,出锅倒进草木灰池,自然冷却成糖胚备用。
  熬制小米糖,把小米与麦芽泥、麦皮曲粉拌均匀,盛入大瓷瓮内,瓮底垫一层滤网,在一侧钻一流孔,用木塞堵塞,待发酵4小时后,抽去木塞,流出液体,后入锅熬制,成稠糊状出锅,倒入草木灰池自然冷却成胚快备用。最后撒糖,将备用糖胚块加温软化,锅内盛多半水,锅巷裁一木桩,锅内水开后,把软化了的糖胚块搭缠木桩上,利用锅内水蒸气加温,不断反复撒绕,待糖胚雪白色时,从锅头一直拉散到庭院的木案上,节截冷却。撒糖的关键是,蒸汽要旺,动作要快,助手配合要默契,撒一拐糖半小时为宜,或长或短都会影响糖的质量。糖匠把撒糖时的下脚料,重新加温,掺合上芝麻、米花,可制成芝麻糖,米花块。
  腊月二十三日到正月十五,正是面糖销售旺季,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斤,一是为送灶君回天宫,二是让孩子们大饱口福。
  现在,还有熬糖匠继续此业,从业者少,质量也大不如以前。
  粉 匠
  渭北人把加工粉条的人称为粉匠。粉条是渭北人粗粮细做的产品,也是渭北人喜欢食用的副食品。据渭北民间招待贵客用猪肉炖粉条的礼俗,大概不会晚于明代,或许还要早些。
  渭北粉匠加工粉条的原料有两大类:一是粮食类:扁豆、豌豆、绿豆等;二是薯类:土豆(洋芋)、红薯。加工比较复杂,工序多,技术性强,季节气候也很重要,一般都在每年的深秋或冬季加工。加工粮食粉条的工序:先将原料浸泡12小时上磨磨成糊状,用桶罗过滤成粉浆,盛于大瓷缸内。沉淀24小时,撇去浆水;把沉淀后的稠芡粉吊包滤干备用。加工薯类时,先将其洗净剁碎,磨成糊状,经过罗、沉淀、吊包滤干备用。
  漏粉条是关键的工序。将备用淀粉掰成小块。垒放在笸箩内,再放进一小碗硫磺燃着,用大块棉被盖严,俗称为熏芡面,目的是为让了粉条呈净白色。8小时后将芡粉碾压成粉状芡面。和粉面的关键是搭芡,先取少许芡面加入开水用木棍搅拌,在盛进木质搭芡瓢用力搅拌成团装物,分制成芡块下入开水锅中沸煮十分钟,捞在木芡瓢内,再搅拌,往复5—7次方可。把搭好的芡团倒进和粉瓷盘,加入少许白矾,用木棍搅拌,待白矾熔化后加入粉面,入手调拌。和粉面是力气活,并且不见芡面疙瘩才算和好。接下来是漏粉条。将和好的芡面分次盛入六孔漏瓢内,粉匠一手执漏勺,一手轻轻捶打瓢沿,待漏出的芡丝均匀后,快速漏入开水锅中,一助手将开水锅中飘起的粉条按间隔长短挑头在木棍上待一瓢漏后,另一助手用竹篾大灶篱捞出粉条,放进摆粉槽中的清水中摆洗,槽中的水不能热,要不断加放冰块降温。摆洗好后上加吊起,待水控干后移到户外晾干,全干后扎捆。加工粉条的工序全部完成。渭北粉匠根据芡粉的质量与人们消费的需求,可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粉条;有二四粉、板粉、粉丝三种。二四粉用途广,烩菜、炒菜、调拌凉菜可用。板粉主要用做烩菜,吃火锅,渭北民俗有猪肉烩板粉的礼俗,粉丝则多调拌凉菜,也有用来烩炒者。   渭北粉匠的工具设备较多。首先得有一孔窑洞或一间房子做粉房,主要设备有石磨一合,大瓷盆6个,小瓷盆4只,大小铁锅各一口,摆粉槽或池一个,吊包及吊架2付,晾晒粉条木架一个,粉棍若干,大号竹篾灶篱一把;要用到的工具葫芦漏瓢按规格不同至少3把,碾压粉面的木滚子一把,搭芡木马勺一把,熏粉面笸箩一个,棉被,白布各一块,另外要饲养拉磨毛驴一头,设备齐全后方可开工。
  渭北粉匠有正规的师徒关系,学会漏粉不甚难,难的是学会一手绝活儿。渭北会漏粉的匠人不少,但会绝活者则无几。粉匠的绝活是看你加工成的粉条成色,手艺高者加工出的粉条条杆均匀,透明洁白,耐熬煮,吃起来口感光滑富有韧性有嚼头,但多数粉匠达不到这水平。
  如今,渭北粉匠以加工薯类粉条为主,而且多采用机械加工,缩短了加工周期,节省人力财力,提高了工效,但就粉条质量和口感而言,大不如手工加工的好。不过仍有手工制作的,其粉条一般不卖,留为自用或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多数粉匠正在不断总结机械加工经验,力求提高粉条质量,以比肩手工出品。
  画 匠
  画匠的出现是一束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社会的曙光。换言之,是与人类文明同步前进的。渭北画匠出现的年代,据目前发现的材料证实,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工作者在发现的多处新石器遗址中,采集到的数万计的彩陶标本施绘的勾、叶、圆、点纹饰,便是佐证。渭北地区出土大批精美的玉器,青铜器上的各类纹饰,以及秦汉画像石,唐宋画像砖,壁画的发现出土,说明了画匠的延续性,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有了细分,就画匠而言,派生出宫廷画师、民间画匠等不同层次的从业者,技巧和品种上又可分为墨画、粉彩画、水彩画、工笔画、素描画;作画的对象和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草虫、野生或人类驯化过的动物家畜等。
  渭北民间画匠的服务依当地人的习俗需求而定。画艺造诣较高的画匠大多承担庙观,寺庙、石窟寺等大型建筑物雕梁画栋。他们的作品是有较高的艺术及科学价值的艺术品。画技一般的民间画匠,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点缀、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油漆描绘箱柜、炕围画、瓦罐等,其作品特点为大红大绿、色彩对比强烈。图案多是龙凤、牡丹、蔓草花卉,人物画主要是反映民间熟悉的典故情节,有二十四孝、戏剧人物等。也有少数画匠善做飞禽走兽画,作品的边框装饰纹路有勾连万字、富贵不断头、蔓草等。也有题写吉祥祝福的言辞条幅者。渭北民间画匠中,还有专门从事替人画肖像画者,其服务对象大多是名门望族长者,一般平民请不起。
  照相、摄像、录像技术的不断普及,冲击了画匠的生意。加之人们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和观念也在变更,民间画匠逐渐失去了市场,从业者寥寥无几。然而,集绘画、雕刻、美工于一体的装饰业正在崛起,生意十分走红。民间画匠在数千年的里程中,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民俗文化的史书上,应当记上一笔。
  剃头匠
  剃头匠,是指过去专门游走乡间为他人剃头修面的匠人。民间俗语“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一头凉”,说的就是走街串巷的剃头匠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有火炉、铁锅、竹椅、理发工具,镜子以及自己吃饭的锅碗瓢盆和米面等。然而如今,别说剃头匠了,就是城市的老式理发店也很难找到了,林立街头的都是那些招惹人眼的“美容店”和“一剪美”,至于刮脸刮光头的剃头匠,恐怕要到老式影视剧中去寻觅了。
  箍搂瓮与钉锅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在乡村经常可以看到肩挑着:一头架子上放着很长很长卷曲起来的一指头宽窄、很薄很薄的竹皮劈成的蔑条;另一头挑着一个上面带着掌盘(四边3挡着二寸高的边板,成函状),并且在靠里的一边伸出一个可操作的小小平台的,那样一种特制的开箱。开箱的下面一侧有两扇小门可以开启。里边放着各种钉锤、砧子、硬木板、木槌等工具。最上面有两只小小的抽屉,里边放着钉锅、钉碗特制的大约分别可有从五六毫米钉碗到二厘米补锅用的类似于建筑用的笆钉状的小卡子;经过捶打可以延伸的小圆铜片或旧时的废旧铜元;一节一节的小铁柱等等补锅、钉碗的必备材料。箍搂瓮与钉锅匠有两样分开单干一项的,也有手艺高的匠人,一马跨双枪,两个行当一肩挑的,这样的匠人,在乡村很受欢迎。
  箍搂瓮与钉锅匠一踏进村口便会放开嗓门一路吆喝着招揽顾客:“箍搂盆瓮哩——补锅、钉碗、钉碟子、钉盘、钉茶壶哩——!”然后一换气,不停接着第二句就出来了:“钉各种、大小、粗细、铁器、瓷器、家具哩——!”箍搂瓮与钉锅匠就是用这种口头广告来招揽顾客,寻找货源。
  经过这么三吆喝、两吆喝,一会儿便招来了一帮老汉、老太婆、小媳妇、大姑娘,分别从家里抬来了打破的大水缸、做饭的黑老凹锅与粗细、精美程度不等及日常所用的瓷碗、瓷壶、瓷盘子、瓷碟等等大小不一的家具器皿。
  箍搂瓮与钉锅的匠人一般收费是十分的低廉,解放初期,一般大铁锅,顶一个二厘米长的卡钉只收五分钱,最大的圆钉也不过一角钱,一个瓷壶瓷碗等瓷器上钉几毫米的小钉才收二分钱。当年一只粗瓷大碗才卖八分——一角钱!要是收的多了,人们就划不来钉了,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生意,一般与主顾只讲一条口子,钉几道耙钉或几颗圆钉,最后按数收钱,总是很快成交。箍搂盆瓮则是按个大小及所用束子大小来讨价还价。总的来说一点也不贵,除去材料的成本外,顶多就是挣一顿饭钱。
  一般的大缸大瓮,不管你打成几大片,只要不是粉碎性的渣渣沫沫或有缺片儿者外,均可被这些匠人的手箍在一起!从此,你这件家具多了几道看起来专门为它装饰的带有艺术性花纹状的蔑套,一切完好如初,连声音敲起来都无破裂感,俗称听起来是个“浑(囫囵)劲儿”。
  一般的匠人利用大缸大瓮外形上下粗细不一的特点,先用几条竹篾,在较细的缸底部位,绕一道人们称作“猪蹄环”的结扣,这种结扣环绕起来不但花纹好看,并且它的最大特点是越打越拉越紧,永不松套。
  匠人们凭高超的手艺和经验将竹篾套好以后,左手拿一块儿用槐木或者核桃木特制的窄长板块,右手拿一硬木大锤,先用木槌打击硬板块,同时板块的另一头又随着撞击紧套在瓮、缸体之上的篾条束子。打击起来一连串的响声不断,由于打击的质材、轻重、节奏的不同,便会明显的发出不同的音色、音质、音量强弱节奏感不同的响声。   整体打起来是这样的:“叮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当、叮叮当!空空通!空空通!空通空通空空通!”“空空空!当当当!空空当当,空空当!”……手艺熟练的匠人可以花样翻新,出好多种打法,简直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钉小型瓷质器皿,特别是那种细花精品,又薄又脆又细,太阳底下一照,可以透过光亮,钉这种薄而细脆的家什匠人们敲打时,用特制的铁质尖嘴小铁钉锤,又的尖嘴平定处只有米粒那么大小的捶面,并且要敲打在截面只有一毫米大小耙钉头的着力点上。
  人们常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敢揽你这瓷器活儿!”匠人们根据不同大小的铁制、瓷质器皿运用两种金刚钻子:贴铁的是那种又大又粗的钻子,操作时钻子顶部顶着一块儿如同骨头关节那样灵活的旋窝木板上,而且要用腹部弯腰倾全身力气压住,抽钻旋转,要不然铁器怎么能钻的透,要不然铁器很难钻透。顺着裂纹两边,钻对称的两个等距离的一道道刚好大小合适的小孔,好卡笆子。
  钻瓷器的则是那种非常小的小手金刚钻,钻杆与弓子分开,弓子上端带着一个类似飞机头上的螺旋桨一样的装置,绷两条细弦,下端系在一块小木板两头。操作时螺旋桨卡主钻杆顶儿,线弦在钻杆上趁势一拧缠绕,趁着猛一松手,启动螺旋桨就会随着操作者受压弦下木板上下有节奏飞快的左右旋转起来。为了不使薄而脆的瓷片儿因钻头发热而破裂,每钻开始后要不停的用竹签蘸油淋于钻头钻孔上。随着匠人有节奏的上下打钻,只听到“磁——磁——”地钻头进入瓷器之声,直到一次次钻透瓷片儿为止。
  敲打时,铁制锅盆与瓷器音色音质又不相同。钉铁锅的声音大且有一种破裂之音,用铁锤使劲儿打击笆钉铆尖,只听得:“听听呛!听听呛!听呛听呛听听呛!”随着笆钉的逐渐加多,声音便逐渐变得没有了破碎感,而是越来越显出一种“浑(囫囵)劲”。
  钉瓷器则是用一种很小很小的尖嘴小锤,因为手劲有大有小,着力有重有轻,瓷质有薄有厚,打起来是这样的:“叮叮当!铃铃铃!叮叮铃铃叮叮铃!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叮叮叮叮铃!”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好听!
  箍搂好的缸瓮和钉好的瓷器铁锅,有的比原先还好看,例如壶、碗边沿有伤处,因修理而镶有黄亮亮的铜叶子镶边,一个个因形走势,结构而成的如蝉、蝴蝶、如云子状等等形状,十分好看,且装饰的花纹图案设计精巧令人赏心悦目。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匠人精湛绝伦,出类拔萃,高超手艺造诣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这一行箍搂盆瓮与钉锅匠行业习俗如今已经基本绝迹。别忘了他们曾帮助人们度过贫穷的岁月!
  磨剪子戗菜刀
  磨剪子咯,戗菜刀!
  一句句长长的吆喝声穿过街巷,声音悠长而熟悉。人们探出头来张望,等待磨刀师傅的到来。磨剪子戗菜刀的匠人都是肩扛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腿上还绑着个铁罐。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篮子或一只箱子,里面装一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水刷、水布等等。磨剪刀这一行是无本生意,不需要什么投资,也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技术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懂行。剪子分很多种,长剪、短剪、宽剪、窄剪、圆头剪、尖头剪,裁布的、修树枝的、剪钢筋的、理发的……刀也分很多种,剥皮刀、砍柴刀、切菜刀、开瓜刀、裁纸刀、斩骨刀等等。磨刀匠如果连这都分不清,以后也就难挣饭吃了。
  磨刀人干起活来煞有介事:他劈腿呈骑马状跨在凳子上,自诩骑的是日行千里的赤兔马,磨的便是青龙偃月刀,手捏捏刀背,眼眯看刀刃,在心里计划着从何处起磨。一般磨刀有粗磨和细磨两道工序,粗磨在砂砖上进行,细磨则在油石上进行,一边磨一边还要用绑着布条的木棒在竹筒里蘸水降温。磨好后还要看看刀柄的铆钉是否松动,若是松动活络了,他一定帮你用小榔头敲紧牢固了。
  磨剪子、磨剪刀还是挺有难度的,至少比磨刀要难些。剪刀是两片,磨时剪刃与磨石的角度,剪刀中轴的松紧,都有相当的关系。剪刃两片合在一起后,刀尖对齐,松紧适度,紧而不涩,松而不旷。用破布条试验刃口,腕臂不叫劲,轻轻一剪,布条迎刃而断,方合规格。一般人自己磨菜刀,也能磨快,但磨起剪刀来,则多少要有点窍门,虽然用不着什么力学、数学,可您磨出的剪刀,剪东西肯定打滑。磨刀人磨出的剪刀,虽达不到小说里写的“吹毛立断”的神奇效果,但将刃口放在指甲上,只需轻轻推一下,定能削下一小片指甲来。
  家里用的菜刀时间长了刃部变钝,俗话就叫不“快”了,就需要抢薄。抢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是软还是硬,硬的要用砂轮打,软的用抢刀抢,然后完了再用磨刀石磨。抢刀的工具是一根尺把长的铁杆,两头有横扶手,铁杆中间镶一把优质钢的抢刀,用它将刀的两刃刮薄,再磨锋利。说得通俗些,这把抢刀,就是个铁刨子。刀铲削完了,就在磨刀石上磨。一面磨一面往刀上淋上清水。磨刀人磨一阵,就用手指在刀刃上轻轻刮一下,又眯着眼看看刀锋。一把钝口的菜刀,在磨刀人的手里,只需一袋烟功夫,就改变了面貌。他还把松动的刀把重新箍紧,将刀身上的锈迹全部清理干净。
  磨刀师傅把这当作在创作艺术品呢。当他把磨好的剪子与菜刀交还给主人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蓄满了笑意。这一刻他或许正陶醉在喜悦里,他甚至淡忘了报酬,任凭细密的汗珠从他的额上沁出来,再沁出来。他端起好客主人送来的一杯茶,仰头一气喝完,随手用衣袖抹一下嘴,又忙活开了。
  现在干这个行当的人已经不多了,但还是偶尔能看到一些中老年男子在大街小巷穿梭揽活。磨剪的工钱,要根据刀具不同、磨工难易及工时取价,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也能挣到几十块钱。这行也有这行的快乐与悲伤。游走在城乡每个角落,不需要交税,又不受约束,磨一把刀结一把刀的工钱,不存在有被拖欠工钱之风险。磨剪和磨刀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个古老的行当正在逐渐萎缩,这也许是工业时代与传统手艺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许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吧。
  纸货匠与彩匠
  纸货匠是指专门为去世的长辈丧葬时制作陪葬纸制品的手艺人。以渭北民间丧葬习俗来看,可以肯定是一门年代久远的手艺。   为过世长辈操办丧事,焚化纸货、送寒衣、送火纸是渭北民间古老的乡俗,无论谁家长辈过世,都要请民间纸货匠制纸货。纸货匠所用原料主要有高粱杆、柳树枝条、麦秸和各种颜色的彩纸、细麻绳、浆糊等。主要工具有大小剪刀、小锤、锥子等。先用高梁杆、树枝条、麦秸秆编扎成一定形状的骨架。裱糊上白纸,再配以彩纸或彩纹装饰。制作的品种一般有金山、银山、童男童女、骡马、招魂幡等,丧礼毕后,焚烧在亡人墓前,以示亡灵在阴间能过上荣华富贵、骡马成群的生活。后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纸货匠手艺的提高,纸货制品逐渐增多;有美观艳丽的家庭楼阁;或砖瓦龙门石板院的住宅,并配上各种家具小件,时至今日,发展到制作现代化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备用模型等,可寄托后人对过世长辈的思念之情。
  如今,渭北乡村民间专门从事制作纸货的手艺人已不多见,在城镇街道出现日渐增多的丧葬用品小作坊里,制作花圈却是小作坊的重头戏,还兼做一些房屋楼阁之类。由此看来,纸货匠的这门古老手艺,还是会长期延续下去的。
  与纸货匠一样,彩匠做的也是丧葬白事。这个行业有着极强的地域性,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南端和渭北高原北端的区域,可能与某种宗教仪式有渊源。
  当地居民的顺情老人(旧时指年过花甲寿终正寝的老人。现在指年过古稀在家中寿终正寝的老人 )过世后,办理丧事,都少不了聘请彩匠。彩匠服务对象有两种:大户人家办理丧事,聘用工艺技能高,在当地有名望的彩匠。主人购买好各种彩色纸张等材料,彩匠用这些材料制作装饰成一顶抬埋亡者的专用彩轿。彩轿扎制成后,要举行迎轿仪式。有的地方叫夸轿。迎彩轿的队伍由乐队、孝子及亲朋好友组成。孝子披麻戴孝、怀抱亡者灵牌,到彩轿制作场地。办事人员将祭饭端放到彩轿前,孝子叩请亡者外家主事人验彩轿。外家人认可后,再请彩匠正坐受大礼,并给彩匠赏喜钱和工钱,然后由四名青壮年办事人员(全部要男性),抬起彩轿,在乐队的奏迎下,绕村街一周,抬至亡者灵前。出葬时,将亡者棺材放置彩轿中,抬至墓地,取下彩轿,起棺下葬,封土起冢。葬毕,将彩轿就地焚烧。意味让亡灵把彩轿带到阴间享用。有的地方葬毕后,埋葬者,可抢摘彩轿上的装饰纸花,挂在家中,以求吉祥。小户人家办理顺情老人的丧葬,可直接租赁彩匠的现成彩轿,葬毕,将彩轿及租赁费一并归还彩匠,省事方便又省钱。
  近年来人们将彩轿装扮上了汽车,原来装饰彩轿的纸花也变成了塑料花,围挡彩轿的彩纸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绸缎被料,彩轿更名为灵车,丧家需要送灵全凭租赁,彩匠失去了用武之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让生活变得完整无憾,给后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完)
其他文献
伴着铿锵有力的鼓乐声和悠扬的潮剧唱腔,小小的木偶被铁枝扯着上场了,它们时而甩袖,时而拂面,时而下腰,举手投足俨然真人,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木偶戏的精彩表演,引得台下观众赞叹不绝,小朋友更是跑到戏台后方一探究竟,对木偶的喜爱溢于言表。  以上的情景,在逢年过节的时分,会出现在广东省东部潮汕、揭阳、饶平一带,台上表演的,不是普通的提线木偶又或者手擎木偶,而是在这一带流传数百年,操纵技巧相当独特的铁枝木偶
期刊
以前听家人或朋友说“去打打牙祭”,整个人就会非常兴奋,因为这代表可以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当然随着物质的丰富,这个词的出镜率已经越来越低了。不过,为何称吃上一顿精美的饭菜是“打牙祭”?“牙祭”又是什么意思?和牙齿真有关系吗?  “牙祭”真与“牙”有关  其实,“牙祭”这个词一般指旧时工商业主对店员、匠师、徒工等在农历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肉食,因为旧时肉价贵,低收入者吃不上肉,所以有此风俗,当然这个
期刊
“有乌梅筷子无喉痛,有紫檀筷子无头痛”  这是广州自古流传的关于红木筷子的俗语,从中可见粤人对红木筷子的信赖和喜爱。老广对红木制品一向情有独钟,在传统粤式老宅内,广作红木家具、红木雕刻、红木宫灯等等,或实用或点缀,历久弥新,到了吃饭时间,餐桌上的一双双红木筷子自然也少不了!  红木筷子的起源,其实也与红木家具有关。广州濠畔街在清乾隆时期得地利之便,成为广作红木家具的集散之地,运载原木与家具的船都要
期刊
植物是家中常见的装饰之一,除了美化空间、净化空气以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带动运势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要选对品质,摆对位置。  如何利用植物改善风水  选材  家居中的绿色植物在挑选品种上有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尽量选阔叶类的为佳,尽量不要用带刺的植物,除非是用来化煞的,化煞可以用带刺的仙人掌来调理风水。  如何摆放  绿色植物的摆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风水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摆放绿色植物去做调理。  
期刊
“O’zapft is(开箱啦)!”  中午12时,在12响礼炮声和音乐声中,一个临时搭起的大帐篷里,慕尼黑市长Dieter Reiter大喊着用一柄木槌敲开了第一桶啤酒,把啤酒放了出来。当市长饮下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慕尼黑啤酒节便正式开始了!全场举杯畅饮!  在这里,你可以从北喝到南,从街头喝到……呃,找不到路……  在这里,“Theresienwiese(特蕾莎草坪)”,巴伐利亚方言简称为“W
期刊
“从墨烟张上空飞过的麻雀都是黑的”——这是我家乡广东兴宁新联村墨烟张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制墨鼎盛时期的写照。那时墨烟张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着与制墨产业相关的事情,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烟窑、墨厂(制墨作坊)。  相传在200多年前有一位制墨工匠经过大社下时,因身体抱恙,栖息在社亭内,由于缺医缺食,病情加重,附近的张姓群众见状便把他接到家里,为他治病,精心照料,数月后这位“工匠”身体康复,他被张姓群众的善良所感
期刊
“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句话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耳熟能详,正是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替刘备打开了一条建立一番事业的通道。而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个祖先,也就是西汉景帝的第八子、汉武帝的庶兄刘胜。他在公元前154年被立为西汉中山王,五十三岁时去世,谥号为“靖”,故后世称中山靖王。  汉代中山国位于今华北平原中部,战国时期即为中山国所在,汉高祖末年因设中山郡。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平定吴楚
期刊
[摘 要]惠阳皆歌(皆歌:大家一起唱的意思,以客家方言演唱的汉族民歌。起源于清代末期,在民国时期开始流传,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最为盛行。)是广东客家民间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中惠阳皆歌逐渐扩大了演唱人群,且到今天被广大的群众所喜爱。本文将立足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了惠阳皆歌的历史发展与其内在的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惠阳皆歌传
期刊
[摘 要]舞蹈,艺术的一种。在一个古典舞作品中要塑造出灵魂般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以符合其主题情感的舞蹈语汇为主要表现手段,还需与音乐、道具、舞美及相关艺术等一切有利因素相结合,形成人物形象独有的个性特征与典型意义。文章针对古典舞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典舞作品 人物形象 塑造  中国古典舞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在作品中对于形象特征、性格特点的捕捉,把握进行有步骤的找寻过程,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于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而且在全民素质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开展愈发明显,这对发扬及传承中华文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音乐创作属于群众文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内容相对通俗,但形式十分多样化,因此,相关人员在开展文化活动期间,需多加重视音乐创作的新颖性及艺术性。对此,本文主要就当前群众文化活动期间音乐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