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之我见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e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教学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可,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与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意义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从而使思维得到有效地激活。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学习过程,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形成的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了解新的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因而“合理的情境一般都蕴涵着较深层的数学问题”,问题发端于“最近发展区”极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数学与儿童的生活、数学经验有效地整合,然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数学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总之,创设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的。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其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与研究的数学世界。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的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
  2.巧设疑问创设情境。思是智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活动,学生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抽象性决定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艺术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产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3.借助活动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跟老师一块儿切一切,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切第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接着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具,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看看、摸摸、数数、比比、量量、画画、折折等实践活动,自己探究出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样的数学使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双基”,又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4.利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童话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音乐渲染三者有机结合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适合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使用。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接着我让学生按这个故事往下讲,使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这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不断重复”,并告诉学生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从而引入课题《循环小数》。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了使学生乐学的情境。
  三、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情境要有真实性。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不应是相悖的。
  2.创设情境要有“数学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创设情境要有“发展性”。教师要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4.创设情境要有“吸引力”。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并且不能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应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仅仅是调动起学生一开始的兴趣,不应当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伊始,而应是充满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只要有学习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学习情境,它应当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应当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地学习。作为沟通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的桥梁——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以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在实际的操作中涵盖着三层含义:通读文章内容以掌握文章主题是什么;对细节剖析和理解推断以实现对文章深层含义的透彻把握;不同题型的不同有效关注点以及针对性解题。但在学生经常本末倒置,过分注重第三点,表现在为了解阅读题而阅读。教师的责任则正是训练学生长远而稳定的阅读技巧,养成为赏而读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而博闻明理,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而
厚板卷制的厚壁容器,其焊缝缺陷会导致容器破坏,多层包扎筒体可避免焊缝缺陷引起的容器破坏.简要介绍了两等分、三等分层板包扎时逐层相错角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实际生产中相
新课标把语文目标定位为“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即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的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途径是把阅读与
本文采用实地跟踪划界,然后标记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求积的方法,初步揭示和阐述沁蟒河中上游地区称猴野生状态巢区的类型、布局、发展趋势。最后通过对几个与巢区有关的特
一、“有意栽花花不开”,褪色的春天令人心痛  在一次的习作课时,根据教材要求,要让学生写一篇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应该说,此文题材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不仅爱写会写,而且也能写得出色。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点习作素材,我决定故意迟到几分钟,制造点特殊的习作效果。  可以想象,在经历了最初两三分钟的耐心等待之后,教室里必定会逐渐“乱象纷呈”,学生定会猜测、议论、嘀咕、吵闹……与以往不同,我期待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保证。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反思包括对于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个性化教学的反思、对师生双边活动的反思、对探究性活动的反思和对教学火花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必须要学会反思,学会对自己课堂上的行为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