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还欲成少年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退休手续去单位人事处签字时,经办人问:你有没有漏写了什么?某某年到某某年大学在读,某某年毕业到福建文学杂志社迄今。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简单的履历表。
  这是事实呀!我也没给自己规划过人生,寸步不移,要一辈子当编辑。常言讲:树挪死人挪活。多年以后,庆幸还活得好好的。私底下我开过玩笑:敝人在《福建文学》卧底三十八年。其间的人和事,还有刊物情状,真的看得很明白。
  第一次写这样的回忆性文章,梳理一遍下来,还是被编辑部早年的集体温馨与个人激情感染了,特别是那火热的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那是怎样的一种文学气氛!《福建文学》前身《福建文艺》推出舒婷新诗讨论,引起万众瞩目,发行十万份的热度还伸手可感。分配到《福建文学》,在我就读大学的中文系,那是一个金字塔顶端的存在。1981年改刊名后,《福建文学》一家伙进了三位大学生,因为三人名字里都有一个“jiàn”,主编们对外介绍为“三剑客”。看得出,他们对年轻人充实到编辑部的一种欣喜,说得高远点,这是一种编辑队伍的梯队建设。
  进《福建文学》伊始,战战兢兢,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孙绍振老师告诫我:少说话多干事。小说散文组组长张是廉是手把手带我的师傅,他专门给我介绍编辑部各位大神的为人品性,看稿注意什么,如何应对形形色色的作者,等等。里里外外都当那么一回事,小心翼翼的。
  当年编辑分地区看稿,全省七个地区两个市,加上外省和部队系统,安排给我练手的只能是小说作者贫瘠的不毛之地。那年月,出人头地的机会少得可怜,文学显得异常神奇,八分钱邮票贴上寄出去,过一段可能就出名了。现实也确实如此,在《福建文学》发表一篇小说后,勤务兵变宣传干事,工人、农民调入文化馆、报社的大有人在,写作改变人生命运属于常态。
  那时,国人的文学热情仿佛今天父母送孩子到各种培训学校一样高涨,自发来稿以麻袋计。案头稿件总是退潮又涨潮,编辑们就是愚公,终日挖山不止、阅稿不断。我做过统计,中稿率千分之一。我经手编发的第一篇小说稿来自寿宁,作者把乡村生活描写得绘声绘色,起步不凡。素不相识的人,你在一堆来稿里剔出他,还把作品印成了铅字,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快感,便染上了编辑的瘾头。几年后,他和我断了通信联系,咨询他人,方知其染疾早逝。迄今想起,心里还有隐约痛感。
  每位编辑都有一本规范的登记簿,来稿时间、篇名、作者和地址要逐一记下。尽量都写退稿信,这样的工作状态久了,给朋友写信,龙飞凤舞的,大家笑称用的是编辑笔法,颇似当下三甲医院主治医生开的药方。公事公办的退稿签尽量少用,冷冰冰不说,还吃力不讨好。常常是几个月后,作者来电话查询,你不得不去翻查登记簿,从成堆的弃稿里找出来,再重温一遍,理出此前已经得出的结论,写一遍退稿信寄回原址。
  刚进编辑部,经常无稿可编。主编们看过直接寄给他们的小说稿,达到发表水平的,会转我处理。记得有一篇福清来稿,写乡村生活,立意不错,但通篇文绉绉的学生腔,被我用红笔编花了,只得重抄一稿交印刷厂排版。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是编辑们爱显摆,而是当年福建小说基础太弱了。多年以后,搬办公室,又看到原稿,稿纸发脆,揉成一窝碎片进了废纸篓。此前,潜意识里也许还曾梦想过以之当军功章,挂在自己编辑生涯的某一截时段里。
  选中稿子被枪毙次数多了,年轻编辑都比较郁闷。我们的心气在大办公室乒乓球桌上找回平衡。每天上午伏案到十点左右,是编辑们活动身体时间。遇上主编们上台,我们前调后推,他们跑不赢还失分。有时连发两个下旋让回球下网,然后来一个上旋,球被高高挑起,迅疾上网跃起,在球的下落中,拍面一触,过网球在桌面嗒嗒地轻跳,退守远台的主编们原地碎步,眼睁睁看着球落地,鞭长莫及。在大家愉快的笑声里,什么都扯平了。
  20世纪80年代初,文艺思想解放浪潮席卷全国,欧美各种文艺流派非常时髦。记得一位女作者,人长得漂亮,心气也比较高,与之谈稿子,编辑若没谈到点子,她只瞥一眼就会让人赧颜。那意思是这你也看不懂,观点太陈旧啦。她的一篇以意识流写情绪的小说,主编们审后通不过,处理退稿时老编辑都退避三舍。这时领导发话了,叫我去谈。新来大学生接受过现代文学教育,谈起来会更准确到位。作者是编辑部的衣食父母,编辑部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从来都是持谨慎态度。
  一年后,我见异思迁了,对组长发牢骚:分一个好地区让我负责,一定给你编出好稿来。后来调整时,便把部队系统划给我。我翻阅了那一两年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凡部队系统被选中的小说作者全看一遍,分析作品特点,以博得认同。然后寄出六七封热情洋溢的约稿信,果然组到三四篇小说稿。其中,北京空军专业作家权延赤的中篇小说《红楼轶事》发了头条,当年还被评为《福建文学》的优秀作品。
  這里有一件事得说,本省部队有位老作者提意见了:部队的稿,凭什么让一个小年轻看?也太不重视了。他写过什么东西?
  这是当年的氛围,我们几个新来的大学生,有人头脑活络、长于交际,但不擅长创作文学作品,想打击他时就说:你搞贸易肯定赚大钱。只一句话,便讲得他垂头丧气,骄傲不起来了。
  在大学时,我只在省级报刊发表过两组散文诗,豆腐块的样子。那人的话很刺激我,开始憋着一股气写小说,把它变成一种当好编辑的动力。那几年,我几乎一年发表四五个中短篇小说,与人合作出版了两部历史长篇小说,外加一本散文集。后来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经朋友推荐,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要出版。当年心气很高,“农民”不好听,不干,转投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半年后退稿,终成一堆废纸。依靠这一点个人成果与那些重点作者勉强平等对话,在职务魅力外获得了话语权。这是一位年轻编辑成长的必需进程。
  那些年,编辑部很注重在作者中的口碑,要求编辑工作认真细致到位。来稿里时常出现把中间某页稿纸用一滴胶水黏起,或夹一根头发丝什么的。故此,无论品质优劣,都得把稿子逐页读一遍。倘若没有把这些小伎俩工兵排雷似的处理妥帖,主编可能会接到投诉电话,甚至外部传得沸沸扬扬,某编辑没把稿子看完就提意见退稿。当年流传一个经典段子,国外编辑接到这样的投诉后,坦率地告诉作者:一颗臭蛋,我咬一口已经知道了,干吗非要把它吃完!这成了我们职业的护身符。其实,单一工种干久了,谁不会熟能生巧?就像有一年的北京劳模,在百货商店干了一辈子营业员,顾客要一斤大白兔奶糖,她一把抓下去,一颗不多也不少。那时基本没有打印稿,都是手写,看来稿信封观笔迹,再翻开稿子的第一页,题目、字迹、行文,甚至只需观蛋形,已经分辨出它的优与劣。   编辑干了一辈子,我敢说,没有一篇达到《福建文学》发表水平的小说自发来稿在我手里漏过。对那些重点作者,大家则希望在一个时期里,他或她有令人欣喜的进展。这话对编辑部全体同人一样有效。因为当年闽地小说队伍薄弱,大家总会把作者的优点放大来看,发现苗头便长期跟踪,唯恐自己成了一片灰云,遮挡住一颗新星的闪光。
  特别佩服老编辑。记得一件事,坐在我边上的老庄,某天把看了一半的小说稿递给我,那是一段写主人公翻开木箱、一窩蟑螂乱窜的情形。他说,写得非常精彩,基本判断是抄的。事后,他照着篇末的电话找到本人,与之聊创作谈体会,把对方问到漏洞百出,最后坦承抄袭出处。好编辑都修炼有这样的职业敏锐,埋汰好稿都难。
  也会出现所谓“事故”。有一回,迟我一年进编辑部的小廖,把某位外省名家的小说稿给退了。平时大家关系挺好,经常聚在一起,谈起小说小廖头头是道,只能说他处理小说稿自有一套。事后,他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的小说《无尾猪轶事》发表于名刊,著名作家王蒙还为之写过评论。
  其实,一些退稿,在其他期刊上亮相,也不能笼统视为《福建文学》漏选,各家期刊有各自的要求。但若在名刊上发表,我们应该也得检讨一番。选稿是一把双面刃,有的时候,得视人而言,视情而论,松紧有度。
  《福建文学》希望本省作者第一篇作品都先在本刊发表,从这里再走向全国。当年,本省少见一出手就让人惊艳的小说横空出世。土地贫瘠,我们没有选择国花栽培的理由,所谓期刊风格更无从说起。编辑部向来奉行相对的好稿主义,发现新人力推,老作者一时突破不了,一年里也会给点机会,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便有了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当下福建的某些小说大腕便是这样一步步茁壮起来的。
  什么是好稿主义呢?小说不像诗歌和散文,到了一定层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小说由故事、场景、细节和人物构成,当然还有叙述语调,即便你不喜欢这类写法,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分量摆在那,能称斤掂两的,无法屏蔽。
  当年的文联机构远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福建文学》包揽了现在作协、文学院、理论室的很多职能,不仅仅就稿谈稿。对重点作者而言,即便不写评论,也要把他的全部作品看一遍,并与之沟通,知晓其人生经历、阅读兴趣、文学创作感悟等,一起探讨解决方案,进行文学突围。
  当年那些写小说的作者都叫我老陈,一个二十出头的老陈。如今细想,没被称呼成老师是一种荣幸,我成了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所做的工作就是像一个标准编辑那样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编辑部的优良传统,除了看稿提修改建议,拱手捧出自己积累的生活细节和重取题目均属家常便饭。
  为了掌握作者创作动态,编辑们经常下基层组稿。记得进编辑部第二年,我和另一位“剑客”林建法出差,在南靖丰田华侨农场找到一个叫海迪的重点作者,大家一见如故。他是龙海人,大龄青年,单身一人在供销社工作,生活过得邋邋遢遢。我俩跑了一圈再到龙海时,向文化馆负责人推荐了他。那时,省里文化部门下来的人还颇具权威,居然调动成功,环境的改变为海迪后来的小说创作加了油。
  这种编辑案头之外的事,我们这几位年轻人经常干。那些年,办刊经费不足,编辑们得想方设法找点子。1983年,黄文山和林建法到两广搞发行,路途中动议在《福建文学》“台湾文学之窗”栏目的基础上,另外创办一本台港文学杂志。他们回来后,向主编们提出建议。编辑部开了几次会,大家一致以为这是作为海峡前线的福建的优势,而且这样的刊物一定畅销。次年,《台港文学选刊》以《福建文学》增刊的名义火速创刊,马上吸引了全国各地和台港地区的眼球。这本刊物的热销,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在《福建文学》的办刊经费增源上功不可没。
  当年,我们自办发行。每到出刊,下班后,几个年轻人便责无旁贷地留下来,打包发往各地的二渠道发行点。或者周末加班,把一摞摞期刊运送到火车站乘务段,通过铁路销售。还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大概是1986年,上海开展“扫黄打丑”专项整治,我们在上海发行点的《台港文学选刊》被一视同仁全部查封。事情来得突然,主编指令我和刚调到编辑部不久的小蒋火速赶赴上海发行点结余款,并救出我们的正规出版物。时值春运,一票难求,关系户乘务段的熟人把我们送上车厢,我俩在人山人海的夹缝里一天一夜站到上海。在上海期间,我天天乘公交车去发行点负责人家里,赔笑脸说好话。当年的人真的没太多心计,负责人每天和下面分渠道结账,讨到的款都给了我,最小的纸币是一元。小蒋那头也成绩满满,在华师大朋友宋琳帮助下,出具省文联介绍函,去上海公安局讨回了被查封的期刊。
  回来途中,挎包不离身,心情像电影《天下无贼》里的王宝强,那里面躺着五千多块钱哪。那个年代,万元户可是今天的富豪。我们这些酷爱文学的人,经常垂头丧气地说:假如有一万块,我就辞职去写小说。
  回忆这些旧事,想表达的是,与我一样从大学进入编辑部的年轻人,是在怎样的一种工作氛围里学做人学做事,编辑部的良好风气,老编辑的言传身教,使我们确立了这一辈子的安身立命之本。
  而今,时代变了,没有稿纸了,投稿、退稿只需在网络上传来传去,编辑们是清一色的后浪。编辑变了,作者变了,对应的编辑方式也变了。在改革开放后《福建文学》的历史进程里,我这枚一直拴在这部传统机器上的螺丝钉,算得上是最后一个脱落下来的。早年,编辑部传给我的遗产,就这样留在我的手里心里。
  我的心思从来没花在算计上,一直保持着直率、真诚和心无城府的品性,三十八年来,感觉没叠加什么人生经验,这让我现在很容易回到从前。
  干了一辈子编辑工作,我在心里立了一座碑,所谓碑都有铭文,郑重其事的,而无字碑鲜见寡闻,这正是我所欲也。
  感谢《福建文学》给予的营养与自由,多年以后,它让我依旧身轻如燕。
  责任编辑 杨静南
其他文献
现代人喜欢柔软富有弹性的枕头,而古人偏偏喜欢硬的,而且怎么硬怎么来:石枕头、木枕头、瓷枕头……看古装剧时,观众也忍不住抛出这样的疑问:古人的枕头又高又硬,不会得颈椎病吗?  枕头选不对,越睡人越累   在古代社会中,流行着“高枕无忧”的说法。“高枕无忧”一词最早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指的是枕头垫得高高,安心睡大觉。   元朝的人枕头一度达到20厘米高。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古人的“高枕”并非“无
期刊
好友薇薇在朋友圈发了个“九宫格”,远处蓝天碧海白沙滩,身边各种高档美食,她和老公甜蜜比心。看似不经意轻撩发丝,手腕上名牌新款手镯已让人移不开眼睛。再看定位,明晃晃地挂着某知名度假区的高档酒店……炫得不要太明显!可是那文案,薇薇居然在抱怨老公不该把结婚纪念日搬到这么远的地方过,不如在家粗茶淡饭舒心。   我瞬间柠檬精上身,心里一万个不舒服。迅速瞅了眼评论区,小晴的回复引起了我的注意:妈呀,你太凡尔赛
期刊
在《旁观害羞者》之前,我写过《冷血之物》和《风台赶鱼人》。三部中篇小说的主角都叫戴清弢,实际上就是同一个人,一个来自海边小城,生活在深圳的中学语文教师,性格内向,甚至孤僻,孜孜矻矻之余,还有点自己的心事和秘密。  几年前《冷血之物》发表之初,曾有读者评说有《局外人》的影子。老实说,我写作时并无致敬的意思,如果是因为太喜欢,导致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可能也是存在的。这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后来那部小说其
期刊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相亲相爱的父母。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李凯稠和妻子樊桐舟显然没料到,一首《你笑起来真好看》让他们成了“李昕融的爸爸妈妈”。李凯稠和樊桐舟是音乐圈内有名的夫妻档,李凯稠写过不少风靡全国的作品如《套马杆》《火红的萨日朗》等。樊桐舟则是中国最早的和音组合“黑鸭子”的成员。   “陪伴女儿成长是件快乐的事,她带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李凯稠笑着说。女
期刊
前段时间,我生活在焦头烂额中。   女儿学校调整成了春季作息,到校时间要提早半个小时,原本早上时间就紧张,现在更是鸡飞狗跳。   首先,叫孩子起床是个大难题。   不管怎么喊,闹钟响几遍,女儿都闭着眼睛不肯起来。好容易把她拖起来,又要盯着她洗漱,催她吃早饭。终于收拾妥当,火急火燎拉着她出门,又发现昨晚的作业没带……   痛定思痛后,我决定下一剂“猛药”,彻底把包袱还给女儿。   于是,我告诉她:妈
期刊
这是我独爱的铁灰色  这是我独爱的铁灰色  岁月向下的一个顿挫之色  炮台,几门被废弃的大炮  谁还记得  它曾经的铮亮与威武  喑哑了半个世纪  炮筒,依旧向着远方  像一个老去的拳王不忘当年勇  伸出它的铜拳铁臂  却有鸟儿栖息在上     我无比惊心于铁灰色  这盛大的安详  幸福是需要比较的  炮台就是这样的作用  像是明暗的对比  不必铸刀为犁  落日还是那个落日,野菊花  依然岁岁枯
期刊
在叶坪的一棵树下呼吸  抵御翠绿的鸟鸣与高挽的流云  在叶坪看一棵棵树  看它曲折的枝干  呼吸瞬间急促  ——在这里,我们甚至爱上了它的急促  爱它的每一个突起  就如爱父母、爱人和孩子的皮肤  它究竟扭转了多少次的危机  才始终保持着这向上的身姿  它的心跳深潜于蓝天之下  只用绿色带给它爱的人民以希望  而不发出艰难困苦的那一声喊  在叶坪的一棵树下  我们的呼吸如地上跳跃的阳光  怀念着彼
期刊
1960年一个大暑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热风》月刊社,从此开始长达三十六载的文学编辑生涯。  《热风》是《福建文学》的前身,隶属福建省文联,与省作协、美协、画报社等单位合署办公,总共不过三十余人,挤在福州屏山南麓的一幢二层青砖小楼里。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市民每个月供应二十四斤粮食,半斤肉,四两油。我们天天饥肠辘辘,无精打采。编辑部的领导和作协的知名作家,如张鸿、马宁、郭
期刊
作者简介  林雪,现居沈阳。1988年参加诗刊社第8届青春诗会。2006年获《诗刊》新世纪全国十佳青年女诗人奖,诗集《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出版诗集《淡蓝色的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大地葵花》《林雪的诗》等,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诗歌鉴赏集《我还是喜欢爱情》等。  南 方 兰 花  为不辜负植物和文学  那时的造物已把南方成功地  塑造成一只鼻子①  而我今天试图还在诗里  学习
期刊
大 衣 櫥  母亲那个带镜子的大衣橱  叠放着父母、大哥、二哥和我的四季  内外衣紧密相依  散发着干净的樟脑味  母亲总是亲手开关抽屉和橱门  生怕它被碰伤  即使在她难以行走之际  衣橱像火车载着我们迁徙各地  我们穿走所有的衣裳长大成人  父亲穿上全部的衣裳去了天堂  衣橱里只剩下母亲的四季  母亲乘着白露升天  收废品的人将带镜子的衣橱搬走  他们在街上  砖头手脚相加  拆卸声重重刺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