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浅析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决定了中学作文教学要围绕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能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无论是课标还是中高考都要求学生作文必须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现实中学生在作文时却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教师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生命力、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生活培养学生写作的情感意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思想感情不过是生活的反映,因此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就应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生活中自己内心的情感:油然而生的欢乐,抑制不住的兴奋,热泪盈眶的感动,挥之不去的惆怅:写自己的思想:别具慧眼的见解,对社会现实的忧愁,对人生道路的迷惑;写自己的校园:风采迥异的老师,性格不同的同学,色彩缤纷的班级,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和别有情趣的生活画面。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情感产生的途径之一,通过细致地观察、充分地了解才能够触发灵魂深处的情感,才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观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有观察没体验的观察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善于观察,并对观察的素材进行不断的思考、提炼、加工和整理,从中挖掘和捕捉生动的瞬间,才能使笔下的生活充实、人物鲜活,写出的文章才具特色、富有新意、饱含真情。
  二、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自由、大胆地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他们不敢说,因为如果他们说了,就会带来不如意的后果。教师会严厉批评,会给他们不及格的分数。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说违心话讨大家喜欢。
  教师要解除学生写作中的种种心理束缚,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大部分考生在作文中不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看别人(教师、考官、家长)的脸色说话,按规定的模式进行写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口”的创作意识,让学生知道写作文不是为了取悦某人、不是为了得高分、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某种情绪、某种感情、某个观点,等等,并为自己的真情流露,自己的写作风格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三、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巧妙地表达真情实感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情感世界,有不为人知的内心秘密。有些学生可能会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但是有很多学生在作文中却是无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他们或者语言方面欠缺、或者有其他的顾虑。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写自身经历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经历,这些都是写作的好材料。不同的回忆让学生写出不同色彩的文章。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自己的特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他们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在写自身亲身经历时,可以布置命题作文:如《童年趣事》、《第一次》、《我最敬佩的人》,等等。不仅能如实地记录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而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注意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叙述一件事情没有任何细节描写,只是泛泛而谈,即使是自身经历的事也会给人虚假的感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描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写一个物体要从不同角度去写,写一个人要用不同的眼光去写,写一个风景要从不同角度去写……只有这样才能把细节写出来,才能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3.注意语言的组织
  作文就是用语言记录生活。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用生活语言,就是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青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感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组织恰当就能很好地表达心中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大胆真实、巧妙地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还要通过不同的评改方式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的信心和勇气。
其他文献
爱有很多种,有的深沉如海,有的温柔似水,有的炙热如火。我认为其中最为动人的莫过于“师爱”。记得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一、亲其师,信其道  教育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纯洁心灵的学生,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爱。教师要用一个小小的举动赢得学生的信任,用一份爱为他
标本兼治是中医常用辩证方法,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尤为重要。本虚是指脾阳不振,胃阴不足,脾胃气阴两虚。标实是指湿热、瘀血、气滞、邪毒。通过整理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研究
目的针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小龄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研究,了解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法对其治疗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支气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生活是语文实践的基础,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极为宝贵的,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意识的反映、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这种特殊生命活动中迸发的智慧火花,更是存在于学习主体中的丰富而又宝贵的活的学习资源。”这说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   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而写又是主要任务。学生进入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靠多读,二靠勤练。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不但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同时,还需要认真研究阅读和作文的关系,重视扩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1.指导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认真领会精神,转换角色,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学生求知的需要,要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语文课堂成为新课标指导下的灵动的课堂。  一、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开发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在性心理萌发并逐渐趋向成熟的时期,与异性交往的需求随着个体身心的发育和成熟自然产生.这个阶段学生间的异性交往最容易被忽视、被误解,容易出“乱子”,如何引导
从甘肃省景泰县条山农场不同连作年限的马铃薯地块中取根际土样品,分离筛选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菌。采用土壤平板稀释、对峙法筛选拮抗菌
针对国内传统煤矿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首先,表述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定义,绘制出煤矿重大事故组合式应急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促进当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寻找合适的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有关的探究实验。  一、运用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史,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生物科学的理念  在新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科学发现史、科学家故事等内容,如核酸的发现、维生素C的发现、细菌和真菌的发现等。科学家们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敢于怀疑,勇于探究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