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研究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研究采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对其实施及成果进行了初探。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性,在教育教学设备、规则和制度上均具有可行性。2. 教学实践方面,从课前准备到教学过程再到最后的课堂评价,都可以采用1对1数字化学习的形式开展。3.在成果和意义方面,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感、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以及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人才。
关键词:1对1数字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1对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
“1 对1 数字化学习”即one to one digital learning,也被称之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电子书包”、G1:1 等[1]。
目前,学术界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其界定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合适教育;是应用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转型,真正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角色转换;是泛在学习,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不是单纯的在线课程;不是单纯的“电子书包”;不是让整班学生都盯着屏幕的课件播放和传授讲解;不是学生无序学习;更不是用技术取代教师[2]。
1.2 1对1数字化学习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理念21世纪初在美国最先兴起。2002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专门术语由Cathleen Norris & Elliot Soloway正式提出[3]。随后,出现了由“全球1:1数字学习研究联盟”推动的1对1增强学习技术(One-to-One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以及“G1:1研究共同体”等重要研究机构[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发展[5]。各国一对一数字学习项目不断涌现,如美国一对一计算项目、德国的笔记本大学项目、法国的电子书包项目、伦敦城市大学的混合移动学习解决方案等等[6]。
2007年,英特尔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理念引入中国,国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相继展开。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英特尔提出了基于一对一学习理念的“移动电脑教室解决方案”,电脑从学生被动学习的媒介成为了辅助主动学习的环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式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的支持,并从2008年开始在国内学校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中国首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创新实验室落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我国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2011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计划启动,计划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优良的师资队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试验并取得相关成果。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已有近1000所学校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
1.3 1对1数字化课堂的功能研究
利用数字化学习终端的交互功能深度发展学习者的各项能力。借助电子配备,师生之间可以根据实现多维度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和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学习,就学习内容展开探讨。探讨结束后的反思环节,相关应用会及时记录学习者的参与情况并提供分析数据,有助于师生的自我反思。
利用电子资源推送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资源推送是在1对1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及时地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
利用数字化学习终端的情景创设功能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感知体验。情境性是1对1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和特色之一。在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类软件,给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在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较难体验到的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使抽象陌生的事物具象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求知热情。
1对1数字化学习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更要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是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形态。数字化学习终端通过其特有的模块和功能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获得全新的感知体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7]。
第二部分 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
2.1学校背景概况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2010 年启动了为1对1未来学习班,以“1对1数字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 21 世纪技能。学校利用多种1对1互动学习平台,将数字化教學工具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利用数字化设备强大的功能,课堂形成了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1对1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不断整合和完善,教师可以获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生成各类学习成果,教学活动整体过程可以实时记录、共享、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二十一世纪技能的提升。
2.2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行性分析
基于学校的教学和学习配备,教师和全体学生都具备1对1数字化学习工具,如MAC电脑和iPad设备,在教育教学设备上提供了可行性。
教师和学生有共同遵守的协议,即电子配备的使用规则,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觉遵守。如在课堂中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电子配备,听老师讲课暂时不用电子配备时电脑15度,iPad反扣左上角。电子配备使用协议的签订,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供了规则上的可行性。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途径和方法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行性。 2.3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
2.3.1教学实践总体情况概述
我校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校本课程,参照香港赛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共创成长路》教材,以及人大附中系列学校的共同备课成果,结合我校实情,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
教学的主题包括:团队合作、情绪控制与表达、人际交往、自我认识、时间管理、我信我能、生命理解、学习能力、直面挫折等。
在初一年级进行授课,校本必修课。每周一节,男生、女生分班上课,男生一学期,女生一学期,共一学年。
课堂采取活动课的形式开展,使用1对1电子设备进行教学互动。
2.3.2課前准备
研究准备主要包括课前对电子化应用程序进行筛选,提供电子化学习的学生材料,创建学习资源共享途径等。
经常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Pages文档创建学习材料,Numbers文档建立学习资源,抢答网作为数据收集手段,电子扫码程序用作收集学习心得与反馈,Padlet网页作为思想迸发和碰撞的工具,云存储系统作为创建学习资源的共享途径等。
学生的研究准备主要包括按照教师要求拿出相应的电子学习配备,并保证网络顺畅。
2.3.3教学过程
电子化教学配备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课堂的高效教学作技术支持和保证的,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并非每节课都使用电子学习配备,也并非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使用电子学习配备,总体课程使用率达到80%左右。
本文,将以人际交往主题的《我好你也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教学过程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
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电子学习配备,在不需要使用时电脑15°放在课桌上,iPad反扣放在左上角。
首先是导入活动“我眼中的‘它’”。以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学生熟悉的形象为例,学生用自由分享的方式对其进行形容,教师引导出学生形容的是实际是这些形象的性格,并给出性格的定义,即“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性格体现在言行上。”
课程中导入活动一般以热身的形式呈现,需要学生做心理活动,热身活动以动作、言语等形式进行师生和生生互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电子学习配备。
接下来是主体活动“不受欢迎言行”。学生通过云存储系统中班级文件夹——心理文件夹——不受欢迎言行子文件夹下载“十大不受欢迎言行”Pages文件,从20个不受欢迎言行中选出10个个人认为最不受欢迎的言行,在Pages文件中进行选择。个人选择结束后,在小组进行讨论分享。教师引导人际交往的口诀:“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也好”,引发学生思考选出的不受欢迎言行是哪种人际交往原则偏多,在生活中需要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
主体活动以课堂主题和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相关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体验活动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用到1对1数字化学习方式,即有些课堂教师提前做好电子学习材料供学生参考和使用,有些课堂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应用,根据SAMR模型,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既有改善层面的替代和增强,也有改变层面的修改和重塑,实现了信课整合的目标。
下面是延伸活动“三人行”。学生继续通过云存储系统中班级文件夹——心理文件夹——三人行子文件夹下载“性格类型学生页”Word文档,介绍三个初一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引导学生分辨三种性格类型:好斗型、被动型和决断关心型。思考填写他们三个人分别受朋友欢迎吗?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没有考虑自己的感受?是一个怎样的人?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自己与那种性格相似及其原因。希望学习那种性格,特别是学习哪一方面。
最后是课堂生成与反思,学生运用iPad扫码器进行扫码,扫码后得到课堂反馈与评价的Pages文档并进行深入反思,对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
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是学生静心反思的时间,通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学生沉淀课堂内容,同时留存形成长期的个性化心理档案。
第三部分 成果与分析
3.1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产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实现技术和课的有机整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同时,这种课堂形式的呈现,是互联网原住民学生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电子设备的课堂应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感。
这种教育模式也是未来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的新型教育理念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人才,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能力等。
初中心理健康课以体验式活动为主,通过亲身体验,进而观察反省,从而总结领会最后积极尝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式的课堂,学生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体验,体会活动过程中带给自己的感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这种感受更加的鲜活,同时易于将学习成果进行保存和分享。
3.2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心得
在课堂中,只要提到上课需要用电子配备,学生都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这也与近几年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它主张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学生无论是由于使用电子配备所带来的积极情绪还是课堂体验中加入了1对1数字化学习产生的积极情绪,当他们回忆起课堂活动时,能感到满足,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感到快乐,对于未来的课程充满希望。 在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中,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这六大美德。
在智慧与知识这一美德中,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对新技术和新活动产生好奇,经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过程进行发问,对课堂与数字化学习的所有话题都感到着迷。喜欢探索和发掘新的学习程序。喜好学习,不管是在課堂上或自学,都喜爱学习新事物。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性,经常能够想出新的方法。提升情绪智慧,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
在勇气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完成自己的课堂操作,会尽力准时完成,在完成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在仁慈和爱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互相帮助,无论是在技术上遇到难题还是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享受为别人做好事。
在正义这一美德中,学生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在修养与节制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感觉与行为,包括电子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在心灵超越这一美德中,学生对未来的课程充满期望。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1对1数字化学习虽然能够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讨论与深思。
1.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电子配备对课堂讨论环节的影响是较大的,有电子学习配备时讨论效果反而不佳。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当学生使用电子配备参照进行讨论时注意力不容易全部集中在讨论的主题上,电子配备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讨论注意力。
2.当电子配备或者网络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成为课堂需要攻克的难关。学生的电子配备出现过以下问题:电量不足影响使用;APP打不开或者版本需要升级;程序之间的不相容等。课堂中网络出现过故障:网络连接不上,多人同时使用网速较慢等。学生电子配备操作上出现过的问题:对APP不熟悉不会使用;无法按照教师指定的电子路径上传相应的课堂作品;要求独立思考时用网络上现有的材料而非自己得出结论等。当因电子设备或网络原因影响课堂教学时,教师需灵活处理,采取其他方案进行教学;当学生由于不熟悉操作过程而影响使用时,教师可进行个别帮助或学生互助的形式进行解决。
3.目前,适合初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专业APP资源相对较少,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匮乏,这也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困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关注这一领域。
参考文献
[1]陈德怀. 一对一增强学习技术:全球合作研究的机遇[EB/OL].
[2]蒋鸣和.“1对1”数字化学习促进课堂变革.第五届英特尔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上的专题讲座,2012.
[3].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4] 孟琦,潘裕翼. 1:1数字学习的实践研究—对学生笔记本电脑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1).
[5] 曲鑫,申云化,张艳莹. 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5).
[6] 何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研究与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7] 彭介润,高航.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 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7).
关键词:1对1数字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1对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
“1 对1 数字化学习”即one to one digital learning,也被称之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电子书包”、G1:1 等[1]。
目前,学术界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将其界定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合适教育;是应用技术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转型,真正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角色转换;是泛在学习,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不是单纯的在线课程;不是单纯的“电子书包”;不是让整班学生都盯着屏幕的课件播放和传授讲解;不是学生无序学习;更不是用技术取代教师[2]。
1.2 1对1数字化学习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理念21世纪初在美国最先兴起。2002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作为专门术语由Cathleen Norris & Elliot Soloway正式提出[3]。随后,出现了由“全球1:1数字学习研究联盟”推动的1对1增强学习技术(One-to-One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以及“G1:1研究共同体”等重要研究机构[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发展[5]。各国一对一数字学习项目不断涌现,如美国一对一计算项目、德国的笔记本大学项目、法国的电子书包项目、伦敦城市大学的混合移动学习解决方案等等[6]。
2007年,英特尔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理念引入中国,国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和实践相继展开。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英特尔提出了基于一对一学习理念的“移动电脑教室解决方案”,电脑从学生被动学习的媒介成为了辅助主动学习的环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正式进入中国后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的支持,并从2008年开始在国内学校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中国首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创新实验室落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我国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2011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计划启动,计划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优良的师资队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试验并取得相关成果。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已有近1000所学校参与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
1.3 1对1数字化课堂的功能研究
利用数字化学习终端的交互功能深度发展学习者的各项能力。借助电子配备,师生之间可以根据实现多维度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和网络资源进行协作学习,就学习内容展开探讨。探讨结束后的反思环节,相关应用会及时记录学习者的参与情况并提供分析数据,有助于师生的自我反思。
利用电子资源推送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资源推送是在1对1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及时地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
利用数字化学习终端的情景创设功能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感知体验。情境性是1对1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和特色之一。在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类软件,给学生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在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较难体验到的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体验,使抽象陌生的事物具象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求知热情。
1对1数字化学习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更要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是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形态。数字化学习终端通过其特有的模块和功能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获得全新的感知体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7]。
第二部分 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
2.1学校背景概况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2010 年启动了为1对1未来学习班,以“1对1数字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 21 世纪技能。学校利用多种1对1互动学习平台,将数字化教學工具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利用数字化设备强大的功能,课堂形成了全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1对1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不断整合和完善,教师可以获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生成各类学习成果,教学活动整体过程可以实时记录、共享、评价、反馈,有助于学生二十一世纪技能的提升。
2.2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行性分析
基于学校的教学和学习配备,教师和全体学生都具备1对1数字化学习工具,如MAC电脑和iPad设备,在教育教学设备上提供了可行性。
教师和学生有共同遵守的协议,即电子配备的使用规则,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觉遵守。如在课堂中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电子配备,听老师讲课暂时不用电子配备时电脑15度,iPad反扣左上角。电子配备使用协议的签订,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供了规则上的可行性。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途径和方法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行性。 2.3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
2.3.1教学实践总体情况概述
我校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校本课程,参照香港赛马会青少年培育计划《共创成长路》教材,以及人大附中系列学校的共同备课成果,结合我校实情,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
教学的主题包括:团队合作、情绪控制与表达、人际交往、自我认识、时间管理、我信我能、生命理解、学习能力、直面挫折等。
在初一年级进行授课,校本必修课。每周一节,男生、女生分班上课,男生一学期,女生一学期,共一学年。
课堂采取活动课的形式开展,使用1对1电子设备进行教学互动。
2.3.2課前准备
研究准备主要包括课前对电子化应用程序进行筛选,提供电子化学习的学生材料,创建学习资源共享途径等。
经常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Pages文档创建学习材料,Numbers文档建立学习资源,抢答网作为数据收集手段,电子扫码程序用作收集学习心得与反馈,Padlet网页作为思想迸发和碰撞的工具,云存储系统作为创建学习资源的共享途径等。
学生的研究准备主要包括按照教师要求拿出相应的电子学习配备,并保证网络顺畅。
2.3.3教学过程
电子化教学配备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课堂的高效教学作技术支持和保证的,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并非每节课都使用电子学习配备,也并非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使用电子学习配备,总体课程使用率达到80%左右。
本文,将以人际交往主题的《我好你也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教学过程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
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电子学习配备,在不需要使用时电脑15°放在课桌上,iPad反扣放在左上角。
首先是导入活动“我眼中的‘它’”。以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学生熟悉的形象为例,学生用自由分享的方式对其进行形容,教师引导出学生形容的是实际是这些形象的性格,并给出性格的定义,即“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性格体现在言行上。”
课程中导入活动一般以热身的形式呈现,需要学生做心理活动,热身活动以动作、言语等形式进行师生和生生互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电子学习配备。
接下来是主体活动“不受欢迎言行”。学生通过云存储系统中班级文件夹——心理文件夹——不受欢迎言行子文件夹下载“十大不受欢迎言行”Pages文件,从20个不受欢迎言行中选出10个个人认为最不受欢迎的言行,在Pages文件中进行选择。个人选择结束后,在小组进行讨论分享。教师引导人际交往的口诀:“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也好”,引发学生思考选出的不受欢迎言行是哪种人际交往原则偏多,在生活中需要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
主体活动以课堂主题和教学目标为指导,进行相关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体验活动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用到1对1数字化学习方式,即有些课堂教师提前做好电子学习材料供学生参考和使用,有些课堂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应用,根据SAMR模型,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既有改善层面的替代和增强,也有改变层面的修改和重塑,实现了信课整合的目标。
下面是延伸活动“三人行”。学生继续通过云存储系统中班级文件夹——心理文件夹——三人行子文件夹下载“性格类型学生页”Word文档,介绍三个初一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引导学生分辨三种性格类型:好斗型、被动型和决断关心型。思考填写他们三个人分别受朋友欢迎吗?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有没有考虑自己的感受?是一个怎样的人?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自己与那种性格相似及其原因。希望学习那种性格,特别是学习哪一方面。
最后是课堂生成与反思,学生运用iPad扫码器进行扫码,扫码后得到课堂反馈与评价的Pages文档并进行深入反思,对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
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都是学生静心反思的时间,通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学生沉淀课堂内容,同时留存形成长期的个性化心理档案。
第三部分 成果与分析
3.1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产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实现技术和课的有机整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同时,这种课堂形式的呈现,是互联网原住民学生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电子设备的课堂应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感。
这种教育模式也是未来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的新型教育理念的体现。有利于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人才,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能力等。
初中心理健康课以体验式活动为主,通过亲身体验,进而观察反省,从而总结领会最后积极尝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式的课堂,学生通过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体验,体会活动过程中带给自己的感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这种感受更加的鲜活,同时易于将学习成果进行保存和分享。
3.2 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心得
在课堂中,只要提到上课需要用电子配备,学生都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这也与近几年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它主张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学生无论是由于使用电子配备所带来的积极情绪还是课堂体验中加入了1对1数字化学习产生的积极情绪,当他们回忆起课堂活动时,能感到满足,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感到快乐,对于未来的课程充满希望。 在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中,1对1数字化学习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的超越这六大美德。
在智慧与知识这一美德中,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对新技术和新活动产生好奇,经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过程进行发问,对课堂与数字化学习的所有话题都感到着迷。喜欢探索和发掘新的学习程序。喜好学习,不管是在課堂上或自学,都喜爱学习新事物。培养创造力和独立性,经常能够想出新的方法。提升情绪智慧,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
在勇气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坚持不懈,努力完成自己的课堂操作,会尽力准时完成,在完成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在仁慈和爱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互相帮助,无论是在技术上遇到难题还是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享受为别人做好事。
在正义这一美德中,学生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在修养与节制这一美德中,学生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感觉与行为,包括电子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在心灵超越这一美德中,学生对未来的课程充满期望。
第四部分 讨论与建议
1对1数字化学习虽然能够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讨论与深思。
1.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电子配备对课堂讨论环节的影响是较大的,有电子学习配备时讨论效果反而不佳。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当学生使用电子配备参照进行讨论时注意力不容易全部集中在讨论的主题上,电子配备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讨论注意力。
2.当电子配备或者网络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成为课堂需要攻克的难关。学生的电子配备出现过以下问题:电量不足影响使用;APP打不开或者版本需要升级;程序之间的不相容等。课堂中网络出现过故障:网络连接不上,多人同时使用网速较慢等。学生电子配备操作上出现过的问题:对APP不熟悉不会使用;无法按照教师指定的电子路径上传相应的课堂作品;要求独立思考时用网络上现有的材料而非自己得出结论等。当因电子设备或网络原因影响课堂教学时,教师需灵活处理,采取其他方案进行教学;当学生由于不熟悉操作过程而影响使用时,教师可进行个别帮助或学生互助的形式进行解决。
3.目前,适合初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专业APP资源相对较少,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匮乏,这也为1对1数字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困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关注这一领域。
参考文献
[1]陈德怀. 一对一增强学习技术:全球合作研究的机遇[EB/OL].
[2]蒋鸣和.“1对1”数字化学习促进课堂变革.第五届英特尔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上的专题讲座,2012.
[3].祝智庭,胡海明,顾小清.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4] 孟琦,潘裕翼. 1:1数字学习的实践研究—对学生笔记本电脑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1).
[5] 曲鑫,申云化,张艳莹. 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5).
[6] 何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研究与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7] 彭介润,高航.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 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