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yigesh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行為受制于内心的需要和欲求,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必然产生相应的行为,青少年团体认知发展水平尚不完善,成年人正确的引导对其成长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讨论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成因,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犯罪行为的矫治和预防,给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及家长提供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心理欲求 偏差行为 犯罪 矫治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最近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健全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巨变有目共睹,然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来的是犯罪率的提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时都在刺激着人的感官,并对我们的思想发起巨大的冲击,当有人无法忍受平静的生活时,随之而来的即是破坏性的复仇式犯罪。就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在多年的物质短缺和精神压抑之后几乎失控的、过分拜金和价值观混乱的社会,令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一些焦躁和困惑。
  青少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储备和希望所在,他们本是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需要国家的关怀和教育,然而近年来不断攀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却在质问着我们,青少年究竟怎么了?我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当一部分人无法适应这种革新时,矛盾就产生了,问题是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个人也要学会适应和生存,可是社会中总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而误入歧途的人。令人困惑的是当今社会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究竟是从何而生,又该何去何从,青少年的心灵是脆弱无力的,担不起沉重的负担,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适合的土壤和生存环境。
  从近年来犯罪案例所表现出的情形看,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外乎社会诱导和家庭创伤两种,对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的青少年来说,社会和家庭正确的引导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当两者失衡时,青少年的心理也将会发生相应的偏差,这种偏差心理所带来的行为偏差往往是犯罪的开始。从社会角度来说,我国的贫富差距早已超过了警戒线,校园内的贫富差距给部分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贫不耻富不骄,但试问如今的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如何?他们可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人。贫富差距诱使太多的成人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只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抗争,只是这种抗争是不对的,它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为社会所不容,但是我们却能从心理理解他们的痛苦。社会应对青少年犯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快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缩小贫富差距,重塑社会价值观,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净化社会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实现的。
  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格偏差和人格障碍警示着我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和基础,家庭环境的优劣对个人的成长发育最为重要,生长在健康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懂得和善对待身边的人,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解决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而那些没有得到家庭温暖的孩子,个性中会有一种自卑情结,他们自尊却又脆弱,很容易受伤,往往会用错误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其实也只是想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诚然,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也会有所成就,只是在每一个受过伤的孩子身体里,内心深处依然驻足着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影子,哪怕他取得经天纬地的的成就,也不能摆脱掉曾经伤害中留下的心理阴影,从而时时暴露出幼时家庭教育造成的扭曲。所以我认为民主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只有一个人格健全、有活力、能快乐起来的人,才可以使他的亲朋好友,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对他有一份信任和托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坦然面对成就和挫折,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从研究者分析来看,犯罪少年人生观的核心是封建帮会式的江湖义气和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另外就是亡命称霸的英雄观、随心所欲的自由观和低级下流的乐趣观这三种错误观念。这些观念交织,并在错误人生观的引导下,犯罪极有可能发生,这些价值观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组织和团体的影响而形成的,加之当代影视传媒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家庭学校不当的引导,青少年极易受到蛊惑,去追求那种帮会的自由和无需劳动既有的享受。社会转型还带来了文化的转型,低级庸俗的文化也在冲击着青少年的灵魂,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英雄,得到别人的称赞和敬佩,这本是一种很好的向往,也是每个人能取得进步的精神支撑,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给予孩子们适当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指导思想影响下朝着乐观、奋发的进取之路前进;而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急功近利的家长和老师,他们盲目追求升学率,从不会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给予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指导,好像成绩优劣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思想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得不到师长的关怀、更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另类的手段获得他人的注意成为他们内心的向往,自由随心所欲地去获得一切也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当我们在惊诧青少年犯罪手段的残忍与罪行的严重时,有没有人在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和家庭争斗,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所以当我们现在停下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时,不免心酸感叹,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性之所以出现扭曲,多数都是因为他受伤太重,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其想为善而不能”,当孩子的精神受到创伤时,家庭和社会要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不要因为对教育的怠惰而剥夺了孩子想为善的机会。家庭中长期的暴力会让孩子对暴力麻木,对涉世未深、是非观念不清、缺乏控制力的青少年误导很大,所以给孩子一个民主的气氛,不要强迫孩子顺从依赖,当孩子犯错时不要胡乱严厉惩罚,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形成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本来对父母的不满,表现为对自己的责备,接受不公平,感受屈辱、自责自贱的孩子,内心的负荷可想而知,合理情绪得不到疏解,聚积起来将会是恐怖的报复式宣泄,这种力量强的足以让人窒息,就如同从极度不自由进入到极度自由的过程中,人极易失去自控。
  在了解青少年脆弱的心理结构后,希望家长能够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抓住机会改善和修正自己的人格,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共勉双赢。至于那些已经因各种原因走上犯罪之路的孩子,更是需要家庭的关怀和理解,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心理治疗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就是爱的力量,爱可以化解一切内心的伤害,爱无论热烈或者平淡,都能让曾经受伤的个体拥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帮助他们从正面看待自己,正视曾经的错误观念,以必胜的信念争取人生的再生,成为一个心灵旺盛的人。
  对于心理工作者来说,帮助那些受伤的青少年不仅停留在对原因的分析上,加大舆论的宣传,倡导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势在必行,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行为偏差指导与心理指导应该有机地结合,以矫正人格为目的,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这些青少年成为健康上进,有目标、有理想的群体,积极迎接角色的转换,平衡自己的心理。社会对于这个群体应该减少偏见和歧视,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他们了解到责任、得到尊重和理解,同时心理工作者也要让孩子们明白爱是需要传递的,学会对社会感恩,消除内心的芥蒂,坦然地面对今后生活中的磨难,乐观地担当重任,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爱恨情仇。
  用爱温暖受伤的心,对已经在悲剧中逝去的孩子,一声叹息和一点自警就够了;对犯过错的孩子,一点慈悲和一点宽容更好。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高等规划教材)》.2010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尤其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现状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帮助他们拥有正确的心理状态,才可以使他们更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途径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已逐渐迎来了新一代的大学生“90后”,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也相比于“80后”甚至“7
期刊
做过教育工作的人一说到中学班主任,马上就会想到一个字,“累”。是啊,起早贪黑,一天到晚守着学生不说,还要管这管那,班级内没有调皮的学生还好点,要是有那么一两个,班主任几乎就要成为消防员,不是学生告状,就是老师批评,婆婆妈妈一大堆事,弄得人整天焦头烂额,手忙脚乱,难怪有人说当一年班主任相当于短三年寿命。  从事教学工作21年的时间,光班主任我就当了15年,当班主任的辛苦自己心里最清楚。可我的同事们在
期刊
摘 要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位班主任追求的目标,要积极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注重班级细节管理,细节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成功保障,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去实施教育,要多读书,多思考。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细节管理 按需教育 体会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位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因为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则是引航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构建和谐的
期刊
摘 要 80后大学生带着满腹的知识悄然离开大学校园,90后带着青涩的深情步入了大学的校门。对于民办高校的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具有非常强的个性与性格,管理好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得到锻炼与发展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分析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  关键词 民办高校 90后大学生 特点 管理方法  与普通
期刊
摘 要 绩效管理是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普遍模式和有效途径,从现在的情况看,高校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绩效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等问题。要实现科学的绩效管理,必须用现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完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和积极的沟通交流系统。  关键词 高校 绩效管理 问题 路径  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
期刊
1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从而快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解决的首要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加以详细阐述。  2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引导  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能够使课堂有一个较好的开端。比如:教师在讲解《童趣》课时,可以在
期刊
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施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该文件中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做了不同的表述,其中一种表述把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课堂教学课程和网络计算机教学课程。课堂教学的课程由教师面授完成,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比传统的教师面授的教学模式,教师面授课时相对减少,学生接受有指导的英语技能训练的时间也相应减少。该文同时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与完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同时学术标准和管理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的新形势,也为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任务十分紧迫,其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同时也影响其教育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主要针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相
期刊
摘 要 中學生心理抑郁问题正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严重的心理抑郁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自杀行为。对中学生心理抑郁问题实施早期干预,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抑郁 早期干预  心理抑郁是指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感到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的一种不良情绪体验。心理抑郁对个体的生活有着消极影响。若能尽早发现中学生的心理抑郁症,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或消除其对个体的负面影响。  
期刊
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到现在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农村中小学生基本功普遍很差。就拿我校近几年来语文试卷分析和平时学生做的语文、政史类的作业分析统计来看,试卷、作业书写端正,字迹清楚字形较美观(而这些都不得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的不到4%,而书写潦草,字形较差的将近70%,其中有15%的试卷,字迹令人难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