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一路一带”重大战略的提出,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趋势,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 现状 问题 培养策略
1.研究现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就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这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语言作为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潮流。
2.“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沿线国家之间人员的来往必定会更加频繁,各种合作也将日益增多,然而,我国对“一带一路”区域的语言人才严重不足,这就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人才需求变得更为棘手(王玉兰,2016)。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英外语能力人才不还需要更多熟悉“一带一路”的国别区域的研究人才,更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过硬、国际视野、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专业人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得中国西南部的对外贸易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延伸至我国和东盟十国(李杨,2015)。这就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独创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带一路建设会促使沿线国家之间人员的往来加大,例如商贸往来、工程建设、旅游探亲、留学等,加大沿线国家间的艺术展等活动,这就对于英语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慧。2018):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也需要具备高度的异域风情文化敏感度,学会去尊重和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
3.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报考的盲目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并且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不清晰,造成填报志愿的盲目性。(2)外语语种偏少。目前,高校语言教学中,“二外”一般开设的是英语、法语课程,很少开设与我国有密切贸易文化往来的周边国家的语种,如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3)教学理念认识不清。高校对于教学理念的认识重外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不注重其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或者与之相反的教学。(4)课程体系缺乏科学合理化的设置。众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实践中,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设置,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反倒被抛弃(程建山,2015)。(5)仍受傳统教育模式影响。高校外语教学的主体往往都是老师,而把学生放在被动的接受地位。(6)教与学评测缺乏。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高校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评测机制,使得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走上应试教育的弯路。
4.“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有效策略。高校必须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改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校要调查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我国市场需求人才的类型,并与企业定向培养,这样对于输出人才的利用率将大大上升,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其次,对于外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对外语专业结构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实时的调整,以便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注重发展特色化教学,使学生走向社会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玉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海外英语,2016(16):71-72.
[2]李杨,刘翠凤,吕维忠.“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22-23.
[3]范慧,金国臣.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才智,2018(20).
[4]程建山.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106-109.
注:本文为2018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以江苏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10299151H)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吴代小雨,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王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
关键词:一带一路 现状 问题 培养策略
1.研究现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就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这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语言作为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的潮流。
2.“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需求特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沿线国家之间人员的来往必定会更加频繁,各种合作也将日益增多,然而,我国对“一带一路”区域的语言人才严重不足,这就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人才需求变得更为棘手(王玉兰,2016)。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英外语能力人才不还需要更多熟悉“一带一路”的国别区域的研究人才,更需要语言表达能力过硬、国际视野、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专业人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使得中国西南部的对外贸易不再局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延伸至我国和东盟十国(李杨,2015)。这就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独创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带一路建设会促使沿线国家之间人员的往来加大,例如商贸往来、工程建设、旅游探亲、留学等,加大沿线国家间的艺术展等活动,这就对于英语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慧。2018):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也需要具备高度的异域风情文化敏感度,学会去尊重和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
3.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报考的盲目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并且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不清晰,造成填报志愿的盲目性。(2)外语语种偏少。目前,高校语言教学中,“二外”一般开设的是英语、法语课程,很少开设与我国有密切贸易文化往来的周边国家的语种,如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等。(3)教学理念认识不清。高校对于教学理念的认识重外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不注重其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或者与之相反的教学。(4)课程体系缺乏科学合理化的设置。众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实践中,没有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设置,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反倒被抛弃(程建山,2015)。(5)仍受傳统教育模式影响。高校外语教学的主体往往都是老师,而把学生放在被动的接受地位。(6)教与学评测缺乏。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高校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评测机制,使得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走上应试教育的弯路。
4.“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有效策略。高校必须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改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校要调查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我国市场需求人才的类型,并与企业定向培养,这样对于输出人才的利用率将大大上升,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其次,对于外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对外语专业结构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实时的调整,以便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注重发展特色化教学,使学生走向社会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玉兰.“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海外英语,2016(16):71-72.
[2]李杨,刘翠凤,吕维忠.“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22-23.
[3]范慧,金国臣.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才智,2018(20).
[4]程建山.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106-109.
注:本文为2018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以江苏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10299151H)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吴代小雨,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王云,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