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对乡村景观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东西方园林共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的自然景观类型。乡村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范畴,其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状况、农业生产模式和乡土植被类型等等构成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区域景观类型,是园林设计的首要条件,也是园林空间布局和构成要素的主体。园林设计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场地特征理解的基础上,对无数个变化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让游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不同距离地接近、欣赏、认识这些景观要素的特性,以及由这些元素可以构成的景观特色。融入城市的乡村景观,可以分为实体的延续和虚体的延续,实是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虚是乡村文化文脉的衍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利用“季节性,颜色、香味、声音、形式以及自然”强化乡村景观特征。以下从造景元素、形式、空间三个方面来探讨。
1 造景元素
1.1 统一性原则
1.1.1 将各个部分连成整体,以统一为基础,统一并不意味简单、单调的重复,而是要富有节奏感。
1.1.2 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自然景观元素的感受,减少图案给人的零碎感。
1.1.3 乡村自然景观本身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由于自然过程形成中人为因素少,而随意地引入人造景观会打破自然景观中固有的统一性。
1.1.4 在现存的城市景观中,突出新设计要素的同时,需要照应自然的连续性和肌理,使之达到很好的平衡。
1.2 多样性原则
1.2.1 视觉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在一个纯自然景观当中,这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譬如说,在海拔高度有变的地方,或者从水域过渡到陆地的地方,植物群落会改变并形成一种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格局。这样反映出了生态多样性。同时,我们还会觉得某些景观乡村河流区域或者山体密蔽区域等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其原因就是这种视觉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结合。
1.2.2 除了乡间自然元素组成的静态景观,动物、鸟类和人的存在,同样给乡村景观带来了活力和趣味。如果场地中原来的生境存在着鸟、鱼、虫类等,但随着人为破坏,这类景观不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运用造景元素的组织恢复这样的生境,从而吸引这些动物的繁衍生存。
2 形式
农业、村落、气候、经济和文化都会影响地域性景观的形式和肌理。许多地区具有明确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人为的添加景观设计时,要考虑能否“匹配”或者强化以及促进这种地域性功能,抛弃固有历史形式特征,胡乱模仿,都有可能会降低园林景观本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美学功能。
在中国园林中,对乡村的审美情感表现倾向于人工化的自然。既然形式来源于对现实形态的归纳和抽象,那么具有乡村审美意义的形态类型一定来自具有相同或相类似审美特征的现实形态,即它的原型。原型一方面表现为集体无意识对人的想象、知觉、思维的先天性制约作用,成为人们把握客观现象的工具;另一方面,原型凝聚着祖先的感受、人事、情感,表达出了超个人的深层心理能量,它是人类普遍情感的反映。
正如麦克哈格的“现有的-将要的”(existence-will)的概念:设计者要从现有的场地中探索原有的基本要素,并在设计中强调这些元素,探讨如何处理材料和场地,至于景观的形式,它不应是设计者强加上去,而是场地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特定阶段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在形式上,局部可以表现成反映乡村的地形地貌、延续肌理等。
3 空间
3.1 乡土构筑物点缀空间
乡村景观构成的空间多宽敞、自由,一览无遗。如果仅简单直白的模仿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点景物、构筑物,在局部重点区域点缀丰富空间层次。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的构筑物,由于本身材料的质朴,能与自然很好的融合,不显人工的突兀感,更能与人亲近,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符合自然要求的前提下,能营造野趣自然、舒适的空间。
3.2 树木营造空间骨架
树的品种随土壤、海拔高度、方向和湿度而变,它们会显出不同等级的密度,形成不同疏密程度的群落空间。利用树木的树干、冠幅等构成视觉强烈的空间结构,形成园林的实体空间。树木、森林、树篱所组成的景观结构形成的围合效果使得乡村景观空间布局整体上的一致性。绿化景观布局和植物材料上都要有野趣。
4 城市中延续乡村景观的动力和契机
4.1 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
随着大批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农业用途,被高额转让,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性质的转变,使得承載这块土地的历史记载消失,农民的民族信仰缺失,而在城市环境中延续这种历史肌理的乡村景观,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发起人们的深思。
4.2 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城市中延续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在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自城市中的游人大多欣赏乡村中的自然野趣,希望能在自然中得到城市生活中所缺乏的亲切和温馨,如静谧、放松、孤独甚至安全的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了众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因此,城市中延续像沼泽地、湿地生境,菜田等类型的乡村景观,所具备的第一层意义,就在于它们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异质性,是一种非城市化的空间。在游人看来那就是自然空间,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轻易得到的。
近几年来,在大批农村人涌进城市的同时,一股“下乡潮”也在城市中涌动,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深知自然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期望改变目前城市的生活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于是选择到乡下去生活,营造独特的乡村生活氛围,以真正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自然。
4.3 发展经济与美化相结合
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对乡村景观保护开发给予引导和鼓励。加拿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点与中国类似,他们建设乡村是把社区的开发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我国现阶段乡村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实现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由过去城乡的社会结构转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统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国家法定休假日的调整,时间上的缩短,例如五一的七天长假变成了两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宏观政策上对城市周边旅游的促进。这就需要在城市附近,多设置些景观节点,满足人们短期内的游憩观光。城郊的区位特性,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要求“融于自然,融入城市”,提倡一种从人工环境到自然环境逐步过渡的过程。风景游憩功能、和是乡村景观的发展方向。在很多城市中对乡村景观的规划及开发利用已经显现成效。
5 结束语
乡村景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们在各种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技术氛围、自然条件等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土地上建造房屋、耕种土地,在那里生存繁衍,经营着所生活的土地而形成的。五千年的农耕社会,在乡村大地上形成的烙印和历史过程,事实上也是一种“自然”演进的印记,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显现的特有的特征。它所形成的景观地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价值、感情积淀和态度的发展演变,凝聚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采芹,等,编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5-100.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东西方园林共有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的自然景观类型。乡村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范畴,其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状况、农业生产模式和乡土植被类型等等构成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区域景观类型,是园林设计的首要条件,也是园林空间布局和构成要素的主体。园林设计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场地特征理解的基础上,对无数个变化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让游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不同距离地接近、欣赏、认识这些景观要素的特性,以及由这些元素可以构成的景观特色。融入城市的乡村景观,可以分为实体的延续和虚体的延续,实是乡村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虚是乡村文化文脉的衍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利用“季节性,颜色、香味、声音、形式以及自然”强化乡村景观特征。以下从造景元素、形式、空间三个方面来探讨。
1 造景元素
1.1 统一性原则
1.1.1 将各个部分连成整体,以统一为基础,统一并不意味简单、单调的重复,而是要富有节奏感。
1.1.2 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自然景观元素的感受,减少图案给人的零碎感。
1.1.3 乡村自然景观本身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由于自然过程形成中人为因素少,而随意地引入人造景观会打破自然景观中固有的统一性。
1.1.4 在现存的城市景观中,突出新设计要素的同时,需要照应自然的连续性和肌理,使之达到很好的平衡。
1.2 多样性原则
1.2.1 视觉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在一个纯自然景观当中,这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譬如说,在海拔高度有变的地方,或者从水域过渡到陆地的地方,植物群落会改变并形成一种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格局。这样反映出了生态多样性。同时,我们还会觉得某些景观乡村河流区域或者山体密蔽区域等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其原因就是这种视觉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结合。
1.2.2 除了乡间自然元素组成的静态景观,动物、鸟类和人的存在,同样给乡村景观带来了活力和趣味。如果场地中原来的生境存在着鸟、鱼、虫类等,但随着人为破坏,这类景观不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运用造景元素的组织恢复这样的生境,从而吸引这些动物的繁衍生存。
2 形式
农业、村落、气候、经济和文化都会影响地域性景观的形式和肌理。许多地区具有明确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人为的添加景观设计时,要考虑能否“匹配”或者强化以及促进这种地域性功能,抛弃固有历史形式特征,胡乱模仿,都有可能会降低园林景观本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美学功能。
在中国园林中,对乡村的审美情感表现倾向于人工化的自然。既然形式来源于对现实形态的归纳和抽象,那么具有乡村审美意义的形态类型一定来自具有相同或相类似审美特征的现实形态,即它的原型。原型一方面表现为集体无意识对人的想象、知觉、思维的先天性制约作用,成为人们把握客观现象的工具;另一方面,原型凝聚着祖先的感受、人事、情感,表达出了超个人的深层心理能量,它是人类普遍情感的反映。
正如麦克哈格的“现有的-将要的”(existence-will)的概念:设计者要从现有的场地中探索原有的基本要素,并在设计中强调这些元素,探讨如何处理材料和场地,至于景观的形式,它不应是设计者强加上去,而是场地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特定阶段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在形式上,局部可以表现成反映乡村的地形地貌、延续肌理等。
3 空间
3.1 乡土构筑物点缀空间
乡村景观构成的空间多宽敞、自由,一览无遗。如果仅简单直白的模仿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点景物、构筑物,在局部重点区域点缀丰富空间层次。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的构筑物,由于本身材料的质朴,能与自然很好的融合,不显人工的突兀感,更能与人亲近,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符合自然要求的前提下,能营造野趣自然、舒适的空间。
3.2 树木营造空间骨架
树的品种随土壤、海拔高度、方向和湿度而变,它们会显出不同等级的密度,形成不同疏密程度的群落空间。利用树木的树干、冠幅等构成视觉强烈的空间结构,形成园林的实体空间。树木、森林、树篱所组成的景观结构形成的围合效果使得乡村景观空间布局整体上的一致性。绿化景观布局和植物材料上都要有野趣。
4 城市中延续乡村景观的动力和契机
4.1 土地利用形式的转变
随着大批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农业用途,被高额转让,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性质的转变,使得承載这块土地的历史记载消失,农民的民族信仰缺失,而在城市环境中延续这种历史肌理的乡村景观,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发起人们的深思。
4.2 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城市中延续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在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自城市中的游人大多欣赏乡村中的自然野趣,希望能在自然中得到城市生活中所缺乏的亲切和温馨,如静谧、放松、孤独甚至安全的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了众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因此,城市中延续像沼泽地、湿地生境,菜田等类型的乡村景观,所具备的第一层意义,就在于它们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异质性,是一种非城市化的空间。在游人看来那就是自然空间,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未必能轻易得到的。
近几年来,在大批农村人涌进城市的同时,一股“下乡潮”也在城市中涌动,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深知自然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期望改变目前城市的生活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于是选择到乡下去生活,营造独特的乡村生活氛围,以真正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回归自然。
4.3 发展经济与美化相结合
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对乡村景观保护开发给予引导和鼓励。加拿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这点与中国类似,他们建设乡村是把社区的开发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我国现阶段乡村发展进入转型时期,实现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由过去城乡的社会结构转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统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国家法定休假日的调整,时间上的缩短,例如五一的七天长假变成了两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宏观政策上对城市周边旅游的促进。这就需要在城市附近,多设置些景观节点,满足人们短期内的游憩观光。城郊的区位特性,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要求“融于自然,融入城市”,提倡一种从人工环境到自然环境逐步过渡的过程。风景游憩功能、和是乡村景观的发展方向。在很多城市中对乡村景观的规划及开发利用已经显现成效。
5 结束语
乡村景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乡村地区的人们在各种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技术氛围、自然条件等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土地上建造房屋、耕种土地,在那里生存繁衍,经营着所生活的土地而形成的。五千年的农耕社会,在乡村大地上形成的烙印和历史过程,事实上也是一种“自然”演进的印记,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显现的特有的特征。它所形成的景观地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文化价值、感情积淀和态度的发展演变,凝聚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采芹,等,编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