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偶得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i9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书法要贴、临帖、读帖、博涉、创新;文化素养决定书法成就;书品即人品,写字当作人。
  [关键词]砚边偶得 字如人面 事半功倍 平淡无奇 勤奋朴实 书魂
  
  “字如人面”,字即代表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又是其综合素质的侧面反映。一手好字,让人产生有文化、有内涵的感觉;而一手全无结构、毫无章法的字则让人有“文化瘪三”的印象。当今社会,用人单位在审阅成沓的个人简历时,大多把那些字迹恶劣的表格弃置一旁,而将字迹工整、端庄、大方的表格仔细阅读。所以有一定文化的人都渴望把字写得好看一些,但有相当多的人没有练过书法,或者练习时间不长就放弃了。他们认为学书法是一件苦差事,又说自己的天分不够,不是那块料;还有人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定型了,再练也是白练,写好字是天生的等等。种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你痛下决心、扎扎实实的从基础学起,一笔一划的加以练习,开始时你可能感觉有些别扭,练习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习惯了,进步了。成人书写习惯有其难以改变的一面,但成人的理解能力、控制能力比较强,这又是有利的一面。字定型了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坚持练下去的恒心。
  汉字书法独步世界艺坛,她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来文化长河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担负起传承文化和育人的重担,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学好书法呢?
  学书法除了下功夫外,没有好的练习方法是不行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练习书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楷书入门,临习古代碑帖,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苏东坡有个形象的比喻:“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学起,从基本学起,不要站都站不稳,就想学跑。楷书又叫“真书”或“正书”,是法度严谨、结构方正、笔划平直的一种书体。称之为正书,是因为它为其他书体之正字;称之为楷书,是因为它是其他形体之楷模。楷书是最为实用的一种书体,主要由正楷、行楷、魏碑三大类组成。从字形大小上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三种,从风格上可分为两个传统:一是南北朝碑,其中尤以北魏魏书最为著名,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又称唐楷。至于名家风格,更是千差万别。学书应从楷书如手,这时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并成功实践了的观点。楷书写时看似慢,但笔法结构尽在其中,练好楷书才能四通八达,再来写隶、篆或行书都能把握好其均衡。
  其次,选贴,也称择帖,实际上也就是学书者的拜师问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名师出高徒”。拜师又有两种:一种是拜古人为师,一种是拜今人为师。古师即法帖,可取法高古。但法帖年代久远,初学者缺乏鉴别能力,较难知其奥妙。拜古人为师,可口授手指、言传身教,但今师又多未能成法,容易流于浅俗。因此,我认为初学者易在今师的指导下去拜古师,这样能较快地选择出适于自己的学习范本。另外初学者在选帖时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书法家著名的碑帖。就楷书而言,有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褚遂良的《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20余种风格不同的碑帖,每种碑帖都可使初学者“登堂入室”。古人云:“取法乎上,则得其中,取法乎中,这得其下”,这也是我们要求的要选择著名书家的上等作品进行学习的原因。二是要选择自己喜爱的碑帖。市场上各种字帖有端庄的、有清秀的、有古朴的、有道劲的……你喜欢那种字帖,说明你的性格潜在的有与之相似的因素,这种字帖往往适合自己的特点,练起来倍感亲切、兴趣倍增,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当选定一种字帖后,不要轻易更换。要坚持得连下去,熟练地掌握其结构、笔法、形态、神韵,切实地掌握好一种字体。
  第三、临帖。临帖是学书法的必由之路,而临帖最好的方法是读帖—摹贴—临帖—背帖。读帖是为摹和临作准备,而摹和临则是以读为基础。“读帖”必须细致、一丝不苟,不能不求甚解,要把帖中的字的用笔方法、结构都“读懂、读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宣和书谱》记录有欧阳洵“驻马观碑”的故事:“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如此入迷的观法、读法,无怪乎欧阳洵的楷书被后人立为楷模。摹和临的阶段应称为画字,就是要把帖中字的结构与笔画画像,细心揣摩其组合要领,“拟之者贵似”临要做到“真赝无别”。据说宋代最擅临摹,他曾向人借来古人书画临摹,临摹完了,把真赝两种送给物主挑选,竟使物主不能辨别真伪。所以临帖要象原作,越象越好,能以假乱真,基础才扎实。临帖还需“勤”,历史上勤奋的书法家不乏其人,唐代虞世南勤奋好学,晚上睡觉时还用手指灾肚子上划字;明代文征明每天从早到晚临习古代名家碑帖,最终成为一代大家,王羲之练字刷笔,把一池塘水都染黑了,其子王献之学书,用尽了九缸水……,其匠心和苦心由此可见。背临是指将字帖收起来,直接默临,准确地写出范本的神韵,出少到多,逐渐积累,这是帖中之字就成为你手中的字了。
  四、要博涉。学书,开始应要求专工,逐渐打开眼界,广泛临习,我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少学卫夫人,将渭大能,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钟繇等书,始知学卫夫人,徒费年年月耳。遂改本师,以从碑学习之,终成大家。如专临一家,即使达到熟练的程度也不过是当了个智永和尚,平淡无奇,形不成自己独特得风格。
  博涉还指“书外功”,书法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精髓,传承着我国民族文化和文明,他与品质、气质、修养、修养、思想、个人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内在美,只求书法形式,不求从根本上提高自己得素养,其作品必然内容浅薄,品位低下。纵观历代书法家,晋代的晋代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德半带、黄庭坚,近代的沈伊默等,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事实证明,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他的书法品位,决定着他的书法艺术是否能获得较高的成就。“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书法还与做人相通,学好字必须先做个好人,见到字也就像见到本人一样,心胸豁达,字体方能逸美、洒脱;心态平静、达观,字迹方能圆润如水。有人说“从毛泽东的书法中读到龙威虎振的朗笑,从周恩来的书法中读到彬彬有礼的谦笑,从朱德的书法中读到大度而木讷的憨笑,从康生的书法中读到老谋深算的奸笑……..”可见字与做人的关系之密切。
  五、创新。孙书亭在《书谱》中说过:“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即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最可贵的是即能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又不违背时代的潮流;既追求当今的风尚,而不与时人弊病同流。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抒发应该继承传统,但不能拘泥于古人;书法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但不能沾染,更不能去迎合时人的一些不良习气。清代邓石学书先从篆隶入手,直追秦汉,以篆隶的古茂浑朴来压到时人学赵的纤弱柔媚之风,为一代碑学开宗。郑板桥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并加以画法,纵横驰骋人称“豪杰之士”。在书法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在学一家书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乃创新的精髓。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象它。”书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蕴含着华夏博大精深的历史,蕴含着勤劳朴实的民族精神,蕴含着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这才是书法真正的实质——书魂。
  
  作者简介:魏改梅,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系助教,主要从事工艺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日本导演河濑直美拍摄的电影《殡之森》赢得了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按导演的话,这是一部以引发观众重新审视“生与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创作动机的电影,但该片的拍摄初衷在片中并未得到充分呈现。  [关键词[河濑直美 戛纳电影节 新现实主义    由日本导演河濑直美自编自导并兼任制作人的电影《殡之森(Mogari No Mori)》于当地时间今年5月27日获得了第60届戛纳国际电
期刊
[摘要]电影独有的媒介特质使它成为表现战争的最佳工具之一。从它的出现到今天,一直和战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映已近十年的经典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史无前例地运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示战争场面,那种惨烈、恐怖的战争氛围比以往任何战争片都来得逼真和写实,让观众记住战争残酷的同时也成就了《拯救大兵瑞恩》这一具有丰碑意义的战争影片。  [关键词]主观镜头 机位设置 镜头角度 景别 镜头长度 节奏 转场   
期刊
[摘要]正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基于社会公正制度法律之上加以理解。《死亡笔记》片中表现的,是一个与现今社会的制度,法律,生命价值等有一定背离的狭义极端的正义观,该片对中学生造成十分可怕的负面影响,必需从人类良知,制度的公正性的角度纠正对此认识的偏颇。  [关键词]正义的相对性 绝对权利 制度的公正性 尊重生命    年初,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真人版日本电影《死亡笔记》对中国儿童文化的冲击可谓空前。
期刊
[摘要]马嘶岭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不仅山高林密,沟深坡陡,野兽时常出没,而且气候变化无常,还有怪异的“枪声”和“白龇龇的怪光”。马嘶岭的神秘性不仅属于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深厚的社会属性,这里的人们几乎与世隔绝,贫困不仅压垮了他们的身体,还使他们的精神走到了崩溃的边沿。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缺失,演绎出了充满血腥的,令人震颤的人类悲剧。  [关键词] 马嘶岭 神秘性 屠杀    马嘶岭是神秘
期刊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套层结构影片,该影片以其高超的技巧,巧妙地安排了两个时空中的故事——一个是戏中的故事,一个是现实中演戏的男女主角之间发生的故事。两个故事中的两条线索交织前进,并行不悖,戏里戏外两个时空的镜头转切,巧妙而自然,影片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散落,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套层 转切 蒙太奇 女权主义    戏里戏外,相同的人物不一样的故事情节,
期刊
[摘要]电影《一一》是杨德昌的成熟之作,影片截取台北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作为社会人生的切片,讲述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生各个不同阶段的烦恼与困惑,导演以一种温婉的情怀传达了他对都市中现代人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表现出了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价值观的对抗。  [摘要]《一一》生命体验人生困境    《一一》是台湾导演杨德昌200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曾获第五十三届夏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期刊
[摘要]韩国导演奉俊浩在寓言电影《汉江怪物》中讲述了一个人性世界反抗黑暗的异化世界的悲壮故事,赞颂了普通人性的伟大力量,并对普通民众的觉醒寄予了希望,借此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异化世界 人性世界 抵抗    汉江上的怪物终于被消灭了,按照观看好莱坞式灾难片的习惯,我感到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但在结尾平静的音乐最后猛然又响起怪物的狂吼,顿时令人毛骨悚然,我忽然有所醒悟,看来导演并
期刊
[摘要]电影《查太莱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改编的,描述查太莱夫人和守林人梅勒之间由性生爱的故事。当观众把焦点放在这对情人身上时,我们不妨用新的视角来看容易被忽略的查太莱先生——一位在痛苦中苦苦挣扎的男性。从心理批评的角度来看,查太莱先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用超人的、畸形的理性维护自己失衡的人格。从社会批评的角度来看,克利福象征着机械文明和理性,他的瘫
期刊
[摘要]刘恒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在承继八十年代对生存困境的启蒙关注时,更主要的是在寻求困境的缓解与克服。精神力量、幽默,贫嘴、自嘲等成了刘恒克服困境的主要出路。从性质而言,九十年代的刘恒放弃了八十年代的启蒙叙事而转向了平民化写作,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刘恒化解自身“悲观主义”与“理想主义”冲突的理性自觉,另一方面也是世纪末语境的影响使然。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平民化写作 理性自觉 世纪末语境  
期刊
[摘要]《弗里达》(Frida),是以墨西哥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女画家弗里达·卡洛的传奇一生为题材拍摄的传记式电影。弗里达的一生荡气回肠、跌宕起伏,饱受磨难、魅力四射、画风神秘、双性取向、共产主义者……成为其命运的关键词。  [关键词]弗里达 绘画 女性    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1907-1954)是墨西哥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画家,她以怪异而充满神秘感的画风,奠定了自己在西方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