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培养
新一代的艺术创造潜力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美育教育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其高度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美术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应该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就美学而言,学生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对某种事物的“好奇”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问题。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他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他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知识产生一种亟待解决的心情,从而唤起其强烈创造的动机。
二、诱发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在教学中巧妙设疑,提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老师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做。这样往往会局限学生们的思维。而提出问题,就给学生们留下了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其实,绘制出一个静物装饰作品具有许多方法,如彩笔画、蜡笔画、粘贴画、油彩画等。提出问题,恰恰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而不是单纯地模仿。提出问题的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欲望。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渴望用实际操作来求证自己的思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们养成了思考以寻求方法的好习惯。
三、创设激励式的讨论与探究的环境,鼓励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就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是兴致勃勃的。这是提问带来的好处。有些学生成功了,他们急于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喜悦。但是,学生的理念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的能解决,有的却束手无策。这时讨论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这样的形式自由且随意,学生能随心所欲地交流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并且立即纠正不足。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全班讨论,有意地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归纳。例如,景物装饰画的设计与绘制有很多种。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相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
四、创造轻松活跃而亲切祥和的课堂氛围,克服学习障碍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
要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们,使他们有勇气画下去。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迁移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种,大胆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时,大胆创新。让学生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气质,开发创造潜能,不断创造新的作品。这样,使学习障碍在一幅幅永不满足、永远创新和变化中得以消除。我国古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适之。”说的是学习要像蝉蜕一样,扬弃陈旧,方能创新。所以,克服学习障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袁志清.关注学生发展,强化美术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10.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培养
新一代的艺术创造潜力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美育教育不仅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其高度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美术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一个人创造思维能力与其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应该给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就美学而言,学生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对某种事物的“好奇”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问题。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他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他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知识产生一种亟待解决的心情,从而唤起其强烈创造的动机。
二、诱发学生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在教学中巧妙设疑,提出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老师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做。这样往往会局限学生们的思维。而提出问题,就给学生们留下了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其实,绘制出一个静物装饰作品具有许多方法,如彩笔画、蜡笔画、粘贴画、油彩画等。提出问题,恰恰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尝试机会,而不是单纯地模仿。提出问题的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欲望。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渴望用实际操作来求证自己的思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们养成了思考以寻求方法的好习惯。
三、创设激励式的讨论与探究的环境,鼓励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就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在学生提出众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思维独特性,以新奇、异常、罕见、首创的思维探索问题,建立评价标准,筛选出最佳方案。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是兴致勃勃的。这是提问带来的好处。有些学生成功了,他们急于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与喜悦。但是,学生的理念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的能解决,有的却束手无策。这时讨论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这样的形式自由且随意,学生能随心所欲地交流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并且立即纠正不足。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全班讨论,有意地引导学生加以整理、归纳。例如,景物装饰画的设计与绘制有很多种。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相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美术创造活动都要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
四、创造轻松活跃而亲切祥和的课堂氛围,克服学习障碍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
要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们,使他们有勇气画下去。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迁移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种,大胆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时,大胆创新。让学生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气质,开发创造潜能,不断创造新的作品。这样,使学习障碍在一幅幅永不满足、永远创新和变化中得以消除。我国古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适之。”说的是学习要像蝉蜕一样,扬弃陈旧,方能创新。所以,克服学习障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袁志清.关注学生发展,强化美术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