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桥”: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言”“意”具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无疑担当着向小学生“引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成为中学阶段,乃至更高学段学习文言文的“引桥”。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言意兼得,要在趣味中起步,让学生入境诵读,产生混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学习的“引桥”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起步 感悟 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07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与中学阶段的区别何在?笔者以为,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无疑担当着向小学生“引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成为中学阶段,乃至更高学段学习文言文的“引桥”。既为“引桥”,就应与“正桥”有别。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言”“意”目标都应聚焦在“引桥”中的“引”字上。
  一、言浅意明——文言文教学需要趣味起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没有直接提及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只涵盖在“优秀诗文”的教学要求之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在小学高年段选编了少许文言文,其目的显然不是文言文教学“从娃娃抓起”层面的浅理解,理应有上文所提及的“引桥”之意。我们不妨给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理清概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产生的时代、基本特点;初步感受汉语言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精炼;初步了解一些历史人物或古代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其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说说“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这一成语;即便没有学过,大多学生也在课外阅读中读过这个成语故事)。学生们从简述故事到详说故事,调动了阅读储备,为本文学习进行了预热,垫厚了基石,让文言文变得亲切,有趣味。接着,我让学生初读文言文,感受“第一印象”。于是“有一些字我们平时不怎样遇得上”“有很多‘也’这样的字连接一些词”“很多时候用一个字表示一个词,语言很精练”……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第一印象”很浅但很真,对文言文“单音节居多”“言简意赅”“倒装语句”等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一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入语言背后,而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文言文表面,形成文言文直觉。言浅意明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他们与文言文亲近了,自然易也就喜欢上了。
  二、言简意丰——文言文教学需要混沌感悟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教学要求。第四学段的要求尚且如此,第三学段学习文言文就更应谨慎把控教学深度了。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出发,重在感悟积累,不求一一对译,字字落实,句句确切,只求基本理解,熟读成诵,这是第三学段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在“读出理解”这一教学片段中,依托“学的”理念,给了学生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充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对文言文的互学。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学生互学互助,交流、分享朗读经验和理解词句的方法;然后组与组展开交流,实现组际之间的补充与纠正,达到互学的目的。因为有了“重感性”的文言文学习目标,所以教师不用过于拘泥文言文的准确翻译,只要学生理解相近或相似,就全力尽心呵护,帮助学生一路学习下去。“她读得总体很好,但是我要纠正一个错误,她把‘颦其里’读成了‘其颦里’。”“我想给她提个建议,就是‘之走’的‘走’原本是跑的意思,所以应该读得快一些”“‘坚闭门而不出’这个‘坚’要读重一点儿,我想给她示范一下。”……这里,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生态的、生成的,学生的感觉虽然有些混沌,但这种学习语文的思维状态是极其宝贵的。要苛刻要求学生准确理解词句之前,切不可丢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学理念。因此,何须对译?意译即可!这毕竟是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三、言真意切——文言文教学需要入境诵读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诗文瑰宝中的一朵奇葩,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受它的影响。很多脍炙人口的古文名句传遍乡野市井,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读,纯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习得自觉。“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便没有开口诵读,只要我们沉浸其间,就在“被读”“被诵”中,因为我们处在诵读的环境之中。“读”原本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精髓。在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打量“眼前”东施的举止。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侧面描写刻骨铭心,更是对文言文言简意赅、情节绝佳留下深刻的印象。街坊邻里对东施的劝说本身就是寓言教学的应有之义。让学生以王大妈、赵大爷、李大嫂等身份对东施进行劝说,较好地体现了“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等课标教学要求。这样,实现学生言语质量的提升。课末以“无标点”“竖行排列”“篆书”等方式呈现课文,使得文化味顿时弥漫了整个课堂,并被学生深深吸入,并在他们心中扎根。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完成了文言文诵读积累的课标要求。
  几千年时空距离,造成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我们只有恰当把握“言意共生”的度,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走上“引桥”的目标,从而直达文言文学习的“正桥”。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面面俱到,贪大求全、泛泛而谈的现象比比皆是。实践证明,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为此,许多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要回归本色,要轻轻松松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教学简单起来,就需要精心取舍。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取舍呢?笔者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来谈一谈语文教
[摘 要]口语交际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有效互动,通过创设情境,在模拟中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在实践体验和实际运用中内化为能力和智慧,为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互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摘 要]群读类学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主张、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它强调重构阅读课程体系,在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材使用、阅读策略、教学方式等方面和以往的单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能有效地达成减负、提量和增效的三大目标。  [关键词]群读类学;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目前,语文教材文本有较大的独立性,这使得阅读教学的内容相对零散,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和序列性。因此,我们采用整合策略,将原本分散的教学内容聚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们要统整相近的教学内容,提炼教学主线,并根据主线来激活资源,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统整;整体;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
[摘 要]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对于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于哲理性散文,更不能一味地以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感悟,只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反复体会,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使他们获得感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哲理散文;现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由此可见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的兴趣和水平?今天,我就《童年趣事》的习作讲评课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评讲作文题  《童年趣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  评讲准备  几篇学生优秀作文、一些有问题的作文片段。  评讲过程  一、导入、审题  师:上一次老师要求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寻找儿时的快乐,写一篇作文。同学们写的文章童趣十
[摘 要]高效语文教学应立足学生真实的学情。首先要对学生的前情进行预测,以进行适当的预设;其次要关注课堂上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还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诊断,以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弥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学情;活化;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
[摘 要]《少年王冕》是一篇小说。教学这篇文章,既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文体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人物形象和揣摩环境描写等途径,让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小说类文本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说类文本;教学策略;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化设计。要拓展教材内容,保障教学的系统性;活化教材内容,提升教学的灵活性;深挖教材内容,整体把握语文知识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0-0080-01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针对所学习的课文应当拥有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
[摘 要]“LCC”新读写素养课程下的写作教学关注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努力提高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作指导课《旅游攻略》,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在方法上,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写旅游攻略;最后,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互相欣赏。这样,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中,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LCC”新读写素养;作文教学;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