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西南联大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回望了西南联大资金不足,校舍简陋,设备久缺,可师资阵容强大,群星灿烂的情景,对当日的教育理念,大学精神表示感慨,反思当今的“教育化”下,一个“钱”字让多少斯文扫地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 西南联大;教育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雠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是抗战中的西南联大校歌,曾经响彻滇水云南,今天会唱的人很少了,歌词读来却仍让人感动。1937年7月,日寇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清华、北大、南开的师生万里迁徙,辗转南下,在昆明共同组成了西南联大。师生们唱着豪迈的校歌,头顶日寇飞机的骚扰和轰炸,忍受着物质条件的困苦贫乏,情绪高昂,坚信胜利,竭诚为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而教而学。在“九州烽烟,国破土裂”的岁月里,西联大旗帜不坠,弦歌不辍,诗文斐然,理工俱佳,为国家培养造就出大批英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西南联大的成就,首先应归功学校领导。三校校长都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们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你我之分,而是患难与共,精诚合作,以“刚毅坚卓”的品格,以“民主办学”的风韵,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带领全校师生不畏艰难困苦,“书写中华精神”。
  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当时学校的困难。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校后,校长梅贻琦请他们设计校舍。两人欣然受命,费时一月,拿出了设计方案,一个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呈现纸上。然而设计方案很快被否定了,西南联大拿不出这么多经费。此后两个月,梁思成夫妇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几乎每改一稿,林徽因都要落一次泪。当梁思成夫妇交出最后一稿设计方案时,校委会告诉他们,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部分教室和校长办公室可以使用铁皮屋顶之外,其他建筑一律覆盖茅草,土坯墙改为用粘土打垒,砖头和木料使用再削减二分之一,希望他们再作修改。 
  此时的梁忍无可忍,他冲进梅贻琦的办公室:“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梅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梁扭曲着脸,自言自语似地说:“茅草房?这不是每一个农民都会盖的吗?要我干什么啊?”梅把梁扔在桌上的图纸一张张收好说:“思成,国难当头呀!你想想,没有这些茅草房,学生就要在露天上课,风吹,日晒,雨淋。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等抗战胜利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清华园,行吗?”梅的声音不大,却有些颤,梁思成听着,心又一次软了。
  半年以后,一幢幢低矮的茅草房填满了原来空荡荡的校园空间。人们无法相信这会是建筑大师亲手设计的。可几十年后,正是从这些茅草房里成长起来的那群穿草鞋的孩子,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引爆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制造出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
  西南联大资金不足,校舍简陋,设备欠缺,可师资阵容强大,群星灿烂,可谓集一时之盛。学校有一批我国各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学术造诣很深。还有一批刚学成归国的青年教授,他们在英、美师从一流,了解各学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情况。杨振宁曾回忆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底很深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作家,如陈寅恪、钱钟书、王力、朱自清、沈从文、张奚若、陈岱孙、潘光旦、钱端升、金岳霖、冯友兰、闻一多等。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61人,其中西南联大教师就有27人。
  教授们不仅学问深厚,学风与敬业精神更佳。周培源住西山,离校20余里。他骑马来上课,下马后先牵马溜汗,再进教室上课,从不迟到。他讲力学自编讲义,常自刻蜡纸,将油印讲义带来发给学生。王竹溪教授讲热学有自己的系统,图书馆中参考书有多种,王先生在黑板上每一节标题后注上各种参考书上相应的页数,以便学生查阅。吴大猷讲授近代物理,夫人患肺病,卧床不起。吴不仅按时来校上课,还自己组装了一台大型摄谱仪坚持科研,并写成文章送国外发表。
  抗战烽火中,西南联大声誉鹊起,全国优秀学生趋之若鹜,一些禀赋不凡的学生也转入联大。联大学生中后来成为院士的就有9人是转学生,如朱光亚是从中央大学转来的。李政道原来是浙江大学学生,1943—1944年是浙大物理系一年级学生,1945年初转来。李课后经常请吴先生指定更多读物和习题,每次均能很快完成。深得吴先生赏识。1946年吴大猷奉命出国考察,可以带两个年青人出去,他选择了朱光亚和李政道。这两人日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李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教育部决定把联大迁回北平。1946年5月4日,联大举行了结业典礼,梅贻琦发表讲话,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宣读了自己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其文纵论中外,感想古今,壮怀激荡,今天读来仍令人动容:“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软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此其可纪念者四也。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今天我们迎来了抗战胜利60周年庆典。今日的中国,已不复往昔病弱贫乱任人欺辱的中国,我们国家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雄居东方,吸引着全球目光。当然,60年间,也并非风雨顺遂,一马平川,而是经历坎坷,蹉跌损伤,教训累累。今天重温西南联大的历史,可以看到,这座在战火中“弦歌不辍”的学校,仍然有英雄的光荣让我们仰慕,仍然先哲的榜样让我们学习,梅贻琦、吴大猷、周培源先生的思想和品格,仿佛还在对我们言传身教,比如其“民主办学”的精神和操作规章,比如其“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又比如其“八年之久,相得益彰”的三校“合作之协和”。还有,师生们对苦难的忍耐,对危险的蔑视,对胜利的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态度,都很值得我们效法。坚持真理的“一士之谔谔”,与为民族复兴奋斗的“不屈之壮志”,在我们前辈的身上结合得多么好啊,真所谓“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我们的一些大学经费充足,楼堂巍峨,金碧辉煌,教授待遇优厚,备受崇爱,不少人还出入有车,物质条件的优越,早非当年西南联大的老师所能想象,可是,大学精神呢?大学教育的宗旨和使命是什么?恐怕有些大学的领导和教授却淡忘或模糊了。当然,有些人说起来可能琅琅上口,可在工作和实际生活中呢?如当年西南联大那样“竭诚为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而教而学”者,能有几何?不能不说,所谓的“教育产业化”,今天已将我们的大学教育引向了偏途,一个“钱”字,让多少斯文扫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想想当年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中对教育理念的坚守,对大学精神的维护,真让人感慨不已。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适应素质教育对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我们在政治学科中尝试了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合作修改教材,现从测试的宗旨和基本要求、测试功能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考试制度;合作性;政治学科;修改教材 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将会涉及到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是考试制度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总的来说侧重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对于学生求知能力、实践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县级机构改革给基层文化市场稽查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如:编制问题、经费问题、人员素质和执法质量问题。  关键词:县级机构改革;编制;经费;人员素质;执法质量    随着文化市场20年来的不断发展,各地稽查机构的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从整体来说,发展的步伐不快,而且始终没有树立起应自的法定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
期刊
摘 要: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不仅具有专业技能,同时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这就要求学校要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举。教师,尤其是会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应注意培养个人人格魅力。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师;人格魅力;学生素质; 影响    在越来越法律化、规范化的社会,会计不仅应具备专业能力的素质,更需要具有
期刊
摘要:我国个人教育收益率在经历了脑体收入相对倒挂的低收入阶段后,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年提高,论文从新就业人员的教育收益率角度做了实证研究,并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沿革等角度分析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教育产品的供给、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就业观念等三个因素对当前个人教育收益率提高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个人收益率;对策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环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国的教育研究主要是科学和人文两大范式的争论,以复杂科学为代表的新理论将改变教育研究范式的这种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的综合性研究范式,回归到符合中国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人文;复杂性;综合;传统    一、中国教育研究概况  伴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开始了有意识有系统的教育研究。从早期生搬硬套的“目的——方法”为思维特征的教育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举例说明了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几种反映。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同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无不打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烙印。文化是一个包罗
期刊
摘要: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被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客体。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学生主体性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教学观也受到了正面影响。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教学观     文章虽然谈的是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性问题,在这里我想就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作以简要回忆。时下国内外教育学者们对传统教育的持续时间界定在:从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到19世纪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银行发展的困境和有利环境以及实践情况,指出中小银行的发展必然要立足于中小企业,并且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中小银行;中小企业;发展    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自此起步。这些银行历史包袱轻、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经营效益好,在近20年里,已成为银行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期刊
摘 要: 音乐的美离不开美术与文学的想象,本文就这一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 美术;文学;音乐    弹琴需要两只手,指挥需要两只手,就是唱歌,也需要两只手来协助传情达意——一只手伸向美术,一只手伸向文学。   音乐是有形象的,不但演奏演唱者心中要有形象,就是听者,心中也必须有形象。当演奏演唱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听者心中的艺术形象相契合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产生。《列子·汤问》“伯牙
期刊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有病原体,相互传播宿主间,  传染病学重诊疗,研究具体传染病,  流行病学重预防,人群角度来研究。  构成传染三因素,环境因素能影响,  人体免疫为内因,致病外因病原体。  传染过程五表现,双方力量对比看。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一有特异病原体,检出病原可确诊,  二有传染流行性,隔离消毒应注意,  三有地方季节性,诊断之时多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