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补充,这与教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片面追求“唯一答案”的“一元解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教师按照“教参”上提供的“唯一答案”解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学生顺着教师预备的问题理解课文。这种异化了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而且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也就是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很多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解读,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好现象,一改过去的做法,不再是不管什么问题,总是引导学生往教师原先已设好的答案上靠,对文本的解读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这种新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这种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但是,問题也随之而来。中学生处于正在成长、成熟的时期,由于年龄、学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有些问题并未能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因此,提出的有些“不同意见”站不住脚。这时,为师者就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找准思维方向,对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有的教师由于片面理解要鼓励多元解读,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未能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及其原因,这是不对的。如,在评价《水浒传》时,有学生批评武松打虎,认为武松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环境,进而批评作者环保意识不强。又如,在讲到与夏商周有关的问题时,有学生对历史上是否存在“夏”提出质疑,认为“夏”之说的根据仅仅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司马迁也仅仅是根据道听途说。这些说法是够大胆,只可惜难以服人,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有些见解是幼稚可笑的,这并不奇怪,只是有的执教者竟然对此加以表扬,而不是加以正面引导,这就与所谓的“多元解读”南辕北辙了。
  众所周知,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但也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有些文本的解读不是多元的。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一般认为是说富贵人家中吃不完的酒肉都发臭了,而在大路旁边却有因饥寒交迫而冻死的尸骨,把“臭”理解成“与‘香’相对的一种难闻的气味”。而有学生认为,这里的“臭”也可以读作xiù,解作“气味”,这是有道理的,对此,当然应该加以鼓励。又如,对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的理解,可以采用“咏物说”,可以采用“自况说”,可以采用“悼亡”说,还可以采用“自序其诗说”,等等,因为这些说法都是持之有故的。相比之下,认为武松打虎是破坏生态环境就不够恰当,而否认“夏”的存在也难于自圆其说。对此,教师应该加以解说,或组织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寻求答案。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任何创新都必须以科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否则,就会陷入反科学的泥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既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态度。
其他文献
为践行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理念,“先学后教,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提出已经多年。但就其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来说,与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情实际等密切相关,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而实施的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却仍嫌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更新观念,学生才会学习  在相对传统的观念下,“先学后教”的重点指向教师的教。但“先学”在前,其重点应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小学阶段语文课时所占比重最大,在学校美育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情感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作品中丰富的审美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诸如凭借录像、录音、幻灯、音乐等调动学生各
期刊
“學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这段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义在于,要以
期刊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激励作用。仅就学生而言,考试和考查是对学生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当的考试和考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对待考试成绩老师应该如何面对呢?  一、怎么看  既然是考试,就总会有上中下,造成差距的因素有班级学生、命题导向,也有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成绩虽然未必绝对,但是是对阶段性教学质量的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高不高?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使学生能“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但认真分析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
期刊
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应运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选修课呢?一般来说,它是指供学生可以选择地决定是否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不上。  一、目前开设选修课的困境  (一)高中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最大阻力——高考。开设一门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其实是受许多条件
期刊
《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经典篇目,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四第四单元。对文本中的五则注释,有如下看法。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的“修敬”注解为“修饰礼仪表示敬意。修,整饰”。  “修”, 《说文》释为“饰也”。而“饰”,《说文》释为“刷也”。这是“修”的本义。教材把“修”释为“整饰”,是“修”的引申义。“整饰”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以下同)释为“调整修饰”,举例为“道壹道人好
期刊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将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从作品本身的形成过程来分析,文学作品具备一个客观的主题,也可以叫作规定性的主题;但从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来分析,作品一旦成为读者的读物时,每一位读者眼中的作品主题就会产生个性化的差异,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主题可以叫作差异性主
期刊
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大多考的是小说阅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注意。  一、小说的考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二、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  1.“理情節”题型。  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  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
期刊
一、课堂导入:淡笔与浓墨  就整堂课而言,导入只是一个前奏,不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所以在时间的分配上就应该合理适当,不可喧宾夺主。所以导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分钟,需要淡笔勾勒。有位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是这样导入的:第一步,用大量幻灯片展示毛主席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其書法美,教学生以字识人,通过字分析毛主席的性格(18分钟);第二步,介绍毛主席的简历(10分钟),该教师的导入环节共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