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徵費11月終實施廢膠在地資源化須落實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將在今年十一月十八日正式實施“膠袋徵費”,拖沓多年後,澳門終於踏出“污者自付”、“以法限塑”的第一步,儘管較香港起步遲十年,但遲到總好過沒到!筆者期望趁著這契機,澳門能進一步加快限塑減廢部伐,更重要是儘快落實回收廢膠的在地資源化工作,令澳門成為真正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城市。
   根據統計,二零一七年的塑膠廢棄量為11 萬7,461 噸(佔城市固體廢物量的23%),即平均每日的塑膠廢棄量為321.8 噸;同年本澳塑膠回收量為278.9 噸,較前一年雖增加12%,但也不及本澳一日的塑膠廢品生產量。更重要是,膠袋佔本澳塑膠廢物逾一半,故限制提供免費膠袋對減少塑膠廢料尤關重要。
  所有零售行為用膠袋須徵費
   澳門“膠袋徵費”適用於所有零售行為,除了例外情況(如未事先包裝的食品,如鮮魚、菜、鮮肉或裝載食物等,以及藥品和機場禁區行李安全限制貨品),無論是否以現金交易均受規管,商戶須就每個提供的塑膠購物袋收取澳門幣1元,如消費者沒有就膠袋付款,商戶應拒絕提供,否則會被罰一千元。環保局具職權監察法律的遵守情況,包括可查核向他人提供塑膠袋倘有的收費記錄資料,若零售業場所違反相關合作義務,則科處10,000元罰款。至於膠袋定義,基本上含有塑膠成份的開口袋就屬徵費範圍,無論是一般的背心袋、平口袋、膠面紙袋、塑膠手柄紙袋、以及含有塑膠成分的不織布袋、滌綸袋、尼龍袋等環保袋都屬徴費範圍。為加強宣傳,法律生效後的首兩年內,須在零售業場所顯眼處展示官方的膠袋徵費宣傳品。若發現違規或有任何查詢可致電環境保護局環保熱線(28762626)舉報。
  徵費預計可減一半膠袋用量
   有意見質疑,膠袋徵費僅“一文雞”難有成效,但參考其他地區,澳門一元的徵費水平,已較不少地區為高,例如香港0.5港元、臺灣1元台幣(約0.26澳門元)、韓國10-100韓圜(約0.067至0.67澳門元)、英國0.05鎊(0.5澳門元),愛爾蘭0.22歐元(約1.9港元)。
   按其他地區經驗,膠袋徵費後使用量均可減少一半以上,如愛爾蘭實施首年減量逾九成。香港十年前在三千多超市、便利店實施首階段徵負,二零一五年再擴展至全港逾十萬個零售點,雖被當地環團批評近年膠袋棄置量持續上升,整體使用量仍然較實施前減少逾半以上。故筆者認為,只要當局做好宣傳,適時執罰,澳門要實現環保局預計減少一半膠袋用量的目標並不難!
   塑膠制品數十年前才開始量產,但迅速成為最普遍生活用品材料之一,其原因是價廉、好用!故今日推動膠袋徵費,並不是要即時“禁膠”,因為無論從包裝、衛生等的角度,塑膠至今仍難以取代。故就算重視環保的歐美國家也未有“禁膠”,而是制訂禁用一次性塑膠的時間表。故環保局也應該開始帶領社會討論,制訂明確澳門禁用一次性塑料的時間表,讓社會和商界及早作出準備和尋找替代物。
  全球塑膠僅一成被回收再用
   根據統計,全球人類自1950年以來共製91億噸塑膠,當中一半塑膠在4年或更短時間內淪為垃圾,只有約30%仍被使用。若情況持續,2050年全球塑膠將進一步增至130億噸。在塑膠垃圾中僅9%循環再用、12%焚化,其餘79%倒入堆填區、大海或其他地方,也因此引起微塑膠及海洋塑膠垃圾等問題,令社會高度關注,故很多企業也開始配合推出如無飲管、自攜杯優惠等減用一次性塑膠的措施;民間也有不少自發性的活動,推動干淨回收。筆者也有參與制作澳門的斟水地圖,推動環保局制訂飲用水機指引,推動本澳公共部門及私人企業參與提供更多的斟水點,鼓勵和方便自攜水樽人士補水,減少飲用瓶裝水,目前本澳已有超過一百個斟水點,且正陸續增加中。
  澳無在地資源化僅轉口廢膠
   澳門過去一直經香港將本地收集的廢紙廢膠轉運往內地,因為內地廢料價格較運往東南亞地區高出三、四成。但內地近年逐步收緊廢品入口標準後,本澳的紙類入口成本大增(因要分類入貨櫃),廢膠更苦無出路,僅可零散轉運到東南亞地區,但回收價遠較內地低,故除政府回收的塑膠,本澳基本已沒有任何私人塑膠回收。
   正如筆者過去一直提出,澳門除要提升回收率,更要實現干淨回收,因為目前街道三色回收桶受污染情況嚴重,成功利用率僅得5-10%,故坊間近年越來越多自發性的干淨回收計劃實在值得支持,但回收再多、再干淨,若澳門沒有在地化的回收廢棄物的資源化,再多的回收廢膠其實也沒出路。因此,澳門目前最緊逼的工作,就是要盡快在本澳建立將塑膠資源化的場地,政府早前已表示,會在建築廢料堆填區闢出土地作廚餘回收廠(每日兩百噸),以及作為回收廢紙、廢金屬及廢膠的場地,但至今仍未招標。筆者認為,當局應該在招標中加入明確要求,確保場所承批人按承諾做好廢紙、廢金屬的分類廢膠破碎等回收及資源化工作。
其他文献
全球化時代,競爭四伏   回歸以來澳門的的變化是巨大的,從過去人們印象中的“小漁村”到賭權開放,外資湧入的國際澳門,20年來,澳門每一年的變化都日新月異,還記得大學時代,有機會去葡國交流一年,離開後再回來時,就非常感慨澳門的變化之大,也看到了澳門飛速發展的節奏。而伴隨著經濟崛起的同時,相關的配套似乎未能跟上,這也是城市發展中的一點遺憾。   而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演藝界也歷經低谷到步入發展正軌的階
期刊
穿過季節的時空,越過歲月的長河,伴隨著和熙的秋風,丹桂飄香的十月,帶著喜悅的笑靨向我們姍姍走來。十月金秋,紅旗飄揚,萬眾歡騰,神州大地喜迎國慶!10月1日,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向全國、向全世界發出新時代中國的最強音!“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
期刊
早前主流報章都有報導一則:賀一誠要讓青年看見遠景 買得起房住得起房的標題新聞,內容指賀在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大灣區之聲”訪問談到本澳青年議題。指澳門青年的收入不夠低,無法入住公屋,又高不到能夠買私樓,形成“高買不起、低進不去”的窘境。故他將研究好年輕人“夾心階層”有關房屋的問題,讓他們買得起房,住得起房,希望在這方面加把力,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最起碼能夠看見遠景。讀罷,本人亦深覺準特首的提議或
期刊
為地區“加油”的口號打拚得快要令人厭倦,是時候輕鬆一下心情,一切由“加闊”開始。道路標識和界線的作用,遠遠不及環境因素和切身後果。掘路、街燈、加標識等任何工程,統統與道路的闊窄距離有著重要關係。   在80、90年代,澳葡市政廳的設計可比現在的更加放膽時麾多了!他們不用中葡雙語地在交通標誌大書:“嚴禁飛車”;更不用寫著:“請勿超速”等廢話,只需要用一輛經已撞破的廢置汽車放在當眼處,誰也得知它是個活
期刊
貴利佬收數不成回澳被拘   一名內地男子1月25日來澳賭博,輸光賭本後,即被溫某及同黨遊說借十萬港元翻本。借款條件須簽署借據,並要賭百家樂若贏再抽取利息。稍後,溫某等人陪賭,男事主翌日上午輸光借款,合共被抽取了五萬港元利息。   男事主因無力還債,即被帶到本澳某酒店客房禁錮。期間,男事主疑“詐病”,要求溫某帶他回內地籌錢還債,溫某信以為真,惟男事主早已暗中通知家人,代為向內地公安報案。男事主抵達家
期刊
本期時事辯論有幸邀請來,政府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辜文逹、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長黃中原、澳門城規師林翊捷以及澳門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楊晶齊來為澳門的城市空間進言献策。   論及全球各地公共空間面臨挑戰,澳門是否公共空間不足以及治理不善的問題。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辜文逹提到,公共空間由九O年代的二十多增加到現時的九十多個,數字來看不少,但亦要睇澳門各區分佈情況,離島區、中區相對合理,而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北區,
期刊
回歸碩果,穩定繁榮   回歸祖國20年來,我們看到澳門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特別是與祖國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澳門越來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回歸前,我從加拿大求學返回澳門,看到當時澳門整體的治安狀況令市民不安,經濟發展相對低迷,整個社會處於一種迷茫不安的氛圍之中,全澳市民幾乎都是熱切期盼著能夠早日回歸祖國,幫助澳門安定人心,穩定發展。幾年後,當我完成碩士學
期刊
2月21日,體育委員會在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會議室舉行全體會議,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體育委員會主席譚俊榮主持,討論了多項議題。   會上,譚俊榮指出,國家剛公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在共建人文灣區方面,也鼓勵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推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展,聯合打造一批國際性、區域性品牌賽事。未來,澳門體育界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共同推動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體育發展。  
期刊
沐風瀝雨70載,啟航新征途   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這份8分多鐘、800多字、贏得8次雷鳴般掌聲的講話,深情回顧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新征程上再啟航的方向,昭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比光明的前景!講話極大提振全民信心,激發愛國熱情,點燃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奮鬥豪情,凝聚起同心
期刊
在這數碼化時代,應用於文獻檔案整編、數碼化典藏、史料共享等技術愈趨成熟,昔日一些較難保存和借閱的珍貴史料,透過數碼技術得以長久保存。文獻資料庫的構建不但能系統地呈現歷史面貌,更具有時代意義,是文化傳播及傳承的重要載體。澳門基金會籌劃多年的大型文化工程項目“澳門記憶”於今年8月正式推出,以網上互動多媒體資料庫的形式,把專屬澳門的人文記憶永續保存。  各界見證“澳門記憶”啟動   “澳門記憶”文史網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