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御厨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御厨
  应聘公务员自古就是一个难题。
  做官是需要学历的,寒窗十年,也不一定能中举入仕;当将军是需要出身名门的,自小习武,屡立战功,活了下来,才能成为一代名将;而御医又需要尝尽世间百草,灵感乍现,一味良药解救众生,才能为皇帝瞧病。
  既然无法在江山社稷上为皇帝分忧,退而求其次,御厨倒是不错的选择——在国家级大厨房里,选用天下最好的食材,不慌不忙地炖炒煎炸,侍奉皇帝的一日三餐……皇帝也是普通人,他们似乎对御厨有着天生的宽容,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厨艺够好,都能被皇帝宠幸。
  “从龙入关”的满族人
  皇帝是满族人,自然御厨也是满族人。
  随着清军入关,带来的满族厨师,成了清宫的御厨核心。他们大多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父亲在宫里干到一定岁数,就可以带着儿子入宫,看自己做菜,培养接班人,如果没有儿子,那这道菜无人继承,就失传了。
  努尔哈赤有一名叫雅喀穆的御厨,相传,在萨尔浒战役中他命雅喀穆宰羊慰劳官兵,剔出羊骨,将羊肉炖给伤员吃,而自己却用羊排骨煨烂后,与众军官共享。雅喀穆见状不忍,想将羊骨做得更好吃一些,于是他把前骨剁成小块,卤煨后,捞出盛到一旁,放入辣椒、葱段和白酒,继续翻炒,直至将骨头中的水分炒干,香料入味。这道菜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夸奖,后命名为火燎葱香羊排,之后每逢幸事,都做这道菜表达对官兵的爱惜。
  后来雅喀穆入宫后,专门烹调满族的传统美食,把全羊宴、食肉大典、山八珍、满族饽悖、野意热锅、粗犷烤肉都带到了清宫里,著名的“黄金肉”就是出自他的创作。
  沿袭明宫的山东人
  明末,一批山东人闯关东到东北去开垦黑土地,山东人在东北做菜颇有名气,受到满人的喜爱,“胶州帮”就占当时御厨很大的一个比例。
  清朝是个很务实的朝代,直接将紫禁城承接下来,没有另建宫殿,厨师也是这样,如果汉人的厨子做得好,也会让他们留下。当时山东厨师几乎主导明朝皇宫的后厨,鲁菜也在那个时期成为国菜的典型,自然,山东人就成了清朝皇宫做汉菜的主要人力来源。比如酥鱼,当时北京的山东菜馆均卖此菜,更不必说宫廷了,但是宫廷的做法与民间的不一样,宫廷的酥鱼,鱼骨必须要酥软,味道更为上乘。
  极受宠爱的苏州人
  乾隆对苏菜的钟爱起源于张东官。在乾隆第四次南巡中,他在苏州织造普福家偶然品尝到了张东官做的菜后,赞不绝口,就将他带回京城,任为御厨。此后,乾隆几乎每日都点名让张东官做菜,顿顿离不开张东官。苏造肉、五香鸭就是他创制的。
  到了张东官七十多岁,随乾隆第六次南巡时,乾隆才下旨让他回家养老,但还要苏州织造另选一两名精壮的苏州厨师去御膳房做膳,可見乾隆对苏菜的热爱。
  为香妃特聘的回族人
  看过《还珠格格》的人,都知道那位招蜂引蝶的维吾尔族香妃。这位香妃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就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容妃,而且乾隆对她十分宠爱,特地为她招募了回族厨师,专做清真膳食。
  做清真肴馔的御厨叫努倪马特,他在容妃跟随乾隆东巡时,一路上为容妃做了羊西尔占、回族饽饽等五十多种美食。到了正月宫中宴会,努倪马特还特意做了羊肉馅馄饨,受到了皇帝的赏赐。
  随处游荡的小摊贩
  御膳房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人都有。
  乾隆这样的美食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探访民间小吃的机会,那时北京街头流行“豆汁”,他就让内务府在民间招募技术水平较高的豆汁厨子进宫制作。
  到了慈禧那里,她更是挖空心思寻找能制作各种新颖美食的人,谢二就是因为慈禧想吃炸糕而被传入宫中专做蒸炸的厨师。还有一个卖芸豆卷的小贩,因为慈禧爱吃,就被特意招进宫里,只做这道点心。这种厨子在宫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有的人每年只做一两次,有的甚至从未被传召过。
  这样一些游走市井的小推贩,对一心想当御厨苦练厨艺的大厨来说,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想做皇帝身边的人,不仅手里要有绝活儿,而且要运气好。
其他文献
一个女孩来信说,她在失恋后立刻起程到欧洲旅行,结果在14天的旅程中每天都以泪洗面,巴黎、罗马、米兰、佛罗伦萨是什么样子的,她一概不记得。  失恋后出外散心,那根本是自欺欺人。一个人孤身在旅途上,只会更想念那个刚刚抛弃自己的衰人。愁肠寸断,即使到了风光如画的地方,也是浪费。再迷人的景色,到了失恋者的脑海里,也是景物模糊。  我有一位朋友,在失恋后听损友的勸告,出外散心,结果在旅途上自杀了。  失恋绝
期刊
自打有了“不想见的人就不见”这个念头并且严格执行起来之后,见的人锐减,这形成了一个循环——见人少了,因为轻松而变得懒惰,因为懒惰,又变得愈加不想见人,只是暂时不知道,这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在一线城市生存,你知道的,见的人越多越好,所谓的人脉,是大家眼中的财富,也是成功的标准之一。我有认识的一些做老板的朋友,以一天见了多少拨人为荣,夜晚的时候发朋友圈,喊累的同时也颇有炫耀的色彩。  我们的文
期刊
我是从家乡的一条湖边走进一座大都市的。那湖,静静地流进了我的血管。我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如我到了大都市,比如我出差到了大西北,那湖,仍像长长的缎绸飘带在阳光中闪烁,提醒着我:我来自一条湖边,我的第一声清亮的啼哭是由湖水孕育的。  我进了这座大都市,向往着住进大都市的深处,却一直居住在这座大都市的边缘。不过,那里有一种乡村的美。曾经,那里有几池的湖水流动着我的记忆,也营养了我的岁月。久了,我喜欢上
期刊
生气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拿出镜子,看一看,没有可爱、快乐、祥和,有的只是一张紧绷、变形、看起来令人憎恶的脸。当看见他全身紧绷时。你会开始害怕,因为他内心的炸弹好像随时都会被引爆似的。  就算是不生气的时候,也可以常常照镜子,镜子会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是最好看的,还用问吗?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当然是微笑的时候!只有那些心里没有负担的人,才能露出平和的微笑,生气的人心里非常沉重。
期刊
《清史稿》中不无自夸地记载过,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边陲起兵时,就曾率领臣下讲武、校猎,来学习战斗技能,清太宗皇太极也亦步亦趋。  努尔哈赤是这样组织围猎的:五“牛录”为一队,“行则一路,止则一处,依次而下,战则攻一处”,围猎时,手执长兵器如长矛、长柄大刀,身披厚甲的士兵在阵前搏杀,身披轻甲的士兵在阵后射箭支援,另选精锐骑兵在他处,见战事胶着则拍马包抄支援,这种围猎完全是战争的预演。所谓“牛录”即满
期刊
先“八一八”唐朝的两个囤货精:长宁公主与安乐公主。这姐儿俩出身大唐顶级豪门:爷爷是唐高宗,奶奶是武则天,老爹是唐中宗李显,老妈是皇后韦氏。姐姐长宁公主从小就是白富美,拎着爱马仕包包,开着兰博基尼。  无奈奶奶太彪悍,公元684年,李显才做了两个月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了,获得房陵县穷游大礼包一份。长宁公主瞬间沦落到草根阶层,这种巨大的失落感几乎让她崩溃。小妹安乐公主更悲催,出生在流放的路上。爹妈连块毯子
期刊
刘邦以40万步卒抵御单于所率10万精骑遭大败,此后只得献上财帛“和亲”。由于汉军缺乏骑兵,只能大修长城设防,虽有时遭突破,总体还能保护农耕区,但这种单纯防御是不能打败匈奴的。在文帝、景帝两代,经过休养生息,仓储充实,牲畜大增。汉武帝登基时官马即达40万匹,民间也出现“庶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之繁荣景象。当时社会上层崇尚骑射之风,汉武帝在他的皇家禁苑内,还聚集了一批青年军官终日骑马习武并研讨兵事
期刊
祖父28年前就走了,比祖母先走了24年。那年春节刚过,一场突然的腹痛,在短暂的两天时间里,就夺去了祖父75岁的生命。  跟慈眉善目的祖母不一样,祖父总是一副大家长虎视眈眈的严肃样子,总是面露愠色抬高声调骂着我们一帮孙男孙女是野顽童。当着他的面,我们都不敢放肆地嬉闹。由此,祖父的去世并未让我们多么伤心。况且那年我才十五六岁,正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年纪,根本不愿意让伤心渲染我的青春花
期刊
杨义先生在其《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一书中谈到《西游记》的影响时,这样写道:  比如说在陕西发现了一幅木刻的民间画,叫《庇(弼)马瘟(温)》,画着的是一个猴子拿着一个大红桃子,它的肩膀上蹲着一个小猴子,用手怯生生地指着那个桃子,后面是一棵松树。这《庇马瘟》的画,实际上用在过年的时候贴在马圈、牛圈、猪圈上面,要借孙悟空的威灵来避邪,来镇压瘟神——民间对孙悟空是这么一种理解。实际上是把一个神话文学形象
期刊
清朝时期,常州县令赵芥堂于冬日午时外出办事,路过一家裁缝店时,看到一堆人围在店前,他就悄悄地挤进围观的人群,看了一会儿,他生气了。  原来,是一个挑粪的农民将粪水洒在裁缝店门前地上。店主认为这会给自己带来晦气,逼着那个农民脱下衣服将地擦干净。无论这个农民如何哀求,店主总是不依不饶。见此,一向坚持兼听则明办案原则的赵芥堂假装若无其事地对围观者说:“难怪这家店主如此生气,将如此污秽之物洒在人家门前,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