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在生活中留意过这样一些时刻呢?在跑步的过程中,突然听到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时,我们的脚步好像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它的拍子律动;当我们听到多年前流行的音乐时,如电视剧《还珠格格》主题曲《当》,脑中就会浮现起小燕子和五阿哥他们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样子;小时候背古诗词困难的时候,老师用童谣或是歌曲的形式帮助我们吟唱出来,好像很快就会记住了。类似的场景,你可能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即便你是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音乐训练的人,似乎音乐也会对你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音乐到底为什么能够影响我们呢?为什么它能够成为当今的一种治疗方式呢?音乐治疗又是怎样的一种专业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音乐无处不在
音乐之所以能够对许多人产生影响,首先是因为它的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纵观一生,音乐其实一直陪伴着我们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最开始接触的音乐就是来自母亲或是照料者哼唱的摇篮曲,摇篮曲不仅能够给予婴儿听觉刺激;哼唱—聆听的过程中,母亲也是在与婴儿建立更亲密的情感联结。在我们幼年时期,音乐也成了我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提高认知功能的一种载体。我们在儿歌《找朋友》中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社交,在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上学歌》中慢慢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我们也同样在歌曲《字母歌》《哆来咪》中学会了一些基础知识。
当我们步入学龄期,音乐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间操、运动会上,给予肢体运动听觉上的刺激和结构上的引导。音乐课上,我们也通过一首首经久流传的歌曲和戏曲接触到了历史文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待我们进入成年时期,下班后会与朋友一起去唱卡拉OK,用音乐帮助自己宣泄情绪与释放压力;人们也会选择那些歌词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歌曲来传情达意;人们还会在一个人的时候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帮助调节情绪。当我们步入老年时期,许多人会去参加合唱团、乐团,在音乐中结交朋友;吃完晚饭后会去跳广场舞,跟着动感的音乐锻炼身体;在电视上或手机里听到自己年轻时代流行的音乐时,会回忆起一幕幕往事。
横向来看,音乐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上班路上,在汽车或是地铁里都会听到音乐广播;我们去逛街、吃饭,商场里也会播放背景音乐;我们看电视、看球赛、看综艺节目,也总会听到各种主题曲和插曲;临近春节,大街小巷也都会播放各种节日歌曲。因此,无论你是否曾经主动去接触音乐,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难以避免地与音乐有过交集。或许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或许成为我们接受认知信息的一种媒介,也可能会是某种社会仪式的必要环节,还可能成为我们肢体锻炼的加速器,更可能成为我们表达想法的一种途径。音乐与我们生活的复杂交织也就成了我们能够使用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的首要原因。
音乐对人的影响作用
美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纽约音乐与神经功能研究所执行董事兼联合创始人康森塔·托马伊诺博士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发现,人之所以能够感知音乐,并不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某个特定区域的存在,而是因为大脑各个区域的共同协作以及大量神经网络连接而产生的。我们大脑中的CEO,前额叶皮质主要掌管着我们的高级认知功能,例如解决问题、做决定、预见等执行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聆听一段音乐时感知和发现某个音符的演奏错误。运动皮质则能够帮助人们在演奏音乐时去协调我们的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感觉皮质能够帮助我们在演奏音乐时得到触觉反馈,从而根据需要调整我们的演奏力度。听觉皮质则帮助我们感知和分析音高。小脑是运动控制的处理器,由于听觉系统与小脑拥有丰富的连接,因此它会引发我们在听到音乐后出现自主运动反应,例如随音乐舞动、脚跟着音乐打拍子等。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海马,是主要负责我们对音乐产生情绪以及建立音乐记忆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共同作用使我们能够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并且能够接受到音乐产生的不同影响。
神经学音乐治疗创始人、美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迈克尔·萨伍特博士在许多前人的研究中发现,音乐和大脑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即大脑创造出音乐,大脑也被音乐所影响和改变着。大量研究显示,人们在参与音乐演奏、演唱、聆听以及创作等各种体验时,音乐可能会对人类的交流、生理、认知、社交以及情绪功能产生影响。
音乐与语言
音乐如语言一般,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尽管语言相较于音乐传达的信息更加明确和具体,但是音乐和语言在交流的层面上也具有许多共性:他们都能够表达思想与情感;他们都由基本的符号组成,也具备一定的组合规则;都能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也同样能够通过书面的方式予以记录;两者都能够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正是因为音乐具有类似语言的表达功能,当代医疗领域中有许多音乐治疗师利用治疗性演唱、旋律音调治疗等方式来帮助那些失语症患者逐步重拾语言功能。我们时常发现那些患有表达性失语症的患者无法正常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却能够在音乐的活动中清晰地演唱出歌词。许多神经科学家和音乐治疗师尝试对其进行解释,其中一些研究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当人类在进行演唱时,它会运用到音乐的很多元素,例如旋律、音高、节奏等,而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会涉及大脑的许多区域及神经网络连接。因此,音乐治疗师就是运用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来帮助患者训练语言功能。
音乐与生理运动
大家会发现,我们在运动场上准备进行踏步练习时,老师提前吹几声口哨或是喊出几次运动口令后,我们就都能够很快地按照这个节奏进行整齐的原地踏步或齐步走。这是为什么呢?音乐治疗专家迈克尔·萨伍特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可预期的、有规律性的、重复出现的节奏信号会促进我们肢体运动中的肌肉控制。这主要是源自我们的肢体运动会与节奏性的听觉刺激在时间上进行同步,即听觉—运动同步(Synchronization)效应。这是怎么产生的呢?声音刺激会唤醒脊柱内运动神经元,使运动系统处于兴奋和预备的状态。当这种声音以重复的、有规律的节奏形式出现时,并持续对人进行听觉刺激,这种促发效应就会唤醒运动神经元,并激活肌肉在可预期的时间结构中工作,从而产生了同步效应。因此,当人们听到有规律的音乐节拍时,就能够通过这个节拍来预计运动的速度,做出与音乐节奏相匹配的规律性动作。许多音乐治疗师运用这样的同步效应,在临床中帮助大量神经受损患者,如脑卒中患者、外伤性脑损伤以及帕金森患者,使用稳定的节奏和患者喜欢的音樂来辅助他们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 音乐与认知
音乐总是被当作一个良好的记忆方式来帮助人们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歌曲的乐句、节奏以及曲式给予了我们一种框架结构,当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信息通过组块的方式放入歌词中或是乐句中后,在经过对熟悉的旋律进行多次重复演唱后,信息就会被不断强化和储存。例如我们曾经通过学习《字母歌》帮助我们快速记忆下26个英文字母,我们通过哼唱《但愿人长久》记住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音乐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储存信息,也能够帮助我们提取储存时间较久的长期记忆。美国心理学教授彼得·贾纳塔博士在其研究中发现我们大脑中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是集合音乐与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区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能够识别并演唱出他过往经历中对其产生重要意义的一些歌曲。音乐治疗师也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音乐对于记忆力的影响,帮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来记忆信息;帮助轻度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音乐进行短期记忆的训练以及长期记忆的召回。
音乐与社交
音乐的体验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为聆听,生活中我们还会进行乐器合奏、合唱或歌曲分享、歌曲讨论以及歌曲创作等形式的体验。而这些不同的体验方式也会对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当你向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时,正好你的朋友也对该曲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会发现这首歌曲就能够快速地拉近你们两人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在进行乐器合奏或是合唱的过程中,音乐中的相互配合、聆听、等待与支持也能够反映和强化日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合奏时,如果所有人都毫不顾忌他人的演奏而仅关注于自己的独奏,就会使合奏的音乐听起来嘈杂烦乱;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聆听他人的声音,并思考如何与他人配合,突出主旋律的同时又予以不同声部的支持,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悦耳的合奏。因此在类似合唱合奏这样的团体体验中,我们对于他人的聆听与尊重、对于自我角色的把握与反思、对于团体利益的考虑与权衡,这类日常社会交往能力也都会在音乐中被强化和训练。
音乐与情绪
大量研究显示,音乐能够引发情绪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因此人们会选择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时常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音乐处方”类似的文章,他们主张聆听某种音乐就能够帮助解决情绪问题。但当我们进行真实实验,就会发现这类“处方”的给予其实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音乐是一个复杂并且一直在进行变化的综合体。如果我们改变音乐中任何一个元素就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其次,每个人对于刺激的反应也是非常个性化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或是环境中听到同一段音乐,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反应。即便许多研究者发现音乐的确会影响人们的呼吸速率、血压或肌肉反应,但是没有同一首音乐能够对所有人產生完全一致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科学地选择音乐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则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通过系统的评估,并且审慎地选择合适的音乐和音乐体验形式,才能够更安全地解决个体的情绪问题。
音乐治疗专业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职业,正是运用音乐与人密不可分的特性以及音乐对人产生的各种功能性影响,去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获得认证的音乐治疗师才能进行科学的临床操作。在治疗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需要与治疗对象或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并且选择符合治疗对象需要的各种音乐体验形式进行治疗,这些体验形式有可能包括演唱、演奏、聆听、随音乐舞动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音乐治疗师会经过转介、信息搜集、初次面谈、评估、制订治疗计划、进行治疗干预、再进行治疗评价以及治疗关系终止这一系列过程为治疗对象提供系统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会根据每一个治疗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治疗干预的设计,并且遵循循证音乐治疗实践的原则,在掌握最新最有力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师在临床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并考虑到治疗对象个人的喜好与价值观,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专业的学科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芝加哥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教学项目。在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第一所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院校,并成为最早一个集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研究中心。目前我国也有近10所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还有许多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的选修课。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阶段,除了要接受大量的音乐治疗基础理论以及技术方法的学习;由于其实践型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们还需要去到不同的临床工作机构进行实践和实习,并定期接受督导老师的专业督导。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分别去到了养老院、医院、康复中心、社区、特教学校、中小学、高校等机构进行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
目前音乐治疗已经在许多城市和机构中开展治疗服务,主要针对的人群有孕产妇、新生儿、发育迟缓儿童、精神障碍成人、肢体残疾人群以及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群等。它正在逐步被更多的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认可。音乐的治疗性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不一样的潜能,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
音乐无处不在
音乐之所以能够对许多人产生影响,首先是因为它的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纵观一生,音乐其实一直陪伴着我们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最开始接触的音乐就是来自母亲或是照料者哼唱的摇篮曲,摇篮曲不仅能够给予婴儿听觉刺激;哼唱—聆听的过程中,母亲也是在与婴儿建立更亲密的情感联结。在我们幼年时期,音乐也成了我们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和提高认知功能的一种载体。我们在儿歌《找朋友》中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社交,在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上学歌》中慢慢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我们也同样在歌曲《字母歌》《哆来咪》中学会了一些基础知识。
当我们步入学龄期,音乐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间操、运动会上,给予肢体运动听觉上的刺激和结构上的引导。音乐课上,我们也通过一首首经久流传的歌曲和戏曲接触到了历史文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待我们进入成年时期,下班后会与朋友一起去唱卡拉OK,用音乐帮助自己宣泄情绪与释放压力;人们也会选择那些歌词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歌曲来传情达意;人们还会在一个人的时候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帮助调节情绪。当我们步入老年时期,许多人会去参加合唱团、乐团,在音乐中结交朋友;吃完晚饭后会去跳广场舞,跟着动感的音乐锻炼身体;在电视上或手机里听到自己年轻时代流行的音乐时,会回忆起一幕幕往事。
横向来看,音乐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上班路上,在汽车或是地铁里都会听到音乐广播;我们去逛街、吃饭,商场里也会播放背景音乐;我们看电视、看球赛、看综艺节目,也总会听到各种主题曲和插曲;临近春节,大街小巷也都会播放各种节日歌曲。因此,无论你是否曾经主动去接触音乐,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难以避免地与音乐有过交集。或许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或许成为我们接受认知信息的一种媒介,也可能会是某种社会仪式的必要环节,还可能成为我们肢体锻炼的加速器,更可能成为我们表达想法的一种途径。音乐与我们生活的复杂交织也就成了我们能够使用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的首要原因。
音乐对人的影响作用
美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纽约音乐与神经功能研究所执行董事兼联合创始人康森塔·托马伊诺博士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发现,人之所以能够感知音乐,并不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某个特定区域的存在,而是因为大脑各个区域的共同协作以及大量神经网络连接而产生的。我们大脑中的CEO,前额叶皮质主要掌管着我们的高级认知功能,例如解决问题、做决定、预见等执行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聆听一段音乐时感知和发现某个音符的演奏错误。运动皮质则能够帮助人们在演奏音乐时去协调我们的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感觉皮质能够帮助我们在演奏音乐时得到触觉反馈,从而根据需要调整我们的演奏力度。听觉皮质则帮助我们感知和分析音高。小脑是运动控制的处理器,由于听觉系统与小脑拥有丰富的连接,因此它会引发我们在听到音乐后出现自主运动反应,例如随音乐舞动、脚跟着音乐打拍子等。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海马,是主要负责我们对音乐产生情绪以及建立音乐记忆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共同作用使我们能够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并且能够接受到音乐产生的不同影响。
神经学音乐治疗创始人、美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迈克尔·萨伍特博士在许多前人的研究中发现,音乐和大脑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即大脑创造出音乐,大脑也被音乐所影响和改变着。大量研究显示,人们在参与音乐演奏、演唱、聆听以及创作等各种体验时,音乐可能会对人类的交流、生理、认知、社交以及情绪功能产生影响。
音乐与语言
音乐如语言一般,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尽管语言相较于音乐传达的信息更加明确和具体,但是音乐和语言在交流的层面上也具有许多共性:他们都能够表达思想与情感;他们都由基本的符号组成,也具备一定的组合规则;都能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也同样能够通过书面的方式予以记录;两者都能够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正是因为音乐具有类似语言的表达功能,当代医疗领域中有许多音乐治疗师利用治疗性演唱、旋律音调治疗等方式来帮助那些失语症患者逐步重拾语言功能。我们时常发现那些患有表达性失语症的患者无法正常进行语言表达的同时,却能够在音乐的活动中清晰地演唱出歌词。许多神经科学家和音乐治疗师尝试对其进行解释,其中一些研究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当人类在进行演唱时,它会运用到音乐的很多元素,例如旋律、音高、节奏等,而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会涉及大脑的许多区域及神经网络连接。因此,音乐治疗师就是运用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来帮助患者训练语言功能。
音乐与生理运动
大家会发现,我们在运动场上准备进行踏步练习时,老师提前吹几声口哨或是喊出几次运动口令后,我们就都能够很快地按照这个节奏进行整齐的原地踏步或齐步走。这是为什么呢?音乐治疗专家迈克尔·萨伍特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可预期的、有规律性的、重复出现的节奏信号会促进我们肢体运动中的肌肉控制。这主要是源自我们的肢体运动会与节奏性的听觉刺激在时间上进行同步,即听觉—运动同步(Synchronization)效应。这是怎么产生的呢?声音刺激会唤醒脊柱内运动神经元,使运动系统处于兴奋和预备的状态。当这种声音以重复的、有规律的节奏形式出现时,并持续对人进行听觉刺激,这种促发效应就会唤醒运动神经元,并激活肌肉在可预期的时间结构中工作,从而产生了同步效应。因此,当人们听到有规律的音乐节拍时,就能够通过这个节拍来预计运动的速度,做出与音乐节奏相匹配的规律性动作。许多音乐治疗师运用这样的同步效应,在临床中帮助大量神经受损患者,如脑卒中患者、外伤性脑损伤以及帕金森患者,使用稳定的节奏和患者喜欢的音樂来辅助他们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 音乐与认知
音乐总是被当作一个良好的记忆方式来帮助人们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歌曲的乐句、节奏以及曲式给予了我们一种框架结构,当人们把需要记忆的信息通过组块的方式放入歌词中或是乐句中后,在经过对熟悉的旋律进行多次重复演唱后,信息就会被不断强化和储存。例如我们曾经通过学习《字母歌》帮助我们快速记忆下26个英文字母,我们通过哼唱《但愿人长久》记住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音乐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储存信息,也能够帮助我们提取储存时间较久的长期记忆。美国心理学教授彼得·贾纳塔博士在其研究中发现我们大脑中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是集合音乐与自传体记忆信息的区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能够识别并演唱出他过往经历中对其产生重要意义的一些歌曲。音乐治疗师也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音乐对于记忆力的影响,帮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来记忆信息;帮助轻度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音乐进行短期记忆的训练以及长期记忆的召回。
音乐与社交
音乐的体验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为聆听,生活中我们还会进行乐器合奏、合唱或歌曲分享、歌曲讨论以及歌曲创作等形式的体验。而这些不同的体验方式也会对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当你向他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时,正好你的朋友也对该曲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会发现这首歌曲就能够快速地拉近你们两人之间的距离。
当我们在进行乐器合奏或是合唱的过程中,音乐中的相互配合、聆听、等待与支持也能够反映和强化日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合奏时,如果所有人都毫不顾忌他人的演奏而仅关注于自己的独奏,就会使合奏的音乐听起来嘈杂烦乱;可是如果我们能够聆听他人的声音,并思考如何与他人配合,突出主旋律的同时又予以不同声部的支持,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悦耳的合奏。因此在类似合唱合奏这样的团体体验中,我们对于他人的聆听与尊重、对于自我角色的把握与反思、对于团体利益的考虑与权衡,这类日常社会交往能力也都会在音乐中被强化和训练。
音乐与情绪
大量研究显示,音乐能够引发情绪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因此人们会选择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时常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音乐处方”类似的文章,他们主张聆听某种音乐就能够帮助解决情绪问题。但当我们进行真实实验,就会发现这类“处方”的给予其实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音乐是一个复杂并且一直在进行变化的综合体。如果我们改变音乐中任何一个元素就会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其次,每个人对于刺激的反应也是非常个性化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或是环境中听到同一段音乐,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反应。即便许多研究者发现音乐的确会影响人们的呼吸速率、血压或肌肉反应,但是没有同一首音乐能够对所有人產生完全一致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科学地选择音乐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则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治疗师通过系统的评估,并且审慎地选择合适的音乐和音乐体验形式,才能够更安全地解决个体的情绪问题。
音乐治疗专业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职业,正是运用音乐与人密不可分的特性以及音乐对人产生的各种功能性影响,去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接受过专业训练并且获得认证的音乐治疗师才能进行科学的临床操作。在治疗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需要与治疗对象或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并且选择符合治疗对象需要的各种音乐体验形式进行治疗,这些体验形式有可能包括演唱、演奏、聆听、随音乐舞动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音乐治疗师会经过转介、信息搜集、初次面谈、评估、制订治疗计划、进行治疗干预、再进行治疗评价以及治疗关系终止这一系列过程为治疗对象提供系统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会根据每一个治疗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治疗干预的设计,并且遵循循证音乐治疗实践的原则,在掌握最新最有力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音乐治疗师在临床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并考虑到治疗对象个人的喜好与价值观,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专业的学科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美国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芝加哥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教学项目。在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第一所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院校,并成为最早一个集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研究中心。目前我国也有近10所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还有许多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的选修课。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阶段,除了要接受大量的音乐治疗基础理论以及技术方法的学习;由于其实践型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们还需要去到不同的临床工作机构进行实践和实习,并定期接受督导老师的专业督导。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分别去到了养老院、医院、康复中心、社区、特教学校、中小学、高校等机构进行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
目前音乐治疗已经在许多城市和机构中开展治疗服务,主要针对的人群有孕产妇、新生儿、发育迟缓儿童、精神障碍成人、肢体残疾人群以及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群等。它正在逐步被更多的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认可。音乐的治疗性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不一样的潜能,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