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体育教师应是“多能型”的“通才”,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的教师培训是提高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加大,脱产式的教师培训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一种新型的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将会逐渐成为体育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主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以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为主要阵地,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而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和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校内培训方式和活动。
一、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
学校要着眼未来,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和培训为途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培训手段,以强化科研能力和过程培训为亮点,努力培训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体育教师队伍。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本培训工作化。校本培训工作化就是要把教师培训与体育部的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教学、训练中潜在的功能因素,是把培训与学习、教学、教研、科研以及其他的各项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使培训面向平时的教学、训练,从而将工作贯穿于培训之中。
2.校本培训主题化。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的、立体的、全面的、目的性很强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主题化就是组织实施培训活动要确立一个主题,以此主题或主线贯穿培训活动过程来完成培训计划和方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培训内容,建立教育观念与培训理论、科研计划与教研活动、教学训练工作与教师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训系统,增强校本培训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3.校本培训科研化。校本培训科研化是指用教育科研的形式来实施和完善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通过设立科学研究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强调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校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培训内容突出“新”、“精”、“用”。校本培训内容必须体现“新”、“精”、“用”。“新”指教育理念新、观念新、信息新,有利于教师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以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精”是指培训模式要立足本校和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结合省市体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做到培训有基础性、发展性、预见性和价值性。“用”则是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学以致用,讲究实效。
二、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常用类型
体育教师校本培训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活动过程,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作用,设计培训的类型对学校较快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会有明显的效果。
技能型培训。技能型培训主要是为青年体育教师适应学校课程设置所采用基本培训方法。培训方式有:体育教学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实践型培训。主要是对体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训练工作和学校体育活动实践能力的培训。培训方式有:导师带教、校际教师交流、教学研讨等。
评价型培训。培训方式有:教师听课、看课和评课、开展课堂教学评优等。使体育教师自觉地对照评价目标改进自身的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理论型培训。适用于体育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成果、新信息的培训。培训形式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题研究活动、专题讲座、专家讲学等。
研究型培训。具体培训形式有:研究微型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在学校真实的环境中开展教育科研;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科研论文等。
三、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
1.自我反思。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反思,整理过去的思想和实践工作,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促进自身观念的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和前提。如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实录反思,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反思方法,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又可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来反省自己,以提升教学实践和调控的能力。
2.互动研讨。所有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带着问题听课、看课,然后集体讨论。分组讨论:讨论围绕教学案例进行,鼓励教师畅所欲言,让教师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表达出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专家分析:专家分析不是单纯地大讲理论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经验介绍,而是参与听课、看课,亲自分析相关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总结评估:主要是分析教研活动的优缺点,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要特别重视提炼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互动式研讨的重点不是理论学习,而是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方法和途径,是为了解决教学或训练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互动式研讨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发挥已有的经验,开发教师的潜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案例学习。案例学习是通过生动教学事例的呈现和描述,激发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来理解和提炼有关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促进教师成长。可以通过案例征集活动,评比编写案例集,宣传优秀案例等,还可组织专门的交流,让部分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然后由专家教师或其他培训者就其话语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辨析能力。
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学校培训部门、专家和体育教研组)要有意识地收集、提炼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门的案例学习。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组织者要注意灵活调控学习进程。可以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参训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4.专题论坛。专题论坛是为培训教师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这种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
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参加研讨的主讲教师要围绕专题查阅大量资料,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要应答教师的各种质疑,是大家重要的学习机会。
名师“沙龙”的对象主要是热心教改的骨干教师,在论坛上进行针对性交流和展示,接受教师的质疑问答,这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又有助于教师总结、反思、提高。
专家论坛主要有学术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教学现场指导及教学咨询等。有效的专家指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前提之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或与专家合作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5.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本文所讲的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基于自身实践问题而引发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培训组织者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确立研究课题,使受训者带着问题进行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学习、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不同形式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同时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教师采用随堂听课、问题会诊等办法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和考评,激励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校本培训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体育教师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针对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节省外出培训的经费开支。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便于管理,受训人在场时间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全程性。校本培训可采用讲授、研讨、专题研究、示范教学、观摩交流、问题解答等多种方式,并充分利用电影、录像、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真正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使体育教师由“单一型”向“智慧型”转变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明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师资培训研究.2001(4).
[2] 徐巧英.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广西教育,2001(5).
[3] 陈京山.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平台.中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2004(5).
[4] 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2002(5).
[5] 刘宝存,杨秀治.国际视野中的校本培训.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03(6).
[6] 李鑫.对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蛟河进修教职工教研网,2002(4).
(责任编辑陈国庆)
校本培训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自主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以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为主要阵地,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而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工作需要和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校内培训方式和活动。
一、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
学校要着眼未来,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教师教育和培训为途径,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培训手段,以强化科研能力和过程培训为亮点,努力培训一支师德高尚、主动发展、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体育教师队伍。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本培训工作化。校本培训工作化就是要把教师培训与体育部的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教学、训练中潜在的功能因素,是把培训与学习、教学、教研、科研以及其他的各项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使培训面向平时的教学、训练,从而将工作贯穿于培训之中。
2.校本培训主题化。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的、立体的、全面的、目的性很强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主题化就是组织实施培训活动要确立一个主题,以此主题或主线贯穿培训活动过程来完成培训计划和方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培训内容,建立教育观念与培训理论、科研计划与教研活动、教学训练工作与教师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训系统,增强校本培训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3.校本培训科研化。校本培训科研化是指用教育科研的形式来实施和完善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通过设立科学研究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强调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校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培训内容突出“新”、“精”、“用”。校本培训内容必须体现“新”、“精”、“用”。“新”指教育理念新、观念新、信息新,有利于教师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以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精”是指培训模式要立足本校和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结合省市体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做到培训有基础性、发展性、预见性和价值性。“用”则是指培训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学以致用,讲究实效。
二、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常用类型
体育教师校本培训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活动过程,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作用,设计培训的类型对学校较快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会有明显的效果。
技能型培训。技能型培训主要是为青年体育教师适应学校课程设置所采用基本培训方法。培训方式有:体育教学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实践型培训。主要是对体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训练工作和学校体育活动实践能力的培训。培训方式有:导师带教、校际教师交流、教学研讨等。
评价型培训。培训方式有:教师听课、看课和评课、开展课堂教学评优等。使体育教师自觉地对照评价目标改进自身的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理论型培训。适用于体育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成果、新信息的培训。培训形式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题研究活动、专题讲座、专家讲学等。
研究型培训。具体培训形式有:研究微型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在学校真实的环境中开展教育科研;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科研论文等。
三、体育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方法
1.自我反思。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反思,整理过去的思想和实践工作,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促进自身观念的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和前提。如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实录反思,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反思方法,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又可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来反省自己,以提升教学实践和调控的能力。
2.互动研讨。所有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带着问题听课、看课,然后集体讨论。分组讨论:讨论围绕教学案例进行,鼓励教师畅所欲言,让教师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表达出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专家分析:专家分析不是单纯地大讲理论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经验介绍,而是参与听课、看课,亲自分析相关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总结评估:主要是分析教研活动的优缺点,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要特别重视提炼活动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互动式研讨的重点不是理论学习,而是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方法和途径,是为了解决教学或训练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互动式研讨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发挥已有的经验,开发教师的潜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案例学习。案例学习是通过生动教学事例的呈现和描述,激发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来理解和提炼有关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智慧,促进教师成长。可以通过案例征集活动,评比编写案例集,宣传优秀案例等,还可组织专门的交流,让部分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然后由专家教师或其他培训者就其话语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辨析能力。
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学校培训部门、专家和体育教研组)要有意识地收集、提炼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门的案例学习。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组织者要注意灵活调控学习进程。可以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参训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4.专题论坛。专题论坛是为培训教师搭建的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这种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
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参加研讨的主讲教师要围绕专题查阅大量资料,思考总结自己的经验,要应答教师的各种质疑,是大家重要的学习机会。
名师“沙龙”的对象主要是热心教改的骨干教师,在论坛上进行针对性交流和展示,接受教师的质疑问答,这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又有助于教师总结、反思、提高。
专家论坛主要有学术专题讲座、理论学习辅导、教学现场指导及教学咨询等。有效的专家指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前提之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或与专家合作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5.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本文所讲的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基于自身实践问题而引发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培训组织者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确立研究课题,使受训者带着问题进行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学习、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不同形式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同时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教师采用随堂听课、问题会诊等办法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和考评,激励教师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校本培训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体育教师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的针对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节省外出培训的经费开支。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便于管理,受训人在场时间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全程性。校本培训可采用讲授、研讨、专题研究、示范教学、观摩交流、问题解答等多种方式,并充分利用电影、录像、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真正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使体育教师由“单一型”向“智慧型”转变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明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师资培训研究.2001(4).
[2] 徐巧英.关于构建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广西教育,2001(5).
[3] 陈京山.创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平台.中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2004(5).
[4] 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2002(5).
[5] 刘宝存,杨秀治.国际视野中的校本培训.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03(6).
[6] 李鑫.对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蛟河进修教职工教研网,2002(4).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