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家园林中的诗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清代御制诗对蓬瀛的歌咏较多,也承继了对蓬瀛的美好寄托。帝王们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海上仙山,移植到京城皇家园林当中又加以书写。当想象变成了现实,成为宫苑和城市的一部分,又重新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必然打上审美主体个人深深的烙印。而清代帝王作为这一审美主体的特殊身份与审美情趣,也形成了清代御制诗吟咏蓬瀛的特色。
  〔关键词〕 蓬瀛;清代;御制诗
  〔中图分类号〕 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1-0059-04
  蓬莱、方丈、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关于它们的故事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在民间流传,秦皇汉武都曾经对仙山的存在深信不疑,花大量人力物力在虚无缥缈的海上寻求。蓬莱神话是中国古代两大神话系统之一,自战国秦汉时期初步演变为蓬莱仙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专门的游仙诗和吸取仙话元素而创作的诗文、小说、戏剧作品,都由此充满更加丰富文学的想象力,并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魅力。直到清代帝王的御制诗中也出现了很多与蓬瀛有关的诗作。虽然这些作品只是偶有佳作,总体水平不高,但由于作者的特殊身份,自有其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力图梳理和精选这些作品,勾画出清代京城皇家园林中文学景观的一角,并管窥同类文学元素在清代帝王创作中的不同。
  一、 古代诗歌中的蓬瀛想象与
  帝王宫苑中的蓬瀛景观
  蓬瀛是海上仙境的代称,是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所在。但蓬瀛究竟在何处,又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真正见过。一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说明谪仙人李白也感到蓬瀛十分渺茫。因此,所有关于蓬瀛的描绘都只不过是文学的想象。
  最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蓬莱山的记载,但十分简略,仅仅一句话,还谈不上文学。《庄子·逍遥游》中出现了类似蓬莱的仙山,并对仙人做出了详细的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这可以作为蓬瀛想象的发端,但毕竟还未出现蓬莱、瀛洲的名称。汉代《史记》、《汉书》中都有蓬瀛的记载,但只是出于史家笔法。《列子·汤问》中出现三山之名,并描绘道:“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编。珠开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此书本为伪托之作,其中描写极度夸张,已非史家笔法。 三国时期曹操的《气出唱》(其一)描绘皇帝出巡的盛况,中有一段对于蓬莱山的细腻描绘:“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1]诗中,作者不仅来到蓬莱山的仙门玉阙,并经引见入山,并见到了山中百道而至,可以延寿万年之气。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此后,随着道教的发展和不断成熟,蓬瀛仙境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诗人笔下频频出现,成为骚人墨客心向往之的另一个世界的代名词,并常常出现符号化的倾向。“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中唐诗人白居易他的长诗《长恨歌》的后半部分颇费笔墨地勾画了一个蓬莱仙境,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使李杨爱情故事得以充分延展。此诗的仙境描绘场面不输曹操之诗,而更具情味。逐渐地,蓬瀛在古代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功能和表意价值,主要表现为:蓬瀛是美好世界的代表;引入蓬瀛元素的作品往往想象力丰富,境界奇幻,气象恢弘;将现实、大海与仙境结合,有别于山地神化元素。[2]
  既然蓬瀛远在海上,可遇而不可求,古代帝王往往把它“搬”到自己的宫殿里,希望自己生活如在蓬瀛之中。秦始皇曾在宫中造兰池,汉武帝也在未央宫中营造太液池。清代帝王在京城营造了大面积的皇家园林,其中不乏蓬瀛元素。现存于中南海中的仙岛皇宫始建于明代,清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因其四面临水,亭台楼阁置于其中,如同仙境一般,故名为瀛台。乾隆帝曾御制《瀛台记》一文,文曰:“盖瀛台惟北通一堤,其三面皆临太液,故自下视之,宫室殿宇,杂于山林之间,如图画所谓海中蓬莱者。名曰“瀛台”,岂其意乎?”[3]圆明园四十景中有蓬岛瑶台、方壶胜境两个景群,其中专门建有瀛海仙山的景观,长春园中有远瀛观,澡身浴德景区还有望瀛洲一景。这些景观的存在均为清代帝王御制诗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
  二、 清代御制诗对蓬瀛的歌咏
  清代御制诗数量众多,其中仅对圆明园蓬岛瑶台
  进行题咏的诗歌多达59首,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都有诗作存留,其他提到蓬瀛的诗作更多。这些御制诗作多围绕宫苑中的蓬瀛景观展开写作,由海上仙山到人间阆苑,由纯粹想象中的浪漫描绘,向以人间具体可感的实景摹画过渡。又往往由如烟似画的美景联想到蓬瀛仙境,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莫辨。雍正于雍邸时期所作《春日泛舟》写道:
  兰舟宛转浪纹平,一棹容与荡晚晴。
  上苑春深芳草绿,西山落照远峰明。
  长空鸦返千林暝,绝塞鸿归万里情。
  缥缈中流凭览胜,始知仙境有蓬瀛。[4]
  诗中描绘了作者乘坐兰舟游于上苑湖泊之上的所感所思,表达了自己作为富贵闲人醉心自然风物,不问政事,超脱尘外的心境。远望西山落照,近看芳草碧绿,身处虚无缥缈的水上,观赏着浮于水面的胜境,如何不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蓬瀛仙境之感。康熙的《瀛台》诗曰:
  红阑桥转白蘋湾,叠石参差积翠间。
  画舸分流帘下水,秋花倒影镜中山。
  风微琼岛归云近,日落清霄舞鹤还。
  乘兴欲成蘭沼咏,偶从机务得余闲。[5]
  前面四句描写瀛台的美景,基本属于写实。颈联想象人间的琼岛在微风吹拂之下仿佛要归入云中,又似天上仙人在清霄日落之时乘鹤回到人间的瀛台,天上还是人间,是人归仙境,还是仙子下凡,终难辨别。类似的表达在御制诗中很多,如:“长堤亘虹梁,直接蓬莱境”(乾隆,嘉庆元年《鉴远堂》)[6],“楼墩遥望拟蓬阆,长歌题寄同凭栏”(乾隆四十七年《望凤凰墩未至寄题》)[7],“一棹新波千顷绿,御园胜概是瑶台”(道光三年《蓬岛瑶台》)[8]。   或把眼前与蓬瀛同名的景致作为海上仙山的缩影,成为芥子与虚弥的代表,以乾隆御制诗为主。乾隆于《蓬岛瑶台》诗序中所言则道出了他对于蓬瀛的理解,序曰:“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苕苕亭亭,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也。真妄一如,小大一如,能知此是三壶方丈,便可半升铛内煮江山。”[9] “半升铛内煮江山”的上半句是“一粒粟中藏世界”,由此可知,乾隆意为,蓬岛琼台虽小,但里面涵盖了渤海之中蓬瀛世界,一滴水还能折射整个世界。诗曰:
  名葩绰约草葳蕤,隐映仙家白玉墀。
  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鹭拳净沼波翻雪,燕贺新巢栋有芝。
  海外方蓬原宇内,祖龙鞭石竟奚为?[10]
  此诗仍然不离对水中仙阁的描绘,首联从花草起笔,说仙家白玉做的台阶掩映在身姿绰约的名花和茂盛葳蕤的草丛中。颔联由天上写到水中,天空悬挂日月如同画图,楼阁出于水中,琉璃瓦倒映其间,一个“浸”字恰到好处地写出水上仙境之感。颈联转到写鹭及燕,“翻雪”和“有芝”同样增加了整个仙境的灵气。最后翻出另一层意思,这到底是海上蓬瀛还是人间蓬岛呢?秦始皇想要造石桥看海上日出,便有神人相助,石去不速,鞭之流血。诗人反问,祖龙为何要狠心鞭石呢?人间就有仙境,又何必辛苦造桥。清代帝王在诗中表现出绝对自信,多次在诗中表示,海上蓬莱不必外出寻觅,自在皇家花园中,并嘲笑秦皇汉武。雍正的《蓬莱洲咏古》即是这样的作品:
  唐家空筑望仙楼,秦汉何人到十洲。
  尘外啸歌红树晚,壶中坐卧碧天秋。
  庙堂待起烟霞侣,泉石还看鹤鹿游。
  弱水三千休问渡,皇家自有济川舟。[11]
  乾隆更是如此,并且表达得更为直白:“凤凰墩即蓬壶境,笑彼求仙又底为。”(乾隆三十四年 《自长河泛舟至万寿山杂咏八首》) [12]“却笑秦皇求海上,仙壶原即在人间。”(《方壶胜境》)[13] “会心此即蓬莱岛,何必裹粮更往求。”《石帆室》[14]
  但随着宫苑景物的熟悉程度加深,帝王们也不免
  产生缺乏“陌生化”的烦恼。以蓬瀛命名的景观虽然美,但缺乏陌生化效果。乾隆的《琼岛瑶台》诗曰:“若台若榭皆熟境,庭松峙翠盆花红。不如可望不可即,引入企思翻无穷。”[15]眼前之景太过熟悉,不如那远在天外的海上蓬莱,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至于光绪帝后来被慈禧太后软禁在瀛台,人间天堂又变成人间地狱,写出了一部“瀛台泣血”的悲歌,这又是后话了。
  综上,清代御制诗中蓬瀛题材的书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蓬瀛仍为美好世界的代称;第二,将现实、大海与仙境的结合更为紧密,常在虚实之间,多为以实带虚;第三,夸耀皇家苑囿的蓬瀛景观可以浓缩海上的仙境,芥子纳虚弥。
  三、 蓬瀛题材御制诗作与
  传统同题材作品之不同
  清代御制诗中蓬瀛题材作品所呈现出的特点有其特定的文化根源。它既是蓬莱仙话文学元素影响的延续,也是自秦皇汉武以来帝王求仙文化的影响和变迁的结果。虽然清代帝王除雍正外普遍不信神仙,但对美好意境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同时还是清代政治文化在帝王文学中的反映,康乾虽是盛世,但封闭、自大,不如唐代开放包容,这些情景在这些诗中都有反映。它和一般文学史上蓬瀛题材的作品有着种种不同。
  首先是创作主体审美心理的不同。传统文学中写到海上仙山多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浪漫想象,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存在较大的时空审美距离。海上仙山虚无缥缈,神秘莫测,可遇而不可求,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产生宽阔的空间距离。而蓬莱仙话的故事流传久远,岁月的流逝也产生了遥远的时间距离。“时空距离都可以促成观赏主体的审美态度的确立”[16]清代
  帝王把远在天边的蓬瀛“搬到”京城的皇家园林中,在空间上极大地缩短了审美距离。平时,帝王在紫禁城处理政务,日理万机,“偶从机务得余闲”来到皇家园林,修身养性,放松心情,体验美景,吟诗作赋。或是一段时间居住园内,既办理政务,又调整身心。所以,帝王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除了适当的时空审美距离之外,产生审美体验恐怕要靠心理距离。也难怪乾隆皇帝也感叹,面对“熟境”,诗意难寻。
  其次是对审美对象的寄托不同。传统文学中的蓬瀛题材,主要意蕴离不开美好世界和长生不死两个方面。清代御制诗中的蓬瀛题材主要突出水景的风光优美,置身其中有虚无缥缈之感。而长生不死的意蕴则被抛掷。清代帝王通常不信道教,对人之死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雍正皇帝是其中的例外,他曾创作《群仙册》组诗,其中《谭元》一诗云:“胜境邀仙侣,飞軿访上真。瑶华拂星珮,沆瀣湿云巾。饵玉颜含彩,怀丹气自春。长生探秘诀,守寂炼形神。”[17]写到对长生秘诀的探询,但没有和蓬瀛结合起来。即使是雍正皇帝也曾说“弱水三千休问渡,皇家自有济川舟。”
  再次,蓬瀛题材作品的主旨不尽相同。帝王的身份使得他们在创作时要考虑到温柔敦厚的雅正诗风,故而在诗歌中不可能有大开大阖的想象和激荡的感情寄托,也不大可能做到完全物我两忘,而是最终将自我跳将出来,进行谆谆教诲。通常的寄寓则由蓬瀛指向对盛世的歌颂,对王朝的绝对自信。御制诗以五七言绝句、律诗、排律为主,主要是近体诗,而传统描写蓬瀛的作品多为古体,歌行体。古体诗的古拙,歌行体的长短不齐的句式更适合纵横开阖的想象,而近体诗在这个方面相对比较受约束。
  综上所述,清代御制诗对蓬瀛的歌咏虽多,也承继了对蓬瀛的美好寄托,但主要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海上仙山移植到京城皇家园林当中。当想象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宫苑和城市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必然打上审美主体个人深深的烙印。而清代帝王作为这一审美主体的特殊身份与审美情趣,也成就了清代御制诗吟咏蓬瀛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卷二十六[M].
  [2] 陈刚. 论蓬莱仙话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D].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3]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乐善堂集卷八[M].
  [4] (清)胤禛.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一[M].
  [5] (清)玄烨.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五[M].
  [6]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余集:卷五[M].
  [7]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四集:卷八十九[M].
  [8] (清)旻宁. 清宣宗御制诗:初集:卷七[M].
  [9]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二十二[M].
  [10]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二十二[M].
  [11] (清)胤禛.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M].
  [12]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三集卷八十二[M].
  [13]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九[M].
  [14]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三集卷六十三[M].
  [15] (清)弘历. 清高宗御制文集:四集卷三[M].
  [16] 童庆炳.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美学:[M]. 中华书局,2013.
  [17] (清)胤禛.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七[M].
  (责任编辑:马胜利)
其他文献
〔摘要〕张爱玲小说的深层结构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格雷马斯提出了叙事程序、行动元、语义矩阵等理论和概念,成为揭示张爱玲的作品的深层结构一个有效的工具。本文以张爱玲的小说短篇小说《花凋》作为分析的范本,分析《花凋》中四个叙事程序阶段,即产生欲望或愿望阶段、具备实现欲望的能力阶段、实现目标阶段以及得到奖赏阶段。《花凋》中行动元关系表现为:主体(郑川嫦)与客体(章云藩)关系,发送者(郑川嫦的母亲及
期刊
〔摘要〕评价理论中的态度、介入、级差系统与文本的文体风格、审美价值密切相关。因此,评价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批评也存在紧密关联。诗歌英译的关键是将原文的“美”移植到译文。然而,因主体差异,译者与原作者往往对同样客体持有不同的评价态度。以《钗头凤》三个英译本为例,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作者与译者审美及价值观的异同,探索衡量译文质量的有效标准,并以此探究评价意义承载的文化美学特征。  〔关键词〕评价理论;《钗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2018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首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暨韩礼德先生纪念研讨会”。16位主旨专家立足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及对比语言学的融合、功能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融合三个角度,探讨了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本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后韩礼德时代”功能语言学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趋势的开启,为功能语言学界提供了新话题、新
期刊
〔摘要〕赋、颂是产生于汉代的两种文体,二者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由于颂在古代可以作为诵的假借字,而赋也被认作是“不歌而诵”,因此人们常常以颂称赋。东汉之后,赋的颂扬功能加强,更造成了赋、颂的混称。同时它们文体的同源性及地位的相似性,也是造成二者并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赋颂”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时,除了偏指赋体外,还有两种含义,即泛指有韵之文,及特指赋、颂二体。  〔关键词〕“赋颂”;混称;连称
期刊
〔摘要〕高校绩效考核不仅是我国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F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作为研究案例,深入探讨当前我国高校教职工绩效考评体系的现存问题。进而将BSC绩效评估模式借鉴于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从尊重教育、科研规律出发,给予BSC理论的各项指标赋予新的内涵与定义,从“工作职责”、“社会认同感”、“内部优化”、“强化培训与交流”四个层面进行系统考
期刊
〔摘要〕 吴国珍的译著《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别具一格、特色突出,是近几年出版的《论语》译本中比较优秀的译本之一。文章拟从内容特色、要点评述、商榷之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介,以供学界及广大读者参考、评鉴。  〔关键词〕 《论语》;特色;不足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2-0088-03  引 言  最早出版发行的《论语》西文译本为拉丁文译
期刊
〔摘要〕 王富仁认为大学教师应该开“我的文学观”课,用于交流,而不用于确定无疑的文学原则。在目下中国的现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在人生储备、知识背景、研究方向与治学风格等多个方面都颇为肖似的,至少有这么两个人。这就是而今虽均已年界古稀却依然耳聪目明、精力旺盛且仍在殚思竭虑、勤奋笔耕的学者王富仁与钱理群。文章试通过对王富仁《呓语集》这一独特文本的解读来阐释其“文学观”。  〔关键词〕 王富仁;文学观;鲁迅
期刊
〔摘要〕 刘永济先生的《文学论》是其在明德中学的文学课的讲义,体现古代文论现代性转化的客观需要,符合了当时学科教学之需。其对于碰撞交流中的中西文化采取积极应对的方法,既不盲目排外而固步自封,也不全盘西化而失掉了传统,用力很深,多有创见。主张采取务实的态度做好学术该做的事情,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吸收了西方进化论的文论观以及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尝试完成古代文论现代性的转化。虽然在理论的运用上还存在“以西
期刊
〔摘要〕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一些学者更是将其视为继工业革命、计算机与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目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GMF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也成为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GMF消费大国,由于GMF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
期刊
〔摘要〕妇女NGO即妇女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山区的农村,妇女NGO在提升已婚女性家庭地位方面所发挥的最大功效有:帮助已婚女性脱贫致富,提升了其经济地位;干预农村家庭暴力,给予已婚女性暂时的庇护。然而在贫困山区的农村,妇女NGO数量规模较小,活动频率低,组织类型结构单一,社会认知度不高,与网络型发展模式相距甚远。针对此现状,贫困山区的妇女NGO,在创建之初就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明确自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