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这个词在我们很多人心中沉淀的应该是一种关于地理的诗意想象,也是一种关于文化心灵的清寂情怀。园林,织锦,昆曲,评弹,苏绣,古城,杏花,春雨,粉墙,黛瓦,苏州在历史长歌里留下的是清雅的风骨、多情的诗词。而对作家唐晓玲而言,苏州,不止意味着对古典的观赏、玩味、向往,更多的是孜孜不倦地自觉践行着一个当代表达者的责任。如果说前几年她的苏州女人三部曲,以近百万字的长篇巨制描绘了新苏州女子的生存状态,《古画》则可见出,唐晓玲笔下的苏州已经呈现出更为清晰的思想维度,超越单纯的女性题材,营造了一个更加广阔激荡的现代苏州,婉约江南,现代物语,国际化的视野,叱咤风云的人物,浓郁唐氏风格小说已经成为当代文学阵营中的“这一个”。
在当下时代,文学的宏大叙事很多,文字的盛宴也很多,做一个真诚的表达者是很难的,唐晓玲每一次创作和表达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一种对文化美感的追求、一种对中国人心灵的关注、一种对被时代遗忘的理想主义和幸福感的寻找。仔细品味《古画》,小说之美都来源于作家内心的这种坚守。
这样的过程,首先是从对苏州意象的创造开始。在唐晓玲的笔下,展现了苏州的两种美好。一种是从2500年文明中开出花来的苏州自然美,温婉的古苏州。这是唐晓玲创作一惯擅长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古画》的笔触还将城市与乡村对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梅家坞、石桥、雪浪、茶墩、酒台这些自然村落,它们的名字都透着悠久的历史,无形的美感,它们的存在就是一幅天然的图画,这是视觉的苏州。文人们办荷花雅集,做一道“石榴粉”,具体做法是,将鲜藕切成丁,在砂器内擦圆棱角,再将藕丁染为红色,拌人绿豆淀粉,投入鸡汤中蒸煮,其菜宛如石榴子状,鲜美夺目。这是味觉的苏州。昆曲《游园惊梦》缭绕如丝:“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听觉的苏州。书中这样的描写往往信笔拈来,寥寥几句,顿有气韵。把一个城市写得如此多滋多味,让我们想起张爱玲。她笔下的上海老街、旧房子、当当的电车,一切场景、细节的触动,都归寂于内心的虚无孤独,但唐晓玲的苏州则是一个典雅的词汇,温暖的回忆,它形成一种氛围在小说之中,抽象成对苏州独特的审美范畴。《古画》更敏感的摄取了苏州文化发展的新征象,笔下呈现一种现代的新苏州,幽静与繁华共存,坚守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进行,这个进程已经大规模开始并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苏州的美丽,出现了新的色彩:“优美的居民住宅区,与临湖镇‘稻香村’农民花园社区连成了一片,共享大型购物超市‘易初莲花’和‘百润发’,共享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滨湖湿地公园。农民和市民已融合为—体。”这是《古画》里描绘的乡村与城市交错、无缝对接的新文化景观。
苏州是唐诗宋词的城市,是明清白话小说的城市,唐晓玲的目标是成为她的城市,对她来说,苏州有着典雅的旧貌,但苏州的文化与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它已经不单纯是小桥流水、田园牧歌的吟唱,新时代文化的创造成为小说关注的主题,让我们想象苏州文化新的意象和未来多种可能。
唐晓玲对苏州的热爱,在小说中留下了很轻灵抒情的笔触,但她又是一个理性的写作者,不大涉及女性自身经验,这使她视野开阔,能够处理好像《古画》这种客观性的题材,创造性的去塑造田获稻、张惠芳这样的苏州人物。前者是农民出身的福布斯榜上富豪,后者是生态农业的带头人,他们与当代文学中以往的农民形象已经拉开了很大距离。当代农民新形象的缺失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农民在文学里都是被同情,被揶揄,最好也只落得在小品中冒傻气逗笑的喜剧效果。唐晓玲可以说是怀着使命感来书写发达地区的新农民的,她关注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姿态活着。田获稻、张惠芳当然早已不是《陈奂生进城》中对消费诚隍诚恐的农民,他们是苏南地区的农民、商人,精明、务实,视野开阔,创造了关于财富的神话。传统的商业精神复苏,商业的燎原之火从农村包围城市。田获稻感情丰富,少年时代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让他多年都念念不忘张红梅,最终还是娶她为妻;他重感情,可面对去世的前妻杜棉花和用青春的七年等待他的妻妹杜小麦,他只能挥泪内疚;他讲义气,同一起创业的夏天星有矛盾、有过节,可还能坦诚相待;他也通过奋斗得到了名气和财富,从监狱出来的时候,竟然让本地居民争相迎接。田获稻的房地产在苏州城如火如荼,无论设计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乃至销售手法,都是一流的。唐晓玲的新意在于,她并不渲染甚至淡化成功的商人田获稻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黑暗阴影,田获稻的内心肯定与财富的增长是有关系的,按张惠芳的说法,“田获稻吃亏就吃在胆太大,锋芒太露,太有野心。所以要跌跟头。”财富来得太快,必然导致这种野心与粗悍,但苏州的内心是谦和的,文化是成熟的,田获稻童年贫困,在祖母的教导下培养了中国传统的君子风格,这化解了财富可能加在田获稻身上的粗鲁和暴发户心态,所以,他的人生不会走下坡路,在重建五亩园的项目上,他将进一步得到磨砺,在转变农民的身份之后,继续转变价值观,这是时代对人的造就,也与文化有关,文化能提升人的格调,完善人格。苏州的文化哺育了田获稻这些商人的特质和个性,他也对应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开放的姿态。
唐晓玲在大事件中展开叙事,触及到了一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两难命题。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里,人类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与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两难与悖论。张惠芳作为阳澄湖生态农业的带头人,坚决不同意把农田毁弃造高尔夫球场和别墅,认为13亿人吃饭是天大的事情,要少人工雕凿造盆景,要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谋利益,发展生态农业。现在的江南,很难再见到那一望无际的油绿、金黄、桃红和青翠交织而成的乡村美景,到处马达轰鸣,高楼林立,“流水小桥花细落”的意境,只能到苏州古典园林里去寻寻觅觅了。但游人如织的拙政园、网师园里,又怎能真正体味到唐诗宋词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呢?即使政府投资上亿元修复的几处生态湿地公园,相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也只能算作几只大些的盆景而已。修马路,建高尔夫球场,推倒楼房筑别墅,砍了绿树换路灯,这种农村城市化的路子,依张惠芳看也不一定就科学。100多亩丰产方是否要改成芦苇湿地公园,五亩园古村落是建高尔夫球场还是保护性开发,他问市委书记到底哪样经济效益好,生态平衡度好。这个固执但不保守、念旧但乐于接受现代观念的老支书,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审视了我们改革的目标与理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如何体现?小说传达了作者的文化态度,中国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建筑、艺术、价值观,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向世界开放。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命题紧随其后:幸福到底是什么?被征地的农民住在由市政府统一建造的“莲花新村”定销房里。许多中老年农民不习惯住公寓,说住的这么高,头晕,晚上睡不着觉。还有的扛着锄头铁锹乘电梯,在公共绿地上种青菜和辣椒,在阳台上养鸡养鸭养兔子。张惠芳就打报告在后山造46栋别墅,后山是果园,农民就一年四季住到花果山里了。他们也不用“离乡背井”,仍然可以务农,到生态园等地方去上班。小说描述的“苏外l经验”,提示我们关注中国依靠土地出让金制度推进城市化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如果上楼致贫,此地无地,会造成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剥夺感,集中居住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一方面也是财产关系的一次调整,是财富的再分配,这些矛盾冲突应当在城市化规划中得到重视,不能简单化,搞突击。幸福,不是现代化所能给予,应该源于人性化,源于同一世界,共有梦想,共享资源与财富。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何走出一条现代产业、现代科技为核心,市场经济和人文理念相结合、城乡之间结构比较协调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我们要慢慢积累独特的民族经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小说此时凝重的思考突破了典雅与轻灵,显得意味深长。
《古画》里,画家张大水是个有意思的人物。温润富硕的苏南,诞生了吴门画派、吴门医派、昆曲、评谈,美食、闲茶,使得吴地书卷气十足,才子佳人,处处风流,不经意地,就打开了理想生活的悠悠画卷。张大水住着一亩夏园,假山荷池,海棠芭蕉,古色古香。他乐于操办花宴,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箫竹盈耳,拍曲应和,情兴倍添。他向往±大夫的生活,因为那毕竟是一种被称为风雅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不仅表明张大水是富裕的,自信的,也从而又一次表达了唐晓玲对苏州文化的思考。苏州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倡导这种自信,经济的富裕也可以恢复这种自信。其实究其之深,她深深迷恋这种民族的文化,亥噫的展示它,其寓意就是希望在现代化潮水冲击中,留存这份文化与存在方式,因为这是南方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当下时代,文学的宏大叙事很多,文字的盛宴也很多,做一个真诚的表达者是很难的,唐晓玲每一次创作和表达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一种对文化美感的追求、一种对中国人心灵的关注、一种对被时代遗忘的理想主义和幸福感的寻找。仔细品味《古画》,小说之美都来源于作家内心的这种坚守。
这样的过程,首先是从对苏州意象的创造开始。在唐晓玲的笔下,展现了苏州的两种美好。一种是从2500年文明中开出花来的苏州自然美,温婉的古苏州。这是唐晓玲创作一惯擅长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古画》的笔触还将城市与乡村对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梅家坞、石桥、雪浪、茶墩、酒台这些自然村落,它们的名字都透着悠久的历史,无形的美感,它们的存在就是一幅天然的图画,这是视觉的苏州。文人们办荷花雅集,做一道“石榴粉”,具体做法是,将鲜藕切成丁,在砂器内擦圆棱角,再将藕丁染为红色,拌人绿豆淀粉,投入鸡汤中蒸煮,其菜宛如石榴子状,鲜美夺目。这是味觉的苏州。昆曲《游园惊梦》缭绕如丝:“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是听觉的苏州。书中这样的描写往往信笔拈来,寥寥几句,顿有气韵。把一个城市写得如此多滋多味,让我们想起张爱玲。她笔下的上海老街、旧房子、当当的电车,一切场景、细节的触动,都归寂于内心的虚无孤独,但唐晓玲的苏州则是一个典雅的词汇,温暖的回忆,它形成一种氛围在小说之中,抽象成对苏州独特的审美范畴。《古画》更敏感的摄取了苏州文化发展的新征象,笔下呈现一种现代的新苏州,幽静与繁华共存,坚守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进行,这个进程已经大规模开始并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苏州的美丽,出现了新的色彩:“优美的居民住宅区,与临湖镇‘稻香村’农民花园社区连成了一片,共享大型购物超市‘易初莲花’和‘百润发’,共享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滨湖湿地公园。农民和市民已融合为—体。”这是《古画》里描绘的乡村与城市交错、无缝对接的新文化景观。
苏州是唐诗宋词的城市,是明清白话小说的城市,唐晓玲的目标是成为她的城市,对她来说,苏州有着典雅的旧貌,但苏州的文化与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它已经不单纯是小桥流水、田园牧歌的吟唱,新时代文化的创造成为小说关注的主题,让我们想象苏州文化新的意象和未来多种可能。
唐晓玲对苏州的热爱,在小说中留下了很轻灵抒情的笔触,但她又是一个理性的写作者,不大涉及女性自身经验,这使她视野开阔,能够处理好像《古画》这种客观性的题材,创造性的去塑造田获稻、张惠芳这样的苏州人物。前者是农民出身的福布斯榜上富豪,后者是生态农业的带头人,他们与当代文学中以往的农民形象已经拉开了很大距离。当代农民新形象的缺失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农民在文学里都是被同情,被揶揄,最好也只落得在小品中冒傻气逗笑的喜剧效果。唐晓玲可以说是怀着使命感来书写发达地区的新农民的,她关注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姿态活着。田获稻、张惠芳当然早已不是《陈奂生进城》中对消费诚隍诚恐的农民,他们是苏南地区的农民、商人,精明、务实,视野开阔,创造了关于财富的神话。传统的商业精神复苏,商业的燎原之火从农村包围城市。田获稻感情丰富,少年时代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让他多年都念念不忘张红梅,最终还是娶她为妻;他重感情,可面对去世的前妻杜棉花和用青春的七年等待他的妻妹杜小麦,他只能挥泪内疚;他讲义气,同一起创业的夏天星有矛盾、有过节,可还能坦诚相待;他也通过奋斗得到了名气和财富,从监狱出来的时候,竟然让本地居民争相迎接。田获稻的房地产在苏州城如火如荼,无论设计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乃至销售手法,都是一流的。唐晓玲的新意在于,她并不渲染甚至淡化成功的商人田获稻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黑暗阴影,田获稻的内心肯定与财富的增长是有关系的,按张惠芳的说法,“田获稻吃亏就吃在胆太大,锋芒太露,太有野心。所以要跌跟头。”财富来得太快,必然导致这种野心与粗悍,但苏州的内心是谦和的,文化是成熟的,田获稻童年贫困,在祖母的教导下培养了中国传统的君子风格,这化解了财富可能加在田获稻身上的粗鲁和暴发户心态,所以,他的人生不会走下坡路,在重建五亩园的项目上,他将进一步得到磨砺,在转变农民的身份之后,继续转变价值观,这是时代对人的造就,也与文化有关,文化能提升人的格调,完善人格。苏州的文化哺育了田获稻这些商人的特质和个性,他也对应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开放的姿态。
唐晓玲在大事件中展开叙事,触及到了一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两难命题。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里,人类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与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两难与悖论。张惠芳作为阳澄湖生态农业的带头人,坚决不同意把农田毁弃造高尔夫球场和别墅,认为13亿人吃饭是天大的事情,要少人工雕凿造盆景,要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谋利益,发展生态农业。现在的江南,很难再见到那一望无际的油绿、金黄、桃红和青翠交织而成的乡村美景,到处马达轰鸣,高楼林立,“流水小桥花细落”的意境,只能到苏州古典园林里去寻寻觅觅了。但游人如织的拙政园、网师园里,又怎能真正体味到唐诗宋词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呢?即使政府投资上亿元修复的几处生态湿地公园,相对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也只能算作几只大些的盆景而已。修马路,建高尔夫球场,推倒楼房筑别墅,砍了绿树换路灯,这种农村城市化的路子,依张惠芳看也不一定就科学。100多亩丰产方是否要改成芦苇湿地公园,五亩园古村落是建高尔夫球场还是保护性开发,他问市委书记到底哪样经济效益好,生态平衡度好。这个固执但不保守、念旧但乐于接受现代观念的老支书,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中审视了我们改革的目标与理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如何体现?小说传达了作者的文化态度,中国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建筑、艺术、价值观,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向世界开放。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命题紧随其后:幸福到底是什么?被征地的农民住在由市政府统一建造的“莲花新村”定销房里。许多中老年农民不习惯住公寓,说住的这么高,头晕,晚上睡不着觉。还有的扛着锄头铁锹乘电梯,在公共绿地上种青菜和辣椒,在阳台上养鸡养鸭养兔子。张惠芳就打报告在后山造46栋别墅,后山是果园,农民就一年四季住到花果山里了。他们也不用“离乡背井”,仍然可以务农,到生态园等地方去上班。小说描述的“苏外l经验”,提示我们关注中国依靠土地出让金制度推进城市化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如果上楼致贫,此地无地,会造成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剥夺感,集中居住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一方面也是财产关系的一次调整,是财富的再分配,这些矛盾冲突应当在城市化规划中得到重视,不能简单化,搞突击。幸福,不是现代化所能给予,应该源于人性化,源于同一世界,共有梦想,共享资源与财富。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何走出一条现代产业、现代科技为核心,市场经济和人文理念相结合、城乡之间结构比较协调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我们要慢慢积累独特的民族经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小说此时凝重的思考突破了典雅与轻灵,显得意味深长。
《古画》里,画家张大水是个有意思的人物。温润富硕的苏南,诞生了吴门画派、吴门医派、昆曲、评谈,美食、闲茶,使得吴地书卷气十足,才子佳人,处处风流,不经意地,就打开了理想生活的悠悠画卷。张大水住着一亩夏园,假山荷池,海棠芭蕉,古色古香。他乐于操办花宴,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箫竹盈耳,拍曲应和,情兴倍添。他向往±大夫的生活,因为那毕竟是一种被称为风雅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不仅表明张大水是富裕的,自信的,也从而又一次表达了唐晓玲对苏州文化的思考。苏州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倡导这种自信,经济的富裕也可以恢复这种自信。其实究其之深,她深深迷恋这种民族的文化,亥噫的展示它,其寓意就是希望在现代化潮水冲击中,留存这份文化与存在方式,因为这是南方文化的精髓。
(作者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