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高分生滑落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分数较高的外地生源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滑落明显,究其原因何在?文章从三个外地高分生滑落的典型案例出发,由这一特殊现象分析了它的普遍存在性。指出了导致外地高分生滑落的原因由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构成,提出改善这种现象应从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外地高分生;学习成绩;滑落;典型案例
  作者简介:陈鹏(1979-),女,山东潍坊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孙海彬(195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上海 20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外地高分生的滑落”(项目编号:sdl-08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0-0178-03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也在不断扩大招生,大量外地生源涌入上海,由于上海高校在外地招生的分数较高,因此能够进入上海高校学习的外地生源学生都是在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些外地高分生进入上海各高校之后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有的学生非常优秀,有的学生却滑落较大。本文将针对部分滑落学生进行实证研究。
  一、外地高分生滑落典型案例
  案例1:杨琳琳,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江苏生源,入校时高考成绩610分,专业排名第3,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逐年下降,直到最后被延长学年。该生为单亲家庭,母亲很早过世,父亲收入稳定,但父女交流不多。进入大学后,该生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大二便开始谈恋爱。虽说大学里谈恋爱并不稀奇,但是如果两个人在一起能够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可以说是一件好事,相反则是一个悲剧。该生就是后一种,最终导致延长学年。延长学年后,该生仍不思悔改,仍然保持之前的一贯作风,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劝导都听不进去,甚至一度切断了与父亲的联系,最终没能顺利毕业。
  案例2:陈莹,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贵州生源,入校时高考成绩600分,专业排名第10,大一结束滑落到专业53名,之后越来越差,最终被延长学年。该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但父母关系不和睦,经常吵架,父亲忙于生意,母亲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也不是很恰当,使得该生性格孤僻。进入大学后,该生经常独来独往,无聊的生活使她沉迷网络,甚至产生心灵上的扭曲。经父母和老师的多方劝导,仍不能排除该生心理上对网络的迷恋。父母决定让其休学一年,调整心态。在这一年里,父母通过专业机构对其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终于使其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复学后将所欠学分补上,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案例3:赵海,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山东生源,高考成绩628分,专业排名第3,一年后成绩大幅下滑,大四学年所有科目均未参加考试,从而被延长学年。该生来自农村,父母务农且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进入大学后对该生的学习情况关心较少。一方面,由于被调剂专业,使得该生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不是很富裕的家庭经济条件让他决定提早加入就业大军。从大三开始该生便在外打工,到了大四更是无暇顾及学业,两年的打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在老师的劝说下,最终他回到学校,比同龄人多付出两年的时间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
  二、外地高分生学习成绩分析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3个不同专业的两届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选取外地生源学生,将学习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将同年级同专业按入校时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四年的平均绩点分别进行专业排名,对他们的排名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样本的高考成绩和平均绩点均由笔者所在学院教务处提供,数据具有真实可信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4级外地生源18人,高考成绩优秀、良好的共17人,占外地生总人数的94.4%,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只有8人,占44.4%,也就是说50%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2005级外地生源22人,高考成绩优秀、良好的21人,占95.5%,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14人,占63.6%,也就是说31.9%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见表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4级外地生源15人,高考成绩优秀、良好的13人,占外地生总人数的86.7%,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7人,占46.7%,也就是说40%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2005级外地生源34人,高考成绩100%为优秀、良好,而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只有23人,占67.6%,也就是说32.4%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见表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4级外地生源22人,高考成绩全部为优秀、良好,而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只有14人,占外地生总人数的63.6%,也就是说36.4%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2005级外地生源25人,高考成绩也全部为优秀、良好,大学成绩优秀、良好的17人,占68%,也就是说32%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落。见表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外地生源学生高考成绩均处于专业前列,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各年级各专业都有30%~40%的“外地高分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成绩滑落,其中还有部分学生滑落幅度较大。由此可见,“外地高分生滑落”并不是一种个别现象,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导致外地高分生滑落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一个美满和睦的家庭环境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现实生活中,因父母不和、家庭破裂、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而造成子女成长障碍的事例却屡见不鲜。父母成天争吵或感情破裂而离异,毫无疑问会对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长期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畸形发展。
  (2)家庭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前,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入大学后,上海学生可以每周回家,遇到问题能及时跟父母沟通,外地学生则完全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当他们在生活学习及情感方面出现困惑时,不能够及时与家长进行必要的理解与沟通,从而使他们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成绩下降。
  (3)家庭经济收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一定的经济收入是学习的保障。对于很多外地学生来说,上海的消费水平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有的学生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很多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做兼职赚钱上,有的学生不能够正视自己的贫穷,互相攀比,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导致成绩下滑。
  2.自身因素
  (1)學习态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外地高分生在中学时期都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当进入大学的目标成为现实后,有的学生被“升入大学,该松口气了”的思想所左右,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整日不思进取,追求“60分万岁”,导致成绩滑落,甚至考试挂科。
  (2)专业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很多外地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喜欢上海这座城市,而选择了上海高校,但由于分数限制,没能填报喜欢的专业,有的学生录取时被调剂了专业,他们大多都寄希望于大一下学期的转专业。但转专业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的。转专业结束后,很多学生便失去了奋斗目标,自暴自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则必然会淡化他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成绩下滑。
  (3)环境适应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会感到不适应。中学阶段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多数是被动学习;而大学阶段教师一般只起引导作用,学习上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中学阶段有家长和班主任的督促,有全班学生在固定教室学习的一致性;大学阶段没有了家长和班主任的督促,也没有固定教室学习,很多学生一时不知所措,自觉性、主动性差的学生就会索性放松自己,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4)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外地生源学生,由于初次离家,身边又无亲人照顾,难免产生孤单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怕受人歧视,遭到冷遇,因而感到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不良的心理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日后的发展。据报道,在退学和休学的大学生中约74%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致。
  (5)网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学生为了上网聊天、游戏、交友、恋爱等,不惜放弃宝贵的休息和学习时间。特别是对于外地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比上海生长,空闲时间较多,无聊的生活使他们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据有关数据显示,学业失败的学生中几乎90%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所致。
  (6)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是一种遗憾,他们已经把谈恋爱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看作是空虚寂寞时的一种消遣活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学生谈恋爱也不例外,如果两个人能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那么它将会成为一种动力,反之将会导致成绩滑落,与周围学生关系疏远等,而且一旦失恋,还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痛不欲生。
  3.社会环境因素
  (1)不良文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的以及本土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如潮水般,严重冲击着原本单纯的校园文化,精华和糟粕并存,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也因某些文化所携带的不良因子侵蚀了那些判断力不强、认识能力不足的学生,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就业压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受社会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外地生在上海找工作困难重重:用人单位提出“只招上海生源或上海生源优先”的苛刻条件;学习很差的上海生靠“关系”却能找到好单位,而学习很好的外地生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些现象使很多外地生倍受打击,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想法,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四、帮助改善外地高分生滑落现象的建议
  外地高分生怀揣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向往,进入上海高校,开始时都有很高的理想与抱负,他们脱离父母的呵护,背井离乡,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成绩下滑,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应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家长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离异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孩子需要并应该得到一个舒适的环境,来减缓学习压力和挫败感。
  (2)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不应由于孩子远离自己,就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对于大学生来说,家长并不是仅仅给予经济支持就可以了,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心理情况,用接纳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理解孩子面对困难时也会有沮丧胆怯等心理,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时,家长应用理性的话语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人生需要目标导航,有了目标,人们就会保持积极的态度。大学教育应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始终,让每一个学生从开始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早制定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学习目标,大学生就会减轻对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不适应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拼搏,将一切精力用于学习上。此外在专业的选择上,高校应放宽对学生转专业的要求,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激励学生为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努力学习。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外地学生进入上海高校后,上海的发达与繁华,使他们产生一种不适应感,特别是对于农村来的学生,信息的闭塞、经济的落后使部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高校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选课,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能正视自我。当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失败、毕业择业等方面出现问题时,他们需要向人倾诉,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抚慰,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正好可以适应这一要求,对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能起到重要作用。
  (3)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用爱心感化学生。教育者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服务的观念,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落后生”。自尊之心,人皆有之,落后生也不例外。因此教育者应给予落后生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主动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的优势并给予公开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要注意落后生与其他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每学年对学生寝室进行一次大型调整,按学习成绩优劣、生源地差异等进行混合搭配,同时定期举办以寝室为单位的学习、文化竞赛等活动,提高寝室凝聚力。让寝室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带动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使寝室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5)完善资助体系,拓宽资助渠道。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很多外地学生面对上海高额的消费,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的学生因为不想看到父母过度劳累,甚至产生退学打工的念头。应建立完善的奖、勤、助、贷、补等资助体系,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造成贫困的原因,使他们树立战胜贫困的勇气。还应积极拓展勤工助学渠道,通过校企联合,积极主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贫困生联系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
  3.塑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1)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众文化传播领域的监管力度,摒弃低俗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辩证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既开放又批判,整合其有利因素,为我所用。
  (2)改变用人单位不良的用人理念。用人单位应改变上海生源优先、名牌高校优先、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用人理念,给外地生和非名牌高校综合能力较强的应届毕业生多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生源的差异并不是衡量毕业生优劣的标准,经验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人事录用制度,尤其是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改革靠人情、靠金钱买岗位的歪风,使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使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能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教育落到实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锡范,徐绍军.大学生学习成绩滑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
  [2]曾志嵘,夏欧东,杜华,等.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讨论[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8).
  [3]丁俊兰,高伟.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归因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6).
  [4]罗瑞涛,葛长波.大学生学业失败因素浅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5]李强.大学生学业失败因素再析[J].高教研究,2006,(9).
  [6]甄新武,杨春宏,饶桂生,等.对大学生学习成绩规律的探索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7]程海霞.男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心理学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7).
  [8]吕秀芳.由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引起的思考[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8).
  [9]杨金梅,李瑾,邱宗明.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3).
  [10]英继明.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几个个性因素[J].江苏高教,1996,(1).
  (责任编辑:刘丽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研究一套基于Xscale架构实训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使得学生在运用此操作系统构造嵌入式应用系统时变得相对简单、明了,该系统学起来比较容易,更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该系统是一套应用程序和系统分离的全新设计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应用程序可以独立编译和下载,与嵌入式系统分离;系统具有针对性强、体积小、无关代码少等优点。系统研究是针对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的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该系统内核精巧,结构清
期刊
摘要: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主要来源。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的方法运用于大学生情感问题中,建立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博弈模型,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大学生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冲动。  关键词:博弈论;大学生;情感问题  作者简介:刘洪松(1987-),男,安徽安庆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弘(1968-),女,山西左云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多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器,并且完成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更改理论授课主讲机型的基础上,以C8051F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学生通过电路仿真、电路板焊接和程序烧写等实践操作,提高“真”动手能力,并大幅度缩小了理论授课与工程应用间的差距。  关键词:单片机;实
期刊
摘要: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研究以及笔者从教20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和方法的重新安排,可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使学生走向新的领域后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上升空间。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环节;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潘丽云(1967-),女,安徽安庆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王慧(1979-),女,河南鹤壁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
期刊
摘要:从本校ACM/ICPC现状出发,总结了ACM/ICPC的特点与参赛的经验,结合所在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研究了ACM/ICPC模式对程序设计课程专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提出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并进行了基于ACM/ICPC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与实践改革。经过实际验证,这种改革能够推动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群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团队合作和协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以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意愿,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分析了高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认为虽然高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普遍偏低,但参与非遗保护的意愿较强,建议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渠道使高校学生融入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来。  关键词:高校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作者简介:曹玲(1978-),女,黑龙江七台河人
期刊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英语成绩的调查和对其隐喻能力的测试,发现大学生隐喻能力有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与隐喻能力的相关性较高,这与隐喻认知理论不谋而合。结合对受试者的访谈,认为应该将隐喻理论与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相结合,加强文化渗透,运用隐喻认知策略,培养学生英文思维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隐喻能力;英语水平;相关性;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研究生实践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发展机会。以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作为重点研究案例,从学校、社会、导师和研究生的视角深入分析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需求;实践能力;研究生;经济学  作者简介:陈浩(1964-),男,湖北黄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军(1981-),男,山东潍坊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
期刊
摘要:指出了目前“结构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在“结构力学”教学改革中所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阐述了在“结构力学”中进行实践环节和综合性教学环节的尝试。  关键词:结构力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陈华艳(1980-),女,土家族,湖北五峰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国家注册二级结构工程师;罗才松(1980-),男,湖北荆州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实验师,国家注册一级结构
期刊
摘要: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江苏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观认知和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结果发现,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贯穿在整个大学期间,其内容、形式和途径都应该贴近学生,同时要注重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逐渐形成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任晓荣(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