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管理的新视角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youmy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契约理论来源于管理心理学,把心理契约理论这种柔性管理模式应用在中职生管理中具有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适切性和必要性。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管理特点,提出构建中职生学校心理契约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管理;心理契约
  当前,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人认为他们大多数成绩较差、素质参差不齐、自我控制管理能力较弱。对于中职生的管理都是以“管”为核心的出发点,通过“管”来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他们是已经初步具有自己的思想、审美观和理想追求的准青年人,他们需要更多人情味的关爱与温暖。因此学校运用传统古典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中职学校新形势的需要,中职学校迫切需要一些柔性学生管理模式来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及意义
  “心理契约”一词首先出现在美国学者阿基里斯(Argyris)的《理解组织行为》中,他探讨的是工人与工头之间的非正式的默契关系。后来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的含义,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强调了个人与组织彼此双方期望付出或得到的东西。将心理契约这一理论运用到中职学生管理中,是指中职生与学校或教师之间形成的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默契关系。心理契约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期望、学习效率和在学校的表现。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非一个僵化的一次性的文本协议,而是一种动态变化并且时刻影响师生互动、组织个体互动乃至学生管理工作的内隐性心理协议。
  心理契约存在个体与组织间无形、内隐、非文本化的期望,它明显不同于雇佣合同类的正式契约。它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双向性和隐蔽性,具体应用到中职学生管理中具有以下特点:①不确定性。心理契约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期望,它会随着学生所在学校环境和学生个体心态变化而变化,具有高期望意识与低期望意识的学生,他们对自身和学校的期望与满意度不一样。②动态性。随着学生对待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需求的发展,心理契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宽广,学生与学校相互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也隐含得越多。③双向性。心理契约是学生与学校或教师之间构建的一种双向交互式联系。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在学校的成长成才的权利或期望,另一方面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成长成才肩负的义务和责任等。应该说双方在心理契约中处于完全平等的主体地位。
  二、心理契约对中职学生管理的适切性
  1.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推动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制订要符合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人就是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人本主义教育观是属于成长的教育观,明确教育目标是培养“完人”,有独特的人格特征,知道如何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理性面对现实。人本主义管理观强调对人的管理要有利于个人成才的内在教育管理,反对传统、机械的外在管理。传统外在管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漠视学生内心世界,会压制学生的健康成才。内在教育管理依靠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一种潜在的、自发的、创造性的教育管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达到自我完善和充分发展。学校管理者现也逐步认识到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尊重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心理契约正是这样一种柔性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的内心期待,关注个人的自我发展。
  2.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主观约定
  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心理契约。首先,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学校和教师之间除了正式的聘任契约,还有权利、责任的主观约定。在学校方面,不仅要为教师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而且要尊重关怀教师,为教师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教师方面,一方面要履行教师的基本职责,另外还要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其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随着中职招生的市场化逐渐变为一种平等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还显现出教育服务者与教育消费者的关系。最后,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现在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活动民主、氛围和谐的关系,师生之间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心灵成长的愉悦。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隐形心理契约为中职学生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三、心理契约对中职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1.心理契约是中职学生管理的有益补充
  中职学生受到现代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如果管理不善,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秩序混乱以及学校声誉受损,严重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管理工作者为了加强管理,制订了中职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相关制度,但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是一种金字塔管理模式的行政命令管理。这种刚性管理制度难以跟上和适应学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也不能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多方面。对于中职学生管理,唯有不断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真正所需,满足学生的合理期望,与学生达成共识,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激情。同时学校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良好的学习发展平台,供学生追求与拼搏。
  2.心理契约维护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心理契约强调的是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和精神,运用在中职学生管理中,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把心理契约运用于中职学生管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主要依靠以人为本、民主平等,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师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运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管理办法来引导和满足学生的心理欲望,与学生达成心理共识,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则根据个人的期望和教师或学校所提供的环境和平台,调整自己的心理需求,在教师的指引下制订自身的发展规划,有效地将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加师生间平等、和谐的良好互动,增强学校的感召力,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四、在中职学生管理中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
  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培养心理契约基础
  招生宣传是中职校工作的重要环节,生源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中职校未来发展之路。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选择学校和专业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自己就读的专业将来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中职校在招生宣传中准确真实地把有用信息传递给学生和家长,是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根基。学生准确了解学校概况、专业设置、奖贷学金、校园文化和就业情况,可以有效地将个人和学校进行匹配,建立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学校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介绍学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选择专业,发挥自身的优势。
  2.抓好入学教育,形成构建心理契约的共识
  新生入学教育在直接影响中职生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影响到中职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对于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引导,可从三方面去做:①环境适应。新生入学时,许多学生因陌生环境导致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状态,学校应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热爱专业的感情。②心理准备。初中学习的文化知识和中职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大的不同,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③纪律意识。这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通过学习校规,共同制订班规和构建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校和学生通过有效的沟通,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形成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意识。
  3.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构建心理契约
  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就包含了“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两方面的内容。“以师为本”要使教师亲身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有安全感、被尊重、被期待,发挥处处为学校、时时为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生为本”就是符合和满足学生特性发展需要,强化服务意识,保护学生利益,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各环节中。加强教师和学生间有效沟通,双方都能自觉、主动地实现知识和智力的碰撞。校园文化的创设需要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方面去做。中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成才和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发展,从而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
  4.及时补救心理契约违背,完善心理契约
  学校心理契约一旦有效建立,能够使学生与学校和谐共处,持续为学生和学校创造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动,造成学校违背心理契约,打破了校园环境。在失衡的状态下,学生可能会违反纪律,对教师熟视无睹,消极对待学业,甚至旷课等。从企业心理违背的研究来看,心理契约被违背的程度与它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成正比。所以,一旦发现学校心理契约遭到破坏,管理者就应该迅速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分析彻查问题产生原因,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给出合理解释,教会学生正确归因。只有学生和学校间能够理解,适当调整自己的期待,使心理契约达到新的平衡,学校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新的信任和承诺。
  参考文献:
  [1]施 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2]金 瑜.心理测量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郑其绪.论当代柔性管理的固有特征[J].北京: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4]胡晓霞.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教育教学版),2005(07).
  (作者单位:李 铁 四川省南充中等专业学校;王 玲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公共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中国,是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四大分支之一。作为公共部门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之一,公共管理在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其管理的失责也容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以广大民众聚焦的热点事件“健康证乱象”为例,对公共管理失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管理;社会问题;恐
期刊
摘 要: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培养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越来越重要。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基于第二课堂的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实践的措施,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第二课堂;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学生数学入学成绩的收集,分析学生前学数学基础,针对高职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学习“难”,教师教学同样“难”的困境,对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愈发下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改变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与学;困境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连续扩招,职业院校的新生录取分数却在逐年下降,特别是贵州南部职业院校能够录取的学生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这部分
期刊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课标与教学内容,而且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依照认知规律进行对话,并且科学地设计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主导性”以及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从而体验文字独特的艺术魅力。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优化课堂设计,突显师生平等对话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建立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基于高职教育对实践性教学的特殊要求,将实践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能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以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为例,通过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方法将实践性知识融入专业理论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根据2014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发展固然因人而异,但学生的学习如果仅仅凭借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还要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的数学学习从课堂延展到课后,这样用老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教促学”?笔者在实践中有如下思考。  一、加强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促
期刊
摘 要: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我们可以从传承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汲取人生智慧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第二,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古代文学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困惑与思考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鲁东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高中学习阶段紧张忙碌,学生都担负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因此,以放松情绪、艺术熏陶为目的的音乐教学便有着更为鲜明的责任,要让学生们轻松调节,快乐体验,构建高效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放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参与,在包容中收获,实现感官、思想与艺术追求的全面融合。  一、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呈现由多方面的因素决
期刊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一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语文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中提出:“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正所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期刊
摘 要: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错题往往最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通过错题将学习中的难题各个击破,能够更加迅速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这就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做好错题订正本。每节课前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