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也在不断深入师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杜郎口模式”,成为最近几年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方式。“杜郎口模式”设计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展示环节等,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成为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然而,经过对实际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教学效果来讲利弊兼有,在此愿与教学同行共同商榷。
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对于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摆脱小学时期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十分陌生,完全不知道应该讨论什么。记得第一堂课时,当我说下面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整个班级异常热闹,大家兴致很高,讨论得十分热烈。但当笔者走进他们的小组时,他们一致沉默,或者所论非所问,甚至有的手舞足蹈、互相推搡,用声高来压过别人,有时两人辩论得脸红脖子粗,而忘了这本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笔者在课后调查时发现,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能为了迎合课改就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而不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教育指导,要循序渐进地渗透教育。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我以6人为一个小组为例,每人分配一个角色:召集者、计时员、记录员、噪音控制人、发言人和补充人,并适时转换他们的角色。学生对角色的接受与转化,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教师的指导与纠正,并不断得到强化。达到了自觉分工、主动履行职责,这才能基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建立了。
二、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后天的培养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与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未经较好的训练,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学习技能呢?我进行了如下探索:①示范法。初一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我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之前,指导其中的一组成员怎样去组织小组成员,怎样去讨论、记录等,让其他学生在看的时候学会合作探究。②比较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时时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成员的参与状态。对一些无意义的合作技能要及时给予调控。如:我在一次活动中发现A组在交流学习成果中,其中的3个成员反复重复汇报一样的答案,而B组是由召集人指定1人汇报答案,其余成员进行补充发言。结果是B小组省时有效,A组耗时且低效。在小组展示时,我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合作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评一评哪个小组既省时又有效率,然后把B小组的合作技能及时向全班推广。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选择应用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待征,许多教师都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似乎每节必有“小组合作学习”,以至“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改的重要“标志”。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我们需要选择应用。如:在初次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后,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使用一些参考资料上的译文来回答问题,以此为本组加分。而课后的掌握并不理想,对字词的理解不到位或不明白什么叫做文言文的翻译。所以,在初次学习文言文时,应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老师可以做一个示范,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怎样去翻译和怎样去学习文言文。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文言文初次教学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效果要强于学生盲目的合作探究。
四、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强化养成,更需要实事求是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指导,需要训练和选择性使用,还需要将其视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来培养。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与恒心,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培养、训练。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与不稳定性,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每学期开始时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技能进行再次培训与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思考、反思、总结,在实践中及时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课改总结经验、指点迷津。
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对于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摆脱小学时期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十分陌生,完全不知道应该讨论什么。记得第一堂课时,当我说下面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时,整个班级异常热闹,大家兴致很高,讨论得十分热烈。但当笔者走进他们的小组时,他们一致沉默,或者所论非所问,甚至有的手舞足蹈、互相推搡,用声高来压过别人,有时两人辩论得脸红脖子粗,而忘了这本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笔者在课后调查时发现,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能为了迎合课改就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而不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教育指导,要循序渐进地渗透教育。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我以6人为一个小组为例,每人分配一个角色:召集者、计时员、记录员、噪音控制人、发言人和补充人,并适时转换他们的角色。学生对角色的接受与转化,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教师的指导与纠正,并不断得到强化。达到了自觉分工、主动履行职责,这才能基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建立了。
二、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后天的培养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与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未经较好的训练,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学习技能呢?我进行了如下探索:①示范法。初一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我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之前,指导其中的一组成员怎样去组织小组成员,怎样去讨论、记录等,让其他学生在看的时候学会合作探究。②比较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时时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成员的参与状态。对一些无意义的合作技能要及时给予调控。如:我在一次活动中发现A组在交流学习成果中,其中的3个成员反复重复汇报一样的答案,而B组是由召集人指定1人汇报答案,其余成员进行补充发言。结果是B小组省时有效,A组耗时且低效。在小组展示时,我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合作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评一评哪个小组既省时又有效率,然后把B小组的合作技能及时向全班推广。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选择应用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待征,许多教师都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似乎每节必有“小组合作学习”,以至“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改的重要“标志”。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我们需要选择应用。如:在初次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后,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使用一些参考资料上的译文来回答问题,以此为本组加分。而课后的掌握并不理想,对字词的理解不到位或不明白什么叫做文言文的翻译。所以,在初次学习文言文时,应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老师可以做一个示范,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怎样去翻译和怎样去学习文言文。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文言文初次教学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效果要强于学生盲目的合作探究。
四、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强化养成,更需要实事求是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指导,需要训练和选择性使用,还需要将其视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来培养。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长期性、渐进性、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与恒心,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培养、训练。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与不稳定性,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每学期开始时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技能进行再次培训与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思考、反思、总结,在实践中及时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课改总结经验、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