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超然的审美和潇洒的人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王国维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学》里面有一段话,“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先生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两位国学大师都不约而同地把宋代看作文化的高峰。
  苏轼在散文、诗和詞各方面都是宋代的大家。文是唐宋八大家,诗是苏黄并称作为宋诗的代表,词有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另外苏轼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而他的绘画又是文人画的代表。除此之外,苏轼在思想上、政治上、哲学上、社会伦理学上、博物学上都有很大的成就。
  超然的审美
  苏轼在《宝绘堂记》里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作为一个君子,我们可以把精神寄托在某件东西之上,但是我们不要过于地留意这件东西。这个“物”是对我们人生有好处的“物”。他说如果我们把精神寄托于物上面,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外物我们都可以得到快乐;尤物是非常美的东西,那么它也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病。但是反过来如果是留意于物,如果你把你的心智全部都放在这件东西之上,那么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东西,都足以造成你玩物丧志。比如年轻人整天沉溺于游戏之中,就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就是最美好的东西你都不会感到快乐,因为你过分注意它了,你想占有它的时候,你心中就有一种怕失去的担心,就得不到快乐。


  苏轼说“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圣人也喜欢五色、五音和五味以及驰骋田猎,这没有问题,主要是看对待它们的人是什么态度。接着苏轼又举了几个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刘备喜欢结髦、魏晋名士嵇康喜欢打铁,另一个名士阮孚喜欢蜡屐。这些爱好在一般人看来很无聊,但是他们各自却很喜欢,从中得到了快乐。苏轼又说“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对书画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欣赏者的态度,书画可以使我们感到审美的愉悦,但另外一种是收藏家,拍卖坊的态度,都把书画卷起来藏起来,作为一种财富,这样书画就成了人的负担,还可能造成灾祸。“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这就是留意于物的后果。
  近年我国反腐取得很大成就,查处的很多贪官就是如此,很多东西并未欣赏,只是埋藏起来或者收藏在家,结果呢?自己“害其国”,也“凶其身”,锒铛入狱。一个人一辈子很多财物对你来说没有价值,最有价值的是快乐,什么可以使你快乐?还是财富,但这个财富是精神的财富,它比物质的财富不知道可贵多少。现在有一些青年人比较追求物质方面的财富,但我还是要劝告大家,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时候如果过分留意于物,殊不知人生短暂,实际上对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潇洒的人生
  苏轼著名的《赤壁赋》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审美是一种什么东西?是一种不带任何欲求的,超越功利的活动,只要带着欲望和功利心,审美就离开你了。有欲望,就有烦恼和悲苦。苏轼写《赤壁赋》的时候是以一个带罪之身写的,他所说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审美的对象,而不是欲望所要占有的对象。
  我们在讲他潇洒人生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苏轼的一生是波澜起伏的。苏轼晚年走到金山寺的时候,有给人他画了一幅画像,他在画像上题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人生的滑铁卢,他在政治上的失败恰恰成就了他文化上的成功,黄州、惠州、儋州是他在文化创造上最丰富的三个时代,也是他对人生看得最透的三个时段。他在黄州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这样一些优美的作品,《定风波》这首词,写自然天气变化,同时又暗示人生遭遇。人一生有很多风雨,但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候,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来说,外在的风雨都不足为道,“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你自己就是你自己,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要乐观地坚守道义和人生的立场。
  在惠州,苏轼的政敌很想听到苏轼抒写痛苦失意的诗文传出,但苏轼在惠州的日子过得十分愉快。于是政敌就把他贬到更远的儋州,儋州就是现在的海南。然而,苏轼从海南岛遇赦北归时,却写下了从苦难中超脱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把在儋州这几年看作最奇绝的游览,这与唐代被贬的韩愈柳宗元相比,人格境界就高出许多。苏轼在儋州还写过“年来万事足,所欠唯一死”的诗句,说自己一生什么都很满足了,所欠缺的只有死去而已。在世人心目中,说死亡是犯讳,但苏轼直面死亡,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伟大。
  编辑/书含
其他文献
朱熹: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焉始,能得焉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刘沅承上而言凡物皆有本末,为事必有终始。知止者,非寂守而遗事物也。先知止,心则静可生明,事物易明其理,可以近道。  蕅益大师:此启下文两节之义。盖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顺迷情。辨其本末。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既向生灭门中。商榷修证。须知有终始。始宜先。終宜后。古之欲明一节。知所
期刊
吴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抗战期间,吴宓应邀到乐山武汉大学讲学,引起轰动。这种教授名额很少,乐山工商界的陕西同乡会非常敬重这位老乡的学问,决定举行宴会招待他。席中有人请吴宓讲讲做人的道理,吴宓说:“我想就是‘不苟’二字”。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吴宓一生都在大学里度过,他的
期刊
二十岁的时候初读《红楼梦》,看到的是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三十岁的时候再读《红楼梦》,看到的是悲欢离合与人情冷暖;现在四十岁,三读《红楼梦》,看到的则是人生感悟与处世哲学。  再读《红楼梦》,忽觉小人物身上亦有人生智慧,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生百态,遂挑拣些小人物议一议,首议的是一个无名无姓的门子,在书中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出场。  想必给官老爷侍茶捧衣八九年,门子耳濡目染也精
期刊
想不到,有这样一批文官武将,时隔80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站在烟波浩淼的东钱湖畔,就像当年守护着墓主一样,虔诚地恭候每一位到访的游客。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石刻的形象嘛”,是的,它们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但任何一块石头一旦被雕刻成具体的艺术形象时,一股无形的生命的血液也就注入其中,它们就成为了一种寄托和象征。要不然怎么会有表情含蓄的文官、神态彪悍的武将呢?又怎么能感觉得到朝服的飘逸、盔甲的厚重呢?尽管他
期刊
胡适的父亲胡传去世前留下遗嘱说:“糜儿天资聪明,应令他读书。”父亲的遗嘱决定了胡适的命运,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像丈夫一样被人敬重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供儿子读书。当时,每个学生交给先生的束脩只有两块银元,而冯顺弟则给先生六块银元,后来逐渐递增,直到十二块银元,先生自然乐得在胡适身上下功夫。在徽墨里泡大的胡适受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熏陶,幼年时便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才气,被乡人称为“糜先生”。 
期刊
尘世有了生命,苦难就开始与生命如影随形。在人生的过往里,苦难的时光也许并不漫长,但足以深入我们的今生。  苦难追赶着我们,也雕琢着我们。当被一次又一次的病痛折腾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当被夜的寂黯包裹得无法脱身的时候,当被尘世的虚情假意一次又一次愚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依然是清醒的,我们的灵魂依然是顽强的。一如文怀沙,在被病痛折腾得无法承受时,反而还可以大声地笑出来,反而觉得尝到了尘世间难得的痛苦着的幸福
期刊
偶然翻书,忽然看到一个闻香识人的典故。宋朝时有一隐士,他结庐于青山绿水间,家藏万卷书,一身染有暖香气息。有一天,他远行去访其故友,刚走近故友门前,故友已开门出迎,并微笑言道:“远闻清香,而知君已至矣!”  这就是知己。  世间那些气味相投之人,观其容,闻其香,听其音,察其意,即可引为知己,彼此惺惺相惜,乐趣无穷。遥远的古代,一个静夜,俞伯牙在荒野之中弹琴一曲,初遇的钟子期听之,即知其琴音之境:“巍
期刊
李钟岳(1855年-1907年),字崧生,又字申甫,山东安丘县辉渠乡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18岁中秀才,之后一边教书一边自学。他39岁时赴济南应试考中举人,后因无钱回家而留在省城以教私塾谋生。他43岁时,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从此入仕为官。  1907年正月,李钟岳调任浙江山阴县任知县。在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秋瑾被害。徐锡麟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庆仓促起事,
期刊
鲁迅是冷峭的高山,不经历沧桑世事难以明了。胡适是开满鲜花的平原,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如沐春风之感。汪曾祺是精致的园林,有小桥流水,乱石横空、修竹茅屋,野菜清茶,锅碗瓢盆,让人觉得亲切。他一生慢悠悠的,画几幅画,写几笔字,炒几个小菜,喝口浓茶,写写文章。多少年之后,我们才知道,这叫小日子。  江南人冯时可入云南时,看滇西清泉,感叹此地苍山洱海绝境,但寺无好茶,辜负了大好的日月。同是江南人,徐霞客则在云南
期刊
东汉晚期,经学已呈式微之态,士阶层中悄然兴起了对文赋、俗乐和书画的喜爱,蔡邕虽为传统经儒之士,其文赋、音乐、书画对东汉晚期的文艺审美风尚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蔡邕(133—192)主要活跃于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文坛,他学识渊博,与当世大儒文士交往颇深。他是“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后汉书·胡广传》)的胡广的学生,与“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后汉书·卢植传》)的卢植交情颇深,也是汉末大儒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