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论坛、博客、QQ群、微博、微信、微信群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工具汹涌而来。信息的获得,学习的开展已经成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实现的结果。信息以及知识开始了对个人全方位、立体化的侵袭。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专注力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灵资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碎片化的信息和碎片化的生活,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呢?
叔本华在《论思考》中指出,只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才是有价值、有力量的。新知识只有通过与旧知建立多角度、多方面的联系才会成为能够运用的真正的知识。他进一步指出,阅读只是我们自己思考的替代品。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总是被别人牵引着自己的思想。确实,孔子早就指出如果只是大量学习,而不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思考),那么就很快会遗忘或误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皮亚杰也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学习者运用内在的知识与外界的知识开展同化和顺应,最终实现自身认知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一种持续而连贯的对话。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纷繁的欲望,碎片化的信息,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阻碍学习深入展开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早在开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构建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其核心的品质。笔者认为,“互联网 ”时代下的教师更应该展开自主学习,才能够有效应对碎片化,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习力。
王竹立教授在《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一文中指出,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形成选择的核心,让学习围绕着思考进行;也只有会思考,才能将信息与知识碎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而持续地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式,自主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估学习结果,自主调整学习行为。教师唯有开展自主学习,才能将阅读、思考和实践打成一片,知行互动,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的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和课题
学习过程中的选择、监控和调节都需要不断地自我追问,而提问也是一种对思考能力的考验。曾经有教师采用“满堂问”的方式上阅读课,这样的课看似师生双方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却不高。“满堂问”剥夺的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我的自学小史》一文中把真正的学习者视为有自己问题的人。梁先生说:“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问是学之始。善于发问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持久的兴趣,是有自己问题的问题之人。
王竹立教授指出,应对碎片化的一个手段就是强调自我需要和问题解决。因为自我需要以及问题解决而引发的思考是系列化的,全方位的,由此展开的学习,往往是碎片化的反动。如果教师仅仅关注网络热点,却不时时关注现实需要,反思课堂,探寻主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那么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学习终究只是低效的学习。
由此,“互联网 ”时代的教师学习也应该开展主问题和主目标的设计。这个学习的主问题和主目标应该来自课堂,来自教学生活中的困惑,而成为教师自己的课题。类似“怎样的学习生活才适合自己,才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自己?”这样的主问题,应该成为每一个学习型教师首先思考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教师应该自觉开展主题阅读
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阅读并不是只要能够识字断文就能够开展的活动。它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是一种多层次的智力活动。而唯有主题阅读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台湾学者、出版家郝明义先生指出,要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之中遨游,而不被淹没,前提就是要开展属于自己的主题阅读。那么,什么是主题阅读呢?
主题阅读是针对某个主题的阅读。它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锁定相关主题,通过专家建议、网络搜索准备一份书单。第二阶段是检视阅读,浏览书单上所有的书,建立起清楚的核心概念。第三阶段是建立共识。跳读相关章节,用自己的话去改写相关内容,在各本书和各位作者的不同角度和观点之中,建立共识,用佐藤学先生的话就是围绕共同主题“编织”一种“交响”。第四阶段是通过排列问题,联结概念来厘清问题。第五阶段是界定议题。当两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完全相反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真正的议题。第六个阶段是排列主旨。围绕议题的不同答案展开客观分析,通过分析排列出特定的主旨,从而形成对某个问题的多角度、多方面的系列看法。而这样的检视、分析、改写、比较和辨析,摘取精华、综述观点的过程就是主题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培养的是阅读者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能力,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指出,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就是一个善于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并且开展主题阅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更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洞察力。
自主学习的教师更加应该持续关注日常生活,关注自我
叶澜教授在多年前曾经指出,一名善于成长的教师就是一位坚持写教学反思的教师。这一段时间我的课堂和学习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本质是哪一些方面的知识的缺乏?这或许是一名学习型教师经常要反思的问题。
每到岁末年初,新教育网络师范就有年度叙事的良好传统。小结一年阅读的重要书目和阅读收获,排列教学大事,在连缀一年的日记、随笔的基础上求得打通,从宏观的角度展开反思,发现自我成长的脉络。年度叙事对于推动叙事者的成长有难以取代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而年度叙事依靠的就是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日记、教学随笔、读书笔记等随时展开的生活反思。
“存在的问题是多么的巨大和迫切——这一问题迎面而来、无法回避!这一存在是那样的隐晦不明、充满着疑问,它饱受着痛苦折磨,匆匆即逝、如梦如幻!对这巨大、迫切的不解之谜一旦有所意识,其他的问题和目标就全都显得不足挂齿了。”叔本华向每一个人发出了深沉的存在之问。
“我是谁,我为何生存?”存在之问就是生命之问;“我要成为怎样的教师,我能够为学生创生怎样的课程?”这或许是对教师提出的存在之问吧。它是如此的迫切,提醒着我们去思考,去回答。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虽然信息如此发达,沟通如此便利,学习形式如此多样,但是和所有时代的学习一般,“互联网 ”时代的学习之道,更加需要不断返回生活,不断追问存在,返回自我,去建构一种古典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论坛、博客、QQ群、微博、微信、微信群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工具汹涌而来。信息的获得,学习的开展已经成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实现的结果。信息以及知识开始了对个人全方位、立体化的侵袭。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专注力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灵资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碎片化的信息和碎片化的生活,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呢?
叔本华在《论思考》中指出,只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才是有价值、有力量的。新知识只有通过与旧知建立多角度、多方面的联系才会成为能够运用的真正的知识。他进一步指出,阅读只是我们自己思考的替代品。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总是被别人牵引着自己的思想。确实,孔子早就指出如果只是大量学习,而不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思考),那么就很快会遗忘或误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皮亚杰也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学习者运用内在的知识与外界的知识开展同化和顺应,最终实现自身认知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一种持续而连贯的对话。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纷繁的欲望,碎片化的信息,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阻碍学习深入展开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早在开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构建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其核心的品质。笔者认为,“互联网 ”时代下的教师更应该展开自主学习,才能够有效应对碎片化,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习力。
王竹立教授在《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一文中指出,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形成选择的核心,让学习围绕着思考进行;也只有会思考,才能将信息与知识碎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而持续地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式,自主监控学习过程,自主评估学习结果,自主调整学习行为。教师唯有开展自主学习,才能将阅读、思考和实践打成一片,知行互动,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的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和课题
学习过程中的选择、监控和调节都需要不断地自我追问,而提问也是一种对思考能力的考验。曾经有教师采用“满堂问”的方式上阅读课,这样的课看似师生双方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却不高。“满堂问”剥夺的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我的自学小史》一文中把真正的学习者视为有自己问题的人。梁先生说:“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问是学之始。善于发问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持久的兴趣,是有自己问题的问题之人。
王竹立教授指出,应对碎片化的一个手段就是强调自我需要和问题解决。因为自我需要以及问题解决而引发的思考是系列化的,全方位的,由此展开的学习,往往是碎片化的反动。如果教师仅仅关注网络热点,却不时时关注现实需要,反思课堂,探寻主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那么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学习终究只是低效的学习。
由此,“互联网 ”时代的教师学习也应该开展主问题和主目标的设计。这个学习的主问题和主目标应该来自课堂,来自教学生活中的困惑,而成为教师自己的课题。类似“怎样的学习生活才适合自己,才能够更加有效提高自己?”这样的主问题,应该成为每一个学习型教师首先思考的问题。
自主学习的教师应该自觉开展主题阅读
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阅读并不是只要能够识字断文就能够开展的活动。它包括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是一种多层次的智力活动。而唯有主题阅读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台湾学者、出版家郝明义先生指出,要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之中遨游,而不被淹没,前提就是要开展属于自己的主题阅读。那么,什么是主题阅读呢?
主题阅读是针对某个主题的阅读。它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锁定相关主题,通过专家建议、网络搜索准备一份书单。第二阶段是检视阅读,浏览书单上所有的书,建立起清楚的核心概念。第三阶段是建立共识。跳读相关章节,用自己的话去改写相关内容,在各本书和各位作者的不同角度和观点之中,建立共识,用佐藤学先生的话就是围绕共同主题“编织”一种“交响”。第四阶段是通过排列问题,联结概念来厘清问题。第五阶段是界定议题。当两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完全相反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真正的议题。第六个阶段是排列主旨。围绕议题的不同答案展开客观分析,通过分析排列出特定的主旨,从而形成对某个问题的多角度、多方面的系列看法。而这样的检视、分析、改写、比较和辨析,摘取精华、综述观点的过程就是主题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培养的是阅读者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能力,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指出,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就是一个善于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并且开展主题阅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更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洞察力。
自主学习的教师更加应该持续关注日常生活,关注自我
叶澜教授在多年前曾经指出,一名善于成长的教师就是一位坚持写教学反思的教师。这一段时间我的课堂和学习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本质是哪一些方面的知识的缺乏?这或许是一名学习型教师经常要反思的问题。
每到岁末年初,新教育网络师范就有年度叙事的良好传统。小结一年阅读的重要书目和阅读收获,排列教学大事,在连缀一年的日记、随笔的基础上求得打通,从宏观的角度展开反思,发现自我成长的脉络。年度叙事对于推动叙事者的成长有难以取代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而年度叙事依靠的就是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日记、教学随笔、读书笔记等随时展开的生活反思。
“存在的问题是多么的巨大和迫切——这一问题迎面而来、无法回避!这一存在是那样的隐晦不明、充满着疑问,它饱受着痛苦折磨,匆匆即逝、如梦如幻!对这巨大、迫切的不解之谜一旦有所意识,其他的问题和目标就全都显得不足挂齿了。”叔本华向每一个人发出了深沉的存在之问。
“我是谁,我为何生存?”存在之问就是生命之问;“我要成为怎样的教师,我能够为学生创生怎样的课程?”这或许是对教师提出的存在之问吧。它是如此的迫切,提醒着我们去思考,去回答。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虽然信息如此发达,沟通如此便利,学习形式如此多样,但是和所有时代的学习一般,“互联网 ”时代的学习之道,更加需要不断返回生活,不断追问存在,返回自我,去建构一种古典的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