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来的精彩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是日本作家椋鸠十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课文节选了老狐狸给被抓的小狐狸喂奶,为了救小狐狸在正太郎家地板下做窝,和正太郎日益亲近,并救了正太郎的故事。初次接触课文以后,上课教师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应该抓一个什么样的语用点?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怎样才能真正地把这一堂课上成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带着问题,我们组内的教师和上课教师一起进行了多次磨课和试讲。
  一、第一次试讲:意在抓住关键词,梳理两条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单元导读提出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的要求,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学习方法。《金色的脚印》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课文中去寻找有用信息。于是,第一次备课我们梳理出了两条线索:一条是老狐狸救小狐狸;另一条是正太郎救小狐狸。由此,我们确定了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词,理出文章的两条线索,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从而认识“人应当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师拟定了主要教学环节:发现问题——梳理线索——概括内容——体会情感——类比同文——迁移运用。
  第一次试讲,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救小狐狸,正太郎、老狐狸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对此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勾画出自己找到的依据,并以关键词提炼概括,批注在旁边。然后根据各自的观点,合作学习交流。
  教师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梳理出明暗两条线索,然后,根据提炼出的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想法是美好的,但从课堂上的效果来看,由于明暗两条线索不是很清晰,导致学生难以准确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最后,教师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写正太郎这条线索呢?这样双线交织有什么作用?学生基本不知怎么回答。
  课后,听课教师纷纷议论,“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是概括主要内容,还是梳理线索?”“这课的线索不像《草虫的村落》那样线条明晰,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线交织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是太难了点?”“整节课学生基本上没有朗读课文的时间。”
  二、第二次试讲,意在梳理线索,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以及作者的谋篇布局
  教师预设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参与研讨交流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寻求到最佳解决方法。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本课教学:这篇课文学生能自主发现、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引领的着力点在哪里?
  首先,明课标。课标第三学段在阅读目标中提出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要以此为核心。
  其次,看教材。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和“老狐狸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两个具体事例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同时,课文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在第一次试讲时,学生忙于梳理概括而没有用心去体会。
  课文将这个看似平常却引人深思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学生会和正太郎一起,为老狐狸的爱子情深而感慨,为老狐狸的聪明而惊叹,为老狐狸的善良而感动,为狐狸一家最后的团聚而欣慰。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忽略了带着情感的朗读以及对于课文深层次的情感领悟。
  其三,晓学情。我们的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就阅读了沈石溪的多部动物小说,本期还阅读了西顿、纽伯瑞的动物小说。
  基于此,第二次试讲就要根据学生已知展开教学。温故而知新,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建立动物小说的类概念,又要有所区别,引领学生感受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构思的巧妙。
  为此,我们确立了第二次试讲的学习目标:
  1.根据老狐狸、正太郎为救小狐狸做的事和狐狸与正太郎关系的变化梳理课文的线索,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和作者巧妙的谋篇布局。
  2.抓住课文中感受深刻的词句体会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浓浓的情谊,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重新制订了教学环节:整体感知——概括内容——梳理线索——深化主题——延伸拓展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根据文本情节梳理出两条线索,认识到文章的构思巧妙,还能抓住关键词句谈体会,通过朗读感受动物之间生死相依、人与动物相互信任的美好情感。
  第二次试讲下来,我们的感受是这节课语文味浓了,但是课堂太“满”了。教师“给”得强势,学生学得被动。怎样既能上出语文味,又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主动参与进来呢?
  三、第三次试讲,重视“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与教师引领的契合
  这篇课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作家谋篇布局的写作特点,还是只要求学生掌握归纳主要内容方法?这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要把握好扶与放的度?哪些教学环节还需要进行调整?于是,我们再次审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再次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怎么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如何充分尊重学生已有认知,暴露相异构思?我们按课前、课中、课后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
  (一)课前预习。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熟读课文并进行第一次批注。
  (二)课前谈话。回忆读过的动物小说及熟悉的动物小说作家,形成文体类的概念。
  (三)课中引领
  1.前情诊测,整体感知: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关于( )的故事?
  2.引发碰撞,激起火花:是谁救了小狐狸?
  3.梳理线索,激发情感:
其他文献
丁琴  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小学数学教师、湖北名师。从教二十多年,形成了“朴实中彰显灵性,简约时催生智慧”的教学风格,四次获国家、省级教学比武奖,近四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近五十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  再在学校见到丁琴,已经距记者第一次在潜江实小见她时隔近10年。  此次地点,变成了她刚加入的新家庭——丁琴喜欢用“家庭”来形容现在的这所民办学校——潜江市德
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而抽象概括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对具体、形象、鲜明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抽象的内容不易接受。  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呢?现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从表象开始,逐步抽象  表象是连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桥梁。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善待每个独特的生命是开放式教学的灵魂。预留充裕的时间,创设足够的空间,让每个学生享受体验的过程;永葆耐心,放平心态,让每个学生参与立足文本的大众交流;陶醉于“局内人”的怡然自得,品尝“局外人”的理性审视。这些,是奏响开放式教学不可或缺的调子。下面以人教版第六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谈谈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珍视学生的“一亩三分地”——指向体验的独有  反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课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用日记的形式将其写下来,能培养数感,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育才二小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导师团队,把教师个人的优势整合成集体智慧,实现了课堂高效。以下展示的是一次团队共研的成果。  这次共研的内容是《千米的认识》。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  1.布置课外实践调查。课内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一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米”。学生选取了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一个独有的小单元。它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为探寻这一小单元的教学策略,专门组织了课例研讨活动。  一、教学片段与评析  (一)激趣引入:做事要明确先后顺序  师:上课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你们晚上几点睡觉?睡觉之前做些什么呢?  师:小芳是一个
《中位数与众数》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学生在三年级就已学过平均数,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数据的平均水平可以用不同的量来代表,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教学中重在对数据的分析,以学生现有知识“平均数”为基础进行延伸教学,又着力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比较与合理应用以及一组数据的众数
一堂课的容量有限,经常有教师感到课程设计的内容难以取舍:要促成生长的点这么多,究竟如何做才能更有效?  笔者认为首要要解决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教学目标,是这节课师生共同要完成的任务指标,它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参与的“岭上小语工作坊”本学期致力于“如何明确教学目标”的研究和课堂实践。在磨课、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教学目标和设计二者间辩证关系的如上思考。那么,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诗化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由于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设意境,因而学生鉴赏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边城》为例,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诗化小说鉴赏的切入点问题。  一、从命运诗化切入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主旋律。然而,鉴赏诗化小说仅仅停留在人物形象这个层面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深入开掘,关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高效的,充实的。为此,教师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的关键处进行追问,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一、创设情境,抓住本质  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表现欲望,让他们把熟悉的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圆的面积》这节课,关于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何突破难点呢?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银幕上一片绿茵茵的草
《詹天佑》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传统篇目。笔者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目标导航,尝试自学  学习目标具有导航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而学生却茫然无知。这种课堂,学生难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阳光课堂”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开课伊始,教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