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场景展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从“建设与重建”的角度探讨分析了时下乡建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民居场景展”的系列实践进行分析,阐述了艺术家对于乡建的思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民居场景 乡建策略 公共艺术
  建设与重建
  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开篇谈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亦在《乡土重建》中开篇提到:“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而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团体为了位育处境所制下的一套生活方式;是一个团体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相当一致性的个人行为。以上费先生的话语中暗含着几层意思,一指出中国社会的不同阶层都带有乡土属性;二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乡土;三呼吁中国在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过程中,有关“乡土”的问题不容忽略。
  遥想国之危亡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另辟蹊径,取得胜利。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战略从城市化的“建设”,到城镇化的“修正”,再到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似乎都与乡村的发展背离,乡村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弃儿。而在这诸多“建设”背后,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却更加凋零了。
  对于我辈所谓乡建的参与者而言,费先生这两本著作虽出版距今已近七十年,但仍予人启迪,引人反思,甚至对于参与者对待乡村问题的态度和工作逻辑大有帮助。近几年,参与“乡村建设”似乎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行为,以艺术家、设计师为首的精英人群纷纷加入到“改造乡村”的运动中去。然而在过去中国不断推倒重建、喜新厌旧的城市化浪潮中,乡村是被边缘化乃至被遗忘的。在对乡村长期的忽视中醒来,面对所谓“美丽乡村建设”这样的时代命题,该做何处理是一个难题。
  在艺术教育体系中,写生是一项传统项目,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下乡写生,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官方美术院校倡导的一种教学行为。
  下乡写生,大概是现代艺术进入乡村的一种方式。对老一辈的艺术家而言,因为时代的局限,通过上山下乡获得创作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中国美术史中,乡村主题的创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具备特殊的历史价值。
  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中国在借鉴周边国家乡村发展建设的方法,尤其是日本复兴乡村的艺术策略取得成功经验之后,类似的活动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浙江与贵州等地区的乡村建设尤为热烈。另外,全国各地有不少村镇在想尽办法,筹集资金、调动资源,蠢蠢欲动。
  公共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关联,甚至有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剂良方的趋势,这给乡村建设带来众人瞩目的机会,也带来希望的曙光。近一年多来,中国的公共艺术活动、展览如飓风一般,登陆在乡镇。但普遍现象却是,艺术家们对于当地而言,大都只是过境游客,并没有真正驻地生活或扎根在乡村,他们大都仍是来自城市的乡村猎奇者,用“他者”的眼光来对待乡村。此等风气,有如汽车时代的“城市猎人”风潮。
  费孝通先生七十年前说,当下中国社会的变迁至今仍是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替易,而今农业文化奄奄一息,工业文化的语境亦早已時过境迁。费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文化的问题”,却似乎仍还没有看到更多的探讨或解决的措施。
  面对这样的文化语境,所谓“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何而起呢?艺术又该如何下乡?对于中国当下的乡村而言,我们是在建设还是在重建?我们需要建设什么?又需要重建什么?
  不动声色的乡建策略
  对比于其他声势浩大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而言,“民居场景展”系列大概是最不为众人所知的。“民居场景展”肇始于2011年11月11日,从广东汕头鮀浦镇一座传统潮汕民居“胶走巷一号”的院落中开始,迄今已在不同地点举办了九场。与一般的乡村建设不同,“民居场景展”并非以“介入”为由,而是通过“融入”,乃至“植入”的观念进行创作。并依托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持续探讨有关“乡建”的问题。
  “民居场景展”所面对的并非是单一的民居场景,它也并非是要解决某个乡村的问题或不足,它更没有去建造某些公用建筑或设施。对于那些实体化的乡建项目而言,“民居场景展”所呈现出的临时性,实际功能及社会影响显得微不足道,也与目前风起云涌的乡建方向大相径庭。
  但如前文所言,我们要关注的“文化的问题”,其实从某种角度看也是艺术的问题。艺术家所肩负的,不仅是实地建设,还有更为重要的文化探索。“民居场景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类似于自言自语的表达而产生对于乡村的影响。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为当下的乡建,提供了一个不动声色的“非主流”策略。或许我们可以从它过去实践的案例中,选择一二,辨析“民居场景展”的在地意义。
  对于乡建,首先面临的空间是民居。民居,狭义上是当地平民百姓的居住空间,广义上则泛指体现平民生活方式的空间,汇聚了民间的智慧以及过去历史的隐喻。民居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当地生活方式的一个窗口,秉承这个思路,“民居场景展”依托民居而生。
  例如,“民居场景展”首场《库哈斯研究》发生在潮汕的传统院落,探讨现代建筑与院落村貌之间的关系。作品对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所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址进行把玩式的研究,重新塑造出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模型,并将其复制出六件,以六个不同的面分别着陆,形成六个虽实际同形而貌似不同形的造型,与占民居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库哈斯所代表的解构主义建筑置于当地称之为“下山虎”的潮汕民居建筑风格的场域中,看似庄重严肃,却又略显陉诞;既是中西建筑空间造型的对比,亦有东西文化冲突之隐喻。
  第三场《冼鸟》发生在潮州铁铺镇一座以八卦为中心的圆形结构围龙屋,艺术家将椭圆形结构的国家体育馆“鸟巢”复制品模型置于其中。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场景中形成了多重的环形结构——八卦、鸟巢、围龙屋。延续建筑风格对比的概念,这一次,似乎找到了这看似不相关的三者之间无形中的共同点。同时,在破败的、但依然有人居住的围龙屋中,各色的陶瓷小鸟分别散落在不同的位置,接受雨水的洗礼,谓之“洗鸟”呈万象更新之意。而万众瞩目的奥运“鸟巢”,在此仅仅成为一个“洗鸟”的容器。同时,“民居场景展”的海报设计借用中国城乡常见的“性病”小广告样式,富含幽默与讽刺。《洗鸟》从传统的民居概念引申至民众生存环境的更大概念,其中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思考。   在“民居场景展”中,涉及到“建筑”议题的还有《从巴黎到小榄》《城难》等等。其中《城难》所呈现的是一个“现代商业城市”进驻蛋家艇的事件。艺术家用包装纸盒和塑料玩具车构成了交通拥堵状的城镇,颇具讽刺意味。有人问蛋家艇的居民:“是安于现状好?还是上岸生活好?”他们回答:“当然是上岸生活好,不怕风雨也比较舒适。”但略有思虑后又说:“我们曾经在岸上住了一段时间,不习惯又回来了。”而《城难》所在的那艘蛋家艇的屋主已在艇上生活逾七十年了。
  《城难》是“民居场景展”创立以来的一个美好场景,艺术家用“难”这个多音字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而这背后的双重含义却让人揪心:中国的几亿农村人梦想着进城,然而“进城难、进城打工离城回乡难、回乡建城难”;“城”曾代表了无数人美好的向往,也让无数人失去家乡原本最美好的样子,是为“城难(nán)”;另外一侧,大量的人口迁移导致了城市的极速膨胀,也放大了中国城乡之间的矛盾,暴露了城市许多无法根除的问题,亦为“城难(nàn)”。《城难》用这样一个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的场景,讲述了一个寓言式的故事。
  “民居场景展”中,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显著的“符号”——莲花。“莲花生长”系列创作,呈现出一种对中国当下文化意识的思考。《旱地莲花》与《莲说》,分别发生在民国初期建成的启明学校以及清代的林氏祖屋。从民国初期启蒙明德、养正新民的愿景,到在清代建筑里谈论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是洗涤心灵的符号,也是具有特殊宗教意味的象征,更是中國传统文化中最为深层的、所谓“出淤泥而不染”的独立征象。
  从整体发展而论,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农业社会。而对于乡建而言,则农业文化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民居场景展”的第二场是以《农业社会》命名的,经过艺术家的“互文”过程,变异的“农具”呈现在农用的独轮车上。在老墙上“全党动员,大办农业”的口号下面,“农具”最终成为人类的“农业纪念碑”。艺术家团队还邀请前来参与的村民使用了艺术家所设计的“农具”,并为此抒发各自的感慨。
  在“民居场景展”系列的运行过程中,时常有人质疑观众能看得懂吗?显然,问者在潜意识里认为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的艺术知识,可能是无法看懂艺术作品、包括公共艺术作品的。总的来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但我们在与村民/居民交往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他们的解读/评论而受到启发。“民居场景展”成为了他们的艺术话题、生活事件,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凡此种种,“民居场景展”涉及的社会问题无法一一言说。这一系列作品在与场景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暗示了各类中国社会的现象、以及发展中的问题。“民居场景展”看似随性而为,其内核实则是尖锐的。与其说这种方式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行为,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诚实的实验。时代举步维艰,“民居场景展”仍在此环境中开启了一个艰难的实践。对于中国的建设进程来说,“民居场景展”可能只是一个小范围的民间事件,却同时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乡建策略。
  (责任编辑:赵倩)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图案和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彩绘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远古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天地万物的神秘现象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他们绘制出能体现精神世界内涵的图案作为自己族裔的图腾,器物上点、线、面组成的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也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佛教走入中国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艺术得到了融合,并丰富了图案装饰的形式化。佛教建筑是僧团修行、礼佛、禅修的活动中心,也是佛教
期刊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竹笛的远亲——骨笛陆续出土,将中国笛子演奏的年代向前推至8000多年前,地域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直至北方草原。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历史悠久的骨笛至今仍能演奏,不断刷新着中国的音乐史与乐器史。  【关键字】骨笛 吹奏 乐器史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诗实在太有名气,自唐代以来,凡是清明题材的画卷,总不免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自古至今遵从的是谢赫“六法”的规则,其中“传移模写”即临摹写生之谓,乃中国画入门不易之法,通过写生获取素材的创作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獭祭”而成。在“獭祭”而成的不断反复中逐渐解决色彩、造型、构图、笔墨等问题,加上心性的自我修养,最后达到气韵生动,顺手拈来之效果。这也是一个画家由技入道的绘画历程。  【关键词】獭祭 传移模写 气韵生动  何谓“獭祭”?水獭捕鱼,依次陈
期刊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美术馆曾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等领域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美术创作特别是美术理论也对美术馆事业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关系是互动的。显然,美术馆学虽然立足于美术馆,但其学术触角却牵连着人文艺术学科的广阔领域。关于美术馆历史的思考,是美术馆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1793年7月27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于8月10日作为公共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以纪念旧
期刊
摘要:文化包含着艺术。假如登堂入室是一个文化人所要行进的路径的话,登堂,必须登文化之堂;入室,才能入艺术之室。一定是文化在前,艺术在后,不能绕开文化走后门进入殿堂。后门开着可以进去,但是从后门进艺术殿堂就是艺人或者是匠人。  关键词:文化 艺术 文人 登堂入室 文人青花  十九大召开过后怎么发展文化?或者说怎么做好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总书记讲到文化要创新性发展,不能停留在回顾历史,欣赏
期刊
【内容提要】林维既受民族文化的浸染,又受过舞美的训练,对造型能力与色彩敏感,在中国美术学院研读花鸟时,沿着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主张,回归借古开今的艺术道路。林维的写意花鸟画,欢快、饱满,和谐,靓丽,水分饱和,雍容大度。取法的范围,包括了宋人的勾勒设色,元人的细笔墨花,明清的淋漓水墨,还有双勾的白描,纯以彩色图之的没骨,可谓不拘一格。  【关键词】林维 写意花鸟画 不拘一格  人们之所以需要花鸟画,在
期刊
【内容提要】赵文江的山水画,不独忠实于林壑泉石,草目云山,更忠实于自己。赵文江是在用他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其独有的审美感受。不拘于模山范水的形似,重在表现对山水的憧憬,再显其品格精神。既重视自然,能与花鸟共忧乐;又轻视自然,能奴仆命风月。文江寫富春江沿岸风光,足显燕赵豪气,虽尺寸亦挟云烟之势,以苍老淋漓之气别开生面,可谓气韵沉雄。赵文江从师名家,又尝临写五代宋元各名家,广览历代画论,因此其画作,
期刊
【内容提要】玉作艺术具有文化上的多重属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玉雕艺术应当从原材料资源、传承人和技艺、师承传习制度三方面进行整体保护,而不是单独保护,其核心是保护以玉为载体的中国优秀的德行文化。  【关键词】传统 系统 整体 保护  一、概述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中的整体性是一个重
期刊
【内容提要】沈重宣扬,以拔真山之力作卷上河山的中国青绿山水画在丹青史上是一个长以玄显幻化无约,如期衍进的动态过程,由先秦迤两汉当出自以,萌之魏晋,发于隋唐,盛在两宋,明清以降,渐次式微。以长在河边以山水中人,行中山水遇上墨赋之水墨,长此,知山水缤纷肆野原也丹青,予年少以殿试举大内,尝宫中行走于文华武英之间。彼慈宁宫后之积年竞日,澄怀点墨,今抚案继长以左图右史,力邀真赏,聿手楷若有所得,复以大略之辑
期刊
【内容提要】在当下各种关于艺术家何玮明的评论中,或多或少都有谈及他至真、至纯、至淡的文人情怀,如此评论应该不是巧合。当我们深入分析何玮明的图像语言、全面了解其艺术历程后,可以发现,何玮明身上具备远离尘俗、关注心灵、坚守自我、独立思考的品格特质,也正因此,画家才能赋予作品以独特的文化判断和超脱的审美意旨。  【關键词】寻真 回归 笔墨  艺术家何玮明的作品,无论是山林片段,还是人物形象,抑或二者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