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中日茶文化于高校日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日茶文化虽然都拥有“茶禅一味”的思想核心,但也存在众多的差异。本文首先对中日茶文化在起源与发展、饮用方式与社交礼仪及茶道精神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当前高校茶文化日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单说明。最后,针对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到我国高校日语教学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互动发展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日茶文化;日语教学策略

一、中日茶文化比较


  中国第一部字书《尔雅》中有“槚,苦荼”、“茗,苦荼”的记载,槚、荼是古代对茶的不同称谓。由此推断,早在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时,茶树已被人们认识并利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饮茶的认识已从日常生活之需升华到精神层面。[1]在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以茶道为内在精神核心,以茶藝为外在载体的涵盖人文和审美的文化整体。同时,中国的茶承载着文化向世人彰显着以茶敬客之礼、中和谦逊修身之道、天人合一审美之境的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在日本,茶是在奈良时代由遣唐使从中国带入日本,室町时代逐渐发展为茶道,安土桃山时代由千利休完成现代茶道的原型。如今日本茶道已经和相扑、花道并称为日本三大国粹。相对于中国的茶艺,日本的茶道仪式繁复且严苛。按照传统,日本茶室的布置十分讲究,室内的插花需要季节变化而变化。日本的茶道讲究“四规七则”。

二、当前高校茶文化日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中茶文化课程主要涉及中日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化传统习俗及礼仪以及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然而,由于教学模块设置单一,很多教师在讲解茶文化时,只是针对该章节的内容讲解,这种碎片化、分散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系统、完整的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另外,教学方式因循守旧,师生间缺少互动。这种与学生零交流的授课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取得成效。

三、中日茶文化融入日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如果学生只是将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停留在书本和教师对其个别词汇讲解的层面上,很难感悟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茶道精神对人身心灵的影响。在高校里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入到茶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中国和日本的茶叶,让学生进行识别和鉴赏;在学习中日饮茶习惯和礼仪时,可进行角色扮演,尝试沏茶、喝茶的过程,最后给予点评。在这里,笔者建议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在茶文化的鉴赏、操练、分享中获得个体体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是用耳朵听教师的讲解,更多的是用眼看,用鼻闻,用脑记,用心悟。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最终教学效果的取得,还有赖于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和因素的控制和协调组织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有关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提高执教能力。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互动发展
  高校日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是最为关键的两个要素,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而当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两者往往处于割裂的状态,如何将两者素统筹兼顾、互动发展是广大日语教师目前最思考最多的问题。茶文化作为融合两者的媒介,完全可以达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的互动发展。在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讲授形式,而应在语言讲解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大学生自主去探寻茶文化中所蕴含的韵味。另外,中日两国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两国人民的饮茶文化,如称为中国茶艺文中的双璧《叶嘉传》《茶酒论》和日本的文学作品《日本茶》都是传承和传扬茶文化的佳作,教师可以通过名著名文导读将茶文化的历史、茶人精神、茶道思想等知识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品味修养与文化内涵。同时,可以通过举行茶文化专题讲座及茶文化日语角等活动使学生切实的参与到讨论,分享与互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并以此为契机,来强化日语课堂的开放性,从而从课程发展上促进日语课程的创新性发展。

四、结语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对比发现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融的境界;而日本茶道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强调在清净苦寂的精神修行。进而将日语教学与茶文化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互动发展等教学策略。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成为日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平台,将茶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田真.古今茶文化概论[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02):2- 4.
  [2]尹波.融中美茶文化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J].福建茶叶,2017(01):296- 297.
  [3]吴俊敏.高校英语教育中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福建茶叶,2016(07):274- 275.
  [4]马华.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04):347- 348.

作者简介:


  王娟(1986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语教育、日语翻译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西安翻译学院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日语专业,项目编号:X- Y LJS201701
其他文献
摘要:技工院校学生会是在学校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如果合理构建技工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体系,将促进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有效地促进技工学校发展。  关键词:建设;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干部;技工院校一、技工院校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目
期刊
摘要:做好学校团队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要从完善计算机教学团队入手,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团队建设;途径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从信息技术入手,做好融合工作,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带入到
期刊
摘要:加工精度是判断机械加工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机械加工工艺角度出发,讨论机械加工工艺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加工精度;机械加工工艺;影响分析 1.机械加工工艺概述及其现状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处理,从而改变原材料的几何形状、尺寸、物理性质以及相对位置等属性,使原材料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机械加工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完备的基础设备,如机床、夹具
期刊
摘要:目前,大类招生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已经在一些重点大学进行试点,在这个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一些地方的农业类院校也在积极探索、试行这一招生培养模式,參考重点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符合本类院校的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管理模式  大类招生是指高等院校或学院的招生方式,在招生初期并不确定研究方向及专业,在学生入校初期先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中职物流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导向,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一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开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学生就业;中职教学;物流专业  随着我国内需市场的不断开拓,人们的消费潜力不断被激发,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在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物流行业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很多的学校也都纷纷的开展了物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普遍教育化,高职院校古代文学的发展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转换教师扮演角色进行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提高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教师角色  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发展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开
期刊
其课程特点就决定了必须结合市场创新教学,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长期以来,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观念的停滞,以强调表现技巧为主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存在不足,致使其课程教学正在慢慢脱离现代广告人才培养的需求方向,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招贴设计课程内容的创新前提  一个成功的平面广告作品,平面设计语言的主要视觉元素
期刊
摘要:艺术的核心是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关于艺术的创新能力,是职业院校提高关于艺术课程的核心。创新改革是必须推进的机制,关于创新能力的考核机制提供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障。研究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方法,可以推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一、职业学院的基本情况  最近几年来,国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日益减少,升学至艺术类的学生也随之锐减,
期刊
摘要:为了加深对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了解与认识,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生态文化广义以及狭义的两种概念,对甘肃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其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作用,具体研究了甘肃民族生态观的具体内容。以供相关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生态观  甘肃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套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自
期刊
摘要:阿袁以高校教师的身份,审视着高校里知识分子的生活同时诉诸于笔端。她的作品以高校里教授们的婚姻生活为主线,在爱情之余穿插人情世故于其中,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局。  关键词:知识分子;婚姻生活;人文素质  在中国,高校历来被喻为象牙塔,人们对高校里的天之骄子们既仰望又好奇,为了满足好奇心普通大众不断想象和窥视着牙塔里的种种情况。随着高考的扩招,以往神秘的高校生
期刊